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至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為研究對象,透過學者專 家諮詢,將世界觀教育知識內涵規劃為四項主類目與二十項次類目,再以主次類 目為劃記標準進行世界觀教育課程內容分析,所使用工具為「國民小學社會學習 領域教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表」。茲將內容分析單位、內容分析類目以及內容 分析信度、效度分別說明如下:

壹、內容分析單位

類目單位堪稱是內容分析最主要的研究工具,類目擬定與類目建構的操作過 程最好要具體明確,規劃記錄單位則必須要注意到脈絡,如此才能使內容分析達 到應有的準則。Holsti 提到計算單位(units of numeration),其重要性繫於內容分 析量化定義的六項條件:單字或符號(single word or symbol)、語幹(theme)、人 物(character)、句子或段落(sentence or paragraph)、件數(item)、時空單位(王

石番,1992)。

王石番(1992)指出,內容分析有三種單位類型:一、抽樣單位(sampling units):提供抽樣與統計考慮的基礎;二、記錄單位(recording units):蒐集抽樣 單位中的資料,提供分析的基礎;三、脈絡單位(context units):描述記錄單位 的過程。歐用生(2003)指出,分析單位是內容量化時依循的標準,內容分析法 最常使用的有:字(word)、主題(themes)、人物(characters)、項目(items)、

時間及空間單位(space and time units);而教科書常使用的內容分析單位,通常 採用章、節、單元、課、段、詞、句、字、頁等單位。

配合研究需求,本研究將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功能以及研究對象的性質來決

定分析單位的選用,為顧及世界觀教育知識的系統完整性,幾經考量,研究者決 定以單元(課)之下「小主題」課程內容為本研究分析主要項目單位。

所謂「小主題」即是將單元(課)之下的課程內容以圖文為基準去做更深層 分析。研究者希冀藉由「小主題」課程內容,在進行分析次數過程能深入探討世 界觀教育知識核心價值,使其方便進行研究後續歸類與統整分析。

貳、內容分析類目

項目(category)就是內容的分類(classification),內容分析成敗決定於類

目。類目擬定越是周延明確,適於研究問題及內容,專題研究越是深入,也越具 學術價值(王石番,1992)。楊孝濚(2006)認為類目和分析單元與整個研究設 計有密切關係,它的形成可分為兩種型式:一、依據理論或過去研究結果發展而 成;二、研究者自行發展而成。

本研究工具為「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表」,是

依據內容分析相關研究之分析類目而制定完成。制定過程中有多方參照過去內容 分析相關研究學者所使用的類目表工具,以作為研究者在制定類目表的基礎。研 究者在進行類目表制定,有根據文獻探討並多方徵詢教指導教授、相關領域學者 專家、教學現場教師以及研究所同學的意見來進行初步發展彙整,最後再依據各 方建議做完整修繕工作,以制定出最合乎本研究需求的正式分析類目表。

一、主類目來源

研究者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國內外學者所提及到有關世界觀教育知識 內涵,經由研究者重新檢視與修正調整為自編的「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 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表」發展成為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工具。本研究將世 界觀教育知識內涵分為四項主類目,分別為:「全球體系」、「全球性議題」、 「跨國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脈動」、「世界人文與史地」。

53

二、次類目來源

(一)整理世界觀教育相關之次類目

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者整理出符合世界觀教育之次類目的運 用,以作為日後研究重要指標依據,研究者將四項主類目之下又細分為 二十項次類目,分別為「全球體系」:政治體系、經濟體系、科技體系、

生態體系、地球宇宙體系、文化體系、國際組織體系。「全球性議題」: 人口議題、人權議題、自然環境議題、科技議題、論理議題、經濟貿易 議題。「跨國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脈動」:文化差異與包容、文化傳統與 創新、宗教信仰、族群意識。「世界人文與史地」:世界歷史、世界地理、

世界人文。

(二)進行次類目的統整與歸類

將有關世界觀教育的次類目完整保留下來,並且刪除不必要或是不 為社會大眾所廣泛認可的類目。統整與歸類過程中,難免會有歧異現象 產生,因此,為求分析上的精準,研究者將採取有相關且意思相近的次 類目歸類在一起,然而落差極大且毫無關連的次類目則另行歸類。

(三)學者專家檢驗研究工具

統整歸類完畢後的效度專家學者請託函詳見附一;敦請指導教授及 社會學習領域相關學者專家,一同對本研究類目初稿給予建議及看法,

以提供研究者確定類目修正方向,最後經由指導教授審視完畢得以完成 本研究之類目表。茲將專家效度諮詢問卷初稿呈現於附錄二;協助鑑評 學者專家效度名單表羅列如表 3-11;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分析工具學者 專家意見修正表彙整於附錄四。

表 3-11 協助評鑑學者專家效度名單表

學者專家名單 任教暨服務機構單位總稱

李崗 國立東華大學花師教育學院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助理教授 林永豐 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副教授

林國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振豊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黃琇屏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黃景裕 國立臺東大學附設體育實驗中學國中部主任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依照學者專家姓氏筆畫排序)

(四)世界觀教育訪談大綱

本研究訪談工具,旨在探討世界觀教育知識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學 習領域教科書之觀點分析,研究者徵詢學者專家建議,茲將訪談大綱規 劃如下:

1. 小學高年級教師對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世界觀教育之看法 (1)世界觀教育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 (2)世界觀教育所需具備之元素

2. 小學高年級教師在社會學習領域世界觀教育教學之成效 (1)世界觀教育在教學現場實施情形

(2)國小高年級學童對於世界觀教育的學習反應 (3)世界觀教育方面的課程引導

3. 小學高年級教師對於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是界觀教育之回饋意 見

(1)針對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世界觀教育教材分布 情形探討。

(五)世界觀教育類目表定稿

依據學者專家回饋意見,研究者重新檢視與修正調整為「國民小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表」之定稿,以作為本研究主 要之分析研究工具。茲將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分析工具及其意涵說明表 彙整如表 3-12:

55

表 3-12 世界觀教育知識類目分析工具及其意涵說明表(續)

57

參、內容分析信度與效度

研究工具在預試之後,應將預試所得資料,分析其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

(validity),必須在確定研究工具具有高的信度與效度之後,才可進行正式調查、

測驗或實驗(葉重新,2008)。

一、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trustworthiness),係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consistency)

或穩定性(stability)而言。誤差愈小,信度愈高;誤差愈大,信度愈低。因 此,信度亦可視為測驗結果受機遇影響的程度(簡茂發,2006)。

信度分析是指內容分析類目及分析單位,是否能夠與內容歸入相同的類 目中,並使所得的結果一致。內容分析必須經過嚴密的信度分析,才能使精 確性提高(歐用生,2003)。信度直接影響內容分析之結果。內容分析信度,

儼然與過程中參與人數的多寡,有很大的關聯性。一般的內容分析都是由研 究工作者做主要的內容分析的評分員,研究工作者本身的信度測驗也是一項 內容分析的必須步驟(楊孝濚,2006)。整體而言,內容分析的信度應在 0.8 或 0.9 以上才算精確。本研究信度檢驗步驟如下:

(一)選取檢驗樣本

信度考驗樣本,選取自翰林出版社九十九學年度出版之五年級至六 年級社會科教科書上下冊作為本研究考驗樣本,總共 22 單元 54 課 170 小主題。

(二)敦請評分員

本研究信度,敦請三位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國小高年級社會科教師 來擔任評分委員,分別與研究者進行獨立協同分析以檢視差異觀點,避 免流於主觀意識所造成的不當判斷。因此,在評分之前,研究者須向評 分員詳細解說評分項目重點,凡舉劃記方式、項目歸類標準以及評分規 則。評分劃記期間,研究者與評分者逐一比對所選取檢驗之社會學習領 域教科書各單元「段落」課程內容,多方進行討論以釐清較為模糊的層 面觀點,且迅速取得彼此共識以降低誤差提升評分準確性。

研究者帶入信度換算公式,得到平均相互同意值為 0.83,類目表信 度為 0.95,研究者信度則為 0.9。整體而言,內容分析的信度應在 0.8 或 0.9 以上才算精確,然而本研究信度為 0.95,完全符合內容分析信度 0.8 或 0.9 以上的條件範圍內。茲將世界觀教育內涵類目信度表完整呈現如 表 3-13:

59

2M 相互同意度=

N1+N2

N × 平均相互同意度 信度=

1+【(N-1)×平均相互同意度】

其中:N 指的是參與內容分析的人數,亦即評分 員的人數

所有評分員互同意度總合 平均相互同意度=

N

其中:N 指的是參與內容分析的人數,亦即評分員的人數 表 3-13 世界觀教育內涵類目信度表

評分員 評分員一 評分員二 評分員三

評定員二 0.82

評定員三 0.86 0.77

研究者 0.88 0.80 0.88

平均相互同意值(P)=(0.82+0.86+0.88+0.77+0.80+0.88)/6=0.83 信度(R)=4×0.83/1+[(4-1) ×0.83]=0.95

研究者信度=2×0.83/1+0.83=0.90

(三)信度計算

內容分析調查者信度是由 Holsti(1969)提出的相互同意度及信度 公式作分析。信度公式(王文科,2003;王石番,1992;楊孝濚,2006):

內容分析調查者信度是由 Holsti(1969)提出的相互同意度及信度 公式作分析。信度公式(王文科,2003;王石番,1992;楊孝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