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名詞釋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程中運用的即是社會行銷的技術,社會企業如何讓農友、消費者改變舊思維,而將新 的概念轉為行動甚是一大學問。

本研究以上下游新聞市集為個案,輔以深度訪談法,以社會企業及社會行銷觀點 為理論基礎,並以消費者端的想法回饋至上下游新聞市集,進一步探討上下游新聞市 集的發展,藉以微觀的了解農業社會企業發展上實務的運作及所面臨的問題或挑戰,

而本研究目的在深入了解:

一、上下游新聞市集社會企業實際上運用社會行銷的過程為何?

二、上下游新聞市集運用社會行銷的過程中,會面臨的問題及挑戰為何?該如何 因應?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名詞釋義

壹、 研究範圍

社會企業所關注的社會議題相當廣泛,關懷農業、農友、小農經濟、安全 糧食與友善土地的農業社會企業亦是臺灣相當盛行的領域,因此本研究範圍以農 業社會企業為主;而臺灣擁有不少農業社會企業,但每個農業社會企業關懷農業 土地議題的方式不同,上下游新聞市集除了協助友善耕作的農友、幫助農友開發 產品、拓展本土作物的銷售平臺、提供消費者安心的產品外,更是臺灣第一個以 農業與食物為主的獨立新聞媒體,進行農業、土地、食安等公共議題的獨立報導,

且邀請各界關心相同議題的公民,參與文章撰寫、多元互動的行動。

另外,由於上下游新聞市集除了需要生產者農友投入外,同樣需要市場與 消費者的回饋與支持才能順利推動,因此也希望能多了解消費者端的想法,進而 回饋至生產端與管理、執行端,因此亦訪談上下游新聞市集的消費者,並將消費 者端的想法及心得回饋至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利進行對話並掌握訊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貳、 名詞釋義

本研究討論有關糧食農業領域之觀念及名詞,為能使文中敘述意義清晰,茲 針對幾個重要概念臚列如下:

一、 社區支持型農業

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以下簡稱 CSA)是 一種夥伴關係的概念,最早於 1960 年代在日本萌芽,當時日本從國外進口 的食品與作物種類與數量越來越多,農民面臨這樣的挑戰無法抵抗競爭,

許多農民於是放棄耕作,造成當地農民的損失,當時日本的婦女與家庭,

為了減少農民之損失或是耕地的浪費,因此數個家庭與當地農民作成契約,

希望農民可以繼續耕作,而這幾個家庭為忠實的在地消費者,意即農夫有 固定購買對象,而這些對象是社區、地域性的家庭住戶(Robyn, 1995)。

美國則於 1980 年代開始進行 CSA,因為在地農人面臨全球化糧食進口 的競爭,無法抵抗工業化帶來的量產,因此許多農夫放棄土地耕作,為能 解決農民生計問題、回復永續土地耕作之精神,出現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方 式,直至現在,具有 CSA 概念的社區農業不斷的成長,跨國企業及全球化 帶來的糧食系統影響國內農業經濟,因此農業經濟模式開始轉型,結合獨 立社群成員、機構或企業公司等而具有不同形式,包括農夫市集、城市農 業、展示型社區、有機農作、校園可食地景與社區支持型農業等,期待透 過對社區的教育及宣傳,改變當地社區及居民的行為,以支持在地化糧食 系統與永續農業的目標;另外,亦透過宣導策略讓更多消費者參與在地農 業的發展,並購買當地當季的農作,建立消費者與農人之連結度,營造社 區支持型農業的發展條件(Feenstra, 1997)。

CSA 最初是為了增強社區的連結,強化人類對土地的關懷,並且追求社 會正義,確保弱勢族群基礎生活;直到有非營利組織-麻州西部食物銀行 與哈特佛食物計畫(Western Massachusetts Food Bank & Hartford Foo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Project)開始執行不同策略後,CSA 開始注入對安全糧食系統與社會公益 性的重視,他們培訓失業者知能與能力,提供就業機會,與生產者小農合 作,讓地方小農以有機、自然的方式栽作糧食及農產品,另一端鼓勵消費 者購買這些品質安全的農糧,透過消費支持這個理念,讓小農得以繼續生 產好品質的產品(Adam, 2006)。

CSA 指的是一群人與一塊土地或一片區域土地彼此間承諾與互動,農地 種植作物讓人們能得食物,而人們珍惜農地、愛護土地作為回報,共享風 險成本及生產所得利益,CSA 概念具有三大意涵,分別為「以自然食材取 代化學加工產品」、「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在地糧食系統取代全球化 糧食系統」(白仁德、吳貞儀,2010:1-35),農人因確保自己作物有固定的 銷售通路及消費族群,因此能更仔細的栽作,由於彼此熟識與信任,以「社 會夥伴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取代「利益取向的關係」(Profit Motive),

對於品質及栽作過程都是較令人放心的(Bryant, 1992)。

發展社區支持型農業主要有四個面向(白仁德、吳貞儀,2010:1-35):

(一) 社會參與性(Social Participation):包含社區參與者、農人、消費者等 互動性及參與程度。

(二) 交易關係(Transaction Relation):農民與消費者是否能建立信任感,共 同承擔風險與報酬,且彼此能建立共識,友善土地並善盡社會責任感。

(三) 產銷方式(Production Method):CSA 農業相當重視在地化、社區化的 農學理念,必須建立在地糧食系統,減少食物運輸過程之碳排放量,

並且用天然的方式種植作物,以有機農業為推動目標,不追求大量生 產或化學肥料的使用。

(四) 企業精神(Entrepreneurial Spirit):農業與商業為兩種不同的領域,在 社區支持型農業中,農業與商業在某些層面是一體的,農人藉由生產 作物、自行販賣,打破傳統食物供應鏈的市場機制,並以糧食安全為 重要考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CSA 系統即是一個網絡 1,消費者形成網絡的農夫支持當地作物之生產,為 在地消費者給予農業產品品質保證,農民與消費者彼此為一種友善夥伴關係

(Reynolds, 2000);同樣的,CSA 系統亦是社會與經濟的一座橋梁,在地耕作 食物相較於進口或是中盤商轉售之產品的碳足跡少,也不需要負擔進口或是中 盤商增加之費用,除能確保在地小農的生計不致受到全球化貿易之影響亦能使 消費者食用安心蔬果與栽作,另外還能使得土地永續利用。

二、 永續農業

各國對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的理念大致上認知一致,但各 國實踐方式因各地土地環境、氣候不同而有差異,農業系統由三種條件組成,

分別為自然條件(土地、水源等)、經濟面(投資與生產方式)、人力資源(勞 動力),而具有永續概念之農業所發展出來的農業方法又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如自然農法(Natural Farming)、再生農法(Regenerative Farming)、農業生態 農法(Agro-ecological Farming)等(林俊義,2005)。

有別於主流農業概念,永續農業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名詞,不只種植、販賣、

銷售,而是具有友善土地的想法,工業化後,人類經濟活動引起生態破壞、自 然環境汙染(含空氣、水資源、土壤等),另因需要大量生產,栽種中使用過 多的化學肥料及農藥等,土壤生產力及水土保持力因為上述情形而被破壞或降 低其功能性,因此永續農業站在一個環境永續保存的角度,從農民至土地,土 地至糧食作物,糧食作物至消費者,消費者至社會,以綠色循環的概念進行經 營與維護。

永續這個概念是指長期性的、不間斷性的維持狀態,將永續的想法置入農 業,係指對整個農業系統進行保存及維護,依美國國會在 1990 年的農地法案

(Farm Bill)認為永續農業是一套結合土地、人類及作物的長期系統,滿足人 類糧食需求、增進環境與自然資源之品質,提升農業經濟水平在農業系統中,

讓自然資源可以充分被利用、有效整合,並感謝大自然之恩惠,並維護農業經 濟發展性,另外加強農夫與社區的生活品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三、 友善耕作

友善耕作(Eco-farming)是一個較廣義的概念,有善耕作常常與有機農 業(Organic Agriculture)劃上等號,友善耕作的方式多元,有機農業為其 中之一,但有機農業比友善耕作更加嚴謹,依行政院農委會對於有機農業 的定義為「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

強調水體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 標之農業」、有機農產品的定義為「只在國內生產、加工及分裝等過程,符 合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有機規範,並經依本法規定驗證或進口經審查合格 之農產品」,有機農業友一定的驗證程序,且不允許使用任何化學物質,相 較於友善耕作更加嚴謹(陳亮清、邱奕儒、何俊明,2008)。

友善耕作鼓勵避免使用化學肥料或基因工程改造,讓大自然本身的循環 以及季節變化提供最自然的養份與生長環境,生物多樣性特徵,會為整個 農業找到解決的方法,例如以昆蟲的天敵減少病蟲害的威脅,減少對環境 的破壞及汙染,這些方式可以保護水土、環境、氣候並保有生態多樣性,

以達永續農業的理念,以友善耕作的方式栽種的作物,是可以確保農作天 然、健康、無毒(Tirado, 2009)。

本文研究個案為「上下游新聞市集」,該企業為關注農業、土地、食物的社會 企業,在討論部分主題時,會提及相關名詞及概念,如友善耕作並非完全為有機 耕作,係以不危害大自然之種植方式耕作,雖非本研究主要討論內容,惟透過名 詞釋義,更容易掌握接續之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