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工具

一、 行動研究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進行探究,Grundy 與 Kemmis(1988)指出,行動研 究涵蓋了計畫、行動、觀察、反省等階段,每個階段通常稱之為行動研究的要素。

在本研究中所採行的運作模式即研究者身兼教學者與線上助教角色,在研究過程 中,經由理論的引導、指導教授的提點、學習參與者的建議與啟發,進行課程的 計畫準備、行動實踐、詳細觀察與反省思考,成為一有系統的研究。蔡清田(2000)

亦言,行動研究是強調實務工作者與實際行動結合的一種研究方法,希望透過實 務工作者的現場行動與研究結合之歷程,使實務工作者進行反思,進而增進實務

46

工作者的理解,研究過程分為:

(一) 計畫(planning)

行動研究的第一個要點就是進行計畫。以初步想法為基礎,研究者首先 必須釐清問題內涵,考慮問題是否具有價值、能否自己掌握。其次,依據前 述分析,訂定適當的研究時程,並擬定適當的行動策略,決定解決問題的途 徑與方法。

(二) 行動(execution)

有了計畫之後,接著就是以具體行動執行所擬定的計畫。在落實策略的 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之前所擬定的計畫需要修正,研究者可以依據實際需求 進行修改調整,並將過程作適當的紀錄,直到認為合適為止。

(三) 觀察(fact finding)

研究者在行動研究進行的同時也要同時蒐集資料,一方面確認執行成 效,作為下一步驟的改進依據;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他人參考,提高研究本 身的價值。在觀察之前,應考量行動策略的性質,決定適當的觀察工具,以 便蒐集所需資訊。

(四) 省思(reflecting)

在整個行動過程完成之後,研究者有必要對整個歷程加以省思,考量計 畫訂定、行動歷程、觀察實施等過程的效果,並提出看法加以評估,以供後 續改進與研究之參考。

二、 文獻分析

以文獻分析探討國內外相關網路學習之研究,尤其重視線上帶領策略應用於 網路學習社群之現況,透過學者專家的文獻分析,歸納出一套線上帶領策略的實 施步驟。研究初期除使用文獻分析擬訂線上帶領策略外,教學階段也會佐以實境

47

的探討,釐清教學所遭遇之狀況並尋求解決方法。

三、 內容分析法

(一) 內容分析法定義

內容分析又稱為文件分析,亦稱資訊分析。目的在有系統的檢視現有的 記錄或文件,並以其作為資料的來源。內容分析的分析範圍,不僅含傳播內 容的訊息,還包括整個傳播過程,其所具備的價值性,不只針對傳播內容做 敘述性的解說,且是在於推論內容對於整個傳播過程所發生的影響力(楊孟 麗、謝水南譯,2003)。

(二) 內容分析法程序

根據楊孟麗與謝水南(2003)之「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內容分析 程序分別為:

1. 決定目標 2. 名詞定義 3. 確定分析單位 4. 尋找相關資料

5. 發展理論基礎:發展連結資料與研究目的的理論支撐。

6. 發展抽樣計畫

7. 訂定過錄類別:可儘過錄外顯內容或潛在內容,或同時過錄兩者。外顯 內容是指明顯的、表面的內容,可直接觀察,不需做任何推論;潛在 內容則是指資料需再做描述與詮釋。過錄外顯內容的優點是信度高,

但效度易被質疑;過錄潛在內容的優點是能獲得文件展現的包含意 義,但卻需付出信度代價。因此,儘可能兩者皆用,信效度便能兼顧。

8. 分析資料:常用的分析資料方法,是經由內容出現的次數、百分比,及

48

49

類別 類目 類目描述 發文者身分 編號

完成課程任務 與課程任務相關的討論

(含小組討論等問題)

教師 學生

A4-1 A4-2 他者

(其他老師、學生)

A4-3

社交性 社交、聊天 師生與同學間社交性的閒聊

(例如生活雜感、心情分享、

慰問、感謝、鼓勵等)

教師 A5-1

學生 A5-2

他者

(其他老師、學生)

A5-3

資料來源:修改自王淳平(2004)。網路學習中班級互動與群組互動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頁 49),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為使本研究的歸類有所依據,進行分類時,將採用下列原則:

1. 一篇對話一律給予一個類目

2. 若一對話包含二個或二個以上內容,則以份量較多的內容為分類標準 3. 若一篇對話包含二個份量相同的內容,則以在文中首先出現的內容為歸

類標準

(三) 內容分析信度

內容分析法中的信度分析,是指在內容分析研究的類目及單元時,是否 能夠將內容歸入適宜的類目中,並且使所得的結果一致。一致性愈高,內容 分析的信度也愈高;一致性愈低,則內容分析的信度亦愈低。因此,信度直 接影響內容分析之結果(歐用生,1993)。

本研究進行信度分析的步驟如下:首先邀請評定員(編碼員)一名,該 名評定員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之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教育組的研究生擔

50

任,接著研究者將類目描述與編碼定義表交由該名評定員閱讀,並說明歸類 方式及原則,之後再由研究者及評定員共兩人,就課程中三個班級在三大討 論區的對話,依類目表自行歸類,而後再進行相互同意度的信度檢定。依據 之公式如下(楊孝榮,1993):

相互同意值=─────

信度 = ────────────

其中:

M = 兩人同意的項目數

N1 = 某一評定員應有的同意數目 N2 = 另一評定員應有的同意數目 N = 評定員人數

依傳播學者 Gerbner(1973)認為的文化指標設立是以 0.80 為信度係數 標準,如果信度係數介於 0.67 和 0.80 間,則下結論就必須格外小心。本 研究共有兩名評定員,分別對三個班級在三大討論區的對話,共計 1390 篇 進行編碼工作,其中分類相同的篇數為 1187 篇。依據相互同意度與信度公 式計算,兩位編碼員的平均相互同意度為 0.89,信度為 0.94,已高於 0.8 的 標準,因此本研究編碼的信度有一定可靠性。

四、 問卷調查

本研究於教學開始前,請學習者填寫個人對學習平台的基礎認知與期 待,藉以瞭解學習者的需求,而後則參照結果擬訂本研究課程設計方向;教

2M N1+N2

N × 相互同意值

1+〔(N-1)相互同意值〕

51

學結束後,再次給予學習者填寫教學回饋單,希望以此了解學習者對 Facebook 輔助課程之滿意度。研究中為探討學習者在平台的學習成效,因此,題項採 參考先前學者對學習成效之研究內容為基礎,並加以設計調整,調整後亦請 任教同校的兩名美術專長教師協助校正,藉以提升回饋單的專家效度。

本研究教學回饋單設計分採五點面向,詳見附錄一:

(一) Facebook 個人使用經驗:4 題

(二) 美術教學平台介面使用情形-學習效率、課程內容滿意度、團體互動滿 意度:共 26 題

(三) 個人學習能力-學習意圖、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學習興趣滿意度:共 34 題

(四) 知識分享意願:15 題 (五) 個人意見陳述:1 題

除第一部分個人使用經驗調查及第四部分將於第四章另述外,在第二部 分的美術教學平台介面使用情形中,學習成效根據朱彩馨(2002)、Alavi

(1994)、薛曉佩(2007)、Hilzt(1993)等人之研究,歸納三大指標:學習 效率、課程內容滿意度、團體互動滿意度,作為本研究學習成效架構,並以 此作為分析基礎。在第三部分個人學習能力上,依據 Hamel (1991)、Szulanski (1996)、方曉琪(2010)、高慧君(2004)、Henderson 與 Cockburn(1994)、Kogut 與 Zander(1992)、薛曉佩(2007)等人之研究,歸納四大指標:學習意圖、吸 收能力、整合能力及學習興趣滿意度,視為本研究個人學習能力之內容。第 四部分知識分享意願則根據方曉琪(2010)、廖順權(2008)、黃旭盛(2010)

等人之研究,設計知識分享意願題項 15 題。題項的衡量指標採用李克特

(Likert)五點評價尺度法量表設計:5 代表非常同意,4 代表同意,3 代表 普通,2 代表不同意,1 代表非常不同意。以下正式教學回饋單題項詳見附 錄一,而題項設計與參考文獻關係,則以表 3-2 說明:

52

53

Hamel (1991) Szulanski (1996)

方曉琪(2010)

(續下頁)

54 題項設計

問卷面向

學習成效 成效指標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33. 對於課程內容或相關知識我會主動學習並思考 吸收能力 34. 作品上傳後,我期待觀看同學們給我的評價(如:

按讚)

35. 作品上傳後,我期待觀看同學們給我的具體意見

(如:互評)

36. 觀看同學對我作品的意見,有助於我改進自己的作 品

37. 藉由同學的意見內容,我能更了解自己的優點 38. 在互評活動中,同學們給予我的具體意見是恰當的 39. 回應同學給予我的具體意見,有助於增進自己的反

省思考

40. 互評活動的實施,會督促我更認真準備作品的製作 41. 進行互評活動時,我能認真給予同學評價(如:按

讚)及具體意見(如:互評)

42. 透過同學間的作品互評,我自己也獲益良多 43. 我會期待觀看互評同學對於我給的具體意見所作的

回應

44. 我覺得同儕互評活動中的作業份量(平均每人評 3 份)是恰當的

45. 我喜歡互評活動這種學習方式

46. 我會特別去觀摩互評活動較活躍的同學作品

高慧君(2004)

(續下頁)

55

Henderson 與 Cockburn(1994)

56 題項設計

問卷面向

學習成效 成效指標 問卷題項 參考文獻

60. 我滿意學校的學習環境與設備(如:教室、軟硬體設 施等)

61. 我滿意本課程提供的多元教學方式(如:教師講授、

網路資訊、軟體實際操作示範、提供操作示範相簿 等)

62. 我滿意本課程多元的評量方式(如:自評、同儕互 評、課堂參與度、作業課堂共同分享等)

63. 我滿意我能把課堂作業或報告做最完善的呈現 64. 整體而言,我對此課程的教學方式感到滿意 四、

知識分享 意願

65. 我會在 Facebook 美術教學平台主動與其他同學們 分享有關課業上的資訊、知識或經驗

66. 關於同學詢問我問題,我會盡可能在 Facebook 美術 教學平台回答其問題(如:信件區、聊天室、塗鴉牆 等)

67. 我會使用 Facebook 美術教學平台分享個人作業或 報告

68. Facebook 輔助美術教學平台有助於同儕間學習經驗 的分享

68. Facebook 輔助美術教學平台有助於同儕間學習經驗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