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採用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中的個案研究,

以訪談為主,而以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為輔,有關各種研究方法,茲說明如 下:

一、文獻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之一為文獻分析法,藉由搜集、整理、歸納、分析相 關文獻,以探討魯道夫.史代納生平,並瞭解其教育理念,及華德福教育的 特色來達成本研究第一、第二研究目的,並以此文獻分析的基礎,協助分析 與瞭解華德福教學的實踐以助達成本研究第三、第四個研究目的。

二、訪談法

潘淑滿(2003)指出訪談法是質性研究的資料收集的方法之一,是研究 者運用口語敘述的形式,針對特定對象收集與研究有關的資料,以便對研究

然的環境中有一種被尊重與平等的情境中進行雙向式的溝通與對話,研究者 本身須本著開放的態度與彈性的原則,讓受訪者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意見及感受。質性研究的訪談法具有以下幾項特色:(一)有目的的談話(二)

雙向交流的過程(三)平等的互動關係(四)彈性原則(五)積極的傾聽 本研究以訪談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透過訪談法來瞭解受訪者的主觀感 受,並就下列「訪談目的」、「訪談方式」、「訪談時間地點」加以說明訪談法 的實施。

(一)訪談的目的

黃瑞琴(1991)在質的研究中指出,訪談(interview)通常是兩個 人(有時更多人)之間有目的談話,其中由研究者引導,蒐集研究對象 的語言資料,以瞭解研究對象如何解釋他們的世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在探討華德福教育的理念及教學實踐,故採用訪談法,深入瞭解受訪 者的真實感受及想法。

(二)訪談方式

訪談的方式可分為「結構式」、「非結構式」及「半結構式」訪談,

胡幼慧(1996)。有關訪談的定義敘述如下:

1、結構式訪談

所謂「結構式的訪談」又稱為「正式訪談」是指研究者在 訪談的過程中運用預先設定的結構式的問題,進行資料的收集。

2、非結構式訪談

「非結構式訪談」又稱為「非標準化訪談」或「開放式訪 談」,研究者不須預先設定標準化的訪談大綱,較重視如何在 自然情境中瞭解複雜現象或行為背後的意義。

3、半結構式的訪談

「半結構式的訪談」又稱為「半標準化的訪談」或「引導 式的訪談」,半結構式的訪談是介於結構與非結構之間的一種 資料收集方式,在進行訪談之前研究者須設計訪談大綱,做為 訪談的指引方針,但進行中不須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進行訪 談,可依實際狀況彈性調整訪談問題。

本研究所採用的是非結構式的訪談,(訪談大網如附件五)不同於 結構式問題設計及強調問題的先後順序,非結構式訪談,主要著重於研 究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情形以蒐集資料,如同平日的對談型式一樣,

但非結構式訪談範圍縮小在研究者興趣的領域內,基本上訪談過程控制 較小,但需掌握受訪者的反應,宜必須針對研究問題的經驗及態度等。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2000;黃瑞琴,1991);除此之外,

研究者亦藉助非正式訪談的模式,像日常談話,採隨意的、自由的、開 放的,來引導談話進行的方向(胡龍騰等人,2000;黃瑞琴,1991)。

(三)訪談的時間和地點

由於研究者在研究期間亦擔任教學工作,因此,在訪談的時間上限 制頗多,大多在研究者及受訪者有空堂、放學後或是假日時進行訪談,

三、觀察法

本研究除訪談外,輔以觀察法,分別以觀察的目的、觀察的實施方式加 以說明(如表 3-1 所示) :

(一)觀察目的

黃瑞琴(1991)指出,從參與觀察所獲得的初步資料,提供研究者 發展訪談問題或其他更特定研究工具的洞察力和線索,參與觀察也能進 一步檢核和評估訪談和其他技巧所獲得的資料。本研究希望藉由觀察法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和訪談內容相對照,其目的即在補充訪談法的不足,

且進一步檢視訪談資料。

(二)觀察法的實施方式

有關觀察法的方式,依研究者在現場觀察時,介入或參與觀察對象 和活動的程度而有不同,Raymond(1958)依介入程度的高低而將其分 為下列四類(引自黃瑞琴,1991):

1、完全參與者(a copmplete participant)研究者完全參與現場活 動,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行為沒什麼明顯的不同。

2、參與者即觀察者(a participant-as-observer)研究者以一種現場 局內人的角色來觀察現場活動。

3、觀察者即參與者(a observer-as-participant)研究者參與現場情 境作觀察,但並不影響現場的社會系統。

4、完全的觀察者(a complete observer)

研究者完全不參與現場活動做個完全從旁觀察的觀察者。

在本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是以完全的觀察者進入班級中,在研究

情境中,盡量不影響現場情境為原則。

四、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在訪談法、觀察法之外,輔以文件分析法。黃瑞琴(1991)指出 在質性研究中,文件分析的主要用途是檢驗和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文 件資料分為兩類(引自黃瑞琴,1991)

(一)公眾的文件

通常是官方或組織對外發行或在內部流通使用的文件資料。如招生 簡章、教學計畫、教學日誌、評量記錄、教師備忘錄、家長會議記錄等 等。

(二)私人的文件

是指個人所寫的第一人稱敘述,描述自己全部或部份的生活,或是 對某一個主題事件或經驗的自我反省觀點。如日記、自傳、記事本、作 品等等。

本研究文件分析部分,除公眾文件外,最主要的來源是研究對象所提供 之自傳、教學計畫、再與訪談及觀察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