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 相關的名詞作解釋與界定,再提出研究範圍。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背景 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重要名詞解釋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從事國文教學時,許多教師常因考試領導教學,將重心偏在艱澀詞句、生難 字詞、注釋或是文言文句法中,而忽略了文章內容所要傳達的意義。曾看過一篇 文章中提到:南港國小主任許育健,七年級的女兒國文課上<背影>,回到家卻 埋首背注釋:「長袍,舊時男子所穿長及腳跟的棉袍或夾袍。馬褂,騎馬時所穿 長袍外面的對襟短掛……。」許育健忍不住跟女兒說:「<背影>文章寫得這麼美,

重點是字裡行間父子互動的感情,注釋不重要啦!」但正在專心背書的女兒回 他:「你不懂啦!注釋背錯一個字扣兩分喔!」許育健感到詫異,我們學習的不 該是文章的優美深情,怎麼反而去鑽研字詞了(陳雅慧,2013)?這篇文章讓研 究者意會,教學活動應該更專注於課文內容,因為故事課文內容傳達的內涵更是 影響著我們、改變我們的觀點、認知和判斷的重要因素。

故事,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最具有影響力的溝通工具,也是最有說服 力的表達方式。人們利用說故事來發掘自我,為故事創造出意義,進而改變了人 類的生活。自古以來,從孔老夫子時代開始,當他為學生講學開導時就會引述例 子:「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由此可知,我們可以用故事學習《論語》的智慧,了解為人處事必 備的說話技巧、處世哲學、做事方法、交友法則與待人應有的態度、禮節,現今 國文教科書中三個版本皆有收錄《論語》的選文,由此可見故事是具有說服力,

2

能提示學生人間的多元多樣性,能幫忙簡化複雜乃至矛盾的東西,讓它變單純而 能讓學生掌握。

藍順德(2006)曾言:「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知識與能力,

教學的目標在於落實學生的學習,而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當然是推動教 育改革非常重要的課題。教科書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資 源,因此教科書的相關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議題。」再加上國語文課程總綱 的教材編選原則中提到(教育部,2008):編選教材範文時所選用之教材應結合 學生的生活經驗及當代議題(如: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依照文字深 淺、題材性質、不同文類,並兼顧各種文章表述方式,以單元或主題方式作有 系統之編排。教師若真實呈現故事課文的故事內涵,教導學生完整的故事寓 意,則能培養其認識自己與他人、探索情感、思考議題的能力。

有鑑於教科書是提供教學主要依據、方便學生學習、實現教育目標的工 具。再者,不同時期的國文教科書呈現當代的意識型態,其故事體課文的選文 可看出哪些是當時所重視的理念主題類目?哪些主題過於不足?教科書的選文 是否多元?在類目上有所偏重?此等問題皆是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 課題,且在 2012 年 PISA 測驗中顯示,台灣學子「閱讀素養」排名大幅下滑到 第 23 名,落後上海、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與城市。台灣 PISA 計畫主持 人洪碧霞指出,原因出在台灣學生只是「悅」讀,卻沒有「有效的閱讀」,缺乏 深度、重點與策略。植基於此,應該加強國中生閱讀的廣度,故研究者希望藉由 分析 1952 年至 2013 年的國中國文教科書,以了解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體課文 的選文題材之呈現情形,此乃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一。

年輕一代的學子不免有叛逆期,當他們行為需要改正時,教師不妨就運用 具有說服力的說故事方式引導,周慶華(2002)就曾經在書中提到:

3

從小我們就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也沉迷於閱讀故事書,甚至捏造故事來博得他人的同情或 從中牟利;而長大後更不忘建構自己的故事以便獲取社會地位和尊榮,並且因受不住別人

的故事的誘惑而有意無意的代人宣傳或擴大渲染,造成整個社會充滿著光怪陸離的故事情 節。可見我們的人生不能沒有故事,而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放過每一個可以期待出現高潮的

故事,故事把我們帶向了歷史的前沿,也在背後推動著我們成為一個具有不斷創發能力的 文化人。

另外 Michael (2005)在《故事,讓願景鮮活》一書中亦曾說:

我們每天有大半的時間是花在聽故事、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以及把自己的經驗講給

家人、朋友或同事聽。我們需要故事,這是為了質疑或支持自己的信念,傳遞文化模式,

和呈現自己的心路歷程,嘗試新的可能性,故事具有令人感同身受的經驗,以及具有說服

力的關連性。

由此可知,故事是具有穿透力的,可以跨越空間限制,把人連結在一起,而 文本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得以再現當代的社會脈絡(黃俊傑,2006)。所以,

研究者希望能分析戰後遷台至今,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題材課文的比例及類別 轉變趨勢,利用這個具有說服力的工具,幫助教師在教學時同時也能兼顧學生的 品行道德,帶領學生探索不一樣的世界,並藉由分析,了解是否兼備各項類別,

期待能藉由故事課文,增進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的廣度,更能提高思辨能力以 及拓展國際視野。因此,研究者藉由探討不同時期的國中國文教科書,以洞悉其 轉變趨勢,此乃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二。

因為故事的情節也會持續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觀點、認知 和判斷。林怡秀(2005)在研究「說故事」的管理意涵時,認為故事可以產生一 種連續牽引的動力,能在聽眾心裡散布創造實際行動和希望的情感,使聽眾變得 更加放鬆且降低防衛。藉由不同類別的故事能提升學生對教育性、道德性、倫理 性內容的接受度。

4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參考相關資料後,建構出適宜的類目,希冀透過對 1952 年至 2013 年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課文分析其內容,以瞭解國文教科書中 故事體課文的比例,和其在八個時期課程標準及綱要發布後所出版的教科書 中,按照研究者所分析之主類目及次類目的質性、量化呈現情形及轉變趨勢,

並期待透過各時期及各版本分析,能進一步將分析結果提供給學校、家長、編 纂國文科教科書之出版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