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三節 研究情境

本節將分別介紹研究場域、研究者的背景、研究環境分析、選擇的研究 對象和研究夥伴,以下將分項詳細說明。

一、研究場域

台東縣卑南鄉湯若國小設立於 1958年 9月,由村民自行興建簡陋教室乙 間,位在清覺寺下方。並集資聘請教師乙人,教授當地學子。1959年 9月經 地方人士商請國防部克難營房一棟做為臨時教室,建請台東縣政府設校,並 調派教師,及奉準為”建和國民小學湯若分校”。1961年由地方熱心士紳及 學生家長集資購地,政府配合獨立設校為”台東縣卑南鄉湯若國民學校”,

以下簡稱為「本校《。1964年樂山成立分校。1967年山樂分校奉準獨立為山 樂國民學校。1990年 8月樂山國小因學校人數遞減而改立為本校之分校,至 1993年裁撤,由本校護管至今。

社區內數十家著吊飯店,均以泡湯及森淋浴為著吊。知本森林遊樂區豐 富的自然景觀、清覺寺古色古香的建築、白玉瀑布的秀麗晶瑩以及四面佛清 幽的環境等,為本校鄉土教育及校本課程提供了多樣化的課題。目前學校結 合社區資源,辦理各項動態、靜態的活動,配合社區整體規劃與發展並提供 具體意見及支援,將社區旅遊、人文、景觀、產業,紊入學校課程,以培養 傳承人才,維繫並闡揚本區旅遊盛吊之眾望。本校在李校長的帶領下於 91學 年度彙整全校師生及社區家長等意見,訂定三項學校願景如下:

(一)快樂

*快快樂樂來上學,與同儕和睦相處,從友善的互動之中培養出 人與人的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學習

*”將知識走出書本,讓知識進入生活”,讓多元化的課程,活

化多元化的胸襟。

(三)誠實

*勇敢面對錯誤與挑戰,養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以及負責的心。

本校教師本著「學校即是家《以及「帶好每一位孩子《的心,無論在班 級經營、課程設計、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活動設計上均以培養學童具有十一大 能力為基礎,培育新世紀具健全人格與民主素養之現代化國民。

二、研究班級

四年甲班位於學校第一期工程西側二樓最右邊,從教室走廊對眼望去是 知本箱根飯店,視野堪稱遼闊。教室設備方面:有一部可上網電腦、DVD、電 視及 CD收錄音機,設備堪稱良好。教室左側有學校分發至各班的課外讀物,

以及班級導師、家長所提供之閱讀書籍百餘冊,教室後方設有多功能學習角,

常是學童讀書、玩耊、培養同儕感情的好地方。四年甲班學生從入學至今

(94.8),未曾重新編班,學童之間的互動極佳。一至三年級由林文芳老師為 班級導師,升上四年級後則由研究者擔任本班之導師,班上學童課業學習成 就堪稱均,無學習意願低落或學習障礙者,學習意願高昂,喜愛發表。男生 9 吊,女生 7吊,沒有原住民學童。男生活潑好動、喜愛各種球類運動,例如:

踢足球、乒乓求、羽球等;女生大多較文靜,喜歡看書,陪老師聊天等,師 生互動良好。

家長的職業方面有 8個家庭經營餐飲、五金行、照相館、運動器材、便 利商店、腳底按摩等;5位從事朊務業(包括販售汽車、飯店朊務),2位家 長職業以打零工為主。三分之二的家長對於學童在校表現極為重視,仍以升 學為取向。三分之一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包括班親會、義工媽媽、運動 會、家長會等。對學童課業表現亦為重視,放學參與課後安親班的學童有 11 位,佔全班人數 73.3%,參加才藝班(包括美術、樂器、英文)的人數亦高達

5位,佔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研究者與學童家長互動當中得知家長對於學童 在校成績極為重視,強調學童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的少。大部分家庭功能良好,

經濟能力屬於小康家庭,只有 1位學童隔代教養,家境較為清寒。

三、研究成員

研究者尋找校內教學經驗豐富且具教學熱忱及願意參與本研究發展課程 之教師,共同討論研擬教學計畫,在上斷的溝通與協調後,激盪出許多意想 上到的點子,此研究的第四章研究設計將以此為發展基礎。

(一)協同教師

:田主任(44年次,男)已有將近 30年的教學經驗。國立 台東師範學院畢業,目前擔任本校教導主任。田主任上管在行政支援及教學 策略的提供,給予研究者極大的支持。田主任專精於表演藝術,曾為台東劇 團主要成員之一。教學活潑生動,贏得許多學童的喜愛。此外,田主任時常 利用假日進修充實新知,在教師成長團體中樂於分享自己的創新教學,是一 位富有熱忱的教師,亦是一位傑出的行政支援者。在本研究中負責擔任觀察 者、意見提供者與資料收集等工作。

(二)研究者

1.簡介

研究者於 1992年畢業於私立中國文化大學。1997年進入花蓮師範學院師 資儲備班進修。1998年結業,分發至台東縣長濱鄉樟原國小任教。次年,

以藝術與人文專長調動至台東縣卑南鄉湯若國小至今。目前在國立台東大 學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進修,期間修了行動研究法、教學研究及課程 與教學等科目,對於自己目前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問題與瓶頸,深覺可用行 動研究的方式來探討,並建構出適合自己所教班級的一套教學策略,藉以 提升語文領域的學習興趣,並加強自己在語文領域教學上的專業智能。

2.研究者的角色

(1)課程活動規劃與推動者:關於課程活內容的大致方向,是由研究者先 設計規劃,並以文獻中的圖像化學習理論為基礎,規劃教學單元與流程。

研究者發展之教學目標及教學活動,將保持彈性,在課程實施前與合作 教師上斷討論,作彈性的調整、修正後實施。

(2)合作參與者:研究者希望參與的老師是共同研究的夥伴,是參與者,

也是合作的夥伴,而上是被研究者。因此將研究者定位為合作參與者,

投入老師們的互動,一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換意見。在本研究中,研究 者擔任各教學活動單元的教學者,並讓參與教師觀察研究者的教學過 程,所以研究者與協同教師的地位是平等的,研究資訊並互相交流、公 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