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本研究實施對象為基隆市某高中一年級,共三個班的學生,在成員人數 拓展上有其限制因素,後續研究者可再進行更完整的抽樣對象研究,擴大樣 本的來源及提升信效度,對於推展日後社群學習應更有助益。

二、 Facekook 學習社群雖是目前正蓬勃發展的線上學習方式,且其訊息發 布的便利和可親性,讓師生接受度皆高,但隨著大量課程的實施,其介面的

154

時間線性疑慮,仍容易造成訊息發布的排擠可能,讓使用者因此錯過重要訊 息。因此,研究者建議日後欲延續研究,則課程規劃宜更嚴謹,並盡可能利 用平台的影像介面,促使眾成員視覺交流之可能,並多觀察其介面的時間線 性閥值是否已有突破。

三、 訊息分享的主動性,本是一種不自然的行為,一般人仍多難突破心防障 礙。因此,鼓勵機制仍是促成網路社群學習活躍的必然,本研究礙於時間因 素(僅四個月),並未能多藉活動設計的循環導入,促成使用者習慣養成。

是故,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此一鼓勵活動深入探討,思考如何營造課程互動,

增加「誘因」,以提高學生對 Facekook 學習社群的興趣與忠誠度,進而達到 更佳的學習效益。

四、 由於本研究屬實體課程結合網路平台的教學初探,在課程設計上,仍以 課堂實體教學為主,因此於平台的教學表現,多為課後知識補充、學生作品 展示、同儕互評等鼓勵性活動設計為輔,其目的多在提升課外美術相關知識 的資訊交流,因此,研究者建議日後欲對此領域作相關探討者,可將課程更 數位且精緻化提升(如:課程教材資源亦可數位展示於平台、教材設計融入 遊戲程式、發展同儕作品互評機制等),如此,將可更深入探討科技結合教 學之全面性。

五、 網路學習社群中,成員之間的關係常因為課程的暫時結束,而使彼此關 係隨之淡化。在課後缺乏面對面的溝通限制下,研究者建議可多探討即時溝 通介面的研究,使成員的需求能即刻被滿足,進而提升對學習社群的認同與 歸屬感,以利日後的再次參與。

155

六、 Facebook 平台雖有利成員彼此分享交流,開拓視域疆界,然若運作於 美術作品互評時,研究者建議仍宜事先建立評量標準,並予以深度說明,使 成員在操作時,有所依歸,方能提升評量內容的信效度;此外,由於平台操 作的便利性,學習者可能集中互評於幾位表現突出同學(例如被按讚的次數 最多,利於辨識),亦或自己知心好友,造成少數人所得互評資源的不對等,

是故,日後互評活動進行前,建議可於課前分配互評配對名單,或採小組對 評模式,以減低資源分配的落差。

15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千倖(2003)。以「網路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之行動研究。師大 學報,48 (1),119-142。

王宏仁、陳斐卿、江火明(2003 年 4 月)。網路學習社群學員之認同歷程。劉明 洲(主持人),程式語言學習探討。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 200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勁文(2010)。以 Facebook 進行兒童英文課後輔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思峰、李昌雄 (2005)。如何增進線上學習成效:線上實務社群的浮現觀點。

中山管理評論,13 (2),793-829。

王淳平(2004)。網路學習中班級互動與群組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 學報,15 (1) ,53-72。

王錦裕(2002)。線上閱讀的學習時間型態與學習互動及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牛貞淑 (2003)。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 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史瑞芬(2002)。護理人際學。護士進修雜誌,17 (8),564-566。

方曉琪(2010)。社會網絡中心性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輔大某課程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江羽慈 (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創造力。教育趨勢導報,3,1-7。

157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 年 1 月 17 日)。99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取 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0121411543371.pdf

何宜靜(2005)。建構有績效的網路化知識社群。T & D 飛訊,38,1-11。

朱彩馨(2002)。以科技中介架構探討線上學習成效之詮釋研究(未出版之博 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珀 (2008)。教師的語言魅力。教育研究月刊,128,129-135。

李郁菁(2000)。影響虛擬社群成員忠誠度產生之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88NSYS5396009)

李煙長(2000)。國小學童網路化寫作學習社群之建構與實施(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李銘薰 ( 2008 )。電腦與數位 3C 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碩士 論文)。取自

http://140.122.127.247/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i=sGN0694 150160.id 師大碩博士全文影像系統

杜建龍(2009)。探討社群網路與悅趣式學習於科技大學之教學研究-以

Facebook 平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邱貴發(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6(1),

20-27。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伯峰(2007)。Web 2.0 之創新應用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67,34-49。

林曉薇(2010)。維新或危機?論 Web 2.0 及其對教育研究之意涵。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學報,41(1),171-198。

林濂芬(2011)。合作與遊戲理論在化學課程臉書平台上的應用與研究(未出版

158

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柯志祥(2003 年 10 月)。華人虛擬社群對網路學習的影響。第三屆全球華文網 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圓山大飯店。

洪世芳(2011)。應用 Facebook 社群網站進行學校圖書館活動推廣效益之研 究-以北台灣科技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洪明洲(1998)。網路教學。臺北市:華彩。

侯嘉昌(2008)。知識工作者藉由部落格進行知識分享對壓力紓解之影響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姚書璇(2011)。運用社群網站輔助合作學習之成效與動機研究─以傳播史課程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碧玉(2005)。網路學習社群互動策略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高慧君(2004)。網路同儕互評於教學實習之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崇恩 (2005 )。從「人性」看網路學習中社群的重要性。T & D 飛訊,35,1-20。

陳仲偉 (2005)。重思網路社群:網路主題樂園團體。資訊社會研究,8,271-286。

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碩博文化。

陳思婷(2011)。運用電影和臉書輔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淡江大學英聽課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陳碧祥、李珮瑜(2007)。網際空間社群互動特色及其效應之探究。教學科技與 媒體,81,36-53。

張基成(1998)。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規劃及其預期效益與挑戰。教學

159

科技與媒體,40,31-42。

張基成(2003)。網路學習社群之經營與管理。T & D 飛訊,8,1-11。

張基成、唐宣蔚(2000)。架構於全球資訊網上的知識分散式網路學習社群。遠 距教育季刊,13/14,18-37。

許玉潔(2010)。網路平台的參與度對學習成果及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郭進隆 (譯) (2003)。第五項修煉(原作者:P. M. Senge)。臺北市: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年:1994)

連征忠 (2002)。虛擬社群成員間信任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 大學,彰化縣。

游光昭、李大偉(2003)。網路化教育訓練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 (2001)。教學引論。臺北市:學富。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2 年 1 月 17 日)。2011.07 創市際月刊報告書。取自 http://news.ixresearch.com/?p=4299

黃旭盛(2010)。透過同儕互評建立討論區發言指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武元、王錦裕、賴國賓(2002年6月)。非同步學習時間型態之研究。第六屆全 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大會,中國北京師範學院。

黃惠仙(2002)。網路學習者互動歷程之研究-以文本溝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錫裕(2011)。探討同步與非同步化 Facebook 環境中科學本質融入科學新 聞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葉佩瑛(2009)。人文學研究者對專業社群網路認知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160

http://140.122.127.247/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i=sGN069515013 1.id 師大碩博士全文影像系統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Fraenkel, J.

R. & Wallen, N. E.)。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楊家興(2005)。線上教學的帶領。教育科技與媒體,173,46-61。

楊堤雅(2000)。網際網路虛擬社群成員之角色與溝通互動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孝榮(1993)。內容分析: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楊睿杰 (2005)。如何經營網路學習社群。研習論壇月刊,51,39-45。

經濟部工業局(2004)。數位學習白皮書。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鄭雅中(2007)。應用線上帶領策略於網路學習社群討論之設計與實施(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6NTNT5374004)

廖順權(2008)。全民國防教育數位化教學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 同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劉大維 (2003)。成人網路學習社群訊息分享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襄儀(2010)。線上社群應用於博物館之案例分析(博士論文)。取自

http://140.122.127.247/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i=sGN089460002 2.id 師大碩博士全文影像系統

賴怡君、張瑜芳、劉旨峰(2009)。Facebook 使用動機與其對交友課業之影響。「第 2 屆 Web 2.0 與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壢市中央大學。

賴怡君、張瑜芳、劉旨峰(2009)。Facebook 使用動機與其對交友課業之影響。「第 2 屆 Web 2.0 與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壢市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