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工具與信度考驗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信度考驗

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分析不同時期之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體課文。以 下就研究工具、研究的信度以及資料處理與分析探討之,分述如下:

一、 研究工具

以下說明本研究的類目發展依據及分析單位與其劃記方式:

(一)分析類目

為完整呈現國中國文教科書中的故事體類別,本研究的分析類目主要參考林 文寶(1990)對於故事的定義為主,輔以吳鼎、林守為、許義宗、葛琳等人對故 事的定義建立分析類目表,在兼顧各故事體類別的考量下,擬訂研究類目,並經 過專家提供意見與建議,最後產生的主類目表及次類目表,如表 3-2、3-3 所示。

表 3-2

故事主類目說明

生活故事 以日常生活事件為題材的故事。擷取一般生活中,饒富人情 味,能反映各種生活情態,足以感動兒童、激勵兒童的意志情 操的題材,加以演述而成的故事。

自然科學故事 以科學或自然現象為題材的故事。以自然物為主體,利用故事 的演述,把自然或科學方面的題材,深入淺出的介紹給學生。

包含的範圍極廣,除了科學家、發明家故事外,大自然動、植 物、天文等皆包括在內。

史地故事 以歷史的人物或事實為題材,以及以地理風景名勝古蹟等為題 材的故事。歷史故事方面是以史實作為根據,記述過去有意 義、有價值的人物和事蹟而寫成的故事。

想像性故事 將人類的理想、幻想,藉著故事的特殊型態杜撰出來的故事,

包括傳奇、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等。

54

55

主 類 目

次類目 內容說明

想 像 性 故 事

寓言故事 假借動、植物少數角色,將之擬人化,而藉他們的言行 用來闡釋哲理、揭露世態、諷刺人事、勸誡人生或寄託 道德教訓、啟發思想觀念等實用目的有諷喻教育意味的 故事。

民間故事 以民間傳說為題材的故事。流傳於民間的口述故事,具 神奇詭異的情節,能顯揚人道正義、表揚善良、警戒敗 惡,反映一個文化團體之性格特質、價值觀念,具有獨 特的民族性或鄉土性,以各地民間傳說為題材,經由說 書人之美飾、口傳而遍及各地,具有地方色彩與濃厚的 道德教訓意味的故事。

傳奇神怪故事 以虛構的神怪及其特殊的環境為題材,遠離日常生活的 事想為內容,作者加以描畫點染,導入神秘、怪異等超 自然的境界的作品或是構成神奇妄誕的事。

神話故事 即是神的故事,是初民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反映人類 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及生活的奮鬥和願望的幻想故 事,內容充滿著濃厚的原始色彩,富有積極的象徵意義。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分析單位與劃記方式

內容分析法測量的單位很多種,常用的紀錄單位有單字或符號(single word

56

or symbol)、語幹(theme)、人物(character)、句子或段落(sentence or paragraph)、 件數(item)、時空單位(time or space unites)等六種(王石番,1989);而教科 書的內容分析單位常採用章、節、單元、課、段、詞、句、字、頁等(歐用生,

2003)。

為了解八個時期所呈現的故事課文之數量多寡,是以呈現 1952 年國文課 本、1962 年國文課本、1968 年國文課本、1972 年國文課本、1985 年國文課本、

1994 年國文課本、2000 年國文課本、及 2013 年語文學習領域教科書之總課數 與總劃記次數,茲以表 3-4 所示。

表 3-4

八個時期教科書中分析單位

課程依據 一到六冊總課數 總劃記次數

1952 年國文教科書 126 50

1962 年國文教科書 120 49

1968 年國文教科書 120 44

1972 年國文教科書 118 54

1985 年國文教科書 118 47

1994 年國文教科書 86 42

2000 年國文教科書 64 33

2013 年國文教科書 70 38

八個時期國中國文教科書 822 357

57

本研究的分析對象以「課」為分析單位,不包括單元前文、題解、作者及補 充資料部分。其劃記方式說明如下:

1.主要劃記規則

單一課次中,僅出現單一主題,則在其所的類目中劃記一次。

2.重疊部分

同一課文中,重覆傳達不同的類目,皆各劃記一次。如某課文若包含兩個主 題,則各類目皆劃記一次。

二、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一) 效度考驗

本研究的分析類目,主要是依據文獻探討發展而來的,其效度考驗乃透過紙 本與電聯方式(參見附錄一專家問卷),委請三位專家學者檢核分析類目的適切 性,藉此提高研究之效度,以做出精準的判斷,專家背景說明見表 3-5。

表 3-5

專家背景說明

編號 服務單位 職稱 年資 專長與經歷 A 國立台中教

育大學

助理教授 7 年 課程領導、教學管理

B 台中市黎明 國中

國中國文教師 13 年 從事國文領域教學,並修習 過教育研究法,以及寓言專 題研究。

C 台中市豐東 國中

國中國文教師 30 年 從事國文領域教學,並修習 過教育研究法,以及中國兒 童文學研究。

58

59

60

61

究者將分析類目表、定義,以及信度檢驗表發給評分者,說明歸類方式與原則後,

由三位評分者對所抽取的樣本,依類目表自行歸類。待三位評分員完成劃記後,

依照下列公式計算評分者信度,計算結果如下:

1.評分者信度

(1)求相互同意度值(Pi):

M :兩人相互同意的題數 N1 :某一評分員總作答題數 N2 :另一評分員總作答題數

(2)求平均相互同意值(P):

平均相互同意度 P

:研究者與其他評分員間相互同意值之和 N :相互比較的次數

(3)評分者信度(R):

n:評分員人數

62

2.研究者信度

(1)研究者相互同意值(Pj)

n:評分員人數

(2)研究者信度(Rj)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所得之相互同意度及信度值如下表3-7所示。

表 3-7

國中國文教科書故事類目相互同意值一覽表

評分員 A B C

B 0.875

C 0.75 0.625

研究者 0.875 0.75 0.875

平均相互同意度:0.79 評分員信度:0.937 研究者信度:0.88 內容分析的信度若有0.8以上,則可信度算很高(楊效榮,1981)。由上述 信度考驗結果可見,研究者信度為0.88,符合內容分析中的信度要求。

三、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根據分析類目表統計分析國中國文教科書中的故事體課文,茲將登錄

63

原則及量化、質性處理方法說明如下。

(一)量化資料處理

進行教科書內容分析,首先對所選取四十八冊課本,逐冊閱讀,先統計每課 故事題材出現次數,接著將課文中的故事,按版本、冊別做成分析紀錄表,依各 類目呈現情形做劃記,再依登錄結果,計算出各類目的次數、總次數,並統計百 分比,以探討各類目在不同時期、不同版本及不同年級教科書中分布的情況。

(二)質性資料處理

本研究的重點在了解戰後遷台至97課綱期間,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收錄的故事 體課文呈現情形,為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的潛在意義,本研究也採用質的分析,對 各類目進行分析歸納與舉例說明,由研究者按課文內容,簡述其概要大意,以做 說明。

此外,本研究乃依「時期-冊別-課別」的順序加以編號。其中 a 代表依 1952 年課程標準由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出版的國文課本、b 依 1962 年修訂的課程 標準所編輯之國文教科書、c 代表依 1968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編輯之國文教 科書,d 代表依 1972 年修訂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編輯之國文教科書、e 代表依 1985 年修訂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編輯之國文教科書、f 代表依 1994 年修訂的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所編輯之國中國文教科書、g 代表依 2000 年國民中學課程暫 行綱要所編輯之國文教科書,以及 h 表通過 97 學年度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語文領域所編輯之 2013 年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時期編碼對照,說明如表 3-8。舉例來說,生活故事類課文-紙船印象,代碼為(h-1-5)表示「2013 年時期教科書第一冊第五課」,以便於資料的分析與說明。

64

表 3-8

時期編碼對照表

編碼 不同時期的國文教科書

a 1952 年國文教科書

b 1962 年國文教科書

c 1968 年國文教科書

d 1972 年國文教科書

e 1985 年國文教科書

f 1994 年國文教科書

g 2000 年國文教科書

h 2013 年國文教科書

以一則生活故事類課文為例:

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

結著厚繭的手。母親摺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天裡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 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

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 孩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h-1-5、) 藉紙船抒寫母親的巧思與慈愛,由眷戀紙船而懷念母親的愛心。母親在憂心農事 之餘,仍耐心為孩子摺紙船,更顯其慈愛,因此,「紙船」正是母愛的象徵。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