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ㄧ、落實多元性別教育

目前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並沒有深耕於各種社會媒介,以至於異性戀者不知道 如何去理解同性戀經驗,因而對同性戀充滿刻板印象和歧見,而同性戀者也不知道 如何去認識與認同自己的身分,反而因為外界的同性戀汙名而否自己。因此本研究 建議政府單位應該加強性別教育的宣導和落實,其中包含「加強社區性別教育的實 施,推廣家庭性別教育」、「落實學校多元性別教育的課程,並增加其內容的深度 和廣度」、「監督媒體的播報素質,提升媒體從業人員的性別知識」、「加強體育 組織的性別教育,提昇教練的性別知識與涵養」、「擅用網路功能來協助性/別弱勢 族群,並積極建構網路平台以提供正確的性別知識」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培養個人獨立思辨的能力

個人特質對於同性戀認同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而個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正 是以講求群體主義、追求群體偏好的台灣社會較為缺乏的。因此本研究建議,包含 家庭、學校在內的各種教育單位,應該加強培養個人獨立思辨的能力,讓個體自由 意識的行使能力,不會因為結構性的壓力而消磨殆盡。

三、注重個人的多元性,透過「愛」與「包容」來擴充「家」的內涵

家庭身為個人社會化最初、也最為重要的媒介,理因提供生活在其中的所有人,

一個充滿愛、關懷與安全感的環境,然而由於社會對於性/別污名的建構,使得「家 庭」成為同志族群的壓力來源,甚至是無法容身、且最想逃避的地方。回歸到人類 建築家庭的「初衷」,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否認,人類對於家庭組成的需求,正是想要 延續彼此相愛的種苗,並且提供家庭成員一個可以享受「愛」與「被愛」的避風港,

家庭甚至是個人在面對社會結構與制度的不公不義時,一個可以獲得情感支持的避 難場所。然而這樣的「初衷」往往因為組成家庭者忽略了家庭成員的多元性,而使

得家庭成為許多人發展自我、追求認同過程的夢靨。因此研究者認為,唯有正視個 人的多元性,並透過愛與包容的方式來擴充家的內涵,如此曾才能確保「以愛建築 家的初衷」在家庭生活中滋長發芽。

四、加強運動組織的性別教育

從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國內運動組織所存在的性/別知識並不足構,性/別 態度也並不友善,而這些運動組織成員(包含教練和隊員)因為時常需要花費大量

時間在訓練和比賽上,再加上長期處於極度強調男子氣概的運動組織內,因此他們 時常被外界認為較為缺乏性/別知識。因此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應該加強運動組織成 員的性/別教育,其中對於運動教練在「尊重多元性別」、「具備性別知識」上的培 養更是重要,因為教練是運動組織成員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唯有運動教練本身 具備良好的性/別態度,才能打造出一個尊重多元性/別的運動環境。另外本研究也 建議立基於「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 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可以深耕於運動組織當中,

而包含體育大學、體育科系、學校代表隊…等等單位,也都應該加強落實《性別平 等教育法》的精神。

五、運動組織應該包容不同性/別個人的參與機會

身為社會媒介的一環,運動組織亦承襲了異性戀父權制度對於霸權式男子氣概 之崇拜和鞏固,在運動組織中女性和同性戀者都成為被排斥和驅逐的對象,然而追 求運動「真、善、美」價值的過程,是否就不見容「不具男子氣概者」或「非異性 戀男性」之存在呢?事實上,男同志運動員之存在,正破除性別特質、性傾向和運 動表現之必然關聯,例如:已變性的泰國拳王帕利亞 (Parinya Charoenphol) 和奧運 游泳冠軍選手盧甘尼斯,都用自身的運動表現映證了這樣的事實。而本研究結果亦 顯示,具有不同性/別之個人,並不會影響其運動上的表現,因此運動組織不應該以 性/別作為衡量標準,而將不符合主流性/別之個人排斥在運動場域之外,運動教練 在選材時,亦不應該將個人的性/別當做評量的依據。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Ⅱ, H. L., & Frey J. H., 1998)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雅各(1999)。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市︰開心陽光。

卡維波(1991)。誰說喜歡異性才是自然?。載於莊慧秋(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頁 51-58)。臺北市:張老師。

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Vanessa Baird, 2003)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江淑琳(譯)(1998)。污名與性取向。臺北市:韋伯文化。(Herek, G. M., 1998)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裡學研究,6,267。

林文剛(1998)。卡拉 OK 在身分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65-83。

林本蕙(2003)。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林芳玫、張晉芬(2003)。性別社會學。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 灣社會(精簡版)(頁 199-238)。臺北市:巨流。

林欣億(2003)。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空間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麗雲(1991)。揭開同性戀的神秘面紗。載於莊慧秋(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頁 1-11)。臺北市:張老師。

林鶴玲(2002)。新聞報導中的男性形象。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

(頁 157-171)。臺北市:五南。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振邦(2003)。先報告班長,再成為男人?─國片軍教電影的變遷與性別論述。未 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吳庶任(譯)(1996)。為何男人憎恨女人。臺北市:正中。(Adam Jukes, 1993) 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77-107。

邱珍琬(2004)。青少年女同志認同過程、助力與阻力。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頁213-232)。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5)。臺北同志公民運動-認識同志手冊。

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洪素珍,賴杞豐(2004)。掙扎與超越─一位男同志生命歷程。載於謝臥龍(主 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135-155)。臺北市,唐山。

洪雅琴(1997)。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嘉蔆(2003)。運動新聞文本的性別意涵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 學,桃園縣。

施毓琳(2004)。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晏涵文(1991)。做個剛柔並濟的人-學習新的性別角色。臺北市:張老師。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測。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結果。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杏之(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 69-88)。臺北:巨流。

陳宜倩(2007)。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 一案判決。載於焦興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

(頁151-18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陳建涵(2003)。「看見」同志運動-同志團體的多元發展與參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嘉鴻(2007)。鬆動霸權式男性氣概:以男性瑜伽參與之敘說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嘉瑋(1996)。同性戀傾向青少年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26,21-24。

陳難能(譯)(2003)。20世紀性史。臺北市:智慧事業體有限公司。(Angus McLaren, 2003)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 義理論與流派(頁243~268)。臺北市:女書文化。

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臺北市:女書文化。(C. Calhoun, 1997)

張婷菀(2002)。由青少年的離家經驗探討家的意義。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大學,臺北市。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郁婷(2005)。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第20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楊巧玲(2002)。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 等教育—探就與實踐(頁381-399)。臺北市:五南。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 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頁249-292)。臺北市:遠流。

喀飛、王蘋(2000)。同志人權。載於陳俊宏(主編),兩千年之人權在台灣(頁 139-146)。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曾寶瑩(2000)。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未出板碩士論文,輔仁大 學,臺北縣。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

彭懷真(199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

彭懷真(199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