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建議如下。

壹、對於相關主管機關之政策建議

依據本研究結論,可知教師對於 SSCI 學術評鑑制度在未來運作的改進上,

希望能透過公開的討論凝聚共識,找出客觀與多元的指標,回歸領域專業的判 斷。因此建議相關主管機關,可規劃公聽會,多方推動可公共參與發聲的平台,

讓大學教師能夠協商討論,共同找出客觀與多元的指標。其次,回歸領域專業

104

判斷,由各領域確認領域內的重要期刊,並廣納各國優良學術期刊,以超越英 語霸權。

由於 SSCI 學術評鑑制度的形成,教師均感受到自然科學或理工學科權力運 作的衝擊,除上述所提找出客觀與多元的指標外,在國科會、教育部層級之獎 項,建議回歸各領域之專業判斷,尊重專業同儕審查意見,避免跨領域投票所 製造的公平假象。

最後,SSCI 學術評鑑制度與教育部競爭型經費補助結合之後,教師多感受 教育部越來越多的管控,無法發揮大學自主,而強調論文績效表現,也間接破 壞教學價值。建議教育部落實大學自主,鼓勵各大學在獎勵辦法與相關規定上,

同等重視教學的表現,重振大學的教育功能。

貳、對於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發現,教師面對 SSCI 學術評鑑制度之衝擊與回應,似存在性別因素 的關聯,女性教師可能訴諸教學價值以抵抗現行學術評鑑制度,從放慢升等速 度,到意圖累積能量,乃至落實反對行動。男性教師則傾向訴諸研究價值,採 取順服或盡量低調、鞏固制度的方式。因本研究最初並未針對性別因素進行設 計,在訪談題項的安排上未作深入探究,故建議後續研究,可針對性別提出完 善研究計畫,俾瞭解性別因素如何影響大學教師對於(SSCI)相關學術評鑑制 度之本身及其衝擊的認識,並探討不同性別人員所採取的回應方式,有何異同。

其次,本研究亦發現公、私立學校之大學教師,面對 SSCI 學術評鑑制度的 衝擊時,亦可能存在不同的關注面向。頂尖大學教師,比較認同國際化競爭的 論述;公立一般大學教師,則較認為累積學術論文可提昇學校地位與聲望,有 助招收更多學生,回應少子化的趨勢;私立大學教師,卻擔憂此一制度是以促 成大學退場、教師縮編為目的。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公、私立學校類型為設 計藍圖,瞭解公、私立大學教師對於(SSCI)相關學術評鑑制度的認識與回應 有何異同。

105

最後,本研究原擬探討 SSCI 學術評鑑制度的受益者與反對者,在認知、態 度與作為上,呈現何種重大差異。但訪談對象取樣的結果,卻出現同意接受訪 談的受益者與反對者,不巧多為女性,以致不易釐清兩者的分野。後續的研究,

或許可在這方面再加努力。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透過訪談,瞭解大學教師對於 SSCI 學術評鑑制度之認識與回應,就 不同層級教師,本研究發現各異的回應類型。囿於時間限制,本研究未能輔以 觀察法,瞭解教師在大學場域中的實際作為,是否更為多樣,或更為細緻。建 議後續研究者,或許可以選取個案,輔以觀察法,以獲取大學教師更多樣、更 豐富之日常學術勞動作為的資料,以供分析。

其次,囿於人力與時間限制,本研究訪談對象主要為教育系(所)教師,

研究發現可能無法直接推論其他學門的情形。建議後續研究者,或採問卷調查 法,俾便在短時間內大範圍的瞭解不同領域與學門之教師,是否存有本研究發 現之認識與回應類型,從而比對其中的異同。

三、研究主題

本研究旨在瞭解教育學門大學教師對於 SSCI 學術評鑑制度之認識與回應,

發現現行SSCI 學術評鑑制度,其理工思維與計量取向,實際上違背教育領域之 專業與教育價值,受訪教師因此希望透過多元客觀的指標,回歸領域專業。建 議後續研究者,可探討適合不同領域的學術評鑑制度,尤其是文史哲學科、社 會科學、藝能領域(美術、音樂及體育運動等),從而促進具有多元卓越精神之 學術評鑑制度的出現。

106

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臺北:唐山。

方永泉、張天泰(2011)。過於追求「量化」與「效率」的學術評比,讓「研 究」取代了「學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5-16。

王如哲(2008)。國際大學研究績效評鑑。臺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 金會。

王如哲(2011)。我國現行學術評鑑政策對大學教師素質的影響與反思。教育資 料與研究雙月刊,102,91-110。

王明珂(2012)。請正視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造成的畸形 現象:一篇在總統大選期間推出但仍未能受到當政者重視的評論文章。臺 灣教育評論月刊,1(6),23-25。

白亦方(2011)。學術何價?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9。

朱敬一、王汎森(記錄整理)(2002)。人文社會學門的評審原則。人文與社 會科學簡訊,4(3),7-10。

朱敬一、賀陳弘、牟中原、孫以瀚(2012)。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

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62500384.html 何明修(2009)。投稿英文學術期刊:為何與如何。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

(3),56-63。

吳明鋗、李隆盛(2009)。大學教師所為何事:提高研究產出政策下的大學教師 工作特質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2(2),45-81。

吳泉源(2003)。借來的生命撐不起在地學術!臺灣社會學會通訊,51,9-11。

吳清山(2011a)。正視臺灣學術研究評比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

5-7。

吳清山(2011b)。我國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與未來發展之分析。長庚人文 社會學報,4(2),241-280。

108

吳靖國(2011)。大學校園中的資本主義現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

11-12。

李崗(2011)。「學術貢獻」該如何界定?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3-14。

周祝瑛(2012)。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指標建構有其迫切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6),21-22。

林永豐(2013)。血汗大學與高等教育面對的挑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

(7),頁 61-63

林明地(2011)。學術評比不應讀重SSCI、SCI等期刊文章。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1(2),10。

林昱瑄(2008)。質性研究的倫理與政治課題:以一個幫派青少女研究為例。載 於周平、蔡宏政(編),日常生活的質性研究(頁 137-160)。嘉義,臺灣:

南華教社所。

林昱瑄(2011)。建制民族誌作為揭露統治關係的途徑:以大學教師評鑑制度為 例 。 文 章 發 表 於 「2011 臺 灣 社 會 研 究 學 會 年 會 」, 取 自 http://web.bp.ntu.edu.tw/WebUsers/taishe/assembly2011/B6-3.pdf

邱天助(2007)。國家意志下,人文社會學術生產的再反思:Bourdieu 場域分析 的啟示。圖書資訊學研究,2(1),1-19。

侯永琪(2006)。誰是全球第一?解讀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教育評鑑雙 月刊,3,32-36。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 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頁117-132)。臺北:巨流。

姜麗娟(2012)。從價格與價值談「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6),3-5。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

臺北:巨流。

孫于智(2012)。臺灣英語教學領域教師對 SSCI 現象的看法及隱性學群之探討。

109 英語教學,36(4),79-121。

徐進鈺(2011)。建構教授們的自律主體:臺灣的大學學術評鑑治理術。臺灣社 會研究季刊,82,281-288。

財 團 法 人 高 等 教 育 評 鑑 中 心 ( 2009 ) 。 績 效 統 計 簡 介 。 取 自 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831&CtNode=403&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95 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

畫 。 取 自

http://www.heeact.edu.tw/lp.asp?ctNode=402&CtUnit=154&BaseDSD=7&mp=

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1)。100 年度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取自 http://www.heeact.edu.tw/lp.asp?ctNode=1370&CtUnit=843&BaseDSD=7&mp

=2

張小虹(2003)。學術國際在地化與學科差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5(1),12-14。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的評鑑規準:各派主張與發展趨勢。初等教育學刊,

12,301-352。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

35(4),87-120。

張茂桂(2003)。SSCI 與學術「認可」的問題。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5(1), 5-11。

張笠雲(2003)。審查的隨想:舞權弄利?公益服務?臺灣社會學會通訊,51,

5-6。

教 育 部 (2011)。 邁 向 頂 尖 大 學 計 畫 ( 報 院 修 正 版 1000729 修 正 )。 取 自 http://140.113.40.88/edutop/modules/catalog_1/edutop_about/upload/201111301 92552. pdf

畢恆達(2001)。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 密—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三民。

110

郭育誠(2010)。失衡的控制:評鑑制度對大學教師勞動過程的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郭明政(2005)。以 SSCI 及 TSSCI 為名的學術大屠殺—廢文棄法的文化大革命。

載於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頁 153-178)。臺北:唐山。

陳光華(2009)。引文索引與臺灣學術期刊之經營。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

(3),68-81。

陳光興、錢永祥(2005)。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之學術生產。載於反思會議工作 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頁 3-29)。臺北:唐 山。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2005)。學術資本主義下臺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載於反思 會議工作小組(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頁205-234)。

臺北:唐山。

陳伯璋(2012)。追求卓越之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26-27。

陳怡如(2009)。臺灣高等教育改革對大學新進女性教師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

12(2),113-150。

陳麗華(2011)。一片哀(I)號,所為何來?評大學教師學術研究成果評鑑。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7-18。

彭 明 輝 (2012)。 評 國 科 會 「 我 們 該 如 何 看 待 『 科 研 指 標 』 一 文 」。 取 自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2/06/blog-post_27.html

彭森明(2012)。我所仰慕的頂尖大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6-12。

曾憲政(2012)。國際化與全英語授課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

39。

游家政(2011)。社會領域學術評比不應獨尊 SSCI。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

(2),21-22。

111

湯志傑(2003)。邁向理想的評鑑制度:編者導言。臺灣社會學會通訊,51,3-4。

發 展 國 際 一 流 大 學 集 頂 尖 研 究 中 心 計 畫 。 取 自

發 展 國 際 一 流 大 學 集 頂 尖 研 究 中 心 計 畫 。 取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