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國際間以高等教育競爭力回應全球化市場

延續二十世紀末以來全球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造成的影響,當全 球作為一自由市場開放各國參與其中時,新自由主義此一強調最小化國家、市 場法則、客觀標準,與個人選擇的思維,儼然成為主導全球經濟的意識型態,

並型塑新的世界秩序(Turner & Gamble, 2007)。如何在全球競爭的市場機制中,

以卓越之姿佔取資源,於是成為共同的國際運動。加上資訊科技高度發展所成 就的知識經濟潮流,高等教育成為各國爭相挹注資源,以厚植人力資本和產出 知識來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已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因全球經濟危機而影響各國日漸緊縮的財政經費,及逐年遞降的學生 入學人數,以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來檢視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的呼聲沛然 成形,以表現指標(performance indicator),及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來 檢視高等教育的資源使用及成效表現於是成為各國政府採行的方式(Cave &

Hanny, 1992; Sizer, 1992)。或採國際層級的外部排名,競逐國際大學排名,建 立學術聲望作為「品牌」,吸引國際人才來貢獻知識以提昇經濟。或以國家主辦 的機構認可(accreditation),都在確保各大學能藉由自我審核(audit)的過程 達 到 內 部 的 品 質 保 證 (Dills, 2010)。 換 言 之 , 評 鑑 國 家 (evaluative state)

(Neave, 1988)的興起,已然成為核心與學術主流的西方國家,與半邊陲亞洲 國家共有的高等教育政策現象。

二、學術生產力作為高等教育績效的評鑑指標

評鑑國家所描述的景象,乃在於透過表現指標,以客觀理性之名,輔以計

2

量經濟學對於數量的算計,特別重視學術產出而非過程的控制,凸顯以學術生 產力來回應市場的高等教育政策。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ocial Science Citation, SCI)等帶起的書目計量技術,則更是促成評鑑國家興起的重要因素(Cave &

Hanny, 1992, p.1413)。在此背景下,對於學術生產力的重視及如何評鑑其成效,

進而落實在相關政策上,如兼採多元研究作品形式的英國學術評鑑(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與相對重視專書著作的澳洲的高等教育研究資料庫 等,用以評鑑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績效,做為經費分配之參考(王如哲,2008:

40、96),或也採記 SCI 與 SSCI 文章篇數的中國大陸之教育評估 (楊瑩,2010:

455),甚至世界大學排名系統的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y, ARWU),及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QS)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戴曉霞,2006:213、

215),均顯示學術生產力作為高等教育績效指標的關鍵性。

大學教師除了直接承擔各大學生產力的重責外,也因上述背景而面對變動 的教師評鑑內容。教師評鑑反應的是對於大學教師工作內容的界定,通常包含 研究、教學,及服務,其目的則是在於續聘、升等,以及專業發展上的考量。

在前述趨勢下,政策制訂者日益重視教師的績效責任,以證據導向的評鑑來確 認教師在時間的使用上的確能產出可欲的成果(del Favero, 2003),而通常是以 量化數據如發表篇數來呈現。於是,機構如何監督與評估教師之產出,教師如 何安排其學術工作,也進而受到影響。

三、「追求卓越」和「邁向國際」作為臺灣的高等教育政策發展的方針

面對這一波追求卓越與國際競爭力的全球高等教育運動,臺灣當然不能也 無法置身事外。2001 年《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揭示新時代大學教育改革的開 始,旨在以「追求卓越」和「邁向國際」來回應國際競爭。延續 2000 年由教育 部和國科會共同推動的「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對於學術研究產出的重 視,教育部從 2006 年開始推動一連串以卓越和國際化作為契約條件來交換經費 補助、招生規模,甚至攸關各系所存廢與否的政策,從「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 大學計畫」、「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乃至「大學院校科學期刊論文質量統計」,

無不強調市場機制的競爭法則和績效責任。重視大學在學術成果的產出,特別

3

是以英語期刊為主的 SCI 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的發表量,更曾拿來做為國內大學的排名用,引起相當風波。在 此般規定與風潮下,各大學紛紛朝標準靠攏,不論學術地位高低,均想提高研 究水準,為爭取經費就得向卓越看齊,朝國際競爭力邁進。加上國科會專題計 畫審查辦法中對於過去學術成果的重視,各校於是制訂服膺上述政策與辦法之 教師評鑑、升等,與科研績效獎勵辦法,要求大學教師承擔學術生產力的勞動 要求,進而形成一套綿密的學術評鑑制度。

貳、研究動機

一、對於臺灣學術評鑑的反思已存在多時,教師如何看待?

相關政策實施數年後,學者們反思與抨擊的聲音已然出現。從 2004 年「反 思臺灣(人文與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的主張與聲明,如不應獨尊 T/SSCI 期刊論文、英文,推動學術的在地國際化,回歸華文寫作的優先權、學 生受教權不應因研究而被犧牲等(陳伯璋,2005;葉啟政,2005;陳光興、錢 永祥,2005)。然而,問題的嚴重性不減反增,2011 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更 聚集多位學者抨擊重視英語國際期刊扼殺本土研究、國際化等於英語化、重研 究輕教學、教師淪為生產論文的工具等(吳清山,2011b;黃政傑,2011;林明 地,2011)。然是否妥協屈服的問題,一直存在於學界(陳光興、錢永祥,2005;

戴伯芬,2012),為何為數眾多的博學之士,仍然任憑上述現象繼續存在(白亦 方,2011),似乎真正的抗議或反抗從來沒有真正產生過(徐進鈺,2011)。

朱敬一、賀陳弘、牟中原、孫以瀚(2012)在中國時報社論發表我們該如 何看待科研指標一文,希望國科會的評鑑自 2012 年 7 月起能夠超脫指標的束縛,

邁向真正提昇學術卓越的境界。有些學者(如戴伯芬,2012)認為,國科會主 委們也一併反省與批判目前以研究論文生產為績效評量指標的風氣,但有些學 者(如彭明輝,2012)則認為這份聲明中,國科會換湯不換藥,以評審討論過 程取代原先的指標計算,仍舊看重期刊論文發表和對國際學界的影響力,忽略 本土社會需要而進行「學術殖民」政策,對此感到失望。一方面來說,國科會 的評審過程如何「超越指標的束縛」,仍待觀察;同時,這樣的「美意」為什麼 不以政策方式訂之而以社論發表,是否真有效力?最後,儘管國科會主委們做

4

出如此聲明,但常此以來存在的科研指標換點數的認知,以及普遍存在外國月 亮比較圓的風氣,大學教師如何詮釋這樣的訊息,仍舊未知。

二、大學教師如何回應?

現行的學術評鑑制度反應出學術工作環境的變動,並與高等教育政策方針 密切相關。而在全球性高等教育強調品質、評鑑、競爭、績效、排名、市場化 等新自由主義或管理主義的影響下,大學教師究竟如何回應,也引起諸多關注。

有些研究認為由上而下的政策直接規範大學教師,教師於是成為新自由主 義下消極的主體,或將績效責任內化為自身價值之餘,亦以此判斷其他同儕的 舉動,共同營造社會達爾文式的競爭氛圍;加上學術審查的表現指標所強調之 量化生產,為求快速而經濟的產出符合評鑑市場之作,累積自身的學術資本,

若否,輕則缺乏經費,重則丟其飯碗,教師於是終日惶惶,對自身處境深感不 安,但又沒有時間進行批判,因深怕一旦停下生產的腳步,就成為落後的那一 位,於是在這一波強調表現、證據本位的學術評鑑下,教師僅能採取順服的回 應(Ball, 2003; Ball, 2012; B. Davies, Gottsche, & Bansel, 2006; B. Davies &

Bansel, 2010; B. Davies & Petersen, 2005; Deem & Brehony, 2005; Slaughter &

Leslie, 1997)。

有些研究則主張大學教師儘管面對諸多政策面與意識型態面的束縛,但在 現場的每日實踐中,教師在既有的架構下,仍有意的採取策略,或保護自己免 於意識型態束縛,或轉向自己更有意義的規劃以抵抗現行政策,或有技巧的善 用學科知識上的優勢,虛與委蛇的重構辦法規定,或直接對抗,或創造彼此協 力的支持團體等,教師可以展現自主性的程度或因職級、終身職與否、行政職 位等而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凸顯全球趨勢於在地經驗的差異(Clegg, 2005;

Clegg, 2008; Deem & Lucas, 2008; L. Archer, 2008a, 2008b; Trowler, 1997)。

國內在大學教師對於目前學術評鑑制度如何回應的現有研究中,或以問卷 調查英語教學領域教師對 SSCI 現象的看法(孫于智,2012),或以訪談方式瞭 解新進教師的工作經驗(林昱瑄,2011;陳怡如,2009),或個案訪談單一學校 不同領域教師在學術評鑑制度下的學術勞動情形(郭育誠,2010)。一方面凸顯

5

瞭解大學教師如何回應的重要性,一方面國內現有研究或侷限於助理教授層級,

或單一學校,而無從勾勒不同職級教師的回應樣貌及影響因素。

三、學術評鑑制度對教育學門影響如何?

教育學門因為本身領域的學科性質廣泛,從偏於人文性質的教育哲史,到 具有量化屬性的教育經濟、測驗統計,以及靠近理工類科的教育科技、科學教 育等,教育學門內的多樣性或可部分反應人文社會學科教師對於這套制度的看 法。其次,過去發起反對獨尊 SSCI 連署的教授,與臺灣發表最多 SSCI 文章而 出版如何撰寫社會科學研究論文之書的教授,亦來自教育學門之內,或可反應

教育學門因為本身領域的學科性質廣泛,從偏於人文性質的教育哲史,到 具有量化屬性的教育經濟、測驗統計,以及靠近理工類科的教育科技、科學教 育等,教育學門內的多樣性或可部分反應人文社會學科教師對於這套制度的看 法。其次,過去發起反對獨尊 SSCI 連署的教授,與臺灣發表最多 SSCI 文章而 出版如何撰寫社會科學研究論文之書的教授,亦來自教育學門之內,或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