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二節、研究方法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所謂文獻,是研究者希望加以研究的現象之任何訊息形式,其本質是指過去 所發生的社會現象記錄,並屬於有歷史價值而保留下來的知識(林淑馨,2010)。

文獻分析係指引用先前研究者之資料作為研究的基礎,使研究者無須耗時於原始 資料的蒐集上,而能專注精力於現有資料的整理與分析,迅速了解相關研究之詳 細資訊,提升研究的便利性。因此本研究欲藉由回顧過去相關研究之專書、期刊、

論文、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與網路資料,了解我國中央政府「施政績效評核制 度」的起源、引進的發展脈絡,了解相關著述的研究焦點為何,以及中央與地方 實行推動施政績效評核制度遭遇的問題與困難,以此為基礎與訪談對象的觀感及 參與觀察現象相互交叉印證。同時,針對政策評估、政策執行與執行評估理論進 行探究,以建立本文研究架構。

二、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參與觀察法既是一種執行研究的類型取徑,也是一種資料蒐集的方法。

(Rossman, 1999)。參與觀察需要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實際 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進行觀察。這樣的融入可以讓研究者有機 會,直接從親身經驗來理解研究對象箇中的生活。從中,研究者可在事件發生時 即著手進行資料的蒐集,其好處為可蒐集到一般無法或不便取得的資料,並避免 受到次級資料訊息的扭曲(林淑馨,2010)。一般而言,將參與觀察研究的結果 作成紀錄相當重要,研究者因受先天記憶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將在所有研究場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中所看到或聽到事全盤記牢,因此參與觀察者通常會將田野研究中的活動、獨特 的經驗、以及其他可能有用的事件,記錄在日記或日誌中(Jorgensen, 1989)。故 而,進行參與觀察時,須注意人、事、時、地、原因等要素,並作成觀察札記,

不僅作為未來研究分析之用,亦可幫助研究者熟悉觀察對象並澄清思路(林淑 馨,2010)。

基於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綜計室人員的友善歡迎,筆者於 2012 年(民國 101 年)10 月至 12 月至台北市研究發展考核會綜合計畫室進行實習時,因洽逢「台 北市政府 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試辦作業」流程中「機關指標建立」階 段,得以親身參與多場績效指標訂定之審查會議,瞭解台北市政府各處績效指標 訂定的狀況與問題及諸多專家學者的意見,並取得部分相關資料;同時,亦於 2013 年(民國 102 年)五、六月參與兩場績效評核複評會議,瞭解參與複評會議 的機關的績效執行成果與自評報告的撰寫問題。這些參與過程所作成的筆記,皆 有助於本文之研究分析。

三、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ing)

大部分學者將深度訪談視為一種會話及社會互動,其目的在於取得正確的資 訊或瞭解訪談對象對真實世界的看法(林淑馨,2010)。它是「一種有目的性的 交談對話(Conversation with Purpose)」(Kahn & Cannell, 1957)。典型的質性深度 訪談就像一般的交談對話,研究者不僅照著預先設定好類型或範疇的形式化問 答,更會讓參與者從其自身的角度,逐漸浮現而揭示他們對於研究所欲探究現象 的可能觀點(Rossman, 1999)。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是因所欲探究之研究問題,

非僅僅為量化數據所呈現的情況,而係背後的原因與問題,尤其台北市政府之績 效評估制度,仍在摸索實驗階段,尚未建立具體的形式與架構,故而現今最重要 的任務,乃在深入探究試辦作業執行上所產生的問題及執行人員的實際看法,以 作為後續制度的改善與修正;同時,瞭解地方治理環境對推動制度的影響,一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面驗證文獻的探討,一方面提供其他地方政府作為參考。

(一)訪談對象

根據文獻中對中央實施施政績效評估的探討,發現推動制度過度倚賴主管,

而忽視員工重要性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台北市政府不同局處內,負責該局 處績效評估流程業務的研考人員或制定指標的業務科承辦人員作為訪談對象,雖 然不能代表所有參與人的意見,但身為第一線執行者,渠等的觀感卻可呈現此制 度在各局處被理解的情況,並揭露在此制度在執行上於各個評估構面中的實際情 況與其中所產生的問題。

至於在訪談機關的選取上,首先,由於台北市研考會為推動「台北市政府 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試辦作業」之主導機關,為了解整個試辦作業的 背景與內容、制度規劃的設計過程、以及試辦作業流程中的相關作為,對於承辦 推動整個試辦過程的企劃師進行訪談有其必要。

再者,在施行績效評估制度的機關的選取上,本研究參考學者張四明探詢中 央施政績效評估制度困難的選取作法,擬以「幕僚機關」與「業務機關」為類別 進行抽取,以探詢兩類型機關在執行的各個評估構面上有何差異,以揭露各個面 向的問題。其中,在幕僚機關的選取上,主計處、政風處,兩者不僅是幕僚機關,

且劃歸在一條鞭體制內,其雙重隸屬的特性,是否影響渠等在施政計畫、績效目 標與績效指標的訂定上與目標達成上的混亂,是值得探究的。

而在業務機關的選取上,本研究依台北市議會委員會的領域性質及其對應機 關,分別擇一挑選訪談機關,然而由於多個機關拒訪,最後本文訪談之業務機關 為:民政局(民政委員會)、社會局(民政委員會)、交通局(交通委員會)、觀 傳局(教育委員會)、環保局(警政衛生委員會)。

為保護當事人,本研究對於不同局處之受訪者將以代碼稱之,並僅揭露渠等 職務屬性,至於渠等職稱、職等、所屬科室則不便透露(詳見表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表五、訪談對象代碼

編號 受訪者代碼 所屬局處 職務屬性

1 TOX 民政局 研考人員

2 TOY 民政局 業務科人員

3 TPX 交通局 研考人員

4 TPY 交通局 研考人員

5 TQX 社會局 研考人員

6 TQY 社會局 業務科人員

7 TQZ 社會局 業務科人員

8 TRX 環保局 研考人員

9 TXX 觀傳局 研考人員

10 CMX 政風處 研考人員

11 CMY 政風處 業務科人員

12 COY 主計處 研考人員

13 YTM 研考會 企劃師

14 YTI 研考會 企劃師

資料來源:本研究

(二) 訪談題綱

1 、針對業務機關與幕僚機關

(1)

您好,首先想請問您在貴機關內的職稱,以及在位任職的期限?在貴機關內,

於整個年度施政計畫績效評核試辦作業的流程中,您的參與程度為何?您所肩負 之工作要務為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2)

A. 請問貴機關是採取如何的方式,討論、訂定出關鍵績效指標、目標值等具體 內容?身為其中的參與者,您有無遭遇任何困難?

B. 請簡述過去適用於貴機關的績效考核制度。就您的看法,您認為研考會推動 施政計畫績效評估制度,其所欲達成的目標為何?

C. 請問在整個試辦期的過程中,您認為您自身乃至於整個機關,能從中獲得的 最大收穫及啟示為何?

(3)

A. 請問您認為貴機關的組織特性或業務性質在適用現行推動的績效評估制度 上,有無任何衝突性或困難性?這個制度是否能有效展現出貴機關的整體 績效?

B. 現行之績效評估制度經過試辦後,往後將慢慢步上軌道,請問貴機關有無預 計之具體作法,將試辦過程中獲得的新觀念與實作經驗傳承下去?

(4)

A. 請問您認為在推動績效評估制度的過程中,研考會在協助各機關訂定績效目 標、績效指標與撰寫施政計畫報告等事項,所舉辦的各種會議說明及教育 訓練,是否有任何需要改善的地方?或者對您而言,有什麼樣的幫助及啟 示?專家學者於會議中所給予的意見,是否能因應貴機關的需求?

B. 請問貴機關常涉入跨局處性質的業務嗎?過去如何評估跨局處業務的成效?

您對於跨局處績效指標訂定的趨勢,有無任何意見?

(5)

請問您認為地方政府在施政上,所受到來自長官、民眾、利益團體、議員、中 央政府、乃至於其他地方政府的壓力中,何者具有重大影響力?對貴機關而言,

這些行動者在績效評估的哪個過程中影響最大呢?如何影響?若過去有相關例 子,請簡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2 、 針對研考會

第一次訪談(100 年 12 月) :

(1)「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之試辦對於臺北市政府各機關與貴會皆 是嶄新的第一次,請問身為經辦人的您與往年相較,有無不同的心情與感觸?又 投入此業務至今,您是否曾遭遇任何困難或問題?

(2) 在多場「機關績效評核指標審查會議」當中,請問您是否對於某(幾)場有 特別的印象或收獲?

(3) 請問臺北市政府以往的考核制度為何?有何優、缺點?依您之見,績效評核 制度,是否能實質提升各局處之組織績效?

(4) 承上題,請問您認為現行中央政府施政績效評核之運作狀況,對於臺北市政 府在新績效評核制度上的落實有何參考與借鑒?地方政府在制度運作上是否有 窒礙難行之處?

(5) 請問您認為在新的績效評核制度中,審計處、人事處與研考會所扮演的角色 與以往有無不同?您認為研考會在此中的角色定位應該為何?

(6) 截至今日,請問您對於「各機關績效指標建立」後續進行之建議與想法為何?

第二次訪談 (102 年 11 月):

(1) 在推動 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試辦作業的期間,請問您在哪個階 段、哪個層面遭遇的問題最大?分別有何具體困難?

(2) 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試辦作業已於今年結束,請問您對於首次試

(2) 101 年度施政計畫機關績效評核試辦作業已於今年結束,請問您對於首次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