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制度不僅形塑組織的作為,同時組織的作為也影響著制度的演變。打工族的 組織內部實作驗證了 Campbell 對於制度創新者如何能說服外部環境採用其創新 的觀點,藉由其對資源與制度的調度,創造出滿足工人處理勞動爭議的集體維權 模式,在過程中培力工人的權利意識與組織能力,同時更是符合地方政府、地方 工會在三個勞動關係調節機制失靈之下的期待與需求,因此這樣創新的作為也就 有了被採用的機會(Campbell 2004: 69-74)。

從打工族建構社會正當性、協議行政正當性與政治正當性的過程可見,組織 正當性並非僅是單方面授予的結果,而是經過組織場域裡的工作流程轉化與組織 資源的調度,並據此主動與授予者協議正當性。如果忽略了這個過程,我們便無 法理解草根勞工組織在相互競爭的制度之中仍能持續開展行動的現象。而這些發 現也對那個纏繞研究者與大部分非營利組織的焦慮有更積極的啟發。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主要分析草根勞工組織形構組織正當性的策略與行動,訪談對象為圍 繞打工族所延伸的相關行動者,包含組織內部的工作人員與工友,不足之處在於 受限於研究者的田調身分與避免受助案件受到影響,而未能實際訪談與勞動爭議 處置相關的地方政府單位與工會,了解地方層級的官員或工會幹部對於草根勞工 組織正當性之見解,只能透過案件發展歷程與結果被動地推敲。如能探討政治正 當性與行政正當性授予者的觀點,將能更清楚勞工組織主動形塑組織正當性的行 動之成效或演變。

另外,由於本研究以呈現番禺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的豐富資料為主,尚未 能探討同樣處於相似社會脈絡之下的其他珠三角草根勞工組織有何形構自身組 織正當性的策略。也許現階段的組織能力尚未完熟,但其組織任務、工作人員的 組成、服務工人的類型、所在行政區域、組織內外部資源等的差異,呈現出勞工 組織與環境拉扯出的多樣面貌與活力。如能廣為蒐集資料,或進行比較研究的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例探討,將能對中國勞工運動的組織性力量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些延伸研究議題 與改進建議將有待後續研究加以完善充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參考文獻

一、中文

Huntington, Samuel P.著;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譯,1981,《轉變社會中的政 治秩序》。台北:黎明。

于建嶸,2010,《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信賢、王占璽,2006,〈夾縫求生:中國大陸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困境〉。中國大 陸研究 49 (1)。

王小章,2010,《走向承認-浙江省城市農民工公民權發展的社會學研究》。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婧,2012,<知名學者連名聲援深圳勞工 NGO>。財新網,2012 年 9 月 9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1994,〈關於我國現階段勞動關係調整工作的基本思 路〉。中國勞動(3): 20-23。

中國勞工通訊,2010,《勞資矛盾何以成為社會的憂患:對勞動關係轉型及調整 機制的回顧與探討》。

朱健剛,2004,〈草根 NGO 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開放時代(6):36-47。

江立華,2008,《中國農民工權益保障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江雨潔,2008,《轉型時期中國草根組織的發展:行動策略與網絡關係》。新竹市: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章寶、楊淑娣,2011,〈我國農民工維權 NGO 現狀與困境-以珠三角地區為 例〉。東南學述 (1)。

杜嘯天、張仁望、蔣桓伯,2012,<勞工 NGO:成長的煩惱>。南方日報,2012 年 9 月 3 日。

李琪,2009,〈勞動關係轉型中的政府角色〉。頁 152-180,收錄於常凱、喬健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中國勞動關係報告--當代中國勞動關係的特點和傾向》。北京:中國勞 動社會保障部出版社。

和經緯、黃慧,2008,〈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民工維權非政府組織描述性分析〉。香 港社會科學學報(35)。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岳經綸、屈恒,2007,〈非政府組織與農民工權益的維護--以番禺打工族文書處 理服務部為個案〉。中山大學學報 47(3)。

岳經綸,2007,《中國勞動政策:市場化與全球化的視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

俞可平,2000,《權利政治與公益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版社。

高丙中,2000,〈社會團體的合法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2)。

姜子健,2012,〈勞工NGO的特殊時期〉。新商務週刊,8月20日。

常 凱,2009,《中國勞動關係報告:當代中國勞動關係的特點和趨向》。北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康曉光,2011,〈依附式發展的第三部門-第三部門的環境分析〉。頁 3-37,收錄 於康曉光、馮利編,《中國第三部門調查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

張許君、李文波,2012,<珠三角一年斷指四萬>。南方都市報,2012 年 5 月 28 日。

黃德北,2008,《當代中國雇傭工人之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程延圓,2004,《集體談判制度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鄧雅莉、王金紅,2004,〈中國 NGO 生存與發展的制約因素:制度與資源分析

-以廣東番禺打工族文書處理服務部為例〉。社會學研究(2)。

鄭廣懷,2010,〈勞工權益與安撫型國家〉。開放時代(5): 27-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二、英文

Ashforth, B. E. and Gibbs, B. W., 1990, The Double-edge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 177-194.

Chan, Anita, 2001, China's Workers Under Assault: The Exploitation of Labor in a Globalizing Economy. New York: M. E. Sharp.

Campbell, John, L., 2004,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n, King-Chi, 2010, The Challenge of Labour in China: Strikes and the Changing Labour Regime in Global Factories. Oxon: Routledge.

Cheng, Joseph Y. S., Ngok, Kinglun and Zhuang, Wenjia, 2010,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China's Labor NGOs: Informal Politics and Its Uncertainty." Asian Survey, 50 (6).

Dowling, J. and Pfeffer, J., 1975,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Social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18: 122-136.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ganization Field."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April: 147-160.

Gallagher, Mary E., 2007, "Hope for Protection and Hopeless Choices: Labor Legal Aid in the PRC." Pp. 196-227 in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edited by Elizabeth J. Perry and Merle Goldman. Lo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llagher, Mary Elizabeth, 2005, Contagious Capitalism: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Labour in Chin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ric, 1968, Labouring Men: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Labour. Lond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Hildebrandt, Timothy, 201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Registr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208): 970-989.

Lee, Ching Kwan, 2007, Against the Law: 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ills, C. Wright,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yer, J. W. and Rowan, B., 1991,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 Pp. 41-62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edited by W.W. Powell and P. J. DiMaggi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 Qiusha, 2006,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aving the way to civil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Nathan, Andrew J., 2003, "Authorti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14 (1).

Saich, Tony, 2000,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61): 124-141.

Scott, W. R., 2003, Organizations: Rational ,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NJ:

Prentice-Hall Press.

Selznick, P. 1949,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Berkeley/Los Angeles: 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

Spires, Anthony J., 2011, "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Understanding the Sur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7 (1): 1-45.

Suchman, Mark C., 1995,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3): 571-6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Weber, Max, 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lated by A.

M. Henderson and Talcott Pars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Xu, Ying and Ngai, Ngan-Pun, 2011, "Moral Resources and Political Capital:

Theo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ntary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0 (2): 24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