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國文教師運用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國文教師運用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Master's Thesis E-learning Master Program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政 治 高中國文教師運用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之研究. 大. 立. sit. io. 研 究 生:黃 琇 苓 撰. er. Nat. y. 指導教授:王梅玲博士. ‧. ‧ 國. 學. Integrating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 into Instruc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ers. al. n. v i n C h : Dr. Mei-Ling Advisor e n g c h i U Wang Author :Hsiu-Ling Huang. 中華民國一○一年七月 July , 2012.

(2)

(3)

(4) 謝 辭 金風玉露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從師大到清大到政大,從中文到歷史到 圖資,求學歷程一頁風景,跌跌撞撞,每一步伐,有思索、有驚嘆、有感悟、更 有感動不已頻頻流下的甜美淚水,此刻. 落地,完成論文,不只是行走於外的動. 線,更是生命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自己連結的過程,箇中滋味,飲水冷暖「路 的盡頭還有路,只要願意走下去」,一路的顛簸,我走到了~一粒蒸不爛、煮不 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銅豌豆。 感謝指導教授王梅玲老師,在忙碌之際,悉心而辛苦的指導與關懷,從研究. 政 治 大 專業及態度令人相當敬佩,跟著老師的腳步進行研究,是我這一生中最難得也是 立. 目的的擬訂、研究架構的方向及過程等,給予我多方指正與建議,老師對研究的. ‧ 國. 學. 最寶貴的學習旅程。感謝口試委員楊美華老師與莊道明老師在論文計畫書及論文 審查時給我諸多的建議及指導,具體指點我論文修正方向,使本篇論文更臻完善。. ‧. 兩年的研究生涯,從所上師長身上學到治學態度與待人處世的方法,蔡老師. sit. y. Nat. 的大俠風範、薛老師的王者之道,感謝政大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所有師. al. er. io. 長們的諄諄教誨、毛助教的協助;也感謝一起在研究所學習的好友們孟卿、雅鈴、. v. n. 淑芬,及同門湘宜、正良,還有其他同學們,有你們真好!. Ch. engchi. i n U. 研究所就讀這段時間,白天忙學校事務,晚上、假日要忙進修讀書,雖然繁 忙,但是家人總是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感謝父母的栽培、寬容與關懷,也感 謝生活中陪行好友的鼓勵、學生的包容,更感謝 Sam 與 Bokey 在河濱公園伴著夕 陽的晃盪與放空,你們真的是我精神支柱,沒你們的體諒,研究所這趟路程或許 無法順利如期完成。 最後,謹以此論文獻給我最摯愛的父母~~~~謝謝你們成就我的人生 一頁風 景的灑脫! 黃琇苓 謹誌 101.7.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有四:1.探討數位典藏支援國文教學的意涵與最佳實務、2.探討 數位典藏網站融入高中國文教學的模式、3.探討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成功案例之國 文老師的教學策略、4.高中國文老師運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推動建議。 配合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得獎教案、訪談教案設計老師,期望能據以了解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之模式、策略,了解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資源的動機、 需求與看法,進而提出對未來我國文教學界應用數位典藏網站之建議。 本研究使用「個案分析法」、「深度訪談法」,首先分析歷年數位典藏融入 高中國文教學得獎教案,發展出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模式,以幫助教師應用整 合到教學歷程及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以達到將數位典藏做最有效利用的目的;接 下來對得獎教師進行訪談,了解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現況、困難與需求。根 據研究結果,可獲得以下結論:. 立. 政 治 大. 一、 數位典藏網站融入國文教學的必要性. ‧ 國. 學. 1.數位典藏的豐富資源,是語文教學的極大寶藏,有助於創意學習、資訊融入, 值得大力推廣。. ‧. 2.數位典藏網站擴大教育層次,扮演教學資源、學習環境、學生創作等三種角色。. Nat. sit. y. 二、 數位典藏網站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應用模式與教學策略. n. al. er. io. (一)建構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三模式: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評量階段. i n U. v. (二)統整、分類台灣地區語文類數位典藏 101 個網站,以古典文學為多,融入教 學時機、方法均較為多元與深入. Ch. engchi. (三)研討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指南: 1. 「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綜合活動」三個時段,是教師進行數位典藏網 站融入教學最適宜進入的時機。 2. 「閱讀教學」、「課文教學」是最適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類型。 3. 「作者講解」是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最多、最深入的時機。 4. 「問題導向」、「網頁主題探究」是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最常應用的教學實施策 略。 5. 「情境教學」可活化國文教學。 6. 「自編並使用數位典藏評量」為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最常使用的評量 i.

(6) 模式,以「學習單」、「專題實作」內容為主要的方式。 三、 高中國文老師使用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的困難與需求 (一)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的困難 1.數位典藏資源認知不足,使用率、續用率低。 2.數位典藏資源,需要老師配合課程進行篩選與組織。 3.缺乏資源統整的「高中國文教學入口網站」,使用意願不高。 (二)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的需求 1.內容需求:圖片與影音資源的豐富度。 2. 功能需求:網頁主題導覽、檢索查詢、資料下載。. 政 治 大. 3. 推廣需求:「研習課程」與「教學觀摩」。. 立. 關鍵字: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數位典藏、國文教學、高中國文.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7) Abstract This thesis contain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examines the effect and and practibility of digital archives in supplementing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aims at analyzing the mode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integrating into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 Next, I would elaborate upon the successful cases of the mode mentioned above in authentic contexts. I conclude the thesis in the fourth chapter by offering suggestions to this approach. In light of my research goal, I analyze award-winning teaching plans as well as interviewing these teachers in the hope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mode and strategy of digital archives applied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 In addition, by reexamining the motives, needs, and viewpoints of this approach, I would like to provide teachers in this field with suggestions about the authentic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 employ two methodologies,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analyze award-winning teaching plans applying 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s. By means of integrating these resources into Chinese teaching, this could practically facilitate in-class activities for. n. al. er. io. sit. y. Nat. the purpose of exerting its maximum benefits. Next, via interviews with these teachers, I could follow and observ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bstacles and conceivable improvements. Based on my research result, the following is my conclusion. I. The Essentiality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in Chinese Teaching A. The resources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are highly recommended for its abundance and significance. They are beneficial for generating creativity and sharing data. B.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do broaden educational dimensions; they serve as teaching resource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platforms. Ch. engchi. i n U. v. for brainstorming. II. The Effect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in Supplementing Chinese Teaching A. They construct three modes for the authentic application: the phase of preparation, the phase of practice, and the phase of evaluation. B. Chinese classics cover most of the resources in the category, and they are more dimensional in authentic teaching contexts. C. The Guidebook of Digital Archives Websites in Chinese Teaching iii.

(8) a. Teachers are recommended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method in. b. c. d. e.. three phases: motivation trigger, activity design, and activity integration. The most appropriate genres applied ar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text instruction.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 observed is the introduction of author. The most practical strategies applied are question-oriented method and theme page research. Contextual teaching could facilitate Chinese teaching.. f. Self-edited digital archives evaluation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form of studying sheets and seminar course. III. The Difficulties and Needs in Application A. The Difficulties a. The promotion of this method covers a low scope. As a result, th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rate of usage and sustainability is low. b. The application of it in authentic teaching contexts collide with the current course designs. c. It lacks compatibility and integration. B. The Needs. n. al. er. io. sit. y. Nat. a. The content: add more photos and audio-visual resources b. The function: improve theme page guidelines, search query, and data download c. The promotion: apply the method in “Study Course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Ch. engchi. i n U. v. Key Word: Digital Archives in Supplementing Chinese Teaching, Digital Archives, Chinese Teaching,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 iv.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理論建構 ……………………………………11. 政 治 大. 第二節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發展與應用 …………………………………25. 立. 第三節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的應用 ………………………………32. ‧ 國. 學. 第四節 高中教師資訊需求行為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 第一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3. Nat. sit. y.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3. n. al. er. io.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5. i n U. v.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實施工具 ………………………………………………49. Ch. engchi. 第五節 研究步驟 ……………………………………………………………64 第四章.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得獎教案分析 ……………………… 66. 第一節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得獎教案概述 …………………………………66 第二節 教案教學內容 ………………………………………………………68 第三節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模式 …………………………………75 第四節 得獎教案選擇數位典藏網站與原則……………………………… 8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第五章. …………………………………………………………101. 教師發展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動機與策略 ………………………106.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 …………………………………………………106 v.

(10) 第二節 教師參與數位典藏教案動機………………………………………107 第三節 教師使用數位典藏網站的行為與看法……………………………109 第四節 數位典藏網站融入國文教學的策略………………………………118 第五節 問卷調查分析………………………………………………………125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3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0. 第一節 結論. ………………………………………………………………140. 第二節 建議. ………………………………………………………………14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150. 學. ‧ 國. 參考文獻. ……………………………………………………148. ‧. 附錄…………………………………………………………………………………160 國文教學數位典藏網站清單 …………………………………………160.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83. 附錄三. 調查問卷 ………………………………………………………………185. 附錄四. 得獎教案範例 …………………………………………………………189. n. al. er. io. sit. y. Nat. 附錄一. Ch. engchi. i n U. v. 1.2005 黃詣峰…………………………………………………………189 2.2011 黃琇苓 ……………………………………………………… 200. vi.

(11) 表目次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教案一覽表…………………………………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使用資源分析表 …………………………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時機表………………………………………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策略方法表…………………………………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評量模式表 ……………………………… 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之數位典藏資源之評量模式………………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站選取原則………………………………………… 訪談者清單 ………………………………………………………………. 50 56 57 58 59 59 60 62. 表 4-1 得獎作品基本資料分析 …………………………………………………… 68 表 4-2 使用資源形式……………………………………………………………… 71 表 4-3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規劃與設計 ……………………………………76 表 4-4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實施策略 …………………………………………7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表 4-5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評量策略 …………………………………………83 表 4-6 數位典藏評量資源之評量模式 ……………………………………………85 表 4-7 應用數位典藏網站統計 ……………………………………………………88 表 4-8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站選取分析………………………………………… 91 表 4-9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時機…………………………………………… 95.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 5-1 教學資料來源及偏好程度…………………………………………………125 表 5-2 得知數位典藏管道…………………………………………………………126 表 5-3 使用數位典藏網站頻率……………………………………………………126 表 5-4 未來使用數位典藏網站意願………………………………………………126 表 5-5 向別人推薦數位典藏網站的可能性………………………………………127 表 5-6 使用數位典藏困難…………………………………………………………127 表 5-7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適用類型 ……………………………………… 134. Ch. engchi. vii. i n U. v.

(12) 圖目次 圖 2-1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資源網 ……………………………………………13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2-5 圖 2-6 圖 2-7 圖 2-8. 高中學科資訊融入教學資源網 …………………………………… 13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模式鷹架 …………………………………………22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準備階段 ……………………………………… 23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實施階段 …………………………………………24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評量階段 ……………………………………… 24 數位典藏金銀島 ………………………………………………………25 網路展書讀 ……………………………………………………………28. 圖 2-9 蛙蛙世界學習網 ………………………………………………………29 圖 2-10 文言文語文互動區……………………………………………………34 圖 3-1 研究設計圖 ……………………………………………………………44 圖 3-2 研究步驟 ………………………………………………………………6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4-1 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指南 …………………………………………104 圖 5-1 數位典藏內容資料需求……………………………………………… 132 圖 5-2 數位典藏功能需求…………………………………………………… 133 圖 5-3 數位典藏推廣服務需求……………………………………………… 13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數位典藏是將有價值的文物資料加以數位化,其主要目的是文化的保存者與 教育學習。在資訊科技時代,線上資料庫已成為快速獲得資訊的認知工具,網路 多媒體成為「第六語言」,是一種表現工具。數位典藏的豐富內容與知識,提供 教師們一個巨大的教材資料庫做為參考,也是能引發學生多重器官運作的認知與 表現工具。 數位典藏具有不受時空限制、提供多媒體館藏及館藏資訊經過組織整理與分 析等特質,因此成為數位學習的新場域,是數位學習素材的主要來源之一。M.. 政 治 大. Fuchs 即認為,數位典藏若能支援數位學習,則其不僅能分享、保存及組織數. 立. 位典藏內容,同時也能將人們的不同觀點及思想在該處匯集,使得教師與學生有. ‧ 國. 學. 機會與更大社群的學習者分享、討論、交換經驗及意見,群體激盪新知識 (Fuchs,2004)。. ‧.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數位典藏網站融入高中國文教學之策略模式,分析. y. Nat. 所蒐集得獎教學案例之應用模式,訪談教案設計老師,了解使用數位典藏網站的. sit. 動機、需求與看法,期望能了解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之模式、策略,並提出對. n. al. er. io. 未來我國語文教育界應用與推廣數位典藏網站之建議。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 i n U. v. 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為名詞 解釋。. Ch. engchi.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全球資訊網的興起,「數位革命」浪潮在全球開展,資訊技術與數位科技改 變了人類生活,資訊的數位化、網路化及跨平台化已成為趨勢,讓學習可以突破 時空的限制,也因媒體科技的匯流趨勢,資訊科技、傳播科技領域的加入,讓教 育科技領域呈現更多元及創新的樣貌。. 1.

(14) 二十一世紀後,將國家文物數位化之數位典藏機制蔚為風潮,觀諸各科技先 進國家,紛紛投入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之運作,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教育」 即「國力」,教育水平反應了國家之競爭力,政府思及如何借助數位科技發展, 提昇教育之學習成效同時,亦開啟了數位學習與當代教育結合的契機,為數位典 藏融入教學注入新的活水泉源。 根據李德財(2008),相較世界其餘國家,台灣也是唯一以國家力量來整合公 私部門及學科領域,進行國內重要文物典藏的數位化工程,並以數位典藏內容引 導資訊科技,建立跨學門、跨領域的資料庫與應用者。1990 年起行政院國科會 推動「迎向千禧年-以人文關懷為主軸的跨世紀科技發展」方案,「數位博物館 專案」為其中計畫之ㄧ;1996 年中央研究院執行「台灣研究網路化」主題計畫,. 政 治 大 1998 年國科會開始推動「數位博物館計畫」,並於 2000 年進行第二期,同年 立. 將台灣本土資訊數位化呈現於網際網路中,為台灣早期的數位典藏計畫之一;. ‧ 國. 學. 行政院通過「國家典藏數位化計劃」,2002 年將「數位博物館計畫」、「國家 典藏數位化計畫」、「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整. ‧. 編為國家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同年亦通過「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 畫」的構想,強調建立數位學習產業,以數位學習加強國家競爭力。2008 年起,. io. er. 合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 sit. y. Nat. 行政院國科會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整. al. v i n Ch 典藏發展,將資料數位化儲存於網路,透過相關技術,突破傳統、打破時空隔閡, engchi U n. 1997 年教育部開始推動為期 10 年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 1998 年推動數位. 提供民眾比以往更多更廣的文物資料,供其學習、欣賞與應用;至 2002 年數位 典藏發展出的 5 大領域、90 門容珍貴獨特、正確、具權威性的網站,雖然計畫 主要目的在於保存國家重要文物,作為數位典藏化的展現,但其豐富的內容可說 是優質的網路學習素材與教材,非常適合發展成教學使用的網路學習教材(國科 會,2011)。 數位典藏自發展以來,主要目的除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外,也希望能夠在教育 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中小學的教育。目前相當多學者致力於數位典藏支援 數位學習之研究,期使學習者能夠享受到兩者結合的便利性及其豐富資源。2004 年起數位典藏配合國中小九年一貫教學理念,轉入各領域資訊融入教學的數位課. 2.

(15) 程教材開發,並期望以數位典藏所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促進學習資源分享與城 鄉學習機會均等(徐新逸、陳年興,2008)。 2008 年開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 年), 期以推廣「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成果,轉為適合數位學習的模式(行 政院人事行政局,2008),進一步闡述數位典藏用以擴大及深化數位教育與網 路學習在正規教育及終身學習上的應用,分項規劃從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 到社會教育完整的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應用鏈,其中子計畫中包含數位典藏成果 中數位資源融入中小學教學、高中職各科資訊融入教學教材發展與評估。 同年教育部發佈「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訂定善用資訊科技,激. 政 治 大. 發創意思考、共享激發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和保障數位機會等核心理念,並 期望四年後,我國學生可以善用資訊科技來提升生活及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運用. 立. 適合的資訊科技提升教學品質,及我國可以提供一個師生均等的數位學習環境. ‧ 國. 學. (教育部,2008)。. 九年一貫的教育改革期盼教師能將資訊科技與網路資源融入教學中,數位典. ‧. 藏以其所能提供知識內涵之深度與廣度,無疑是最佳網路教學資源。因此國科會. sit. y. Nat. 也針對全國中小學教師舉辦一連串數位典藏資源使用素養訓練班,訓練老師對於 數位技術的了解與使用,以及將資源引進課堂中,轉化成真正對學生有幫助的教. io. n. al. er. 學內容,這部分是過去師資培育裡所欠缺的。此外數位典藏是數位學習的基礎,. i n U. v. 如何讓數位資訊妥善地被運用,在網路上開發有意義、品質並具文化藝術性、教. Ch. 育內涵的教材是相當重要的。. engchi. 為鼓勵中小學教師充分運用數位博物館計畫及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的內 容,使豐富的數位典藏與中小學教學活動相結合,藉此推廣國家重要文化資產融 入教學活動中,國科會自 2000 年起,舉辦「數位典藏融入中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比賽」,提供教師腦力激盪與靈活運用的空間,進而使教學更活潑生動,有計劃 的整合教學資源、學科內容及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兼具廣度與深度(吳明德, 2005),累積許多中小學教師應用數位典藏資源的教學設計作品。 2004-2005 年為增進高中職老師對數位典藏之瞭解,拓展數位典藏於高中職 教學之應用,以期更多教師可運用數位典藏網站內容融入高中職教學;並藉由老 師的運用與推介,引導學生認識數位典藏,使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成果能 3.

(16) 廣為高中職師生瞭解與應用,舉辦「高中職教師數位典藏教學資源研習班推廣規 劃座談會」,並且展示各團隊執行製作推廣教學資源範例成果,進而使各學科團 隊彼此觀摩交流。2009 年開始為鼓勵高中教師運用數位教材,創造符合教學現 場需求之教學設計,擴大資訊融入教學應用,提升高中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發展, 舉辦「高中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意應用徵選活動」,2009 國文、數學、歷史、 生物及資訊等五學科,2010 擴至 17 學科。 數位典藏的意義與傳統教材無異,教學模式與學理仍待建構、教學網站缺乏 長期的經營及整合規劃(姜宗模,2005;陳志銘、陳佳琪,2008)。數位典藏計 畫多年來的推動,目前台灣在數位典藏的質與量均達一定的水準,是故數位典藏 內容的加值與應用是數位典藏是否能永續經營,發揮典藏價值的關鍵因素,典藏. 政 治 大 和寡,徒增資源浪費,最後導致乏人問津的窘境。 立. 價值的關鍵因素,否則再優質的數位典藏充其量只是曲高和寡,充其量只是曲高. ‧ 國. 學. 張嘉彬(2006)指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環境是否能夠有效的建構,將是推動 數位學習的重要關鍵;王瓊文、余秀琪、吳曉萍、林郁萱、陳建宇、劉宜婷、簡. ‧. 瑋得、黃申(2007)研究提出數位典藏融入教學難以與課堂教學內涵及學習者 情境意義產生連結;陳志銘(2010)清楚表示數位典藏在支援數位學習議題大. y. Nat. io. sit. 部分仍停留在數位教材的階段,目前仍缺少數位典藏支援學習的有效教學模式。. n. al. er. 資訊科技的進步改變教育學習機制,也成為各學門領域無法逸脫的時代潮. i n U. v. 流,如何將數位典藏與國文教學有效結合,為我國高中國文教育開展新契機,是. Ch. engchi. 當代教育工作者重要使命,鑑於前述,本研究乃針對數位典藏融入高中教學的實 務案例進行收集與內容分析,歸納、比較並梳理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課程建 構模式、應用策略,形成具體結論,作為高中國文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 推動建議。. 二、研究動機 張霄廷(2001)指出 E 世代的來臨,是教學科技與傳播科技整合的時代, 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科教學更是目前各國學校教育中的普遍趨勢,面對教育環境的 變動,教學方法不斷推陳出新之際,科技的進步使教學媒體的運用已廣為重視。 處在網路時代,國文教學藉網路科技與媒體相互結合形成新型態的創新教學活 動,進一步突破學習上空間及時間的限制,真正發揮網際網路與教學應用的精 4.

(17) 神。當古典遇上科技,多樣化的教學在課堂上展現了無限的可能,提供師生跨時 間、空間的教學,展開新的教學之法(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主編,2009)。 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文獻,近十年不少以資訊融入教學、數位典藏融入教 學為研究,但主要以國中、國小為多,其中以藝術與人文學科研究最為豐沛,於 高中國文教學研究而言,相關資訊素養、資訊融入到數位典藏資源應用相關探討 甚微、資訊科技融入高中國文教學歷年研究甚為缺乏,僅四篇:何思瑩(2011) 探討「高中教師數位學習資源高度使用者之使用研究」,透過訪談 9 位使用數位 學習資源的國文教師了解其經驗,觀察其歷程;曾上達(2008)「台北市高職 學校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之現況探討」,以文獻分析、問卷進行抽樣討論;陳力 仁(2002)「資訊融入高中國文主題式教學活動之設計與應用」,以現代散文. 政 治 大 (2002)「網路教學應用在高中國文教學之可行性研究」,討論網際網路上的 立. 為例,驗證教學者運用網路資源促使學習者透過網路專題合作學習模式;徐文濤. ‧ 國. 學. 國文教學資源、網路實驗教學。.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高中國文教學,何思瑩研究中略有提到,此外板橋高中官. ‧. 廷森老師、中山女中黃月銀老師在近兩年有其應用講座,然而教師如何使用數位 典藏網站發展成教學資源、如何從學科知識的本質連結媒體特質、高中國文教學. y. Nat. n. al. er. io. 究動機一。. sit. 現場如何將數位典藏資源/網站結合教學,是值得深入去思考探究的,此乃本研. i n U. v. Borgman et al(2000)認為數位典藏提供了改善傳統與遠距教學一個絕佳的. Ch. engchi. 機會,人們不應將其視為一個資源儲存庫,它在教與學上的應用與影響更需要關 心。不少學者(吳美美等,1999;Marchionini , Plaisant, & Komlodi,2003 )認 為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的所有設計與實作都應植基於目前及潛在的使用者的資 訊需求、特徵、及情境,才有可能成功。國內多數計畫與研究重點仍以網站建置 或系統開發為主,國家投注上億經費建置的眾多優質數位典藏網站資源,其在教 學上真正被使用的情況為何?教師的需求為何?希望獲得的資源形式與服務為 何?及使用上是否遭遇困難等,實為值得討論的問題,否則輔助教學之用的目 的,對教師的幫助可能有限。因此探討數位典藏融入高中國文教學的資源有哪 些?教師使用數位典藏的需求與困難為何?此乃本研究動機二。. 5.

(18) 韓志蘭(2009)、劉永蕙(2008)研究顯示學校教師最常透過網路搜尋引擎, 尋找教學相關資源。而今只要再 Google、Yahoo 等大型搜尋引擎鍵入所需查詢 的關鍵字,上萬筆相關資訊立即一一出現,不受任何時空限制,但資料的正確性 則是教師選擇資源的重要考量。數位典藏的發展機構多為國家級典藏機構或學術 單位,其資源的可信度也遠超過一般網路資源,從古籍數位化開始,到網路展書 讀二十年來的發展,文學類數位典藏內容上不論是主題、作家都蓬勃發展,也產 生跨領域的統合,數位人文儼然成形。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的成功與否,在於 數位學習環境的功能是否完整好用、教材的設計與呈現是否符合數位學習、教學 策略的設計是否恰當及學生是否具有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意願,其中教學設計(教 案)是相當重要的(余禎祥,,2000)。而數位典藏網站融入高中國文教學的教. 政 治 大 徐新逸於 2003 年進行「中小學數位典藏教學資源應用網計畫」,到 2004 立. 學設計、策略為何?此乃本研究動機三。. ‧ 國. 學. 年以整合教學模式之鷹架式資訊融入教學環境之研究,進而發展出「數位典藏融 入教學模式應用網」。黃雅萍、徐新逸、林燕珍(2005) 依據各屆數位典藏融入. ‧. 中小學教學活動設計比賽之得獎作品,探究其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歷程,試圖提 出利用數位典藏實施資訊融入教學之教學模式鷹架,以幫助教師建立教學模式之. sit. y. Nat. 整體架構,儘速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其教學歷程之中,並以系統化的觀點規劃教. io. er. 師教學歷程。徐新逸(2007)「數位典藏融入國語文領域教學課程之設計發展 與實施」,研究提供教師數位典藏資源及數位資源融入教學的示範流程,以系統. n. al. Ch. i n U. v. 化的教學流程設計,著眼課程發展中所採取的教學設計策略、實施與評鑑,藉以. engchi. 刺激國語文領域教師的教學創新,同時也促進了數位典藏資源的加值應用。而高 中國文教師如何應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是否也可適用模式、發展模式,此 乃本研究動機四。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教育革新的新時代,在教育革新的導因中,「教學科技」 的進步是主要因素,資訊科技的普及、大眾化多媒體電腦的快速興起,結合「視 聽」及「傳播通訊」科技設備,開創了嶄新的學習風貌。網路多媒體融合文字、 聲音、圖檔、動畫等,內容更為多元、品質更為精緻、圖像更為逼真,聲音更接 近原音,技術層面已臻完備階段,而心理與教育層面也引入了建構主義與相關教 育心理理論,電腦應用教學層次已達成熟,教學歷程中如能適時融入網路多媒 體,則更能促發教學效率得提昇與教育品質的「精緻化」與「卓越化」。 6.

(19) 研究者為高中國文教師,了解到老師們平日教學除了課本知識,也希望能夠 給學生一些課本外的知識,而資料的搜尋及教師個人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 要,本研究試圖分析語文類數位典藏發展脈絡與轉變,進而統整國文教學相關數 位典藏資源,進而對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之案例與課程建構、應用策略、 策略、融入模式作疏理,為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實踐提供未來之發展建議, 持續建構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的知識內涵與實踐,為台灣語文教育開展契 機,使其時代價值更形彰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調查台灣地區語文類數位典藏網站,及探討高中國文老師運用數. 政 治 大. 位典藏融入教學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立. 探討數位典藏支援國文教學的意涵與最佳實務。. 2.. 探討數位典藏網站融入高中國文教學的模式. 3.. 探討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成功案例之國文老師的教學策略. 4.. 高中國文老師運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推動建議。. sit. Nat. y. ‧. ‧ 國. 學. 1.. n. er. io. 第三節 研究問題 al v i n Ch 根據研究目的,茲將本研究所要探討問題分述如下: engchi U 1..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意涵為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融入教學的理論、發 展、趨勢為何?. 2.. 目前台灣地區語文類數位典藏的發展與趨勢為何?. 3.. 高中國文老師對數位典藏網站的教學需求與行為為何?. 4.. 高中國文老師運用數位典藏網站融入教學的困難為何?. 5..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應用策略模式為何?. 7.

(2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為了使本研究的目的、內容及探究的問題更詳實精確,茲將與本研究相關的 重要名詞解釋如下: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就是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與教學中,達到 學習目標,並提供學習者有意義的學習歷程,以增進教學成效,其內涵包括四個 應用:教學資源、教學工具或教學環境、教材傳播管理、學習工具(徐新逸,2003) 。 二、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 政 治 大 保存與應用(蔡永橙等,2007),確保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及智慧整 立. 數位典藏是指將有保存價值之實體或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科技技術予以. ‧ 國. 學. 合性(陳和琴,2001)。 數位典藏是指經過「數位化」程序處理後並以數位型 態典藏之各種器物、書畫、標本、生態及文件等典藏品資料,透過數位化及網路 化的過程,得以更精確的保存、維護與檢索取得各種數位典藏品(潘文福,. ‧. 2008)。. y. Nat. sit. 數位典藏所含括的範圍很廣,有一般機構典藏與民間典藏,因考量資料取得. al. n. 習計畫之數位資料。. er. io. 的便利性與權威性,本研究所指稱之「數位典藏」係指國家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 Ch. engchi. i n U. v. 三、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Integrating Digital Archive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Instruction)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乃教師運用數位典藏網站於教學活動上,有效達成教學 目標。運用數位典藏進行檢索、取用、儲存、整理,再配合授課穿插使用於教學 活動。凡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到數位典藏網站中之各項資源,亦或提供學 生數位典藏的相關資訊,都歸類為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範疇。 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係指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資源為國文教學之工具或呈 現國文教學內容,以輔助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讓教師之教學工作更有效率、教 材呈現方式多元化,達到教學目標和學習成效的提升。 將數位典藏資源應用在 國文教學中,使數位典藏網站、素材成為國文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工具、方 8.

(21) 法,其目的再透過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培養學生資訊的素養、運用科技能力 及提升國文教學品質,以達成數位典藏加值於教育的應用目標。 四、資訊需求行為 Krikelas(1983)認為當一個人意識到所擁有的知識不足以應付處理某些問 題的需要時,資訊需求於是產生。資訊需求之所以會有資訊的感覺,是由於意識 到自己有某些方面的不足,更需要其他外來的知識來解決這些腦子裡、想法上不 足的現象,因此可以說:當一個問題駐進一個人的知覺系統中,而產生問題意識 時,所謂的資訊需求便會產生(吳美美、楊曉雯,1999)。 資訊尋求行為是當使用者察覺到自身之資訊需求,或者認知到本身之知識狀. 政 治 大 萱,2001)。本研究所指稱之「資訊需求行為」係指高中國文教師在進行教學 立 態產生異常時,為滿足此需求或解決此異常狀態所進行一連串的地行動(黃慕. 時,對資訊尋求的行為與態度。. ‧ 國. 學. 五、高中國文教學(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ture Teaching). ‧. 陳力仁、徐新逸(2003)認為國文是一門既通俗又特殊的多元學科,它具. y. Nat. 有 1.認知、情意與行為的統整;2.語言、文學與文化統合;3.主題單元式的範文. er. io. sit. 教學;4.科技整合的講授和指導需求等本質。. 普通高級中學國文課程綱要目標:1.讀寫語體文、口語表達,閱讀文言文及. n. al. Ch. i n U. v. 淺近古籍,研讀文化經典教材;2.尊重多元文化新舊差異,加重白話比例,文教. engchi. 融入課文及選修,並另增語文表達。本研究所指稱之「高中國文教學」,是依普 通高級中學國文課程綱要進行教學。 六、教學應用策略(Instruction Application Strategies) 教學應用策略即教師運用教材的方法(methods)、程序(Procedures)以 及技術(Techniques),達成有效之教學成果,在教學上採用之策略通常是多 種程序或技術並用(Oliva,2005)。 徐新逸(2007)「數位典藏融入國語文領域教學課程之設計發展與實施」 一文中,研究提供教師數位典藏資源及數位資源融入教學的示範流程,以系統化 的教學流程設計,在發展基礎架構上採用數位學習課程發展模式,並著眼在課程 9.

(22) 發展中所採取的教學設計策略、實施與評鑑,藉以刺激國語文領域教師的教學創 新,同時也促進了數位典藏資源的加值應用。 林燕珍(2006)提出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模式,包括準備模式、實施模式與評 量模式,(1)準備模式:提供教師們進行教學前需要準備的各項要素,包含教學 範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評量方式及教材製作。(2) 實施模式:提供教師利用數位典藏於教學情境中可使用之教學方法與策略,分別 是情境營造、課堂討論、網路互動式討論、專題學習、虛擬學習館、行動學習。 (3)評量模式:提供教師檢視學生之學習成效,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性質及教學 目標,選擇是當的評量方法,包括書面學習單、線上測驗、群組討論、遊戲式評 量、實作評量、學生互評。. 政 治 大. 本研究之教學應用策略,參考林燕珍,包括五項要件:「數位典藏融入之教. 立. 學應用時機」、「數位典藏融入之教學實施策略」、「數位典藏融入之評量模式」、. ‧. ‧ 國. 學. 「數位典藏網站選取原則」、「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最佳實務」。.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進行數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之初探,包括實務案例與現狀之 探討、教學模式、應用策略之分析,進行老師深度訪談,了解數位典藏融入國文 教學的現況、困難與需求。為建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數 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理論建構;第二節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發展與應用;第三節數 位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應用;第四節高中教師資訊需求與行為。. 第一節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理論建構. 治 政 大 文化瑰寶。目前國內豐富的數位典藏資源具有相當的價值,然而如何讓數位典藏 立 融入教育,使教師與學生亦能體會其深厚意涵,則是一個値得探討的議題。以資. 豐富的文物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產,更是國家新世代學習者應深入理解的. ‧ 國. 學. 訊科技為後盾,國家文物寶藏為內涵,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既能連結國家文物與當 代生活的密切關係,亦能後增加對於國家文物的深化了解與認同。為使前述時代. ‧. 使命能確實落實,對於數位典藏融入教育之理論與相關學習理論的探究仍有相當. sit. y. Nat. 的意義。. io. er.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已行之有年,自然累積不少學習理論,而數位典藏與資訊 科技密不可分,自不待言,又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乃一新興之教學型態,故其. n. al. Ch. i n U. v. 融入教學之理論建構多源自資訊融入科技。本節分四部分進行,數位典藏融入教. engchi. 學意涵、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學理基礎、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模式、典藏融入教 學之策略。. 一、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意涵 陳和琴(2001)定位數位典藏是指將典藏品以數位形式典藏過程,目的在使 數位藏品可長久的儲存、維護及檢索取得,以確保數位資料的可用性、持久性, 及智慧整合性。陳志銘(2010)統合各家說法,指出一個好的數位典藏系統包括典 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四功能,這些功能與能營造一個好的數位學習環境目標 不謀而合。. 11.

(24) 1.典藏功能:典藏內容包含數位物件、原始內文及後設資料,典藏內容可不 段增加,提供源源不絕的新教材支援數位學習。 2.展示功能:數位典藏系統為方便使用者取用數位典藏資源,通常會依據嚴 謹的知識組織方法,設計方便使用者取用數位資源的分類及瀏覽架構,也會提供 強大的資訊檢索系統幫助使用者取用典藏內容,針對典藏的照片、檔案、聲音與 影像設計友善的展示介面,因此數位典藏可以說非常適切地提供了內容豐富且品 質極高的多媒體數位內容來支援數位學習,教師也可以免於再額外花費時間製作 教材,對於吸引教師利用數位典藏來支援數位學習的推展是具有吸引力。 3.教育功能:典藏內容通常在傳遞某一領域的寶貴文化資產或知識,且經過. 政 治 大. 嚴格的考證與徵集,因此傳達的知識正確性極高,有助學習著透過流覽數位典藏 內容自我學習。. 立. 4.研究功能:數位典藏通常是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文化資產或知識進行完整典. ‧ 國. 學. 藏,提供的權勢資料也有助於使用者掌握完整內涵,搜尋功能也有助於學術資源 的利用。. ‧. 數位典藏於教育的功能,乃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契機,數位典藏帶動數位學. Nat. sit. y. 習,行政院於 2002 年 5 月正式宣告台灣數位內容產業是未來台灣高附加產業的. er. io. 「兩兆雙星」核心優勢產業,並明確將數位學習定為國家重點推動產業之一,. al. 2003 年至 2007 年,行政院於同時主導推動第一、二期的「數位學習國家型科. n. v i n Ch 技計畫」,期藉政府引導,提升全民的數位素養及鼓勵數位學習,用以縮短數位 engchi U 落差及提升台灣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整體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2008)。2008 年開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0 年)。期以推廣「數 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成果,轉為適合數位學習的模式(行政院人事行政 局,2008)。同年提出數位學習白皮書,數位學習為使用者利用各式傳播科技 管道,學習數位化及符合教學設計的內容,以提升學習或工作成效(行政院人事 行政局,2008)。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意涵乃: 1.開發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育之多元模式與加値成效,助益國家數位學習政策之 推動 為了保護文化資產,政府致力推展國家數位典藏計畫,事實上許多先進國家 的博物館已將數位學習的觀念充分運用,除不斷推出多樣的線上教育服務單元, 12.

(25) 的線上教育服務單元,包括文物保存、包括文物保存與製作遠距教學、虛擬實境 的名畫虛擬及宮殿虛擬等,甚至有專為年輕族群所設計規劃的學習園地,而近年 來數位博物館的規劃,也大量融入數位學習的理念。 本研究目的在為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建構知識體系,以深化未來數位 典藏融入國文教學的實施成效,研究成果將使國家挹注巨資的數位學習資料庫更 得發揮,為我國數位典藏文物形成加値效應。林雅文(2005)研究中指出運用數位 典藏融入教學,不僅讓教師教學輕鬆、創新且更多元化,也讓學生主動探索及建 構知識,同時也促進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與師生互動;王佩珊、黃國鴻(2007) 認為在上課時結合數位典藏與電子地圖,可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並且可以提高學 生學習的興趣。. 政 治 大. 2.落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醞釀各學習領域之推廣. 立. 1997 年教育部開始推動為期 10 年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包括硬體建設、人. ‧ 國. 學. 才培訓,及修訂中小學資訊教育課程;相關配套,教育部也訂定教師資訊基本素 養指標相關法規,並在各校成立資訊組推動資訊教育、種子教師及先導學校計. ‧. 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為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十大基本能力,2008 年教育部發佈. sit. y. Nat. 「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訂定善用資訊科技,激發創意思考、共享激. io. 並期望四年後,我國學生可以善用資訊科技來提升. n. al. i n U. 生活及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運用適合的資訊科技提. Ch. engchi. er. 發創意思考、共享數位資源和保障數位機會等核心理念,數位機會等核心理念,. v. 升教學品質,及我國可以提供一個師生均等的數位 學習環境(教育部,2008)。. 2008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第六分. 圖 2-1.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 項:「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計畫」,國中小部分延 續數位典藏第一期計畫成果,整合第一期數位典 藏計畫成果中之數位學習資源,鼓勵及協助中小 學教師利用典藏資源,轉化為九年一貫課程架構 數位學習物件與課程,推廣中小學資訊融入教 學;高中學科部份,以系統化發展各學科資訊融入. 圖 2-2 高中學科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網. 教學教材為目標,藉由分工規劃共同發展符合高中教學現場需求之教材,促進教 13.

(26) 學資源分享及資訊融入教學。並鼓勵各校提供及分享所屬教師教學資源與心得, 提供全國教師資訊融入各學科教學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經由資訊融入學校的引領 及協助,提昇學校資訊教育的水準,教育部份設有高中職學科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資訊網、數位典藏融入教學資源網、高中國文科資訊融入教學教材網。(教育部, 2011) 此一精神肯定了資訊融入教學的價值與必要性,我國數位硬體產業競爭力不 弱,但以數位科技融入教育需急起直追,方能在快速變遷的數位時代下,取得領 先的地位,本研究之執行能落實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國文教學的成效,其研究結果 除提供國文教育者於實務教學策略上的協助,進而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施上 也能有所助益。. 政 治 大. 3.營造開放學習氛圍,培養終身數位學習公民. 立. 在以往的教育體制中,受限於場域的封閉性,教育資源的提供與吸收亦呈現. ‧ 國. 學. 單向灌輸的封閉線性特質。由於數位典藏的無疆界特性,使得教育資源的提供與 吸收亦呈現跨界的開放性質, 一方面降低教育資源的供需成本,二則擴充既訂. ‧. 教育模式的可能性。. 同時 1970 年待以後,終身學習的理念廣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發. y. Nat. sit. 展組織及歐盟等重要國際組織大力推動, 「推動終身學習,建立數位學習社會」,. er. io. 蔚為當前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成為本世紀我國教育的重要發展原則與方向。 由於數位典藏即是數位科技的一環,將提供參與者無疆界的學習氛圍,因此這也. n. al. Ch. 是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意涵與推演。. engchi. i n U. v. 網際網路、web2.0 的崛起,使得資訊不再是稀有、珍貴及固定東西,網路 上任何訊息幾乎俯拾皆是,利用網路收集資料也成為現代人經常性的習慣。但網 際網路上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於沒有經過審查,使得網路充斥著文本混亂,資訊真 偽難分的情況。資料的正確性可說是使用數位典藏最基本的出發點,數位典藏資 料以具體事實作為背景,資料的正確性是不可忽略的環節,而教學需求中更是優 先考慮到的一環,教師在使用網路資源時,往往會遇到內容正確性求證的困擾, 通常他們會依據個人經驗或透過比較多種來源,以確認內容的正確性(吳明德 等,2005)。. 14.

(27) 二、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學理基礎 電腦科技在教學應用角色,是從九十年代初期的電腦輔助教學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電腦輔助學習(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 ,CML ) , 到 九 十 年 代 電 腦 輔 助 溝 通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統整呈現在九年一貫積極推行的『資訊融入教學』。 Jonassen, Howland, Moora 與 Marra(2003)指出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 參與有意義的學習,如此才能使學習更有效率,學後記憶保留得更長久,才不諱 變成僵化知識不會運用。以有意義學習的觀點來探討科技融入教學實,教師需考 慮如何藉由科技讓學生主動學習(active)、建構學習(construction)、意圖學. 政 治 大 徐新逸 (2002)認為近年來,資訊科技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理論派典的 立. 習(intentional)、真實學習(authentic)與合作學習(cooperative)。. ‧ 國. 學. 演進,在應用的角色上也有所不同。資訊科技融入學習的理論基礎,除了既有的 行為學派與認知導向理論外,也有較大的擴展,如「建構主義」、「情境認知」、. ‧. 「全面品質管理」、「社會學習理論」、「學習社群」等理論對於鉅觀的教學系 統設計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而微觀的教學設計則更加注重「學習者導向」、「合. Nat. sit. io. er. 略與方法。. y. 作學習」、「問題導向學習」、「專題式學習」、「主題探究性學習」等教學策. al. n. v i n Ch 境、網路多媒體、遠距同步教學系統,到現在非同步的 e n g c h i U e-learning 教學系統。基 科技的運用從單純的內容呈現、互動科技、智慧型系統、電腦模擬與虛擬實. 於過去研究,有關於如何從數位學習環境中獲得知識的學習理論被提出,這些學 習理論可歸納為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檢視相關文獻與研究時,發現 常為學者援引為資訊科技融入學習理論基礎仍多出脫自當代的教育思潮,包括建 構主義、鷹架理論、情境認知理論、合作學習、訊息處理理論等,以下分別述其 內涵: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結合當代哲學思潮,與知識社會學對知識的本質及知識產生與獲得 之解釋,加上擷取 Piaget 和 Vygotsky 認知心理發展論的重要主張,提出了異於 傳統知識論的觀點(甄曉蘭,1996)。建構主亦主張有意義的學習,以學習者為中 心,Jonassen(2000)提出老師的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知是建立的協助者, 15.

(28) 傳統教學中老師為主導之單方面授課方式已經被取代,現今學習環境著重是以學 生為中心的知識建構,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生是 知識與意義的詮釋者和探索者,人門是主動的學習者及知識建構者,知識產生漁 人與環境的互動,老師應安排充滿挑戰和互動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 識以解決問題。(Jonassen、Peck & Wilson,1999;Schunk,2004;Wilson, 1996;朱則剛,1996;甄曉蘭,1997)。 建構主義的教育論述即常為探討數位學習模式時所引用,潘文福(2006)、王 全世(2001)指出應用建構教學策略於數位典藏中的意涵如下:1.當資訊科技、數 位資源融合於課程中時,教學模式將會趨向建構式的教學策略,學生不再是被動 地聽教師講解,而是學習過程之主體,主動運用數位資訊科技來建構自己的知. 政 治 大 習,在表達自己與尊重他人的環境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並鼓勵學生將研究報告或 立. 識,完成目標;2.教師可設計以學生的經驗背景為學習主題,讓學生分組合作學. ‧ 國. 學. 作品發表於網際網路上進行分享,已引發學生自動學習的興趣;3.應用數位典藏 或資訊融入教學藉助其結構化之知識呈現外,仍需透過教師有效之教學引導,輔. ‧. 助其認知建構,強化學生將新舊知識同時進行同化與調適。 (二)鷹架理論. y. Nat. io. sit. 鷹架的基本概念,源自 Vygotsky 之學習理論,來自建構主義主張教師建置. n. al. er. 一個暫時性的支持架構,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習者學習能力的擴增與成長(Wood、. i n U. v. Burner & Ross,1976),鷹架可能是一種教學策略或教學工具,隨者學習者能力. Ch. engchi. 的提升,逐漸將主導賦予學生,最後由學生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 鷹架是教師所創造出來的,用以輔助學生學習過程,和維持、鼓勵她們學習 興趣的支持架構,直到學生能完全控制,接管本身學習任務,教師的鷹架才會撤 除。在網路數位的學習情境下,學習者需面對大量的數位資料庫,教師可經由搜 尋引擎架設鷹架,發揮之是引導者的腳色,協助學生在多元化的知識庫裡搜尋資 訊,已建構學生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王淑玲、徐典裕、楊宗愈(2007)在探討中小學數位典藏教學資源應用網之規 劃與創意教學範例時,即以鷹架學習理論建構其數位典藏教學模式,她們認為若 能將教學模式之靜態鷹架發展為教師能進行之動態應用教學平台,並整合數位典 藏資源發展出應用範例進行研習推廣,將能促進數位典藏的普及與應用,幫助教 16.

(29) 師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模式上的認知、轉化、建構與應用,以有效運用數位 典藏。近年來盛行之情境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法乃源起於社會建構主義思潮,對於 科技融入教學有一定之影響。 (三)情境認知理論 情境認知著重經驗的重要性,主張知識存在於真實環境以及所從事的活動 中,是社會文化脈絡的產物,故張春興(1994)與徐新逸(1996)皆指出學習者唯有 進入情境脈絡(context)才得瞭解知識,並進行知識的轉移。而情境教學的策略 隨時代不斷更迭、演變,後來形成錨式(Anchoring)情境學習、認知學徒制(潘文 福,2006)。 Collins 與 Duguid(1989)以傳統技藝學徒之學習方式解釋情境教學之概 念,學徒必須與師傅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藉由觀察模仿與實際參與,以及師父. 政 治 大. 之指點,最終成為學有專精的人,於此特別強調知識是學習者與情境互動的產. 立. 物,其本質深受環境、社會脈動以及文化的影響。只有在情境中學習且不段地與. ‧ 國. 學. 其產生互動歷程,學習者才得以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於真實環境中,符合數位 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應用,藉由提供虛擬實境之遊戲與互動式情境教學,以提升 學生學習成效。賴鼎陞、張哲斌(2007)則建議,數位典藏融入中小學藝術與人文. ‧. 領域學習,可採用錨式情境教學,教師設計虛擬情境與問題,並將解決方法隱藏. y. Nat. 在所提供的多媒體,如網頁、影片教材中,讓學生於狀況中虛擬感受與實際生活. er. io. sit. 上的問題,並在蒐集過程中學習找線索並解決問題。. McLellan(1996)指出科技為建構情境學習環境的因素之ㄧ,科技的運用諸如. n. al. Ch. i n U. v. 攝影機、電腦、虛擬實境、網路資源等,是支援情境教學最有利的因素。透過科. engchi. 技增進學習資源的深度、廣度及變化,藉由提供學生親自體驗之歷程,可增進其 學習動機和參與度。情境教學提倡整合式學習,其認為知識除了透過真實情境相 互激盪外,藉由與其他相關知識連結,亦可以有所收穫,故將有用資訊建置在數 位典藏資源中,讓學習者產生知識連結而獲得意義,將是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ㄧ 大優勢。 (四)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結構、有系統的教學策略,透過合作學習讓不同性別、能 力、種族背景的學生,在小組或小型的合作團體中一起學習。特別資訊科技融入 式教學,透過合作學習的歷程,促使學生ㄧ起學習並彼此協助,教學者可利用異 質分組探究,讓學生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解決問題,達到小組通力合作和充分溝 17.

(30) 通,完成知識自我建構之目的。黃景瑋(2005)在數位博物館應用於國中視覺藝術 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中,採用分組教學模式的合作學習策略,活用網路合作學習 之優勢,結果激發了同儕共同合作與發展多元觀點的價值,並透過網路分享知 識、訊息、觀念和經驗。 (五)訊息處理論 由認知心理學發展出來的分支學派,其焦點在促使學習產生的記憶與儲存的 過程。視人類學習的過程如同電腦處理資訊一般,探究個人如何接收及儲存訊息 使其成為記憶-將所學的新事物奠基在既有的知識之上,並瞭解學習者如何從短 期、長期記憶中擷取訊息,將其應用於新的情境當中。訊息處理論的貢獻:焦點 主要在規則的學習和問題解決,關切學習進行中的內在過程,期望能歸納出適當. 政 治 大. 的教學條件,致力於促進這些技能的學習。. 立. 前述之建構主義、鷹架理論、情境認知理論、合作學習、訊息處理論等學理. ‧ 國. 學. 理論,均廣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援引,梳理中可瞭解科技促進學習之理論建 構,也提供研究者未來進行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相關學理的參考。在這些學習理論. ‧. 中,建構主義已被公認是最適合運用於數位學習環境中的學習理論(Mishra,. sit. y. Nat. 2002;Dalgarno,2001;Kuhlthau,1997)。. al. er. io. Kuhlthau(1997)為了在數位圖書館上建立新的數位學習環境,提出一個基於. n. 建構主義基本概念—行動與反思、感覺與形式、預期與選擇、詮釋與創造為基礎. Ch. i n U. v. 的教育理論,強調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尤其是和已具豐富館藏的數位圖書館學習環. engchi. 境。因此,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發展更適合應用於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 學習的創新理論,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陳志銘(2010)進一步在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發展方向中, 數位典藏融入各科教學之模式研究中提出,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 亟需發展對應之學習理論支持這個領域的研究,而建構式理論似乎為一個最適合 的切入點,而提出創新學習理論則屬於更高層次的研究,應該結合教育及心理學 領域的研究者共同發展。. 18.

(31) 三、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模式 教學模式可視為一種組織化的組織架構,用以發展學習活動和教育環境,作 為一種思考課堂教學該如何進行之工具,其內涵乃藉由程序性安排具體事項以解 釋課堂活動,並提供教師規畫教學策略參考(吳芷婷,2006)。數位典藏融入教學 模式基礎從資訊融入教學模式而來,資訊融入不單單只是教學工具的轉向,舉凡 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所需顧及的面向與融入的程度都要面面俱到。諸如此類 教學模式之應用,皆致力於改進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何榮桂,2001)。 王梅玲(2007)歸類數位圖書館融入數位學習模式:1.電子圖書館與數位學習 結合(如 COLIS);2.數位圖書館是數位學習教材(網路展書讀);3.數位圖書館資. 政 治 大 5.數位典藏應用的數位學習網站(故宮 e 學園);6.數位圖書館發展成數位學習課 立. 源融入教學(Learning Page);4.數位圖書館檢索系統兼數位學習系統(DLESE);. ‧ 國. 學. 程(發展中) 。從教育部資訊融入教學政策,到國家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畫 規劃,進行教學時,使用網路資源進行教學,配合設計教學活動運用到數位學習. ‧. 是目標。. 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當中,依其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學生參與程. y. Nat. sit. 度,根據多位學者(王曉璿,1999;饒桂香,2003;何榮桂、籃玉如,2000)之意. er. al. n. 資源的參考:. io. 見,認為資訊科技可以三部份闡述,而這也可作為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作為教學. Ch. 1.視為教學資源與素材補充資料. engchi. i n U. v. 蒐集網路資源,做為上課時的補充資料,從學校的教具資源擴展至網際網路 上,教師可透過網路的搜尋,找到相關教學資源,擷取、下載加以整理,補充課 本之不足。 2.當做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教導學生透過網際網路上的討論區、電子郵件、全球資訊網等進行 網路教學,教導學生就特定主題搜尋,作成專題報告進行討論。 3.融入教學資源之網路教學平台與網路學習社群 藉由網際網路課程軟體的開法與應用,將上述機制整合在一個教學平台上, 進行同步、非同步的網路教學。 19.

(32) 數位典藏是數位學習的基礎,如何讓數位資訊妥善地被運用,在網路上開發 有意義、品質並具文化藝術性、教育內涵的教材是相當重要的。張嘉彬(2006) 指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在於將資訊科技中可提供教與學的優勢資訊與媒 體平順而適切的置入各科教學之中,數位典藏豐富的多媒體數位內容非常適合依 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而融入到各科的教學中,數位典藏所包含的多媒體教材及互動 機制,相信可為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增添創造性、參與性及活潑性的元素。 Chu et al.(2008) 提出數位學習者與傳統學習者可以在網路上取用任何資 源,尤其是在具有良好結構與管理內容的數位圖書館,也提出應用數位典藏支援 教學最困難的地方,在於缺乏為沒經驗的教師設計主題內容,提供易於遵循的教 學程序。胡恆華(2008)「中小學教師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路研習混成課程設計與. 政 治 大 典藏教師研習之創新模式立 ,提供未來數位典藏國家行科技計畫或其他相關教育單 評鑑」,設計發展出中小學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路研習混成課程,藉此建立數位. ‧ 國. 學. 位進行教師培訓之參考。. 徐新逸於 2003 年進行「中小學數位典藏教學資源應用網」計畫,到 2004. ‧. 年以「整合教學模式之鷹架式資訊融入教學環境之研究」,進而發展出「數位典 藏融入教學模式應用網」,黃雅萍、徐新逸、林燕珍(2005)「數位典藏融入教. y. Nat. sit. 學模式」,研究藉由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規劃與執行,提出『鷹架理論』,. er. io. 發展出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模式,期能有效幫助將資訊融入教學的重點,聚焦在教. al. v i n Ch 合到教學歷程及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以達到將數位典藏做最有效利用的目的。一 engchi U n. 學融入的推廣,以幫助教師在教材準備、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上,數位之應用整. 個應用數位典藏資源之認知鷹架,幫助教師儘速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其教學情境 之中,使其由低階的能力水準發展到高階的能力水準。且進一步設置了融入教學 模式的網站,探討準備模式到實施模式到評量模式,最後教學檢核表/形成行評 鑑,最終目的在加強推廣數位典藏資源之校園應用的加值效能。. 四、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策略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價值不僅提供豐富多媒體素材且達到科技整合的 教學效果,更整合網路資源,以擴增教材之深廣度(蔡念中、李筱峰、莊天賜, 2004)。數位典藏資源作為各領域資訊融入教學應用的知識資料庫,推廣庶務典.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With respect to methodology, I draw on techniques of religious studies and art history toexplore the position of the legend of Bodhidharma in Sung-Yuan Ch'an history, as well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to introduce how teachers may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y adopting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y and relevant strategies in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

To convert a string containing floating-point digits to its floating-point value, use the static parseDouble method of the Double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