•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第一節 研究場域及對象

本節將就研究場域、研究者角色、研究夥伴及研究對象加以說明如下:

一、研究場域

本研究的場域乃位於台中縣大雅鄉的文雅國民小學,本校於民國85年創設至 今,是一個仍屬新穎的小學;學校率先以C.I.S.企業辨別系統(Coperate Identity System)引進為行政運作之主體,成功的走入社區,贏得好評。

學校在歷任校長的努力之下,教學設備新穎、學風活潑開放,並以積極、成長、

感恩、創新為校訓;學生家長素質普遍良好,近年來因中科發展,更吸引不少科技 新貴進駐。

全校班級共計 42 班,班級名稱以梅、蘭、竹、菊、松、柏、荷、萱命名,學校重視 學生多元發展,各領域、社團皆能有發揮的空間。

本研究進行之班級教室位於圖書室與視聽教室中間,樓下為電腦教室,進行 PBL 教學活動所需之班級電腦、單槍投影機、電視等相關軟硬體設施一應俱全,將可 有效支援教學活動之進行。

二、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於師專畢業後,分發至台中縣服務至今已屆 15 年,期間分別擔任各年 級導師,雖經社會變遷、教改多年,但對於學校班級經營工作,始終能隨著時代脈 動而加以調整,對教學擁有充分的自信。目前教育當局正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課程的 實施,個人也參加多次生命教育教學教材研習;而在研究所的資優課程中涉略了包 含 PBL 在內的各式提升學生創造思考的教學方法,二者相互結合,應能提升學生學 習成效。

本研究中,研究者以課程設計者、教學者、觀察者、提問者和輔助者的角色,參 與班級學生的學習過程,並充分給予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以引導輔助的立場,於 學生學習過程中遭遇瓶頸或主動要求協助時,適時給予協助。過程中不提供答案給 學生,對學生所提出的作法與想法給予肯定,鼓勵其盡量嘗試,並將想法付諸實際 行動。

三、研究夥伴

王老師為本校同學年之隔壁班敎師,幽默風趣、樂於助人是同事間對其觀感與 評價,其對學生保持亦師亦友的風格,在教學上著重活潑與創意,成效深獲家長好 評,對生命教育的實施非常感興趣,在平日教學中亦能適時的融入課程中;故特別 邀請於無課時間協助擔任此次研究之教學錄影、錄音工作,並於研究過程中,擔任

從旁觀察紀錄與評定之工作。

四、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六年萱班全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六年萱班學生是升上五年級常態分 班之後,未再重新編班,學生們的感情與互動甚佳。其中男生16名,女生15名,女 生大多較成熟,反應靈敏;男生大多較活潑,思想單純。整體而言,學生平日上課 秩序常規良好。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採用質性分析與量化分析二部份,玆說明如下:

一、質性分析

研究者在教學中、後,以自行設計的學習單、學習成果評定量表、自評表、互評表、

回饋單等供學生進行活動之記錄,並針對不同想法與資料結果,進行訪談,藉以瞭 解學生對問題本位學習模式的觀感,並瞭解學生在問題本位學習的學習歷程中,其 生命教育學習認知、態度及動機之表現,詳細說明如後:

1. 學習單(附錄九~附錄十二)

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四組不同之學習單,以問題情境、工作分配及其他引導

學生學習之問題呈現為主,用以配合課程進行前、中、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及 資料彙整之填寫使用。

2. 學習成果評定量表(附錄十三~附錄十六)

研究者依據教學目標,期望學生在教學方案實施後所達成的能力指標之自 編學習成果評定量表。除了學生自我評定外,加入一位同儕和老師的評定,使 教師能更客觀地瞭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和問題;對於開放性的學習心得陳述,

亦可作為教學評量方法運用與改進的參考。

3. 自評表(附錄十七)

單元教學結束後,由學生針對其本身及小組同儕之表現進行勾選評比,並 以文字加以說明,用以引導並檢視學生在進行小組活動時,貢獻自己所知的 知識及能力。

4. 互評表(附錄十八)

單元教學結束後,由學生針對其小組同儕之表現進行評比,並以文字加以 說明具體事實或理由,除可先行給予學生貢獻小組之引導外,藉由小組互評 結果,更可了解學生於小組中之表現情形。

5. 回饋單(附錄十九、二十)

本表分單元回饋單及總結回饋單二種,分別於各單元教學結束後及四個課 程全部結束後由學生進行填答。填答內容以鉤選及文字意見二種,用以了解學 生對課程、教法、自我及同儕表現之情形,最後並能寫出自己意見,並提出建 議,提供研究者進行教學活動之修改與參考依據。

二、量化分析

(一)國小生命教育學習量表:

研究者擬採用自編之「國小生命教育學習量表」對學生進行施測,用以 探討學生接受問題本位學習模式之後,在生命教育之生命意義的認知、生命 態度與學習動機等方面之影響;以下分別就量表內容及專家效度之建立說 明如下:

1.量表內容:

本量表的內容依研究目的將所欲探討之實施問題本位學習模式對學 生「生命意義的認知、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等方面之影響程度,將問卷 分為三部份,分別是:第一部份為生命意義的認知;第二部份為生命態 度;第三部份為學習動機。

問題設計的形式採用李克特氏四點量表,量表上的四個選項為「非常 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其中有關正向題計分方式,答

「非常同意」者得4 分、答「同意」者得 3 分、答「不同意」者得 2 分、答「非常 不同意」者得1 分;而負向題計分方式,答「非常同意」者得 1 分、答「同意」

者得2 分、答「不同意」者得 3 分、答「非常不同意」者得 4 分。分數愈高者表 示學生對生命意義、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較正向積極;分數愈低者,則 表示其看法較負面消極。

量表題目皆列出相當選項,期以選項所包含面向的廣度,方便學生 勾選,進而認真思考,以提高與真實現況的符合程度。選答並無所謂對錯,

只作現況之反映。

2.專家效度:

本研究量表初稿編擬完成後,委請數位專家學者評估量表內容是否 符合研究問題與目的,並依此作為量表修改之依據,修正意見如附錄七,

專家學者名單如表 3-1。

表3-1 量表內容效度評閱學者專家名冊

姓名 職稱

張昇鵬 彰化師範大學教授

侯禎塘 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賴翠媛 嘉義大學教授

詹秀美 台中教育大學教授

張淑宜 台中縣文雅國小輔導主任

張雪芬 台中縣教育局生命教育業務承辦人 邱碧惠 台中縣綜合課程領域教學輔導員

3.前、後測:

以自編的「國小生命教育學習量表」於教學進行前先進行前測,教學 後進行後測,並使用 SPSS 12.0 套裝軟體進行單一樣本 t 考驗分析,探討 教學活動是否對學生生命意義的認知、生命態度與學習動機等方面有成效。

(二)教學資料之次數及百分比統計:

有關自評表、學習成果評定量表及回饋單中部分以勾選方式呈現之內容,

研究者將以次數及百分比統計方法加以整理、分析,用以佐證本研究對質性 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