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8-14)

第一章 序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壹、人的定義----從人的角度思惟

人,貴為萬物之靈。秉持著獨特的智力再與萬物一高下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甚是 可以自豪的說出主宰地球一切資源以及人定勝天的誇口。然而並非為貴為尊就解決人之 所以為人的習題。人是什麼?人對自我的認識,一直是中、西哲學探究公認最高的目標。

不過,無論中、西方對人的定義,都有其偏頗的執著。

就西方哲人對「人」的解讀,就創造性而言:美國心理分析家佛洛姆( Erich Fromm)

說:「人類生命的主要目標,是讓自己誕生。」富蘭克林也說:「人是會製造工具的動物。」

這是就人的創造動作而言;就行動性來說:美國詩人桑德堡(Carl Sandburg)言:「我 是理想主義者,我不知道我要去哪裡,不過我正在路上。」由實際行動來說明人存在的 重要性,箇中的我即是人的存在。行為上的動作叔本華也提到:「人是鬥毆的動物。」

從打鬥中挑戰人的極限;就理想性來說:法國科學家巴齊納(Gaston Bachelard):「人 是希望的創造物,不是需要的創造物。」亦說明人要有期待才能創造需要。美國小說家 福克納(Willian Fanlkner)說:「我相信人不只能堅忍,他們將會戰勝。」說出人求勝 的生存關鍵;阿貝茲(Jacobo Arbenz)瓜地馬拉革命家說:「人不是只有一個胃,他渴 望尊嚴。」滿足物質的需求達到溫飽並不能使一個人活的快樂,追求形而上的精神才是 人的指標;就時間性的論點來看:瑞士神學家巴斯(Karl Barth)說:「人從未好過,現 在不會好,以後有不會好。」跨越了現在、未來,說出人命運中悲觀主義的論述。德國 劇作家布雷赫特(Bertolt Brecht)也提到:「人是所有時間裡所有社會條件的總和。」

由加總的觀念把握住時間的流變,說出人屬於社會性的一面;就經驗性而言:法國哲學 家沙特(Jean-Paul Sartre)說:「人不是他已經有的總和,而是他還沒有而應該有的總和。」

書寫個人生命日記,人的存在也從其中加總出能量;就社會性來說:德國傳教士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說:「人是聰明的動物,但行為卻像白癡。」說出人所作所為的思

考邏輯未必是妥善的安排。11 更有直接了當的下定義: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粘液與膽汁的混合物。」好比數學一加一等於二的直接思考 人的組合;就語言的功能來看:「人是有權胡說的動物」;從外觀雙關隱喻來說,謝勒言:

「人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管子。」12著名的哲學故事中提到柏拉圖曾述其師蘇格拉底之名 言曰:「人是兩足無毛的動物。」結果他的一位朋友就把一隻雞的毛拔光,拿給他看,

說:「這就是人」在多元角度的觀察中,真正人類的符號並不體現再他的一律性上,而 是體現出他的多面性。這不是僵硬呆版,而是靈活多變的特性。

而在中國典籍對人的論述也有多元思維。例如:《說文解字》云:「人,天地之性質 最貴者也。」《白虎通•三軍》:「人者天之貴物也。」這是從價值論上來說人的思惟高 於一般動物,在擅用能力的本事之下,天地間就屬人最為尊貴;《禮•禮運》曰:「人者,

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論衡•論死》云:「氣凝為人。」

從氣的觀點說,人的存在由氣聚而成,並且所聚之氣是天地間最秀美之組合。這都是從 讚美高超的角度來庶人的存在是有其高度的價值;又如董仲舒云:「人者,天地之心也。」

就物質需求來說萬物沒有不同,然而唯心觀的認同人的思惟是可感應天地,念力是一切 動力的驅使來源。《論語•八佾篇》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里仁篇>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從人文的思想說明人處世的作法,藉此達到修身養性之效。

《孟子•公孫丑篇》提及:「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離婁篇>云:「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同樣站上人本的觀點來看 人如何安心立命的與社會環境共處。《詩經•相鼠篇》說:「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 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

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從物質觀來看人無法生存的悲哀。

在古籍中,我們可以掌握中國傳統經典對人的觀點,抱持著憂患意識的使命,人的 本身存在或許不是由人來決定的,但在現存的環境中要如何處世,人文的活動就更顯特 色。本文所要探討的活動,就環扣住這傳統思惟來看集體潛意識之力量及影響。從上述 可知,無論中、西方對人的界定,實際上蘊含了人類對生命本質及命運之焦灼的思考。

但也透露出各家的偏頗一執,雖在定義上均經歷一番嬗變,但最大的定義區別應是從動

11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市 : 新華發行出版社,1986 年。

12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市 : 新華發行出版社,1986 年

物的信號反應到人的符號感應。此文所探討的中心課題,就是以人為出發點,追尋人為 主體的現象世界的感受經驗,進而不斷於精神境界與理想世界的追求。

除此人的符號感應來談,德國哲學家卡西勒(Ernst Cassirer)提出了一套深具原創 性的「符號形式哲學」(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來整合之前人類分裂的知識疆域。

卡西勒在《人論》13中指出:西方古典定義是把人看作「理性動物」(animal rationale), 理性是所有人類活動所固有的一個特色,但如此界說並不周到,它只是一種「以偏概 全」,把人說成「理性動物」的,均不是經驗主義者,他們並不對人的本性作經驗的說 明。人毋寧生活在想像的情緒中間、生活在希望與恐懼中間、生活幻與滅中間、生活在 他的狂想與夢境中間。在人生活所使用的語言中,與概念的語言並在的,有情緒的語言;

與邏輯的、科學的語言並在的,是詩的想像的語言,語言的主要表達,並非思想或觀念,

而係感覺與情意,事實上,所有這些形式皆為象徵的形式(symbolic forms),所以人應 界定為界定為「象徵動物」

(animal symbolicum)

,用這定義始能指出奇特有的異稟,從 而明白屬於人類的路是-文明之路,以闡釋人對理想的追求。只不過,換個角度,不由 形上本體而由人創作的結晶來驗證,他根據人類文化而下的人的定義,使人的顯著特性 與標誌不在其形上本性,卻在其作品。因為象徵的思想與象徵的行為均是人類生命中最 特出的本性,因此在這些作品體系中全是象徵的符號,其邏輯的起點就是語言。

本文所論述的觀點,以卡西勒的《人論》為架構,企圖在紛亂的哲學中循一系統之 言,達到以下幾點目標:

一、從多元的角度看人的存在價值及人的多貌性。

二、雖然生活本身是變動不定的,但是生活的真正價值則應當從一個不容變動的永 恆秩序中尋找,這種秩序性的統一觀,放諸四海應皆準,此文以宋人為例,希 望透過今人的眼光呼應先人的哲理思惟。

三、人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找尋意義價值,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試著找出自己與 宇宙的完全平衡焦點,並且不會受外部的力量所擾亂。

四、人能主動自覺不斷自我反省的存有者,對生活的批判反省,一種改良自己生命 的內在反省。讓每個人從日常生活反省出發,人民群眾也對自己個體存在方式

的關懷與思索。

13 卡西勒著 甘陽譯:《人論》,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0 年 2 月,初版。

貳、宋詩的時空

就時間觀來說,在趙系家族所統治的三百多年間的政治體系下生活的人們,皆稱之 為宋人,此時期稱之為宋朝14(跨越 960-1279 年的北宋、南宋)。也就是說這期間歷 經了政治因素而產生了領土上的分隔,即北宋、南宋兩時期,北宋即從太祖趙匡胤即位 960 年至欽宗 1127 年止,南宋由趙構高宗即位 1127 年至趙昺衛王 1279 年止。就領域 上來說,雖然遼、夏、金等民族存在於外境,15然而就文化脈絡而言,各異族影響所及 較淺,也因生活性不同,因此其中所產生的相關作品不在此文的探討範圍。就社會環境 性來說,宋代的科舉結果,具有豐富學術的讀書人往往一舉得名,成為行政中樞的權臣,

例如:王安石,身兼詩人、學者與宰相,這是宋朝以文人治國的特色。所以宋朝應是中 國歷史上文化程度最高的時代。宋朝的科舉方式,使得文學得到充分發展,詩就是重要 的一部份。

宋代文化對後世影響深遠,嚴復<與熊純如書>云:「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

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斷言也。16」歷史學家陳寅恪也說: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17」文化高度發展的宋朝,

讓士大夫產生強烈的精神自覺,其主因與宋室種種優禮的政策、及沉重的內憂外患逼使 宋文人面對現實問題有關,所以不僅其詩歌有著特殊藝術風貌,也能反映出宋人獨特的 文化品味,充分體現深層的生命情調,表現強烈的現實關懷。

宋詩處於輝煌燦爛的唐詩之後,宋詩人的求新求變,無論內容題材、創作理念或審 美意識上,都有新創的表現,因此在詩歌史上有一定的歷史地位18。並且從清厲鶚《宋 詩紀事》一書,可知宋詩人數目眾多,詩人的篇作數量也多19。本文中所要探討的方向 為:

一、從宋詩的風格中,搜尋其發展在文化上的獨特性、傳承性、共通性。

14 宋朝(960-1279),亦稱「趙宋」,以同先時南朝的「劉宋」相區別。趙宋共歷十八帝,三百二十一 年。趙宋前期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北宋,歷九帝,一百六十八年 ;後期只有半壁河山,建

14 宋朝(960-1279),亦稱「趙宋」,以同先時南朝的「劉宋」相區別。趙宋共歷十八帝,三百二十一 年。趙宋前期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史稱北宋,歷九帝,一百六十八年 ;後期只有半壁河山,建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