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於採取刑事罰之種類,本論文基於亞圖•考夫曼所提的輔助性原則與風 險社會之寬容原則,提出對於施用毒品之成癮者,以保安處分為刑法管制施用毒 品成癮行為之法律效果。又再依施用毒品之不同情狀與不同非難程度,將保安處 分之處遇,再區分「非拘束人身自由」與「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而以「拘 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為管制措施之最後手段。至於刑罰,則是對於施用毒品 未具成癮危險性,且多次未遵守行政多元處遇措施義務者,科處刑罰。

七、管制施用毒品行為需跨政府與領域間之合作

本論文建構管制新思維及多元處遇與層次性之管制規範,無法由中央單一 部門完成,需要司法、衛生、社福、教育、勞政等中央間跨機關之制度整合與分 工合作,甚至也包含到行政,司法兩院之院際合作,更不用說也需地方制府的機 制配合與分工,當然也需民間團體協助。這些跨政府與領域間之合作機制,是無 法僅以行政命令或措施來進行整合,是需要有法制化的機制設計。

最後,本論文雖提出建構新制度法律之嘗試條文草案,必需說,僅只是一 個初步的概念性的嘗試,離真正可落實質執行,還需要更為縝密的研議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論文對於施用毒品行為的論證方式,並非僅僅指陳現行「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相關施用毒品行為管制制度之缺失。這缺失很難看出來嗎?其實不是很難。

對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在管制施用毒品行為缺失,已經有太多的學術研究、

論文、報告與評論了,然大部分的學術研究、論文、報告多數認為應該除罪化,

只是現實社會大多反對施用毒品除罪化。

本論文,揚棄現有管制機制與思維,從成癮危險性建構 7 項新管制思維,

也提出 6 項施用毒品行為不同情狀的判準原則建議。固然是翻轉了長期以來對於 管制施用毒品行為之觀念與思維,也提出提出新管制制度,而此制度運作的核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鍵,是精神或成癮醫學之專業鑑定與評估建議,這是需要建置足夠的精神衛生 專業能量,但截至 2018 年 6 月為止,臺灣依然缺乏足夠的精神衛生專業評估成 癮危險性或鑑定能量來支撐上開提出新管制制度,可能也無法真正有效率或很精 準與正確評估、了解施用毒品之成癮危險性,導致司法可能擔心誤判而不敢進行 改革。這確實是當前的政策環境,我們必須清楚體察到。

但我們能因為戒癮醫療資源不足而不加以改革嗎?我們能因為精神衛生 專業也可能無法效率或很精準與正確評估毒癮,而進行分流,所以就放棄多元處 遇嗎?制度的長成與完善不是一蹴可及的,也不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或臨門一 腳的進球。是需要從歷史脈絡、事物本質及歷經失敗、錯誤、譏諷、嘲笑、批判 中,一步一步堅毅走出來。改革需要決心、勇氣,但也要知道怎麼改。本論文,

提供一個途徑、俯視的觀點。

再則,本論文最後仍再呼籲,國家有責任需管制施用毒品行為,而此責任 或任務,絕非法律人,尤其是指政策決定者、檢察官與法官,以及精神專科醫師 任何一方可得獨立完成,都必須放棄專業的傲慢與所知障,彼此相互尊重各自的 專業,才可能好好解決施用毒品行為所帶來之問題。

此外,本論文所提出的新管制制度,也許過於理想而不切實際,離現實仍 有差距。但如無法提出一個理想性的改革藍圖,我們怎能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 距究竟有多少,果此我們也才知道,我們還缺少那些區塊,還需走過哪些路,翻 越哪幾座山。

最後,國家對於施用毒品者的照顧與付出的資源,應該可以說,是永遠不 夠夠的,因此反毒的戰爭,不是像二次大戰時的諾曼地登陸戰那般,有足夠的準 備與資源,攻擊登陸與反攻,而是如同二次大戰初期的敦克爾克撤退戰之情境,

能救回多少深陷毒品危害的同胞,就救多少個,也許初期不看好,但真的做下去,

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成果。

期待,本論文的論點與努力,可以能挽救多一點深陷或頻臨陷入毒品危害 的同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政府出版品

1. 立法院公報,第 80 卷,第 102 期。

2. 立法院公報,第 97 卷,第 2 期。

3. 立法院公報,第 97 卷,第 8 期。

4. 國民政府六年禁煙計畫及其成效—民國 24 年至民國 29 年,國史館印行(出 版年不可考)

5.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編,常見濫用毒品及藥品簡介手冊,2013 年 9 月。

6. 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第二十五次會議資料,2018 年 5 月 23 日

二、研究計畫報告

1. 楊士隆,「毒品問題與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RDEC-RES-094-003,國立中正大學,2005 年 9 月。

2. 楊士隆,「毒品防制政策整體規劃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RDEC-RES-097-001,國立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2008 年 12 月

3. 許春金、陳玉書、蔡田木,「毒品施用者處遇及除罪化可行性之研究」,行 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RDEC-RES-101-019,國立臺北大學,2013 年 3 月,

4. 許春金,「第三級、第四級毒品犯罪與防制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

NDC-DSD-103-015,國立台北大學,2014 年 11 月。

5. 陳為堅,「103 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衛生福利部,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 學院,103TFDA-N-001,2014 年 12 月。

6. 黃俊能,「以巨量資料分析觀點探討毒品施用者及暴力犯罪再犯因子及預測 之應用」,法務部,中華警政研究學會,L1060213,2018 年 1 月。

三、中文專書

1. Adrian Raine,洪蘭譯,暴力犯罪的大腦檔案,遠流出版社,台北,2015 年 10 月。

2. Arthur Kaufamann,劉幸義等合譯,法律哲學,五南出版社,台北,2001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月。

3. David Garland ,周盈成譯,控制的文化—當代社會的犯罪與社會秩序,巨 流出版社,台北,2006 年 5 月。

4. Dieter Ladewig,李彥達譯,上癮的秘密,晨星出版社,台中,2005 年。

5. Leigh Heather Wilson、Jeremy Foster、Wilkie Wilson、Cynthia Kuhn、Scott Swartzwelder,林慧真譯,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 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大家出版社,台北,2013 年 12 月。

6. Neumann/Hassemer/Schroth,Verantwortetes Recht,劉幸義等合譯,自我負責 人格之法律---Arthur Kaufmann 的法律哲學, 五南出版社,台北,2010 年 11 月。

7. Richard Devenport-Hines,鄭文譯,毒品,時報出版社,台北,2003 年 3 月。

8.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元照出版社,台北,2008 年 12 月。

9. 古承宗,刑法的象徵化與規制理性,元照出版社,台北,2017 年 2 月。

10. 台灣刑事法學會(主編),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

台北,2005 年 9 月。

11. 何賴傑、林鈺雄、李聖傑、潘怡宏編譯,德國刑法典,元照出版,台北,

2017 年 6 月。

12. 林山田,經濟犯與經濟刑法,自版,1981 年。

1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冊,增訂 9 版,自版,2006 年 4 月。

14. 林山田,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修訂版,1983 年 8 月。

15.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二),自版,1997 年 3 月

16.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新學林出版社,第 3 版,2011 年 9 月。

17. 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出版社,台北,1996 年 9 月。

18. 林健陽、柯雨瑞,毒品犯罪與防治,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2003 年。

19. 柯耀程,刑法概論,元照出版社,台北,2007 年 4 月。

20.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 9 版,台北,2005 年 8 月。

21. 政大法學院刑事法學中心,刑事法學的新視野,元照出版社,台北,2011 年 5 月。

22. 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元照出版社,台北,2007 年。

23. 許玉秀(主編),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新學林文化,台北,2003 年。

24. 許恒達,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元照出版社,台北,2016 年 5 月。

25. 陳敏,行政法總論,第 6 版,2009 年 9 月。

26. 陳清秀,行政罰法,修訂 2 版,新學林出版,台北,2014 年 9 月。

27. 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台北,2012 年 9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3 版,元照出版社,台北,2006 年 9 月 29. 張伯宏、黃鈴晃著,毒品防治學,五南出版社,台北,2011 年 12 月。

30. 楊士隆、李思賢、朱日僑、李宗憲等,藥物濫用、毒品與防治,五南出版 社,增訂 2 版,2013 年 4 月。

31. 蔡墩銘,腦病與法律,翰盧出版社,台北,2008 年 7 月。

32. 蔡聖偉,刑法問題研究(一),元照出版社,台北,2008 年 7 月。

33. 蔡德輝、楊士隆,犯罪學,第 4 版,五南出版社,台北,2007 年。

34. 藤志賢(注釋),蘇軾文選,三民書局,台北,2008 年 1 月。

35. 鍾宏彬,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元照出版社,台北,2012 年 4 月。

36. 蘇俊雄,刑法總論 I,元照出版社,台北,1998 年 3 月,。

四、中文期刊

1. Claus Roxin,許絲捷譯,法益討論的新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 211 期,2012 年 12 月。

2. Cornelius Prittwitz,陳俊偉譯,刑法作為適切手段」世新法學,第 10 卷第 2 號,

2017 年 6 月

3 Luís Greco,鍾宏彬譯,關於敵人刑法的文獻辨析,法學新論,第 22 期,2010 年 5 月。

4. Luís Greco,陳志輝譯,敵人刑法概念在刑事政策上以及在釋義學上毫無成果, 法 學新論第 28 期,2011 年 2 月。

5. Miguel Polaino-Orts,徐育安譯,以功能破除概念迷思:敵人刑法,法學新論第 22 期,2010 年 5 月。

6. 王正嘉,風險社會下的刑法保護機能論,法學新論,第 6 期,2009 年 1 月 7. 王皇玉,論危險犯,月旦法學雜誌,第 159 期,2008 年 8 月

8. 王皇玉,台灣毒品政策與立法之回顧與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 180 期,2010 年 5 月。

9. 王效文,刑法目的與刑法體系--論 Günther Jakobs 功能主義刑法體系中的罪責,

成大法學,第 30 期,2015 年 12 月

10. 古承宗,風險社會與現代刑法的象徵性,科技法學評論,第 10 卷,第 1 期,2013 年 6 月。

11. 呂秉翰,恐怖主義與敵人刑法,刑事法雜誌,第 57 卷,第 2 期,2013 年 4 月。

12. 李志恆,從鴉片到搖頭丸——台灣百年物質濫用史,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 14 卷,第 7 期,2004 年 7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李佳玟,風險社會下的反恐戰爭,月旦法學雜誌,第 118 期,2005 年 3 月 14. 李宗憲、楊士隆,刑事司法戒治處遇制度之問題與困境研究,犯罪學期刊,第

13 卷,第 1 期,2010 年 6 月。

15. 李茂生,風險社會與規範論的世界,月旦法學雜誌,第 173 期,頁 145-153,2009 年 10 月。

16. 李聖傑,侵害生命、身體法益之修法芻議,檢察新論,第 22 期,2017 年 7 月,

17. 林健陽、柯雨瑞,毒品政策與處遇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 13 期,2011 年 9 月。

18. 林健陽、裘雅恬,毒品施用者緩起訴接受替代療法現況與效果之研究,中央警 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 10 期,2009 年 12 月。

19. 林佳璋,藥物濫用與犯罪關聯性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 38 卷,

19. 林佳璋,藥物濫用與犯罪關聯性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 3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