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及流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流程

本研究為了深入瞭解排灣族教師的生命故事,因此必須採質化取向的研 究。因為量的研究僅能針對變項間的關係及數據做詮釋,卻無法深入回答事 件背後的意義問題。且量化研究將教育當作暗箱,往往只限定在教育現象的 輸入和輸出兩端而無法對過程作更深入的探討與瞭解,以致忽視了過程中的 情境脈絡及影響個人行為的背後因素,而質化研究是彌補此限制的不二選擇

(黃政傑,1987)。因為質化研究具有重視描述、脈絡、過程及彈性等特色,

有助於事件意義的呈現(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取向之「生命史研究」

具有重視個人主體性,能夠提供個人生命經驗之過程資料,並適於瞭解個人 與其生存時代歷史的關係與社會脈絡的影響等特質,是適合本研究進入個人 生命經驗的方法。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之生命史研究進行。

在本節中,將本研究所採用的生命故事研究方法、研究流程做說明。

一、生命故事研究方法

 

生命故事研究在近幾年中有增加的趨勢,講述個人的故事,也可以做為 一個研究的方向。生命故事(life story),亦有人翻譯為生活史,是受訪者 在研究者的引發下,以聲音或文字的形式,將其過去的生命經歷呈現出來的 一種回顧式敘述( 黃瑞琴,1991:123)。自傳、傳記及生命故事都是一種 生命的書寫,目的是要說明人的生命的經驗內容與意義。王明珂(1996)認 為傳記是以一個人的生命史,或生命史的一部份為主要內容的研究,可視為 一種「社會記憶」。做為一種社會記憶,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所呈現的「過 去」並非是「全部的過去」,而是選擇性的過去;不是所有人的過去,而是 部分人的過去。將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當作社會記憶,我們可藉以探討個 人的社會本質,以及社會的個人基礎。

生命故事的資料是經研究者的觸發後,而由報導人以言談或寫作的方式

「自我陳述」得來的,因此具有相當大的主觀成分在內;報導人很可能因事 隔久遠,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印象模糊,而未能做出詳實的描述;而站在研究 倫理的角度來看,研究者更會為了保護報導人的身分不至曝光,而對報導人 所陳述的事件做相當程度的修改,是以原本報導人「真實」陳述的資料,到 讀者的手上卻變成「非真實」資料了。不過,這些限制並無損生命故事研究 的價值。因為我們所認知的「社會」或「世界」,其實都是由個人心靈所「建 構」出來的,而人們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常會做出不同的建構(劉鳳英,

2000:19)。生命經驗可能因記憶或選擇性敘說而遺忘或漏失,但也可能因 為研究焦點或蒐集資料時間的限制,而漏失某些生命故事資料;儘管敘說內 容涉及漏失之虞,並無所謂客觀與否,重點在於當事者主體觀點的詮釋(鍾 秀鳳,2003:42)。

綜合上述,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之典範,以生命故事研究法,透過深度 訪談的方式來探詢研究對象的內心世界與生命經驗,進而瞭解個體的發展歷 程。藉由研究對象的敘說在其生命當中所發生的特別事件及這些歷史事件對 她造成的影響為何,張芬芬(1996)指出敘說者不僅可以以一種比以前更透 徹、更完整的方式從客觀及主觀的角度重新省視自己的人生,清楚自己身份 的定位,並試著從中探究其個人價值觀、教育觀、家庭觀。研究者更可以從 生命故事研究中,學習「換一副透鏡看世界」,一方面享受與研究對象「共 同型塑生命意義」的樂趣,一方面也能在閱讀他生命歷程中,獲得珍貴的典 範學習、獲得啟發、覺知與深省,也對社會表達個人關懷。

二、研究流程

一個完整的口述歷史研究過程包含三個階段:訪談前、訪談時、與訪談 後(江文瑜,1996)。本研究依照此一原則,將研究分為下述階段:研究前 的準備、初步階段、訪談與資料蒐集整理階段、資料分析解釋與發表研究成 果,訂定下列研究流程:

一、研究前的準備階段:先行閱讀相關文獻與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概念、初 步研究範圍與方向。

二、確定研究題目,發展初步訪談大綱:訪談綱要包含了外在的事實的陳述、

內在情感的探索與內在觀點的表白等三個方向。就生命歷程而言,以報導 人的基本資料、童年成長時期、國中高中時期、大學時期、教職工作時期、

觀點與內省等為訪談順序。

三、蒐集相關文獻,並分析整理文獻:由相關電子資源,如全國博碩士論文 資訊網、國立教育資料館、各大學圖書館等蒐集文獻資料。

四、尋找報導人:尋找適合本研究目的之研究對象。

五、正式實施訪談:了解受訪者基本背景與相關資料,正式實施訪談。

六、謄錄訪談資料:將報導人之訪談資料譯成書面逐字稿。

七、資料分析與整理:將蒐集資料依研究主題分析整理、並補充不足之資料。

八、資料分析與詮釋:建立資料編號、反覆閱讀資料、針對重要訊息加以劃 記、開始撰寫生命故事,最後進行資料分析。

九、其他線索的探究分析:除原有的探究主題外,搜尋其他線索。

十、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提出研究結果,並分項提出有關建議。

十一、發表研究結果。

第四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

壹、研究資料蒐集 一、訪談

(一)訪談方式

  「質性訪談」(qualitative interviewing)是指深度的、半結構式、或者結構 鬆散的訪談形式。此類訪談的特色是以一種較不正式的形式,例如對話或討 論方式,而非正式的問題或回答形式;也可以是一種議題性、主題中心式、

自傳式或敘說的方式。研究者沒有一系列結構性的問題,而通常只是一個廣 泛性的主題或議題涵括之。在質的研究過程中,訪談紀錄並不是機械式的紀 錄而已,必須同時分析和解釋資料,並且立即知道這些資料是否互相矛盾,

是否需要進一步蒐集更多資料。若一直等到資料蒐集結束後,才開始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可能迷失於未經分析組織的大量資料中。並且其時間愈久,如 果想回去請報導人檢核資料中的某些點,將可能愈困難,所以研究者會在每 次訪談後將逐字稿交給研究對象校正,並對疑慮部份再作確認,以免資料有

缺失。

  訪談是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企圖創造聆聽的空間,在此空間中的科學 認知領域裡,意義是透過口語觀點之意見交換、共同創造所建構出來的,是 特殊的田野研究資料蒐集過程,它是設計來聚集於特定研究議題,重點在於 研究領域的圖像:集中於促進訪談者和報導人一起建構的經驗和研究主題的 理解。訪談主要使用開放、直接、口語的問題來引出故事和案例取向的敘事 內容;有創意的訪談是敘事理解的通道,它是一種情境化的、概括的言談,

平衡親密感和距離感,開啟理解獨特的個人如何達到從對話之旅中出現的認 知、情感和價值的方式,它也是一趟建構意義的旅程(黃惠雯等,2003)。

  訪談與日常談話有所區別,訪談具有是人們交談的一種真實社會事件;

是一個各部分言語之間有意義聯繫的有機整體;訪談雙方能夠以言表意、以 言行事、以言取效等多層含意,在訪談前需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如確定訪談 時間與地點、研究者與受訪者事先協商取得共識、設計適當的訪談題綱、注 意訪談記錄的方式、詳細捕捉訪談中的非語言行為;在訪談中,研究者需注 意訪談提問的類型、適當運用追問的策略、安排訪談問題的順序、傾聽受訪 者的敘說、選擇適當的回應方式等等(陳向明,2002)。個人生命故事的訪 談有兩個目的:1、訪談可以是以探索和蒐集經驗述說素材的一種手段,而這 可成為發展對人類現象有更豐富和深入理解的資源;2、訪談可以當作一種工 具使用,用以和夥伴(受訪者)一同發展有關經驗意義的會話關係(高淑清,

2004)。

陳向明(2002)質性研究的訪談的幾個功能:一、瞭解受訪者的所思所 想,包括他們的價值觀念、情感感受和行為規範。二、瞭解受訪者過去的生 活經歷以及他們耳聞目睹的有關事件,並且瞭解他們對這些事件的意義和解 釋。三、對研究的對象獲得一個比較廣闊、整體性的視野,從多重角度對事

件的過程進行比較深入、細緻的描述。四、為研究提供指導,事先瞭解哪些 問題可以進一步追問、哪些問題是敏感性問題,需要特別小心。五、幫助研 究者與被研究者建立人際關係,使雙方的關係由彼此陌生變成相互熟悉、相 互信任。六、使受訪者感到更加有力量,因為自己的聲音被別人聽到了,自 己的故事被公開了,因此有可能影響到自身文化的解釋和建構。

訪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它不是將訪談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 出來,而是不斷在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畢恆達,1996)。因此研究者 和受訪者之間的真誠互動,營造一種自由開放的環境和氣氛,使得訪談過程 不但是一種資料的獲得,也是一種親密友伴關係的建立。

因此本研究將善用以上訪談之各項特性與功能,和研究對象建立互信互 賴關係進行訪談,研究者平時也會閱讀與質性研究和原住民教育相關的文獻 與資料,以期自己在進入現場訪談時,能有更紮實的背景知識與訪談技巧。

在訪談實施前,研究者將會先備好訪談大綱、錄音器材以及訪談日誌,以求 能將各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訊息完整忠實的記錄下來。以進行排灣族教師之

在訪談實施前,研究者將會先備好訪談大綱、錄音器材以及訪談日誌,以求 能將各研究參與者所提供的訊息完整忠實的記錄下來。以進行排灣族教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