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神話傳說中的松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14-22)

第二章 溯源:中國文化下「松」的象徵意涵

第一節 神話傳說中的松

壹、松的圖騰象徵

將神話作為一個符號形式,就人類文化發展的時間的順序,應該最早出現的一種符 號形式,有著古文明蒼茫的歷史時間刻痕。因此就探討人類古文明的原始根源來說,把 神話做為人類文化歷程的開端,也正可對符號哲學進行反省和探討。

從神話的角度看,可確定任何一民族文化的開端,都是源自於豐富的神話想像,以 當時的環境背景而言,先民在面對不可知又多變的自然環境必須為生存而奮鬥挑戰,唯 有帶著謙卑的心,祈求全能的上蒼給予生存的力量。當我們發現文學的起源與宗教的祭 祀有很大的關連,中國是一個多神論的民族,特別是對自然的崇拜(包含動、植物的崇 拜),認為萬物皆是有靈的存在。

神話也是文學的源頭,是人類象徵創造的母體。在初民階段即以圖騰展示著他的天 人意涵。原始自然崇拜諸神,在圖騰24中保留著神話意象,一直被視為「文化精神之集 中體現著」,神話的思維方式、心理特點,結構原則,積澱著民族深層的精神、心理與 文化。榮格常常把原型(archetype)等同於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這就是文學 原型說之源。因此神話原型、民族圖騰與文學意象,便藉著民族的集體無意識25而有了 超時空的聯繫關係。

在自然崇拜實踐中,逐漸發現有少數自然現象與自己有一種特殊的關係,如在飢寒 交迫的時候,某種動植物往往為自己提供了急需的生活資料,使人們對他們有一種親切 的感激之情,產生圖騰信仰,作為氏族的崇拜對象。26

何謂植物崇拜?在原始的民族觀植物和動物都有著和人類相似的感情與意志。莊嚴

24 圖騰是個外來詞,是英語 totem 的音譯,原為南美洲印地安人語,在中國古籍中到目前為止似乎找不 到這個詞的24。原始社會中,人們會以某種自然物的圖形作為自己民族的保護神和代表標誌,這自然物 的圖形,也就成了這個民族的圖騰。

25 榮格認為:「這種個人潛意識依賴於更深的一層,它並非來源於個體經驗,也不是從後天獲得的,而 是先天就存在的。它應定名為集體潛意識。選擇『集體』一詞,是因為這部分潛意識不是個別的,而 是普遍的。它與個體心理相反,具備了所有地方和所有個人都有的、大體相似的內容和行為方式的。

換句話說,由於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組成了一種超個體的共同的心理基礎,並且普遍 地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

26 常若松:《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心理分析學》,台灣:貓頭鷹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初版。頁 129。

偉大的樹木常被視為具有神聖的性質而常在其下開重大的部落會議。松樹就是其中一種 莊嚴高大的象徵。與森林為伍的先民他們的生活和樹木息息相關,當然會以樹木為崇拜 的對象。神話在這其中就扮演傳達先民對宇宙最根源的看法,從現實環境中融合想像力 的創造,表達出先民的宇宙觀及生命觀,此章針對神話符號的研究,事實上也就是透過 此符號所表達的訊息來了解先民的思想脈絡以及對後代的影響。

圖騰崇拜源自於早期先民是靠狩獵和採集為生。人類最經常、最主要的活動是和 動、植物等自然界打交道,在意識形態上先民不會把自己和動、植物做區別,這也就是 先民以動、植物或自然物為突出表現在圖騰崇拜上的根源。27

圖騰崇拜的意涵,照人類學家弗萊的話說:「圖騰觀不但是一種崇拜信仰,同時,

也是一種社會結構。就宗教信仰方面來說,人們對圖騰具有一種出乎自然的尊敬和保護 關係;就社會觀點來說,可以表示出同部族內各民族之間的相互關係,同時也劃分出了 與其他部族之間的應有關係。28

現今在中國邊境的少數民族仍流傳著對「松」圖騰的崇拜文化。如:

在雲南彝族中:雲南富民、武定兩縣的彝族便把一棵松樹作為龍的象徵,稱之為「

龍樹」,每年五月,各村都要在龍樹下祭龍。這在少數民族同胞中還存在的以樹作為圖 騰象徵的祭祀活動,應該說是上古時候人們圖騰崇拜和社祭儀式的遺留。

在貴州的彝文典籍《西南彝志選》中<恒氏源流>記載其「創業興家」的過程是:

「靠松•

樹創天,靠柏•

樹創地。有鴻•

來興土,有雁•

來興地。」此中的松、柏、鴻、雁,即 是當地圖騰的名稱。

雲南澄江等地的民族,崇拜松樹,他們以松樹為始祖,認為他們與松樹或有血緣關 係。當地彝村很多都有一片被稱為「民址」的神聖山林,裡面長著高大的青松。直到今 日「民址」附近的松樹依舊嚴禁損壞和砍伐。若是犯忌,雖屬一小枝葉,也要嚴懲。29 在昆明西山區谷律鄉核桃箐的民族也有祭青松的習俗。他們所祭的是一棵高十餘 米,兩人才能合抱的大青松。每當村中彝民生病或遇不祥,即帶香燭酒飯前來獻祭。

27 佛萊說:「圖騰便是一種的自然物,野蠻人以為其物的每一個都與他有密切而特殊的關係,因而加以 迷信的崇拜」。賴那赤更具體的說明這個名稱便是指一氏族人所奉為祖先、保護者,及團體標號的某種 動、植物,或無生物。

28 弗萊的神話觀可參見《批評的剖析》一書。大陸: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8 年,初版。

29 資料參見楊俊峰著:《圖騰崇拜文化》,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0 年 1 月,初版。

四川涼山彝族中還有這樣一句諺語:「滇池之內,白石是我母;日安深谷,青松是•••

我父••

。」彝族對青松的崇拜,包含著濃厚的圖騰崇拜觀念。對松的那親切感有如父母般 的溫馨、溫暖。

而在中國的典籍中《淮南子》說,松樹曾被先民作為社祭的神樹,松樹曾被先民作 為自己氏族的保護神。《論語》<八佾篇>中說道:「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記載著魯哀公問社於宰我的一段對話。

《抱樸子》書中,關於松的長壽和松助人長壽的一些傳說。如說「 天陵偃蓋之松、

大谷倒生之柏,皆與天齊其長、地等其久」,說松柏之久長,可與天地相比的神奇。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有秦王封松的傳說: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峰山。……乃遂上秦山,立石,封,祠祀。下,

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 五大夫。

《藝文類聚》卷八八引<漢官儀>東漢.應劭補充說明此樹即是松樹 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風暴雨,賴得松樹,因複其道,封? 大夫松也。

相關「松」的神話傳說,在《淮南子》卷十一.<齊俗訓>中提到:

今夫王喬、赤誦子,吹嘔呼吸,吐故內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遊玄眇,上通 雲天。

根據舊題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赤松子>說: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俱

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本之焉。

赤松子是神話傳話中的仙人,神農時為雨師,服食水玉,能夠在火中自燒。曾西遊 崑崙山,與西王母交往,隨風雨上下。曾遊金華山,得道。赤松子,又作「赤誦子」, 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又說是神農時雨師,行遊太空,隨風雨上下。

關於松木的神話傳說,不僅有化仙的松,連松子吃了也有長生不老的作用:在《搜 神記》中提到:

偓佺者,槐山採藥父也。好食松實。形體生毛,長七寸。兩目更方。能飛行,

逐走馬。以松子遺堯,堯不暇服。松者,簡松也。時受服者,皆三百歲。30 偓佺相傳是古仙人,是唐堯時人。喜歡吃松樹的種實。能飛行,追奔快馬。據說曾 將松樹的種實送給唐堯。松樹,即簡松。凡服用的都活了三百歲。

在《雜著十種•寓言》中,以松木為寓言的題材:

松之性直上,雖數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置之華屋之內,屈其枝,縛 其節,灌之溉之,蓬蓬如偃蓋焉。非不取悅於人,然以視夫岫岭之間,干青天,

凌碧霄,矯矯鬱鬱於嚴霜積雪者,相去何如也?嘻,士君子之失身於人,亦猶 是耳。

這篇寓言諷刺了違背本性,委身於權貴之人。松樹的品格,本應是挺拔、堅強、

高潔,但被做成盆景,雖然也長得枝繁葉翠,但卻失去其凌霜傲雪的天性,成了達官貴 人華堂中的擺設。與生長於峰巒山巔之間,衝青天,凌碧霄,即使在嚴霜積雪之下仍舊 矯健蒼翠的松樹相比,相距甚遠啊。屈膝求榮、委身權貴的人也如盆中松樹,徒有虛榮,

喪失了品格與尊嚴,是令人惋惜的選擇。

唐人劉肅的《大唐新語》記載玄奘大法師往西域取經,在告別靈岩時時,曾用手摩 寺前的松樹,面對眾弟子藉由松樹樹枝的指向可知行蹤,後果靈驗,人們便把玄奘法師 撫摩過的那棵松樹稱為「摩頂松」。說出神靈之妙。

由上可知圖騰作為民族的崇拜物和一民族的標誌,是會對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產生巨 大的影響。先民把對自然的觀察,化為有型具體的想像,其實在其中所蘊含的根源洞見,

就是宇宙一體的生命觀,在神話的世界中,芸芸眾生的存在都象徵著流轉不已的變化,

也就是說整體宇宙生命不斷在變形轉化,人可化為蝶,也可變身為松,在松化過程中所 抱持的就是「生命一體化」的信念,我們看到了個體生命之間事可以互相交感溝通的,

人和松之間泯除了隔閡與界限,達到萬物齊平的境地,也因為天地萬物齊平,我們從神 話中的經驗得知人類的存在就是有著最根本和諧的狀態。

除了神話傳說,在國家組織出現以後,樹也是國家社稷長存的象徵。關於這一點古 籍中的記載。如下所說:31

30干寶:《搜神記》,台灣: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 年,初版。頁 7。

30干寶:《搜神記》,台灣: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 年,初版。頁 7。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