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農業、土地與食物安全的議題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使用友善耕作,生產優良 作物的農友們亦需要大家的支持,社會企業的理念再好、再棒,如果沒有市場及消費 者的支持,也很難繼續營運、維持;社會行銷的重點在於改變標的對象的理念並進而 轉為行為,這樣的改變行為有助於社會整體的提升;社會企業及社會行銷同具社會性 的特性,在這麼多的農業社會企業中,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研究對象,上下游不 只幫助友善耕作的農友,新聞部分更是臺灣第一個以食物與農業為主的專業新聞媒體,

透過更多的資訊報導還有觀點分享,能讓更多人關注臺灣農業、土地及食物的重要,

本研究透過社會行銷步驟與策略分析,並以「上下游新聞市集」,進一步了解農業社 會企業的發展。

本研究以「社會行銷」觀點討論農業社會企業的發展,將社會行銷分成四個部 份「社會核心與環境」、「標的對象及行為指標」、「設計社會行銷策略」與「社會行銷 管理階段」,分別對應社會企業的兩個基準:「社會性指標」及「經濟性與企業精神指 標」,輔以消費者端之意見整合為以下結論:

壹、社會核心與環境

此部分對應社會企業的指標為「社會性指標」。主要係指上下游新聞市集的 主要核心理念、關注議題及組織內部的優點弱點、外部的機會與威脅。

上下游新聞市集是一個關注農業、土地及食安的社會企業,為了要達成這個 理念,組織又可區分成新聞與市集。新聞的部分是臺灣第一個以食物與農業為主 的專業新聞媒體,以獨立、客觀、多元的方式報導新聞、撰寫農業、土地及食安 的文章,交換訊息、共同成長;市集則是推廣在地農友農作,協助開發或加工新 產品,提供銷售通路,並嚴格把關產品品質,讓消費者買的安心、吃的放心,並 行銷更多臺灣本土的好產品。

新聞部分,由於臺灣近幾年發生多起農業問題、食安議題,引發國人的關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而上下游新聞市集從創立開始,一直都相當關心這塊議題,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因此在農業、土地及食安這塊領域,有其專業與影響力,組織成員因為認同組織 理念,都相當投入整個過程。但也因目前網路興盛,訊息流動快速但也同時容易 侵犯文章著作權。

市集部分,同樣因為上述的外部機會,而有越來越多消費者意識到需購買天 然、健康的食品,消費者對於食安的重視,透過購買在地且具有品質把關的產品,

因此讓上下游新聞市集多了更多機會;但因為販賣很多產品,也會有外界質疑究 竟這些上架產品或合作農友是如何被挑選出來的,另外消費者與市集販售得產品 中間有認知上的落差,像這樣的狀況,上下游新聞市集也必須要去釐清及說明。

透過訪談內容與文獻分析,社會企業對於品牌的維持真的相當重要,社會企 業追求社會整體公益性,且品質或來源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又或是需要幫助某些 特定對象,而這些都可能增加消費者購買的成本,本研究再度印證,現在的消費 者意識漸興,他們並不是不在意價格,只是他們想支持的是背後的理念與行動。

換言之,若社會企業能用心達到原始想幫助這個社會的目標,消費者也感受到,

那麼他們就能長期支持。

貳、標的對象與行為指標

同社會核心與環境,對應社會企業的指標為「社會性指標」。上下游新聞市 集關注農業、土地、食安這類的議題,針對農業而言,鼓勵農友運用友善耕作、

自然永續的方式種植契作,並掌握生產流程,確認產品健康、天然,在農業與經 濟層面取得平衡,不因種植而破壞土的狀態,提供安心無毒的產品給消費者;消 費者透過購買支持上下游新聞市集理念,也同樣肯定農友辛勤耕作與永續的堅持;

對於新聞層面,要喚醒整體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重視,仰賴彼此間的信賴與信任,

而這些信任基礎來自於對事情的認知,可以多閱讀、多轉發、多分享、多回應,

當越多人能夠理解這些精神的重要性,就漸漸能將理念落實行為,擴大其影響力;

而對上下游新聞市集本身而言,新聞部也期待自己能繼續以「媒體自律」的標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客觀獨立的呈現多元的新聞及資訊、市集部亦繼續為農友開發平台,並讓更多人 認識臺灣的好食品。

參、設計社會行銷策略

這部分對應社會企業的指標為「經濟性與企業精神指標」,社會行銷與商業 行銷的行銷原則並無太大的差異,透過 4Ps 原則進行產品、價格、通路及推廣的 分析與運用。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新聞以關注農業、土地、食安為主要方向,提供獨立專業 新聞、客觀報導、多方觀點及訊息共享平臺;產品就是這些新聞報導,皆不接受 廣告與業配,唯一直接外部的收益在於加入「共同辦報人」的機制,以一年 300 元支持上下游新聞市集繼續獨立報導,而這些費用用於聘請記者製作獨立專題報 導,以及維護平臺運作;他們架設新聞與市集官網,亦有 Facebook 粉絲專頁及 上下游基地的社團,另外在臺中開設實體店面,是最直接可以接觸產品的方式,

其他聯繫方式包含 google+、電話、電子郵件、官網信箱等都可聯絡上下游新聞 市集;推廣的方式可能來自於與農友的對話、里鄰間或鄉親好友的傳遞、網站上 的訊息推播及介紹、其他媒體的宣傳或成為官方的質詢內容。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市集產品很多元,有原物料、加工品、季節產品、天然用 品及文創雜誌等等,但除市集販售之實體商品外,如新聞媒體、專題報導、食農 教育文章這類的資訊亦是產品之一,係為一種理念性的宣導及推廣,實際商品則 為透過購買行為幫助上下游新聞市集維持營運;價格的部分屬於中上,比起一般 量販店或菜市場,某些上下游新聞市集的產品售價會高個幾 10 元不等,若在線 上市集購買則運費為 100 元(滿千免運),實體市集偶爾會搭配折扣或優惠活動,

但消費者仍願意購買,主要在於他們認同上下游新聞市集的理念,且認為他們的 購買有助於幫助社會、可以支持在地農友、確保食物安心品質;產品的通路包含 線上訂購、實體店面等;上下游新聞市集的推廣不僅由組織傳遞訊息,鼓勵公民 寫手一起參與文章編輯,以專業的報導、簡單的圖表或寫實的照片、親切的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包含新聞與產品,另外因為具有良好品牌形象,且消費者對於購買後的產品有所 信心,因此口耳相傳也是成功的推廣策略,實體店面設有主題專區、試吃區、現 場製作活動、廚房食譜等讓大家參與,更有意見回饋區、評論區讓消費者及讀者 即時反應看法與提問。

另外在推廣的部分,需進一步讓社會大眾及消費者更加認知社會企業本身的 關注議題及相關理念或名詞,社會企業強調社會性、公益性、整體良善性,所成 立的初衷在於幫助這個社會某一個領域、某一群對象、某一個議題,這些原則與 一般企業的目標完全不同,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是關注哪一種議題的社會企業,

都應強化自身的理念特性,且需讓社會大眾也同等重視相關議題,並使其熟悉特 定概念,如農業社會企業需讓消費者認知何為「有機認證」、「落葉劑」、「黃麴毒 素」等名詞,不僅為了產品的說明,更能提供消費者正確的知識。

肆、社會行銷管理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在於檢視社會企業的管理部分,對應社會企業的指標為「經濟 性與企業精神指標」。社會企業的營運大致與企業及公司相同,隨著擴大服務內 容、販賣更多商品、新增其他業務等,都需要調整原本的組織型態,讓組織「常 規化」,有制度的營運。上下游新聞市集仍在擴充的階段,組織規模也仍在成長 中,具有管理人才、產品開發、流程品質把關、行銷能力及客觀報導、專業農業 新聞肯定,但由於新聞部分有別於主流媒體關心的議題,因此不以點閱數為判斷 基準,認為資訊的分享及多元的觀點才是初衷;依自身品牌對外尋求資源,目前 也有建蓁基金會贊助其中一名記者人事費,主要收入來源依賴市集的盈餘。

在整個營運及理念行銷的過程,上下游新聞市集持續為了目標及理念努力,

讀者的意見、消費者的心得、不同聲音的交流,都是上下游新聞市集往前進的力 量,新聞部分堅持獨立客觀的報導、創造討論共享平臺,市集部分鼓勵並協助農 友友善耕作、嚴格把關產品品質,希望喚醒社會對於農業、土地、食安議題的重 視,也期望透過大家的努力與共識,讓臺灣農業整體環境變得更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