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論文研究以現實主義理論,解釋中華民國政府於當時國際社會上之狀況,

並以參考相關研究及官方資料,深入瞭解中華民國政府的對琉球政策,而解釋中 華民國政府對琉球之立場在受到國際情勢之影響下是如何的轉變。

(一)以參考相關研究,瞭解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政策如何受到當時國際情 勢之影響而改變其政策,以參考官方資料,闡明政府如何形成對琉球 政策,以及其政策之意圖。

(二)以現實主義理論,解釋中華民國政府如何受到當時國際情勢之影響,

闡明政府對琉球政策之決策過程。

(三)以國際政治理論,解釋對於琉球歸屬問題之華(台)美日三國關係。

在本論文,自二戰結束的 1945 年到現在為止,為釐清中華民國政府對於琉球 政策之變遷,將區分為三個歷史時期來加以研究;首先,中華民國政府的對琉球 政策自二戰結束後開始,由於日本戰敗,琉球群島被美國統治,其地位不穩定,

且尚未決定其歸屬,因此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作為主要同盟國應干預琉球地位處 理,依據相關國際協定,開始研討對琉球政策,試圖收回琉球。然而,於 1951 年 9 月相關國家簽訂的舊金山和約規定琉球置在美國管轄之下,一旦決定琉球的法理 上地位,中華民國政府得放棄直接統治琉球。從而,自戰後到對日和會作為一段 期間,稱作「戰後處理期」。其次,於 1951 年依據舊金山和約第三條5,簽約國家 承認美國為託管琉球群島的唯一國家,而在琉球群島能夠行使立法、行政、及司 法之一切權力,之後 1972 年 5 月 15 日據美日兩國政府談判結果,美國將琉球群

5 第三條條文內容參考本論文第四章第二節。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0-11/1234470.html [瀏覽日期 2011 年 3 月 8 日]。 Searchina,2010 年 11 月 10 日。資料來源:

http://news.searchina.ne.jp/disp.cgi?y=2010&d=1110&f=politics_1110_010.shtml [瀏覽日期 2011 年 3 月 8 日]。

寶來 1996,許育銘 2007、2010),本研究就可以直接參照這些研究成果。並且以 之探討在美日政府談判琉球歸還時期時(1967 至 1971 年間),中華民國政府對琉 球問題之立場,相關研究也不少(參照丘宏達 2004,李明峻 2004,陳荔彤 2005,

許金彥 2009),但大部分研究都較重視法理上問題,而不是從國際政治史的角度來

2004:頁 31)。為了解決此問題,以「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之理論,分 析當時國際情勢如何影響中華民國政府的對琉球政策。自 1945 年戰後結束至 19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三、在琉(沖)民間團體

中華民國政府積極促進與琉球(沖繩)之間的民間交流,與琉球之間建立特 殊關係。同時,目前沖繩縣民對台灣善意極強,其實台灣與沖繩之間的學術、經 濟及文化交流依然很繁盛,雙方的交流年年進行著。中華民國政府曾經積極進行 對琉球政策之所以,現在台灣與沖繩之間存在良好關係。於美國統治時期(自 1945 年至 1972 年),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執行各種優惠政策,例如,透過中琉文化經 濟協會進行農業及經濟援助,而熱情照顧來自琉球的留學生等,並且政府派遣高 級官員訪問琉球,或者,邀請琉球政經界的領導人士來台,與琉球間建立堅固的 政經人脈,向琉方提供各種方便。中華民國政府的這些優惠政策讓琉球重要人物 重視與中華民國政府之間關係,結果,在各領域不少琉球民間團體成立,目前仍 促進與台灣民間交流。與台灣交流有關的主要在琉(沖)民間團體如下;

.中琉協會 .琉球華僑總會 .華思會

本研究透過瞭解這些民間團體籌組之背景,可以解釋中華民國政府如何需要 與琉球間的民間管道,其對琉球政策如何影響琉球(沖繩)之現況,並且以闡明 其團體的角色,就可瞭解戰後中琉關係之特徵。在戰後中琉關係上,這些在琉(沖)

民間團體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實質上中華民國政府積極利用與琉球間的民間 管道,而能夠執行各種對琉球政策,加強對琉球之影響力。從而,本研究提及各 團體之角色、其活動內容及與台灣(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深入瞭解中華民國 政府對琉球政策之意義。

模運動,被稱為「復歸運動」(中野好夫、新崎盛暉 1976:頁 49-55,沖繩タイムス社 1983:

頁 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