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為有效蒐集研究過程中之相關資料並進行分析,本研究針對資料的處理之方法 加以說明如下:

一、資料的搜集與編碼

本研究採質性訪談與量化分析,就敎師教學、學生晤談、量表填答等進行有關 資料的整理及分析。研究資料的蒐集包括:文獻探討、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省思記錄、

教學評量分析、學生晤談記錄、量表統計與分析、學生口頭及書面回饋等。所有的步驟,

皆透過持續性的自我檢討、自我省思與修正,以期在研究過程中,即時能夠找到改 進教學的方法。

(一)教師部分 1.教學資料

教學資料乃指研究者所設計之教學活動方案、使用的網路資料以及針對教學活 動所設計的學習單等。

2.教學省思

研究者在每次上完課之後所撰寫教學省思與回饋紀錄。

3.教師教學方案效能學習成果評定量表

教師教學是否具有成效,端看學童的表現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研究者請研究夥 伴在教學進行時,將觀察所見做成紀錄,作為研究者教學省思檢討與下一次 教學之參考,以及日後研究之佐證資料。

(二)學生部分

1.學習成果評定量表

學習成果評定量表評量的基準乃以學童個人的學習情形為主,針對學童 在整個生命教育方案教學之學習成果所做的紀錄,以便了解學童的進步情形,

並作為下一個教學活動之參考。

2.學習單

單元教學活動之後,研究者配合單元主題內容所設計的回家作業,用 以引導資料蒐集與發展問題。

3.課程回饋單

學生在每次單元活動結束後所撰寫的課堂感受回饋以及對上課內容的建 議事項,包含單元回饋單及課程結束之後的總回饋單。

4.自評表

學生根據自己所貢獻已知的事實或觀念,及透過問題思考、提供新資訊及 完成小組任務等情形之描述。

5.互評表

學生於小組任務結束後,對同組組員所提出評比情形之描述。

除了以上具體的資料的收集之外,研究者也輔以觀察、訪談等方法來進行資料 的蒐集,使資料蒐集更臻完備。以下逐一說明:

1.觀察

在研究者擔任教學的現場隨時以錄影方式加以記錄,也請研究夥伴針對 研究者的教學現況、學童上課的反應與表現、師生互動情形做詳實的紀錄觀察。

此類資料在教學後之影帶回顧檢討外,亦作為下回教學之參考依據。

2.訪談

研究者兼採正式、非正式方式不定時的對班上的學童、研究夥伴進行開放 性提問的訪談,為避免遺漏關鍵性內容,採以錄音蒐集,之後轉成逐字稿,

目的在於多方的取得各種資料,提供研究者澄清或進一步的資訊。

(三)資料編碼

為求方便資料的整理與呈現,研究者將相關資料加以編碼:s01代表班級 座號為01號學生之填答資料;T則為教師提問或回答之資料。

二、資料的整理與量化分析

研究者在研究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分析過程為:閱讀資料、選擇資料、呈現資料、

解釋資料和做結論、更進一步的研究活動、收集資料、閱讀資料、反覆的方式同步進行。

在研究一開始即著手,不斷回溯整理,除為日後資料的整理分析做準備外,亦作為 下一個教學活動之參考。

此外,本研究之資料整理分析擬採三角檢核法分析來自多方之資料,亦即研 究者〈教學省思、觀察紀錄〉、學生〈評量、訪談〉、第三者〈合作夥伴之觀察紀錄〉等三方 面的觀點。綜合此三方面的資料來源與分析,目的乃在於避免過度主觀或降低偏頗 程度,提高本研究之信度。

而在量化分析部分,學生在生命教育學習量表、自評表、互評表及回饋單中所 填答資料,將分別以單一樣本t檢定、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統計、交叉表等統計方法進

行各項統計分析,並將結果作為質性分析之參考數據。

綜上所進行之資料蒐集與分析,將教學現場的資料加以彙整,完整呈現研究歷 程及研究成果,並藉以撰寫及完成研究報告。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為以運用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於生命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結果,將從下列 四方面進行分析與討論:第一節為運用問題本位學習模式實施生命教育課程的教學 過程;第二節為學生接受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後在生命意義認知方面之表現;第 三節為學生接受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後在生命態度方面之表現;第四節為學生接 受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後在生命教育學習動機方面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