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師發展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動機與策略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第五章 教師發展數位典藏融入 教學之動機與策略

在教學界,對於數位典藏資源是相當陌生的,一方面這是新興的資源,另一 方面此資源應用推廣於高中教學又更晚,這些參與數位典藏計畫或參加數位典藏 教案比賽的老師是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前鋒,他們的經驗與看法,可作為數位典 藏資源融入高中國文教學重要的指引,提供其他高中國文老師、數位典藏資源單 位參考。

本章訪談參與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之高中教師,訪談輔以問卷進行,首先 從受訪者平日授課,其蒐集國文教學資源的管道與模式,以及參與數位典藏教案 設計的契機,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策略,進而了且其對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 看法,最後分析目前高中國文教學現場應用數位典藏的困難。分為五節探討得獎 教案教師對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看法,第一節受訪者基本資料介紹,第二節教師 參與數位典藏教案的動機;第三節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資訊行為、與融入於 教學的現況、應用;第四節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於國文教學的策略;第五 節透過問卷,分析歸納教師們使用數位典藏的困難;第六節綜合討論。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

教師受訪對象以立意取樣,尋找參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教案發 展及比賽得獎教案老師,得獎教案 18 份,參與教案老師 19 人,回收問卷與訪 談共 13 份(兩位老師兩年得獎,不含筆者,3 位老師聯絡不上)。來自全台灣 5 各縣市 13 所學校,教師皆是擔任高中職老師時參與教案,其中有一位老師後轉 任國中,其中女生 8 位、男生 5 位,教學年資以 11-20 年為多,乃屬教學的專 家,僅一位 H09 是新手老師。

受訪者訪談時間均於 2011 年 3 月到 4 月,透過親自訪談或電話訪談,輔以 問卷填寫完成,受訪者訪談時間為 40 分鐘到 90 分鐘,多數個案訪談時間平均 為 60 分鐘,訪談內容透過訪談大綱,環繞在了解其參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的契機、其平日教學資訊行為,進而對數位典藏資源的看法、使用之困難、需求。

每一次訪談均在受訪者同意下錄音,並於訪談完成後謄寫成文字稿,進而分析。

(見表 3-8 訪談者(問卷)清單)

13 份訪談資料中,受訪老師 11 位集中於台北市、新北市,有兩位於南部(高 雄、台南),另外一位於新竹,2004-2005 年參與計畫的老師均位於台北市、新 北市,其直接參與計畫,2009-2011 年得獎的老師,大多也為台北市、新北市老 師,由此可了解推估,於都會區的老師對於資訊科技資源融入教學的管道、企圖 心是比較多、比較高的,其於教學上應用的多元,到數位典藏資源的了解,進行 大膽的實驗與嘗試。

第二節 教師參與數位典藏教案的動機

訪談老師參與數位典藏教案之動機,十三位老師均聽過『數位典藏與數位 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而主要透過下列四種動機:(一)研習、(二)參與數位 典藏相關計畫、(三)網路上不經意瀏覽的方式、(四)教學研究。

(一)研習

2004、2005 年是數位典藏進行高中職推廣計畫,有些老師直接由學校公告 得知研習自動報名或是學校指定參加相關研習。

「國文老師邀請參加台大圖書系舉辦的說明會,決定參加撰寫設計教案的 工作,在當時的組成討論中,決定小組成員」(A01:3-4);

「由校長指派參與此計劃」(A02:3);

「研習是契機」(B03:3-4)。

而 2009 年後,教育部開始辦理高中教案比賽,於 2009 年官廷森老師的開 展及分享研習中開始提到「數位典藏資源」,因此陸續有人開始使用,其中 L13、

K12、I10 老師這樣分享的:

「其實我參加設計這一份教案之前,我多多少少有使用多媒體、數位方式 融入課程教學,但是就有一次邀請官廷森老師來演講,因為我去學科中心 參加種子教師研習「資訊融入教學」,其中官廷森老師介紹到他設計的教 案,以及他自己如何融入教學」(K12:3-6)。

「國文學科中心所舉辦的研習『資訊融入教學』,聽完分享後,就躍躍欲試」

(L13: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我都是因為去參加北一女學科中心研習才知道有這些數位教材的研發,

但他沒有特別提到數位典藏,是研習中有老師分享到他搜尋資料的管道,

我才把他擴及出去,這就扣合到你的第一個問題,我怎麼接觸到的。」

(I10:4-6)

這部份老師,對於數位典藏來自於計畫的啟蒙和研習參與,了解數位典藏資 源後,開始進行實際教案的製作,在製作中摸索數位典藏,2009 年後教育部開 始建構『高中學科資訊融入教學網』,提供教學元件下載,學科中心肩負了一些 推廣的責任,展開研習,直接對第一線的老師進行培訓。

(二) 參與數位典藏相關計畫

2005 年 C04、E06 和 F07 受大學教授邀請參與劉渼教授數位典藏計畫。

「攻讀碩士學位時,指導教授課程中,對於資訊融入國文教學產生極大興 趣,因此加入教授的研究團隊,參與國家數位典藏計畫,並以此為碩士論 文研究主題」(C04:3-5)。

「在大學教授的邀請下,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的教案設計,又因本 身 任教高中,有實際教學應用與需求,故開始接觸數位典藏」(E06:3-4);

「2005 年推廣計劃中國文科團隊的指導老師召集,個人認為是一項很有意 義,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故得以參與教案設計活動」(F07:3-5)。

(三)網路上不經意瀏覽或收集到

A02 與 L13 訪談老師,對於數位典藏的認識,是由網路上瀏覽時不經意看 到的,進而使用相關資源,進而參與教案比賽。

「接觸數位典藏資源是看到教育部的教案比賽資訊,因此便到該網站瀏覽,

便發覺此網站的資源豐富,便以此設計一份教案」(J11:3-4)。

(四)教學研究

D05 老師面對當時九年一貫的先知先覺,投入了跨學科資料庫、教案的設 計,這是視實際教學的應用與需求而參與,這是一個新的電子資源,新的教學資 源庫,對老師是一種吸引,由此可知數位典藏所具備的潛力。

「當初政府正如火如荼地推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其中對於國文科 的期許是希望能夠將數位資源融入教學,再加上國科會的數位典藏計畫正 逐步推動,將許多書面材料轉化成電子資源,以利社會大眾能夠不受限時 間、空間應用這些資源,因此參加了 2005 年數位典藏高中職教材推廣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D05:3-7)。

2010 年筆者在修業過程中,接觸數位典藏相關專業知識,萌發以此主題進 行研究論文,為實際了解數位典藏融入教學利用,因此參與 2011 年教案比賽,

進行教學研究,也試圖參考相關得獎教案,進行教學模式、策略的建構。

第三節 教師使用數位典藏網站的行為與看法

本節探討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行為與看法,第一部分,了解老師平日教 學資源選取時的資訊行為,第二部份:透過訪談了解數位典藏資源於教學現場的 使用狀況,最後調查老師們對數位典藏資源特色及應用之方法。

一、教師教學資源的資訊行為

受訪 11 位老師,每天上網均在 2-3 及 4-5 小時之間,使用網際網路的年資 也很早,資訊科技融入生活啟蒙的早,大多數老師均常使用搜尋引擎進行教學資 料收集,其次是個人製作的教學檔案,再其次是圖書館資源多採經常使用到偶而 使用,使用他人網際網路內容是見人見智。可看出,這些老師有相當的資訊素養,

擅長利用網路資源,進而將素材置入教學,發展成教案或上課資源。

教師們利用網路的便捷性搜尋資料以製作豐富教學內容,據訪談分析教師們 對於課程教材的資訊行為、對使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行為有兩種,一種是無 特定目的,另一種則因有教學目的而為之,分述如下:

(一)隨意瀏覽

受訪教師提及從事資料查找時,不一定是有目的的進行,偶而也是放鬆自己 的休閒方式,隨意瀏覽各種網站,此種資訊偶遇的方式大部分教師都有經驗,並 無意中增加教師的知識性和愉悅經驗。

「那時我花了很多的心思,後來被我找到了~我後來發覺到我用很笨拙的 方式。我發現到跟我進入每一個網站個別網站搜尋會有出入,因此如果我 要找到好資料,我必須要進入每一個網站細項,因此在探索上,這不是每 一個老師有時間或精力可以去做到……我那一陣子,我假日會給自己兩三 個小時,去看看有這東西,然後就把圖片記起來,網址抄起來,做成我的 資料夾,然後再思考它可以放在哪,否則臨時要去找,要去用、設計教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會很難」(F08: 39-44,106-108)。

(二)目的性尋找

多數教師在教學進行前,會先蒐集手邊教材相關資料並進行閱讀,之後習慣 興趣網路找尋資料以補齊教學資源之不足,可方便尋求原典、搜尋教學元件、尋 求靈感來源。

「我最常用的是教科書配套,我不僅使用版本這一家,更會收集其他家的 數位光碟,研究各家 PPT 的內容,此外我有參與替某一家剪片子,發現片 子越來越多,因此也順便研究一下,且教科書後邊有許多延伸資源,後邊 有許多延伸資源,我就連結出去稍微看一下」(I10:22-25)。

教師在教授經典古文內容時,需進行考據原典或援引原典的意義,上網查找 原典資料是最方便的方式;透過網路上搜尋教學元件,如素材、教案、學習單、

投影片等,可輕易的讓教師使用自己組成另一個新的材料,一般而言使用素材以 動畫為主,在於引起學生之學習動機;最後教師對於教學常有一些策略及教學設 計,這些巧思並非憑空而得,受訪教師多表示,其上網有目的查找及檢索資料是 為了尋找靈感,而這部份的資料搜尋較偏向意念化,檢索時會參考教案及專科活 動的教師網站,學科中心歐陽宜璋老師於國文學科中心建置了文言文互動討論 區,裡邊將一些教學創意整理後置入,且在最夯的 face book 上有『全國國文社

投影片等,可輕易的讓教師使用自己組成另一個新的材料,一般而言使用素材以 動畫為主,在於引起學生之學習動機;最後教師對於教學常有一些策略及教學設 計,這些巧思並非憑空而得,受訪教師多表示,其上網有目的查找及檢索資料是 為了尋找靈感,而這部份的資料搜尋較偏向意念化,檢索時會參考教案及專科活 動的教師網站,學科中心歐陽宜璋老師於國文學科中心建置了文言文互動討論 區,裡邊將一些教學創意整理後置入,且在最夯的 face book 上有『全國國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