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為準實驗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並輔 以教師教學歷程檔案、學童學習歷程檔案與文件分析法等方式進行研究。以 研究者任教的兩班為研究對象,A班級為實驗組,另一B班級為控制組作為本 研究之研究場域以進行實驗研究。

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摘要、結構、作筆記」三種閱讀策略教學融 入社會領域教學活動中,並於教學實施前後使用量化研究工具,同時利用觀 察法蒐集質性資料,將所得的資料歸納、整理,連同學童的學習檔案一同分 析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童學習的成果表現有何差別。

(一)準實驗研究法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學活動對高年級 學童社會領域學習的成效差異為何。

實驗組的學童與控制組的學童每周皆有三堂課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實 驗組並接受三種閱讀策略融入教學的指導活動,控制組的學童則進行傳統社 會領域教學,不在實驗期間施以閱讀策略融入教學。經過9周,每周2堂共18 堂課的實驗研究後,兩班學童再進行後測、延後測,採量化的期末評量測驗 卷成績作為學習成效之評量,為瞭解不同學習成就學童接受閱讀策略教學的 差異,研究設計根據前測評量分數,於紀錄文件分為高分組與低分組,比較 其經由閱讀策略教學後,學習成效的差異。同時採質性研究方法中文件分析 法,實際描述學童學習三種閱讀策略融入教學後的改變情形,同樣探討對於 學習成就高、低學童學習成效的改變,並比較兩班學童社會領域學習成效差 異的情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表3.1 實驗設計模式

前測 教學 後測 實驗組 O1 X1 O3 控制組 O2 X2 O4

X1:表示實施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學活動 X2:表示實施傳統社會領域教學

O1、O2:表示實驗處理前,對兩班學童實施前測,即「五年級上學期社會領 域期末評量」

O3、O4:表示實驗處理後,對兩班學童實施後測,即「五年級下學期社會領 域期末評量」

(二)觀察法

觀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情境或控制情境下,依據既定研究目的,對受試 者行為做有計畫或有系統的觀察,並依觀察結果,對現象或個體行為做客觀 性解釋的研究方法(高明,2004)。

研究旨在探討學童在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活動中,學童對 於學習社會領域成就的提升,為了能在教學情境中,蒐集到教學過程中師生 共構的實際教學活動,在教學進行中,將由研究者的夥伴教師進行課堂觀 察,並紀錄於教學觀察表中(附錄五),藉此分析觀察學童的學習情形及反 應。此外並將教學的過程全程予以錄影,以輔助教學觀察紀錄表紀錄之不足。

(三)訪談法

「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是研究者通過口頭談話的方式從被研究 者搜集第一手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本實驗採取半結構性訪談,研究者事 先備有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根據自己的研究設計對受訪者提出問題,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根據訪談的具體情況對訪談的程序和內容進行靈活的調整(陳向明,2002)。 本研究希望藉由訪談了解學童的想法與感受,以提供研究者真實之資 料。基於此,研究者將先依研究目的與問題事先擬定訪談大綱,於課程活動 結束後,利用下課期間再從實驗組裡挑選高低程度之學童各四名進行訪談,

希望從與學童對話中,釐清學童真正感受與想法,也藉以瞭解學童對於參與 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學課程之看法與實際之助益。

(四)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是蒐集相關文件以分析其內容,蒐集的資料是事實資料,範 圍包含教學日誌、教科書內容、學童筆記、學童作業等。

本研究的進行,以學童的書面文件資料如筆記本來分析學童在整個研究 過程中的學習紀錄,以了解學童對於閱讀策略融入對於學習社會領域的影 響。也將從課程教學回饋單瞭解學童對於參與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 學課程之看法與實際學業成就表現。

在學童接受實驗課程教學後,研究者便會收集學童的書面資料,予以照 相或掃描存檔,並逐一影印並註記筆記本上所發現的問題,統一將這些問題 整理至學童文件問題紀錄單上,並做適切的分析與解釋,以瞭解學童在三種 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的學習成就情形。

二、研究工具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量化資料分別選擇以「五年級上學期社會領域期 末評量卷」、「五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期中評量卷」為前測、後測之研究工具 加以評量,並佐以質性之學童行為觀察記錄、課堂教學回饋單、上課筆記、

訪談紀錄單相輔。研究的文本以康軒版第六冊五下社會課本、習作的內容作 為教學工具。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五年級上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請見附錄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評量卷為學校正式評量採用之試卷,由擔任該科教學的一任課老師進行 命題,其命題依據以課本習作之內容作為命題範圍,配合雙向細目表之填 寫,使試卷內容能兼顧單元比重及 Bloom 各層次之問題。命題之後由另兩位 同樣任教五年級社會領域教學的老師進行審題並開會討論,針對試題內容、

文字敘述等方面進行評估,修正可能造成受試者誤解之敘述以確定適合學童 作答。此外敦請任教六年級社會領域的另兩位社會老師進行題目試寫,經修 改過後始將試卷送出,由教學組進行最後印製前確認,評量試題才算付印完 成。此研究所言「五年級上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範圍為康軒版社會課 本第五冊「第四單元—世界發現台灣」、「第五單元—生活中的規範」與「第 六單元—人民的權利與義務」。

(二) 五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請見附錄八)

每次的評量卷命題者必須先完成試題編製及雙向細目表的內容,而後經 由同學年老師、同為社會領域的其他學年老師預試後始將評量試題定稿才送 交教學組付印。研究所採用的「五年級下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卷」範圍為 康軒版社會課本第六冊第四單元—臺灣現代化的起步、第五單元—臺灣的自 然災害和第六單元—生活與環境。

本研究計畫於實驗課程結束前後,對實驗組及控制組的學童分別施以前 測及後測,探討學童於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的課程學習後,其學習成效之 影響。因為研究者任教學校的月考評量試卷形成會經過完善的審題會議及討 論,試題具有相當程度之信效度,故本研究直接採用校內之期末評量試卷作 為前測及後測工具,以作為測量學童的社會領域學習成效是否有所改善之依 據。

(三) 課程教學回饋單(請見附錄三)

此回饋單是在每一種閱讀策略融入社會領域學習後讓學童填答,共進行 三種閱讀策略的紀錄。目的在於了解學童對於課程實施三種閱讀策略融入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會領域課程之看法,以及這三種閱讀策略對於社會領域學習成效之實際助益 或困難處。

(四) 學童資料分析

除了前後測所採用之評量卷,本研究再輔以以下質性資料分別加以討論 分析:

1. 學童行為觀察記錄(附錄五)

2. 課程教學回饋單(附錄三)

3. 課堂筆記

4. 訪談紀錄單(附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