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詞性結構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34-58)

第三章 宋詩中「松」的語意結構

第二節 詞性結構

壹、名詞

詩極富於簡單的意象,用的通常是形容詞與名詞連用或兩個名詞並列的結構方式。

形容詞多表物性;修飾名詞的名詞大多表現物性。這裡先就兩名詞並列的結構來說明特 性:中國詩歌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彙合名詞成為新的意象,因此若意象是具體的,自然 會聯想到新鮮、生動的物性,詩歌單純的意象傾向於物性,不是傾向於物體;若意象是 抽象的,就不是植根於物體而是傾向於物性。如果是複合名詞則通常以具體物代表較為 抽象或普遍性的概念。74

一、兩兩同屬性的名詞結合

同屬性的對等關係較強,通常兩名詞之間是相呼應的詞性。以下就宋詩的作品中,

整理出「松」與其他植物相結合的狀況。

詞語 詞 義 宋 詩 例 句 松柏 松樹和柏樹,用以比喻堅貞。 群陰彫品物,松柏••

尚桓桓75。 松竹 松樹和竹子。因材質堅韌,經冬

不凋,固常用以比喻節操堅貞。

清隱開山有勝緣,南山松竹••

上參天76

杉松 杉樹和松樹。皆屬高寒植物。 杉松••

廡門森老蒼,佛屋深夜幡花香77。 松菊 松和菊。隱逸的象徵。 未仰秫粳供歲計,本於松菊••

有心期78

74 此章節的成語、典故選文來自於陸尊梧、李志江主編:《歷代典故辭典》,建宏出版社;唐樞主編:《成 語熟語辭海》,五南圖書出版社;《掌故大辭典》,新華書店北京發行;陳春城編著:《活用成語分類辭 典》,河畔出版社;方福仁編著:《典故大辭典》,浙江人民出版社;《學典》,三民書局;何容主編:《國 語日報辭典》,國語日報社;高樹藩編撰:《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正中書局;顧俊:《詩文典故辭 典》,木鐸出版社;《大辭典 》,三民書局。

75 黃庭堅<歲寒知松柏>

76 黃庭堅<贈清隱持正禪師>

77 范成大<夜至寧庵,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將去,次其韻>

78 賀鑄<題淵明軒:(陳傳道葺雙溝官舍瀕水之北軒,索名於我,因命曰淵明軒。陳即日去職, 余高斯 人,為賦是詩,寄題軒上。乙丑十月彭城作)>

松桂 松樹和桂樹。 弟子璵璠相照耀,兒孫松桂••

忠信,松柏難凋耐雪霜。」(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之二)>);「鷓 鴣不入饌,松柏有常心。歸來應未老,但道古猶今。」(晁說之<喜魯直還用前韻再作

>);「芝蘭不獨庭中秀,松柏仍當雪後青。」(秦觀<別子瞻>);「松柏天生獨,青青 貫四時。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黃庭堅<歲寒知松柏>);「秋風坐見蒲柳盡,

歲晏惟有松柏堅。」(蘇轍<宜徽使張安道生日>);「堅姿映松柏,直節凌榛荊。」(蘇 轍<次韻子瞻見寄>)

2.松竹、松筠

松樹和竹子就其材質的堅韌,同樣有著經冬不凋的特性,固用以比喻節操堅貞。如 詩人提到:「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又「雷雨連 年起臥龍,穆然臺閣有清風。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俞本自公。松竹經霜俱不改,鹽 梅共鼎固非同。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之 二十三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說出松竹歷經霜冷仍不改其本色;「芬敷謝 桃杏,清勁比松竹。」(蘇轍<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之二)>)借松竹表達對人 的讚美之詞;「金石不隨波,松竹知歲寒。」(黃庭堅<頤軒詩>)透過松竹知歲寒之性 表現出堅貞的一面。

換一詞「松筠」來看,同樣顯透出操守堅貞的意涵,如:「晚節相知者,操節許松 筠。」(梅堯臣<寄宋次道中道>);以及說出自律的堅毅性,在「枳棘心何恨,松筠操 自持。」(王禹偁<謫居感事>);「曲池涵草樹,啼鳥悅松筠。」(歐陽修<題光化張氏 園亭>)詩中提到面對種植松筠之庭園,有著喜悅的情境。藉松來描寫一種情境。

3.杉松

杉樹和松樹,同樣有耐歲寒之性。在宋詩中提到「 杉松自宿千年鶴,橘柚堪輕萬戶 侯。」(王禹偁<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除了堅貞之特性,此師也從時 間觀下了長壽的詮釋;或者加入佛禪思想的詩作也在杉松之中,如:「杉松廡門森老蒼,

佛屋深夜幡花香。」(范成大<夜至寧庵,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將去,次其韻>)

4.松桂

松樹與桂樹的結合,在詩作中多半有讚美之意。如:「路窮斤斧絕,松桂得干霄。」

(蘇軾<南寺>)言南寺雖高,不易前往,然美亦在不易得之處可見;「山東桑柘多,

江南松桂茂。」(梅堯臣<寄題廬陵董氏桂林書齋>)江南的風景佳,使的松樹桂樹猶 為茂盛;「寶冊瓊瑤重,新庭松桂香。」(蘇軾<皇太后閣>)透過桂樹的香氣描述皇太 后閣,實則美其人如桂之清香。

(二) 、死亡的意義

「松楸」、「松檟」這兩詞語也是植物的相結合,松樹和楸樹因多種植在墓地,所以 有墳墓的象徵;松樹和檟樹就材質來看,可以製棺所用,故也稱為墓地。人死亡之後的 永久居留地「墓地」,在中國人意識思維中,死亡並不是結束的終點,面對死亡採用的 態度是莊嚴而敬重的。所以採用好材質的製作棺木。在於永恆的追思與尊敬。

在挽詞中最常見到「松檟」、「松楸」的合用,如:「松檟政疏疏」(楊萬里<挽謝母 安人胡氏>)、「平昔家庭敦友愛,可憐松檟亦連陰」(歐陽修<劉丞相挽詞>)、「三川 歸葬地,松檟自扶疏」(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旋插松楸未著行」(王禹偁<送密 直溫學士西京遷葬>);「九原相望接松楸」(歐陽修<宋司空挽辭>);「松楸十里行」

(陳師道<壽安縣君挽詞>);「落日松楸陰隧道」(黃庭堅<李濠州挽詞>);「秋風灑 涕松楸外」(蘇轍<臨川陳憲大夫挽詞>);「告第賁松楸」(楊萬里<陳商卿挽辭>)。 另外「松柏不翦」也有言其先人墳墓安然如故之意。翦,砍伐。仲常統《昌言》曾 說:「古之葬,松柏梧桐以示其墳。」故「松柏」也為墳墓的代稱。

(三) 、隱逸的生活

「松菊」的結合用法,從陶淵明之後,詩人的喜愛比例相當的高。在於藉由對松菊 的喜愛轉移對詩人陶淵明的精神依託,也就是選擇隱居不問世事的生活。就如宋詩中提 到的松菊詞語,似乎和陶淵明都有著相關性,如:「松菊今彭澤,山川古會稽。」(陸游

<夜分不寐起坐園中至旦>)、「思家松菊荒三徑,回首謳歌沸二天。」(蘇轍<次韻子 瞻寄眉守黎希聲>)、「萬鍾會作夢幻過,三徑空嘆松菊荒。」(陸游<題閻郎中溧水東 皋園亭>)、「宦途昔似伏轅駒,退處今如縱壑魚。手自掃除松菊徑,身常枕藉老莊書。」

(陸游<自笑>)

(四) 、依戀的扶持

「松蘿」是松樹和藤蘿一樣互相倚靠,這在自然界是一有趣的現象,一強一弱,硬 軟互補的兩植物,可以共生共存,和諧的宇宙世界也應該如此,如同太極的陰陽相生、

剛柔並濟,是一融合的生命觀。 如:「女蘿上杉松,野葛蔓畦朧」黃庭堅<明叔知縣和 示過家上冢二篇復次韻>,描述附著攀爬的依靠因此比喻夫妻和睦相處為「松蘿共倚」, 宋詩中提到的松蘿,多以合而為一新詞專指藤蔓而言,雖虛化了原指松的意義,然藤蔓 此類植物,若無依附物是無法生存的。藤蔓之多可遮蔽陽光,如:「松蘿滴翠白晝陰,

七十二峰中最深。」(范成大<毛公壇福地>)言即白晝被松蘿所遮蔽如陰暗之感;或 借言說出路迢迢的曲曲折折「茆檐前後久松蘿,百里乘閑向此過。」(王安石<題友人 壁>)

二、「松」的物性用法

同樣從兩兩不同字詞的結合來看,當「 松」字放在名詞之前,後頭的名詞才是所指 之物,此時「松」已化為物性的使用,意義已被虛化,重點在於後頭名詞才是所代表的 屬性,松在此時所代表的僅僅是是物性。就宋詩中的詩句整理出如下的表格來看松隨詞 性的轉變意義也隨之更動的特色。

詞語 詞 義 宋 詩 例 句

松風 風吹松林 半窗蘿月獨欹枕,滿院松風常掩關84。 松聲 風吹松林所發出的聲音 雨洗風吹桃李淨,松聲聒盡鳥驚春85。 松籟 即松濤,松林間風吹樹林的聲

音。籟,空虛處所發出的聲響

秋郊多烈風,夜壑起松籟86

松釵 松樹的枝葉 雨園殘竹粉,風砌落松釵87

84 陸遊<閑趣>

85 黃庭堅<到官歸志浩然>

86 陸遊<秋夕大風松聲甚壯戲作短歌>

87 陸遊<幽事>

松扇 用柔嫩松皮製成的一種古扇。另 一說是水柳皮製成,因紋路酷似 松皮,故稱松扇。

清嚴不受橐中獻,萬裏歸來兩松扇88

松煙 用松樹燒成的煙灰,為古代製墨 的材料。

綠渠浸麻水,白板燒松煙89

松節 松樹的節心。因富於油脂,故古 時常燃以照明。亦可供藥用。

松節然膏當燭籠,凝煙如墨暗房櫳90

松醪 用松膏釀製的酒。指酒名。 荷花正鬧蓮蓬嫩,月下松醪且滿斟91 松香 松脂蒸餾後剩下的物質,固體,

透明,質硬而脆,淡黃色或棕 色,,是製造油漆、火柴的原料。

徘徊月色留壇影,縹緲松香泛蠟煙92

就以上的表格所示,可分為三個方向來看:

(一) 、空間視覺的場域:松風

首先從空間視覺的場域來說:詩人所見處了具體存在的松樹之外,更看見了松與宇 宙之間的空白美,因此視覺的場域不斷的擴大,眼見所及不單單眼見而已,未見的宇宙 或許憑藉著詩人的想像,也可藉由媒介物來牽引無限大的宇宙,「松風」的書寫就是一 例,風可吹過松林,若無足夠的空間場域,風豈能來去自如呢? 詩人不僅留意到松,

也注意到松周圍的虛無存在。以下試列舉出幾位詩人面對「松風」的不同思維為例:

1.松風的擾人清夢

「半嶺松風破睡時,起看山月倚筇枝;縱橫滿地髯龍影,盡是當年手自移。」

(陸游<松風>)

因松風的干擾而無法入眠,透過月光的指引,滿地的松影扶疏就像鬚髯蒼蒼的龍

88 張耒<謝錢穆父惠高麗扇>

89 蘇軾<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 >

90 范成大<上秋日田園雜興十二絕>

91 楊萬裏<感興>

92 蘇軾<次天字韻答岑巖起 >

影,松風在此時不當是空白場域下的遊魂,而是與詩人在特定時空中有了互動。

2.居高臨下迎松風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非絃亦非匏,自起簫韶音。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 琴。鳳皇下雲霓,鏘鏘鳴中林。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潔如庖羲易,洗人

此閣宜登臨,上有松風吟。非絃亦非匏,自起簫韶音。明月萬里時,何必開綠 琴。鳳皇下雲霓,鏘鏘鳴中林。淳如葛天歌,太古傳于今。潔如庖羲易,洗人

在文檔中 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 (頁 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