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透過文獻探討法(Literature Review)、文件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與深度訪談法(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ing)等多元 方式來進行;除蒐集國內外有關社會化、偏差行為及結構功能等文獻與研究,進行研探 討外,並透過「國軍輔導教育中心」各種文件資料,瞭解其執行現況,以及採用深度訪 談法對軍隊輔訓教育再教育功能進行理論、過程及結果評估。茲分述如下:

一、文獻探討法

文獻探討法(Literature Review)是將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文獻,作有系統的鑑定、

安排與分析,更貼切的說是把研究問題有關的文獻,予以回顧(review)、綜合(synthesis)

與摘述(summary)(王文科,1993:78),而文獻探討法也適用於政策運作的各階段之 資料蒐集與分析工作 (吳定,1998:120) 。

本論文之文獻係蒐集國內外有關軍隊輔訓教育之相關文獻,分別探討社會化、偏差 行為、軍隊懲罰、輔訓教育等主要概念,並探討結構功能理論的分析觀點,進而運用檢 視「國軍輔導教育中心」之環境適應、目標達成、內部整合、型態維持等四方面功能,

是否合乎軍隊輔訓教育之設計與需求。

二、文件分析法

人類的思想、活動、以及社會現象,經以語言或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即成為文件

(document);若有系統的整理並保存文件,即成為檔案(archives)。文件及檔案資 料大體上包括政府機關之公文書、官方紀錄、出版品、私人文件、報紙、雜誌等大眾傳

播媒體,以及社會科學的研究檔案(吳明清,1991:296-297)。而「文件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即在蒐集上述與研究相關之文件及檔案資料,予以整理、分析與歸納,以印 證研究假設或釐清真相。

本研究之文件分析法,將蒐集與分析「國軍輔導教育中心」執行之現況資料,如業 務簡報、會議資料、問卷調查資料、部隊刊物、重要會議記錄等,另蒐整輔教中心收訓 人員之違紀類別、矯治教育之評比資料、結訓返回部隊之表現狀況回函等,作為再教育 過程及結果評估之參考。

三、質性訪談法

Neuman(1997)指出:「質性研究是一種避免數字、重視社會事實的詮釋,最具代表 性的研究方法就是深度訪談。」(潘淑滿,2006:17)質性研究的抽樣策略運用,主要目 的是在於深入蒐集豐富的資訊內容,所以其所選擇的研究對象數目都不多。簡單的說,

其抽樣策略運用可說是「深而不廣」,主要建立在能提供深度和多元資料為準(潘淑滿,

2006:126)。訪談係質性研究蒐集資料相當重要的策略與方法,質性訪談是以一種開放、

彈性的方式進行深入地談話,訪談的問題同時隨著研究的進程,不斷地修正、擴展、聚 焦。Patton(1990)將質性訪談分成非正式會話式訪談、訪談導引法、標準化開放式訪 談等三種類型,研究者可依據訪談情境與研究目的,彈性調整自己的訪談策略與方法,

以獲得所需的資料。換言之,質性訪談的主要技巧,就是由訪談員提出概略性的問題,

建立對話的方向,內容部分則由受訪者自主性地發展,而為深入問題及充分達到研究目 的,研究者應秉持專注、高度興趣與開放的態度進行訪談操作,並可多利用開放式問句,

順著談話脈絡與研究方向,引導研究參與者自由地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非落入研 究者預先鋪設的理論架構,以期能將受訪者的經驗據實地引發出來。

簡春安、鄒平儀(1998)指出,適用質性研究的條件有以下五項:1.進入一個很不 熟悉的社會系統時。2.在不具控制和正式權威的情境中。3.當研究的概念或理論仍處於 初步建構的階段。4.用於描述複雜的社會現象,需透過實際參與者的主客觀印象表現。

5.為了界定新的概念或形成新的假設。據此,本研究為深入瞭解接受軍隊輔訓教育及相 關參與者的看法,將採質化深度訪談(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ing)方式,對 軍隊輔訓教育之政策部門、輔教中心、送訓單位、結訓學生及家長等五類的不同類型代

表人物,進行半結構式之深度訪談,首先向受訪者說明研究目的,先採非正式會談式訪 談,讓研究參與者自由地敘說,以建立訪談關係,再透過事先設計的訪談大綱,以開放 與探索性之問題,探索受訪對象的認知、觀察及想法等,以增加動態資料之蒐集,彌補 靜態資料之不足。

貳、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為官方文件、研究者、質性訪談及訪談指引,分別說明如下:

一、官方文件

本研究之官方文件包括「國軍輔導教育中心」之訓練計畫、業務簡報、會議資料、

部隊刊物、收訓統計、受訓期間各項評核、問卷及結訓返營後表現回函等相關資料或記 錄等,藉以觀察輔教中心業務執行現況及受訓學生結訓前後改變情形,並作為研擬訪談 提綱的參考資料。

二、研究者

與其他的研究方法相比,質的研究特別強調對研究者的個人背景進行反思。(陳明 向,2005)因為質的研究認為,研究者的個人生活與工作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個人的 經歷和看法不僅影響到個人從事研究的方法,而且對研究本身來說是十分有價值的經驗 性知識。因此,在質性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是最主要的蒐集工具,研究歷程的真確性與 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多取決於研究者的能力、技巧、訓練與經驗,以及能否嚴謹且有系 統地執行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研究者本身就是擔任「國軍輔導教育中心」相關業務主管,對本研究有一 定深入的瞭解,並且已接受過2年的研究所相關訓練,修習過質性研究等研究方法課程,

對於本研究可以有系統地進行訪談及分析。然而研究者畢竟是「國軍輔導教育中心」的 一份子,在研究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主觀之經驗及感受,而影響到訪談內容的客觀性,這 些問題都必須加以注意及避免。

三、訪談大綱

訪談提綱的作用,就像是一個舞台提示,在訪談中只是起一個提醒的作用,以免遺 漏重要的內容。所以,訪談者在使用訪談提綱時,一定要保持一種開放、靈活的態度(陳

向明,2005),本研究在設計訪談大綱時,即先依據研究者在「國軍輔導教育中心」的 觀察及主觀經驗預擬訪談提綱,再與中心具碩士學資的2位幹部及1位訓教員共同研討,

並廣泛蒐集相關文獻,進行比對與設計,俾利訪談大綱所設計之問題能夠聚焦及降低偏 誤,最後再透過訪談者的引導,使受訪者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及意見。

本研究在探討「國軍輔導教育中心」之再教育模式,能否對違犯軍紀營規之士官、

兵產生教化導正的作用,以及為瞭解輔訓教育(管訓)機構的存在,是否可以減少基層 部隊之管教負擔,有助於國軍整體之軍紀維護,並且具有再教育之功能。由於必須透過 研究參與者的觀察,瞭解對受訓學生或自己在接受輔訓教育前後的行為、認知等改變情 形,故本研究採半結構式的訪談引導法(interview guide approach),做為深度訪談的 基本遵循規則,以使研究參與者能自由地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為真實地呈現受訪對 象之認知、觀察及想法,本研究將依據結構功能論「AGIL」系統分析的概念,分別針對 環境適應、目標達成、內部整合及型態維持等四方面功能,探討「國軍輔導教育中心」

的執行現況與問題。訪談大綱(如附錄四)、訪談同意書(如附錄五)。

四、記錄工具

對質性研究而言,研究者是最主要的工具,不過在資料收集過程,研究者往往會對 訪談進行全程錄音工作。(潘淑滿,2003)因此,本研究在訪談前,即將錄音工具的使用 詳列於訪談同意書內,並在訪談時再向受訪者說明錄音的目的、使用的範圍及保密與銷 毀的方式等,然後請受訪者於訪談同意書上簽名,之後才能進行訪談工作及錄音。然而 僅使用錄音方式蒐集資料,可能會形成某方面資料的缺漏,例如在表情或語氣方面的表 現,甚至受訪者的外貌、衣著、動作、表情、眼神等,這些非錄音所能記錄下的重要訊 息,亦是研究者必須留意的,所以訪談時配合以筆記作簡短的描述紀錄,以增加訪談資 料的完整與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