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研究主要透過上下游新聞市集個案,以社會行銷觀點,分析農業社會企業的發 展,透過上述討論,歸納出三項研究建議,雖本研究主要以個案為導向,但藉由上下 游新聞市集的分析,可做為農業社會企業未來實際發展的參考。

壹、 實務部分

一、讓消費者認知步調漸趨一致

對上下游新聞市集,在行銷理念的時候,讓對方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 論點是很重要的,上下游新聞市集提供消費者安心的產品,但消費者對於

「安心」的定義並不一定與上下游新聞市集認知相同,亦如圖 4-11 中上下 游線上市集的顧客評論問答區第二個評論,沒有有機驗證的食品並非不天 然不健康,而第四個評論,紅豆種植初期會有少許的農藥,後期完全部使 用,且不用落葉劑,產品也會確實檢驗後附上檢驗合格的證書才會販售。

像這類的認知差異,應該要一開始就於產品敘述中敘明,且應先公告專業 名詞或技術檢驗程序等,除了避免產生誤會或讓消費者質疑外,亦增加消 費者對於這些概念的認知。

二、社會企業制度化

上下游新聞市集自 2011 年至今已成立 5 年多,草創初期因為員工少、

服務內容相對較少、商品販賣的數量不多,尚可維持當時的組織編制,惟 可看到上下游新聞市集不斷成長、規模漸增,無論是新聞報導亦或是產品 的數量都增加許多,且在變動這麼大的環境裡,有許多新的做法及要求產 生,要持續維持專業、品質,可能需要多招募一些不同專業的人員,制度 化是企業成長的必經的過程,包含訂定目標、員工行為規範、激勵制度、

決策過程擴大參與等,可幫助上下游新聞市集擴大的過程中,依然具有競 爭力。

三、品牌維持提升整體信任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上下游新聞市集具有非常獨特的地方在於他們是臺灣第一個以農業及 食安為主的專業媒體,而這樣的初衷及理念,建立上下游新聞市集品牌特 色,新聞部具有專業的報導、理性客觀的訊息、多元分享的觀點,市集部 分具有嚴格把關的品質、友善耕作的合作農友、安心放心的產品,不僅讓 農友專注生產、消費者願意購買、傳遞草根的聲音至官方,也讓社會更加 關心這議題,這些信任感的建立不易,需謹慎小心自律,堅持做對的事,

也把事情對,讓品牌帶動整體信任感。

貳、 未來學術研究部分

本研究有既定的研究範圍,雖能深入分析與討論該個案,但仍有部分限制,因採 個案研究,對於其他社會企業未能全盤驗證,再者,本研究認為社會行銷可運用於社 會企業行銷方式之一,故僅以社會行銷及消費者觀點建立研究架構,且社會企業之夥 伴關係多元,本研究未訪談在地農友,綜上所述,對於未來研究者建議有以下三點:

一、彙整相關研究建立社會企業行銷原則

由於本研究採個案研究,無法完全套用在各其他社會企業,可擴大研 究對象或彙整不同個案以建立專屬社會企業的社會行銷原則。

二、以不同觀點或理論分析

本研究僅以社會行銷觀點分析,未來亦可以不同視角切入,如管理學、消 費者購買行為、電子行銷、媒體傳播等研究觀點進行。

三、增加社會企業夥伴的想法:

本研究中,農友亦為其中一個標的對象,但因本研究較著重於消費者端回 饋意見至社會企業,因此未與實際與合作農友接觸,雖可透過上下游新聞 市集的敘述大致了解合作農友的想法,但不夠深入,未來可因應不同社會 企業夥伴關係,較完整呈現夥伴想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紹玲(2008)。社會企業於整合行銷傳播的應用研究─以崔媽媽基金會為例。世新 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白仁德、吳貞儀(2010)。永續型農業運動-社區支持型農業與土地倫理的對話。城市 學學刊,1(2),頁 1-35。

白宗賢(2014)。汐止夢想社區社會行銷之個案研究。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宜蘭。

吳嘉苓(2015)。訪談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 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頁 249-279)。臺北:東華。

呂朝賢(2008)。社會企業與創業精神:意義與評論。載於胡哲生(編),有溫度的經 營:社會企業主題論文集第一輯(頁 29-76)。新北:臺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李易駿(2006)。社會政策與立法十五講。臺中:許雅惠。

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臺灣地區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1,頁 146-181。

林以涵、陳一強(2014)。看見臺灣社會企業。載於社企流(編),社企力社會企業=

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初版)。臺北:果力文化。

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25,頁 49-75。

林俊義(2005)。永續農業之理念與發展策略。合理化施肥專刊,121,頁 1-14。

林思婷(2013)。以社會行銷觀點探討消費者購買庇護工場商品之行為研究。國立東 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花蓮。

林桓毅(2014)。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社會行銷之研究-以菸害防制新法為例。國立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博文(2010)。社會行銷的顧客思維。文官制度季刊,2(2),頁 25-53。

林勤豐(2002)。國內行銷研究之發展與評估-以行銷思想學派為分類基礎。商管科技 季刊,3(2),頁 135-16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社企流(2014)。社企力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

(初版)。臺北:果力文化。

洪佳莉,吳宜蓁(2006),社會行銷策略之宣導效果檢視:以臺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 會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胡哲生、陳志遠(2009)。社會企業本質、任務與發展。載於胡哲生(編),有溫度的 經營:社會企業主題論文集第一輯(頁 3-28)。新北:臺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 會。

紐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張佳怡(2013)。以社會行銷理論探討「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行動的策略運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翠予(2010)。臺灣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之經營管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2,頁 418-431。

畢兆偉、石振國(2012)。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個案探討-以促進兒童用藥安全為例。

中華行政學報,10,頁 137-172。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 全見版。臺北:小畢空間。

陳怡伸(2014)。以社會行銷觀點探討汽車停車怠速認知與停車熄火行為推廣實驗。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陳亮清、邱奕儒、何俊明(2008)。臺灣有機農業之現況與發展策略。東南學報,32,

頁 117-130。

陳盈竹(2015)。以社會行銷觀點探討民眾選購低碳飲食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低 碳飲食」政策宣導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

陳偉良(2015)。社會企業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陸正婕(2011)。社會企業網路行銷之研究。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論 文,未出版,新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湯京平(2015)。個案研究。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 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頁 249-279)。臺北:東華。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臺北市:揚智。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三版)。新北:商鼎。

趙碧華、朱美珍(譯)(2001)。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Rubin, A. & E. Babbie 著)。臺北:學富。

劉如芳(2013)。探討社會企業的社會行銷策略應用:以大王菜舖子為例。國立東華 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社會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季蓁(2009)。藥癮愛滋減害計畫之社會行銷成效研究:以桃園縣藥癮者為例。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潘彥岑(2014)。影響社會企業行銷因素之研究-以公平貿易手創商店為例。國立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載於胡哲生(編), 有溫度的經營:社會企業主題論文集第一輯(頁 115-126)。新北:臺灣社會企業 創新創業學會。

蕭阿勤(2015)。敘事分析。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 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頁 33-62)。臺北:東華。

貳、英文部分

Adam, K. L. (2006).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Butte: National Center for Appropriate Technonlogy.

Alter, K.(2007).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Virtue Ventures LLC. Retrieved July 21, 2015, from http://www.4lenses.org/setypology.

Andreasen, A. R. (1995). Marketing Social Change: Changing Behavior to Promote

Heal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Assael, H. (1984).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 (2nd Ed.). Boston, MA:

Kent Publishing Company.

Borzaga, C., & J. Defourny (2001).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New York:

Routledge.

Bryant, G. (1992).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RAIN, 14(2). Retrieved August 10, 2015, from

http://www.rainmagazine.com/archive/1992/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012420 14

Campi, S., J. Defourny & O. Grégoire (2006).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Are They Multiple-goal and Multi-stakeholder Organizations? In M. Nyssens(Ed.), Social

Enterprise: 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 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 (pp.29-49).

New York: Routledge.

Daniele, D., & T. Johnson & F. Zandonai (2009). Networks as Support Structures for Social Enterprises. In Antonella Noya (Eds.), The Changing Boundaries of Social

Enterprises (pp. 139-190). Paris: OECD Publishing.

DTI (2002). Social Enterprise: A Strategy for Success. Retrieved June 8, 2015,

http://www.ub.edu/emprenedoriasocial/sites/default/files/social%20entreprise%20a%

20strategy%20for%20success.pdf.

European Union (2004, March). Joint Report by the Commission and the Council on Social

Inclusion. Retrieved June 8, 2015,

http://ec.europa.eu/employment_social/soc-prot/soc-incl/final_joint_inclusion_report_

2003_en.pdf.

Feenstra, G. W. (1997). Local Food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12(1), 28-36.

Haugh, H. (2005). A research agenda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 1(1), 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Kolter, P. & G. Zaltman (1971).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 3-12.

Kolter, P. & N. Roberto (1989).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Public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e, N. R. & P. Kotler (2011). Social Marketing: Influencing Behaviors for good. (4th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Mair, J. & I. Marti (200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 Source of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Deligh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1(1), 36-44.

McCarthy, E.J. (1960).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OECD(1999), Social Enterprises, Paris: OECD Publishing.

Pelchat, M. C. (2004). Enterprizing Asian NPO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 A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f Asian Foundations and

Organizations(CAFO).

Reynolds, P. C. (2000). Social Sustainability: Organic Food at the Crossroads. Fearless

Foods, LLC. Retrieved June 19, 2015, from

http://www.sallyglean.org/reynolds/socialsus.pdf.

Robyn, V. E. (1995). Eating for Your Community: A report from the founder of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A Good Harvest, Fall, No 42, 29-31.

Rubin, J. H. & I. S. Rubin (2012).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Thir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Tirado, R. (2009). Defining ecological farming. Greenpeace Research Laboratories

Technical Note, 4, 1-16.

Weinreich, N. K. (2011). Hands-On Social Marketing: A Step-by-Step Guide to Designin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Change for Good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