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探討網路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藉以觀察網路學習 社群之意義、形成要件、型態、基本要素等,並由此延伸「實踐社群」的要素與 原則,而後更探究其中的互動和訊息分享要點,藉以梳理形塑學習社群時,操作 者應注意要項;第二節則關注網路學習環境之變革,由 Web2.0 的學習資源泛中 心化,延伸 Facebook 的使用者為中心,並探討 Facebook 在教育上的運用與相關 研究;第三節為檢視線上助教與線上帶領策略的可能運用。

第一節 網路社群與網路學習社群

一、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一詞源自於實體社群的概念,延伸至網路是藉以表現網路環境所呈 現的「類社群」現象。Rheingold(1993)在《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首先提出虛擬社群的觀點,他認為虛擬社群是由網際網 路所衍生的社會聚集,當擁有足夠的使用者在其中進行長期且充分的公眾討論及 情感交流,自然就會在網際空間中形成虛擬社群。然而,虛擬社群一詞常常引發 現實與虛擬的對立思維,針對於此,Baym(1998)、Kollock 與 Smith(1999)

及 Schulz-Schaeffer(2000)便以線上社群(online community)來取代虛擬社群 論述;從虛擬社群到線上社群名詞的轉變,可預視網路社群與網路世界一種新理 解方式的開始。

因之,國內學者陳仲偉(2005)以為當電腦透過網路聯絡其他電腦時,同時 亦聯繫了使用電腦的人們,電腦網路便成為了社會網絡;而網路相對於傳統實體

7

空間來論,具有更大的流動性與彈性,因此人們便可以在其中,產生許多新型態 的互動模式及社群活動。易言之,網路社群是以網路為媒介,足夠的網路社群成 員因共同的興趣或目標而聚集,彼此間透過互動行為而產生的社交關係,並由此 讓網路社群的規模不斷擴展(蔡佩瑛,2009)。是故,電腦網路科技有助於人們 創造一個新的社會互賴(social interdependence)形式,而將各地傳播環節組織 起來的網路社群之意義,以及建立於其上的教育與學習過程便顯得十分重要

(Palloff & Pratt,1999)。進而論之,若我們能以社群概念為基礎,將傳播媒介 拓展至網際網路,並賦予學習之目的,網路學習社群組織便能應運而生。

二、 網路學習社群

(一)網路學習社群的意義

透過網際網路的盛行,使用者因為大量網站圖像、動態、聲音、即時、虛擬 與可互動等特性,在知識管道的取得上相較傳統文本顯得更為便利、經濟且自 主。因之,網路社群自然成為人們的資訊與學習中心,而網路社群在加入知識與 學習元素之後,網路學習社群更順勢應運而生。張基成(1998)認為網路學習社 群是利用教育科技與網路傳播科技觀念的發展而形成,參與者透過網路參與共同 的學習活動及經由溝通討論而互動,如此,可以突破時空限制與地域障礙,讓處 於不同地域及時空的社群成員,可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與經驗,以達成資源共 享、資訊共通、知識交換與經驗交流。而邱貴發(1998)則以為網路學習社群的 概念是有專業知識的人,透過網路科技與他人分享經驗,並在知識的互動與交流 中,逐漸將知識建構出來並形成學習活動的社群。是故,王千倖(2003)綜合國 內外學者意見,將網路學習社群定義是一種分享的集體學習文化,是一群人透過 網路溝通、分享觀念、知識、經驗、資訊和策略,建立共同的目的,創造集體的 探究行動,擴展集體的知識與能力。易言之,網路學習社群是一種分享知識的概

8

念,每個人都可能是知識的提供者或吸收者,隨時隨地透過網路參與學習社群的 討論,使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李煙長,2000;譚佩儀,2003)。

我們能梳理出網路學習社群有別於傳統實體社群,網路學習社群能突破時空 藩籬限制,不受人數、主題、時間、空間的約束;而網路科技的發達更進一步的 活絡了社群,讓社群可以發揮最大的學習效益。網路科技創造了網路學習社群的 有利環境,讓大家在互動、分享與交流中增進學習知能,甚至促進終身學習,形 塑出如謝育明(2009)所認為,網路學習社群是一個透過網路打破時空限制,吸 引、聚集會員,然後相互分享與交流,組織成具有共同願景的網路型學習組織。

(二)網路學習社群的形成要件

網路學習社群雖由成員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況中於網路互動環境下形成,但 仍以知識分享、知識貢獻及互信等為基礎,共同學習、反思與成長。此一學習文 化強調,學習是知識建構的歷程,存在於社會互動中。而個人的主動溝通、分享、

共同學習與探究,則是促進此社會互動的關鍵。

綜觀網路學習社群及其相關學者主張與研究結論,茲將網路學習環境的特質 列述如下:

1. 共同願景與目的

Senge(1994)指出「共同願景」是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 量,當人們真正共有願景時,這個共同願景會緊緊將他們結合起來,所以共 同願景對於學習型組織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為學習提供了焦點與能量(郭 進隆譯,2003,頁 308)。Barab(2003)更直接指出一定要有一群共同興 趣、嗜好、話題的人,彼此對於交換訊息有興趣,如此,網路上的社群才能 形成。

2. 友善分享

陳靖旻(2008)認為網路學習社群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知識分享,因為

9

網路社群內充實的內容與豐富的資訊乃是促使人們參與網路社群的最大誘 因。而 Dixon(2000)亦強調知識要流動才能產生價值。這意味著社群成員 需在互動、分享與交流中持續知識的動態流轉,如此方能使社群成為知識與 資訊的載體,並吸引更多成員加入,形成良性循環。

3. 積極互動

張基成(2003)認為網路學習社群不是自然形成,而是需透過人為表現 使其形成與建立。因之,網路學習社群需要有人際網絡並積極互動,互動乃 是一切社群的泉源,因為社會互動自然會形成新的社會關係,而社會關係又 會產生認同與歸屬感,最後產生向心力,擁有良好的互動,社群才能蓬勃發 展(王熙哲、丁耀民,2008)。

4. 充實資訊

邱貴發(1998)指出如果社群中有數位肯貢獻時間、心力或有心於參與 社群討論者,可由此建立極佳的學習社群,因為其專業的知識將可誘發更多 會員的分享。連征忠(2002)亦認為充份的資訊是網路社群最基本的要求,

貧乏資訊的社群網站一定是乏人問津。是故,有價值的知識被分享出來,更 能促進其他會員的願意付出與互動(Kim & Ju, 2008),如此才能創造出良 性循環。

5. 共同經驗

由於網路社群的參與者是因為有共同興趣及為了一起探究某議題而聚 集在一起的群體(Palloff & Pratt, 1999),社群成員除了因為前述的價值觀 或目的而形成凝聚外,另外也常因為有共同經歷過的組織內社會化經驗,或 是曾擁有類似生活經驗而凝聚在一起(楊睿杰,2005)。

6. 心理歸屬

知名的心理學家 Maslow(1943)曾經提出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其中第 三個層次就是「愛與隸屬」,又稱為社會關係的需求。陳碧祥與李珮瑜(2007)

10

也認為「愛與隸屬」為人性的需求,個體必須和他人進行互動與溝通以獲得

「存在感」、「認同感」。而長期參與虛擬社群的活動,會使得社群成員產 生對虛擬社群的認同感(李銘薰,2008)。

7. 各式激勵

翁崇恩(2005)認為一個人對成功的期望,影響他的動機和真正所付出 的努力。當人們察覺到兩件事情時,參與活動的動機會受到鼓勵,一是個人 需求(價值),而另外一個則為對成功的正面期望(成功期望);而激勵正 是可以滿足個人的需求及對於成功的期望,當成員的付出獲得認同,進而就 會產生社群意識,並形成一正向良性循環。一個沒有激勵制度的網路學習社 群,將影響成員的投入程度,當網路學習社群缺乏成員持續性地知識分享,

將會使得社群的運作成效愈發低迷,甚至萎縮。

8. 共同平台與友善介面

對網路化知識社群而言,人員的互動必須在虛擬的空間裡進行,而虛擬 空間內的互動,則需透過電腦資訊科技建構出一「網路互動平台」,其平台 提供了一個自由、平等且充分尊重隱私的世界(何宜靜,2005;翁崇恩,

2005)。提供快速而穩定的網路社群平台對於網路社群十分重要;而美觀、

友善及易用的使用者界面,更可以讓使用者對於社群產生更高的向心力(李 郁菁,2000)。由上述可知,欲形成一個網路學習社群,就需要一個可以讓 各式資訊及知識能匯集的平台,且社群成員能在一個既簡易、美觀且具友善 的操作介面中,獲得資訊整合的入口,以利進行同步與非同步學習。

9. 制定明確規範與培養社群文化

謝育明(2009)認為每一個組織都需要明文制度或是不成俗的約定來規 範及引導,在經營社群時亦不例外,唯有制定明確的遊戲規則或是內容規 範,方可促進人際的良性互動,並提高學習內容管理的效率及效能。張基成

(2003)也認為社群主持人可以與所有社群成員共同訂出大家都可接受、都

11

-知識建構式虛擬學習社群(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Knowledge Building)、探索式虛擬學習社群(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Inquiry)、

實踐式虛擬學習社群(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文化式虛擬學 習社群(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Culture)、 社會化式虛擬學習社群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Socialization)、諮商及發展式虛擬學習社群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與基礎設計要素 整理如表 2-1:

12

13

類別 描述 特性 基礎設計要素

4. 通常發生在正式的學習環境 資料來源:修改自高碧玉(2005)。網路學習社群互動策略之實證研究(未出版

4. 通常發生在正式的學習環境 資料來源:修改自高碧玉(2005)。網路學習社群互動策略之實證研究(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