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教育部行政人員

現職為高等教育助學機制業務承辦人,持續參與學雜費、助學機制、圓夢助學 網及學生工讀等相關政策之推動,對於高等教育助學機制政策規劃相當熟稔。

(四)學生代表 A

目前擔任國立大學校院學生會會長,其學習領域為財務規劃,且本身亦有申辦

就學貸款助學機制,長期關注學生事務議題,可提供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助學機制後 之實務感受,及高等教育助學機制中有關財務規劃等相關建議。

(五)學生代表 B

目前參與私立大學校院學生會,求學習領域為餐飲管理,且本身亦有申辦身心 障礙人士子女就學費用減免助學機制,可提供特定申請對象接受高等教育助學機制 後之實務感受及相關建議。

(六)學者專家 A

目前擔任為私立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前任職於教育部業務單位司長,對於助 學機制政策規劃相當熟悉,且對於處理助學機制規劃與實施困境經驗豐富,能從學 理及以往辦理經驗提供相關建議。

(七)學者專家 B

目前擔任國立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對於學生事務工作之學理及 經驗頗為專精,曾擔任多所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暨經費執行成效訪視與評 鑑委員,能從學理及訪視評鑑經驗提供相關建議。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量化部份採用問卷調查法,旨在透過理論導向評鑑模式對高等教育助 學機制進行分析,所使用之問卷為研究者自編之「臺灣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評鑑研究 問卷」。除基本資料外,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執行情形」、「目標達成認同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因果關係認同度」。另研究之質化部份採用訪談法,透過編製訪談大綱,選定訪 談對象進行訪談作業,以強化問卷調查資料深度之不足。以下分別就問卷調查法及 訪談法加以說明。

壹、問卷調查部份

一、編製預試問卷

本研究藉由蒐集國內外學者相關文獻分析歸納,期對研究主題有較深入之探 討,並做為編製「臺灣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評鑑研究問卷」之參考。本研究問卷主要 以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成本分擔為理論架構,先初步擬定問卷草稿,並經與指導教 授進行討論後,修改相關意見後完成問卷初稿。

問卷初稿(含基本資料與問卷內容)共有 43 題,並依據理論導向評鑑模式架構 規劃,各層面與題數如表 5-2,採取「適合」、「修正後適合」、「不適合」三點量表 予高等教育助學機制領域之專家學者填寫(名單如表 5-3)。本研究敦請 8 位專家學 者審查鑑定問卷的題意是否與各向度相符,並提供給研究者修改意見。根據回函的 專家問卷統計分析結果,該題項「適合」與「修改後適合」合計比例高於 70%者,

該題項將予以保留,並依專家之建議修正該題目之內容。修正後之預試問卷仍維持 43 題,完全保留之題目共計 6 題,修改後保留之題目共計 37 題(統計分析結果如 附錄二)。

表 5-2 問卷初稿架構分析

問卷架構 題型與題數

架構一:基本資料 計有性別、身份、所屬學制、學校性質、 

 學校類別、學校所屬區域等 6 項 架構二:執行情形(含應然與實然層面)  五等量尺:30 題(第 1-30 題)

架構三:目標達成認同度 五等量尺:3 題(第 31-33 題)

架構四:因果關係認同度 五等量尺:4 題(第 34-37 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5-3 專家學者內容效度諮詢名單

編號 性別 姓名 職稱 服務單位

1 男 王如哲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 女 李彥儀 副司長 教育部技術與職業教育司

3 男 林俊彥 教授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

4 男 林海清 教授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管理研究所

5 男 周愚文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6 男 周燦德 講座教授 正修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7 男 蕭霖 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8 男 羅羿 會長 國立政治大學第九屆學生會

附註:以上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二、預試實施與問卷分析

問卷經由高等教育助學機制領域之專家學者提供意見修正後,完成預試問卷之 編製。為進一步確認本研究問卷之信、效度,將隨機抽樣進行問卷預試,並就預試 結果,進行相關分析、項目分析及信、效度分析,加以篩選合適的題目後,編製正 式問卷。

(一)預試實施

本研究預試樣本數採 Ghiselli、Campbell 和 Zedeck 三位學者的建議,預試樣本 數不宜過少,以 300 個樣本進行預試較為適切 (Ghiselli, Campbell&Zedeck, 1981) 。 本研究之「臺灣地區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評鑑研究問卷」之預試問卷,以分層多階層 叢集抽樣方式抽取 10 所大學校院為樣本,每所學校分別抽取行政人員 5 位及學生 30 位,共計 350 位(如表 5-4)。

份者(41.3%);學生部份,接受助學機制者(53.2%)多於未接受助學機制者(46.8

%);所屬學制部份,日間學制(63.5%)多於進修學制(36.5%);學校性質部份,

私立學校(80.5%)多於私立學校(19.5%);學校類別部份,技職校院(52.3%)

多於一般大學(47.7%);學校所在區域部份,南部地區最多(35%),依序為北部 地區(32.1%)、中部地區(23.9%)、東部及離島地區(9%)。

在各向度與整體層面中,相關程度分別為.827、.864、.873 及.877,皆達到 0.01 顯著水準,表示整體問卷的內部一致性良好。

對預試題目進行適切性的評估(邱皓政,2000)。學者吳明隆(2009)認為預試問卷 施測完後,要進行預試問卷項目分析、信度檢定及效度考驗,以作為編製正式問卷

介於.647~.798 之間,均屬於適當之結果(表 5-12)。整體而言,在入學與過程機會 均等向度中,各題項之項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均符合評斷標準,亦即各題目均可

於.701~.797 之間,均屬於適當之結果(表 5-14)。整體而言,在助學措施合理性向 度中,各題項之項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均符合評斷標準,亦即各題目均可保留, 荷量介於.626~.799 之間,均屬於適當之結果(表 5-16)。整體而言,在助學措施合 理性向度中,各題項之項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均符合評斷標準,亦即各題目均可

於.650~.757 之間,均屬於適當之結果(表 5.18)。整體而言,在助學措施效率性向 度中,各題項之項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均符合評斷標準,亦即各題目均可保留,

理樣本特性如,性別部份,女性(62.2%)多於男性(37.8%);身份部分,學生(83.2

%)多於行政人員(16.8%);行政人員部份,未具主管身份者(69.9%)多於具主 管身份者(30.1%);學生部份,接受助學機制者(54.6%)多於未接受助學機制者

(45.4%);所屬學制部份,日間學制(78.4%)多於進修學制(21.6%);學校性質 部份,私立學校(59%)多於私立學校(41%);學校類別部份,一般大學(51.3%)

多於技職校院(48.7%);學校所在區域部份,北部地區最多(48.7%),依序為南部 地區(22.9%)、中部地區(20.6%)、東部及離島地區(15.4%),詳如表 5-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料深度之不足,故本研究另採取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本研究依受訪對象之 不同,設計適合的訪談題綱,再參酌指導教授意見進行修正,爰正式訪談大綱係依 訪問對象分為(1)學生與行政人員及(2)學者專家。

本研究訪談題綱之規劃,主要有四。第一,考量理論導向模式的評鑑,需經由 理論分析形成,雖研究者透過文獻分析歸納出「教育機會均等」及「教育成本分擔」

二理論,惟欲透過訪談實施,探求受訪者對於「高等教育助學機制的規劃與實施,

是否應由合宜理論?主要為何?」之看法,作為理論導向模式實施合理性及本研究 規劃理論的適切性的驗證與討論。

第二,本研究經由助學機制評鑑研究問卷的實施,獲知助學機制的執行情形分 析中,應然與實然知覺分數的感受具有顯著性的落差,除研究者進行差異性原因之 推論外,亦欲藉由訪談實施,探求受訪者是否與研究者推論一致或另有問卷規劃題 項之外之看法,以使本研究所提整體建議事項,更臻完善。

第三,對於助學機制評鑑研究問卷無法獲知的「規劃與執行層面是否完善?待 努力之處為何?」及第四「規劃與執行面臨的困境為何?有無具體的解決策略或建 議?」亦列為訪談題綱中,以使本研究提出的結論及建議事項更加全面。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之調查問卷經施測後收回,淘汰填答不完全或未依規定填答之問卷,將 篩檢後之有效問卷加以編碼及登錄電腦後,採用 SPSS 14.0 for Windows 和 AMOS8.0 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壹、描述統計和圖示法

一、以平均數(M)、標準差(SD)、折線圖、盒狀圖等分析,瞭解樣本的助學機制 評鑑執行情形知覺分數特性。

二、以次數分配直方圖,瞭解樣本助學機制評鑑目標達成及因果關係的認同度特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t 考驗、變異數分析(ANOVA)

以相依樣本 t 考驗及單因子 ANOVA 分析:

一、樣本對於助學機制評鑑執行情形應然和實然層面各向度和各試題知覺分數的差 異。

二、樣本不同背景變項在助學機制評鑑目標達成及因果關係知覺分數的差異。

參、驗證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提出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規劃與實施的二項重要理論,分別為「教育機會 均等」與「教育成本分擔」,並據以分別建構出本研究擬定之政策規劃向度,包括:

「入學與過程機會均等」、「助學機制合理性」、「受益者付費與合理學費」及「助學 措施效率性」,並擬定問卷題目進行施測。本研究將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目的在驗 證研究者所提出的「政策規劃向度」、「具體執行要項」與「理論模式」三者間的模 式契合度情形。

肆、訪談研究資料整理

一、整理文字資料

研究者參酌現場(或電話)訪談及觀察筆記,將訪談內容進行文字整理,並予 以編號,以便辨認資料來源。

二、歸納核心類別

文字彙整完成後,研究者將整理完成之資料反覆閱讀,逐句逐字檢視,篩選出 具意義的關鍵字句,建立分析項目,並加以編碼、分類。

在分類完成後,詳細分析訪談資料與研究問題間可能之關係,加以歸類,以廣 泛瞭解不同受訪者、不同問題題項間之關係,並配合相與問卷統計分析結果,關的 文獻進行統整性之分析與解釋,從而提出結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呈現訪談結果

在研究結果呈現上,將受訪人員予以註明,如編號 C,則代表該內容取自於受

在研究結果呈現上,將受訪人員予以註明,如編號 C,則代表該內容取自於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