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說明本研究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一部分為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內容與研究 對象;第二部分為研究限制,分為研究方法與研究資料。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內容

本文所稱的高等教育助學機制係以政府所提供的「直接助學」型態為主,在我 國高等教育主要的助學機制模式為「學費減免」、「獎助學金」、「就學貸款」與「工 讀助學」等四種形式,故本研究施行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評鑑研究問卷,係將助學 機制定義為上述四種形式。

 本文旨透過文獻分析建構「臺灣高等教育助學機制」理論導向評鑑模式,並藉 由問卷調查法,對於(1)我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執行情形、(2)我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 目標達成認同度、(3)我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因果關係認同度等進行分析。另輔以訪 談法深入瞭解我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期待目標與執行落實間是否存在落差、現行規 劃與執行層面是否完善與其遭遇困境為何,並提出努力及因應之道,藉以彌補問卷 調查資料深度之不足,獲致更完整之研究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我國公私立大學校院負責助學機制的學校行政人員及學生(含具助學 身份與未具助學身份,以利進行差異性分析)為研究對象,問卷之個人背景變項參 照國內相關助學機制研究結果及本研究所需,列有性別、身份、所屬學制、學校性 質、學校類別及學校所在行政區域等。

貳、研究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的限制可分為研究方法、研究資料與研究對象上的限制,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係採理論導向評鑑模式,此種模式的特色在於研究者提供一個理論、假 設基礎或是邏輯模式來進行評鑑,然而受限於研究者的不同背景知識和經驗,或因 不同的價值認定產生了不同的輸入標準,故對於相同評鑑方案可能發展出受不同理 論引導下的目標達成與因果關係模式。研究者雖透過廣泛蒐集資料,並藉由文件分 析和探討相關的研究,據以建構出「臺灣高等教育助學機制」理論導向評鑑模式。

然而,仍難以避免被視為從研究者主觀的觀點來建立評鑑內容架構,故此種模式的 建立可視為一種經驗性與需用性之理論導向評鑑模式,隨時得接受不同模式的檢驗。

二、研究資料

「高等教育助學機制」為近年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惟經由國家圖書館期刊文 獻資訊網以「助學」一詞進行關鍵字查詢,僅有 2 篇結合學費與助學措施文章;在 碩博士論文資訊網僅有 1 篇探討共同助學措施與清寒獎助之研究;在國科會 80-98 年度間專題研究計畫查詢中並無是類研究,顯見國內對於以高等教育助學機制為題 之研究能量極為匱乏。是以在文獻分析上仍需以國外相關文獻作為主要資料來源,

並配合國內相關研究與官方推動成效的政策說帖等,進行統整與差異性之分析,以 消弭資料來源「過於偏頗」或「不符國情」之質疑。

三、研究對象

為解決問卷調查推論結果或所得資訊之不足,本研究另輔以訪談法作為研究方 法。惟受限於訪談者之意願及可配合時間,呈現出訪談對象背景多為北部地區之情 形(七位訪談對象中,北部地區佔其中五位)。而我國高等教育助學機制與學校所在 區域之關係,實為重要之研究事項。因此本研究訪談結果之推論,受到訪談對象未 能達成所在區域平衡之影響,產生研究推論之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