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壹、研究方法 一、質性訪談

本研究基於以下原因採取質性訪談方式回答相關研究問題:

Kherroubi、Rochex 與 Chanteau(2002)指出,教育優先區政策做為研究主題 的正當性不僅在於教育優先區政策本身的特性,也因為它揭露出教育機會均等的 深層問題、學校的任務、學校在社會的角色、知識和學校教育的意義,但也因此 使得教育優先區政策研究主題難以掌握與定義。質性分析有助於理解所研究的事 件背景,透過厚實的描述,可以發現模式並進一步提出解釋(吳佳綺譯,2010)。

成功專案之緣起為革新我國教育優先區計畫,前者和傳統教育優先區計畫在 運作邏輯上有三大差異:首先,成功專案強調「區」的概念:透過區內國中小(以 下稱專案學校)的垂直整合及學校、家庭與社區的水平聯結,由學校串聯家長、

社區資源及社福單位,統整運用區內資源,填補家庭文化和學校文化之間的缺口,

避免基本學力低落問題逐年累積,共同解決弱勢者教育問題。其次,成功專案革 新了傳統教育優先區計畫選取指標對應補助項目的經費使用方式,由各區專案學

110

校依其困難診斷結果及需求,規劃有助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介入策略。最後,成 功專案強調由下而上的自我增能與變革,透過區計畫書的撰擬,各區專案學校形 成專業社群,發展共同的目標與策略,提升學校參與教育發展的程度,進而提升 學生學習成效。

為了解成功專案在學區、學校及教室各層級的轉化與實施過程,研究者以質 性訪談方式蒐集各區行政人員及教師之訪談資料,俾捕捉專案學校人員的信念、

態度與行動,深入掌握成功專案在各區的推動歷程及在學區層級、學校層級及教 室層級之運作與挑戰。

二、文件分析

為補充訪談資料之不足與檢證訪談內容,研究者另透過文件分析強化訪談內 容的客觀性與信實度。本研究所分析之文件包含各區之 104 年區計畫書、103-104 年各區區會議及區諮詢會議紀錄,以及成功專案計畫相關之期中及期末報告。上 述資料用於分析檢視各區之整合情形並與訪談資料進行三角檢證。

貳、研究工具

一、行政人員及教師訪談大綱

研究者依據研究問題,分別擬定行政人員(受訪者為校長及主任)及教師訪 談大綱(附錄七與附錄八),俾利半結構訪談之進行,行政人員之訪談大綱主要 蒐集三個面向的資訊,分別是(1)學區的行政領導運作情形、(2)區內的合作 網絡、(3)與校外夥伴(基金會、其他政府單位)/家長的關係;教師訪談大綱則 蒐集教師在教育優先區的工作經驗、伴隨需求與參與成功專案之變革能量的相關 訊息。表 3-1 為研究與訪談問題之對照表。

111

112

113

114

經驗有助於研究者理解推動偏鄉學校變革策略之優先順序,進而對成功專案推動 模型提出相關建議,茲羅列成功案例的訪談問題如下:

1. 有些人認為要求提升偏鄉學生的基本學力會傷害學生的自信、讓學生討 厭學校,因此應透過發展學生的優勢天賦,讓學生找到發光發亮的舞台;

也有人認為教育工作不應只重基本學力,請問您在聚焦提升學生基本學 力的過程中,如何影響、改變這些人的觀念?

2. 鼓勵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常會面臨教師的意願、時間或教學技巧不足的問 題,就您的實務經驗,請問有哪些可行的解決之道?

3. 請問 貴校有哪些機制,可讓行政人員與教師共同討論、擬訂、檢討 貴 校提升學生基本學力的策略?

4. 請問您在推動 貴學區國中小共同提升基本學力的策略、遭遇過的阻礙與 解決之道。

5. 請問您在推動 貴學區家庭、社區參與學生學習的策略、遭遇過的阻礙與 解決之道。

6. 請問您認為學校在提升偏鄉學生基本學力的做法上,是否有一套 SOP 可 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