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將針對受訪者意見以及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期望以棉薄之力,助益 臺北市政府往後績效評核機制的建置。

一 、增加教育訓練場次、提高業務科人員參與名額

根據本研究深度訪談結果,探詢受訪者對於績效評核制度推行後續改善之意 見分享,多半針對教育訓練部分予以建議。筆者參與五場績效指標審查會議之觀 察,許多機關與會人員對於策略目標、績效指標、衡量標準等概念仍感混沌、無 法清楚區分,致使發生各個項目錯誤建構的情形,顯示機關人員對於制度仍舊陌 生、懵懂,甚至直到進行深度訪談時,仍有受訪者坦言,參與工作坊後對績效評 核的概念方才逐漸清晰。這樣的訊息,或許意謂著曾舉辦過的幾場教育訓練仍顯 不足。首先,教育訓練一年度內應舉辦至少二到三次,讓大量之局處人員了解績 效評核的概念與做法,將市政府推行績效評核的觀念推廣至全府,並且掌握參與 訓練人員的反應與其業務執行的回饋狀況。而在教育訓練的內容設計上面,可兼 採授課教導與分組實作練習兩種方式。受訪者表示,分組訂定績效指標,不僅可 與其他局處之與會人員進行意見交流,亦可藉由親身練習,實際感受訂定績效指 標可能產生的困難,而在導師的指導下,領悟訂定指標需注意的問題與技巧,這 樣的實作練習,將比在台下聽講抄寫筆記來得有助益。

至於教育訓練之與會人員,除了各局處之研考人員之外,應大幅增加業務科 人員之名額,畢竟如同本研究探析,局處內研考人員非親身訂定指標者,而係提 供諮詢、進修彙整、修正之樞紐角色,在其角色功能上有其侷限性,因此,應規 定各局處每次至少指派一名業務科人員參與。另外,將績效管理放入公務人員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8

定之進修課程裡,使進修者有基礎的概念,或許也是促使績效概念廣泛遍及全府 的方式之一。

二、力促局處首長投入支持,深植組織績效文化

上述所提教育訓練,仍停留於績效管理的結構性學習,即為使績效評核順利 推動,制定必要程序,使機關人員熟悉制度流程與作法。但如此仍可能發生如同 本文研究發現一局處內僅有承辦訂定指標之人員了解制度運作,其他人員卻連組 織策略目標都茫然不知的情形發生。徐仁輝(2007)指出,政府可藉由誘因機制 的使用,強化績效文化的組織學習。其中,透過領導的方式,誘發組織從上至下 的全員參與,可穩固機關人員的心理動機。

依據受訪者表示,試辦作業期間局處首長並未有積極的倡導與投入,亦無怪 乎組織內其餘同仁的不重視。事實上,任何政策的成功,組織領導者的領頭支持 往往具有深遠的效用。台北市政府可設立一套誘因機制,與獎勵相互連結,鼓勵 各局處首長在組織內施以具體作為,如學習小組、每周績效會報等方式,進行組 織績效概念的推廣與深植,造就文化性學習。

三、著手資訊系統的整合、減少行政作業成本

行政作業量的增加促使受訪者感受到制度的不便利性。受訪者曾表示,希望 能有一資訊整合系統,讓具資格之人員可隨時登入抓取資料,方不至於在績效評 核及其他多項管考產生資料重複提報。另方面,在績效指標衡量標準的選擇上,

機關人員可能因能力不足或資料缺乏,而無法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依據。如上情 形,似也顯現一績效資訊整合系統的重要性。

績效資訊的運用是近來績效管理著重的課題,是由複雜的信息與數據所組 成,用以監視、控制計畫的啟動、規畫、執行和结束過程,並作為其後目標、手 段改進的參考。學者徐仁輝(2005)指出,績效資訊的建置與公開,使政府得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9

更有效率地掌握、運用相關計畫的資源與訊息,同時亦展示了政府對民眾的回應 能力,滿足民眾對於政府課責的要求。

我國中央政府落實施政績效管理新制後,藉由推動建置「施政計畫管理資訊 系統」(Government Project Management network,簡稱 GPMnet),輔助行政院各部 會之施政運作。而中央政府為協助地方政府推動績效管理,自 2006 年 8 月起推 動「中央協助地方建置計畫 e 化管理機制方案」,建置「地方政府計畫管理資訊 網」(LGPMnet),協助地方落實 e 化管理機制,採「使用中央集中作業系統」及

「移轉中央 GPMnet 客製運用」兩種協助作法併行方式辦理(黃榮源,2012)。 本研究研究焦點並未置於台北市 LGPMnet 之建置情形,惟據受訪者所言,

資訊填報紊亂的情形,應意指各項資訊系統在建置上仍有改善的空間,因此台北 市政府一方可重視受訪者對於資訊填報所導致的行政作業增加之困擾,著手進行 LGPMnet 及其他管考機制系統的改善。

四、重視個別機關之特殊性、酌情採行不同評核形式

誠如本研究發現,幕僚機關因組織性質在本質上本不具進行績效評核的誘 因,即使勉強一體適用,最後僅徒具形式作業,並未對該種性質局處有實質成效。

因此本研究建議關於幕僚機關之績效呈現方式,可再審慎參酌其他辦法。

至於論及業務機關之情形,又依業務性質分為易顯現績效之業務機關及不易 顯現績效之業務機關。對於後者而言,數字呈現的量化指標難以發揮實際效益,

是以,對於此等性質之局處,建議給予訂定質化指標、給予其他評估資料的空間,

而非一謂要求量化指標的呈現。

第三節、未來研究方向

台北市政府邁開建置績效管理機制之步伐,實是一項重大工程,本研究僅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0

一人之力,的確無法探究全貌與其中所有問題。是以,以下將闡明研究上的限制 與不足之處,作為未來對此主題有興趣者一些研究方向上的啟示。

首先,本研究於資料分析中所參採之府外學者看法,僅為筆者參與績效審查 會議中之重點節錄,而未對相關學者進行深度的訪談,致使關於府外學者言論的 分析,僅侷限於機關績效指標建立的範疇。另外,本研究在學界與實務界的想法 探析中,亦僅針對研考會與局處人員一方進行了解,未能藉由深度訪談深入學界 探知真實看法、以及府外研究團隊共同參與制度推動的心得及收穫,究竟是否與 其他學者有所不同?實為可惜。

再者,於治理環境因素的探析中,本研究僅探詢台北市政府局處人員對於環 境之影響上的感知,輔以過往文獻研究發現進行對話、分析,而未對諸如審計單 位、中央部會等人員或地方政府首長進行實際訪問,在相關訪談資料的缺乏下,

這可能造成分析上的偏頗。另,法規結構對地方政府推動績效評核制度是否或造 成如何的影響?本研究亦未深入探究,實有所不足。

第三,囿於執行評估構面上的限制,本研究僅呈現試辦作業在環境影響、制 度規劃與各局處執行運作上的實況,而疏於探討系統面,即台北市 LGPMnet 之 建置情形及其他管考、資訊儲存系統問題,而未能給予系統建置上更深層的建議。

最後,由於台北市政府各局處僅進行初次績效評核,相關制度仍未臻完善,

本研究僅能就首次試辦結果作執行評估,釐清制度推動的目標與設計內容,以及 指標建構過程中的整體困難,而無法就績效評核實施多年後對台北市政府乃至於 各局處內的影響作結果評估。

綜上所述,未來對此主題有興趣之研究者,或許可朝本研究缺失與不足方向 繼續深耕,充實地方政府在建置績效管理機制上的實證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參考文獻

王精文(2002)。從激勵角度看績效評估制度。T&D 飛訊,3,1-5。

王曉麟(2008)。政府績效評估制度與策略。T&D 飛訊,67,1-20。

王昭正、朱瑞淵譯,Jorgensen, D. L.著(1999)。參與觀察法。弘智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史美強(2005)。地方政府施政績效評估:地方治裡觀點。「績效評估之方法與 工具」學術研討會,嘉義。

丘昌泰(2002)。邁向績效導向的地方政府管理。研考雙月刊,26(3),47-56。

丘昌泰、李允傑(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元照出版社。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智勝出版社。

古步鋼(2004)。政府績效評估:政府機關績效評估發展趨勢。台北,行政院研 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古步鋼、吳美雲、陳海雄、陳薇如(2009)。協助地方計畫 e 化管理機制之建立。

研考雙月刊,33(2),130-139。

朱景鵬(2009)。從國際競爭力評比析論政府效能提升之道。研考雙月刊,33(2),

20-29。

朱景鵬、賴韻琳(2011)。政府施政計畫制度變革方向與作法。研考雙月刊,35(2),

43-55。

行政院經建會(2009)。我國施政績效評核制度改進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 員會 98 年度自行研究報告。

李允傑(1997)。政府預算考核與政策評估。研考雙月刊,21(1),62-70。

李南雄、黃如杏(2005)。我國考績制度及其檢討:地方政府案例分析。「績效 評估之方法與工具」學術研討會,嘉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2

李武育、易文生(2007)。政府機關施政績效評估之現況與展望。研考雙月刊,

31(2),26-39。

林嘉誠(2003)。行政機關績效評估制度的推動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7(5), 5-19。

林大候等(2004)。運用國家競爭力評比指標強化施政績效管理。國科會專題研 究計畫(編號:RDEC-RES-092-008),未出版。

林水波(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

林水波(2007)。公共政策析論。五南出版社。

林鍾沂(2001)。行政學。三民出版社。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范祥偉、王崇斌(2000)。政府績效管理:分析架構與實務策略。中國行政評論,

10(1),155-182。

周琼怡、許哲源(2010)。施政績效管理之審計。研考雙月刊,34(3),121-126。

周琼怡、許哲源(2010)。施政績效管理之審計。研考雙月刊,34(3),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