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在方法上的重點,並不在於只將學習者所說、所做的內 容作直接呈現,而是試圖將學習者所說、所做內容的意義顯現出來。

透過研究者詮釋與分析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反思學習策略而 討論出的學習意涵,並從文本資料中找出學習者進行反思學習的運作 方式,藉以從中得到啟發性的研究結果。

由於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有所不同,在為能符合研究目的的情況 下,有些資料在處理方法的部分,採用量化的方式(如學習者在學習 過程中的動作技能表現),而其他資料的處理,則使用質化的分析方 式(如小組辯論的轉譯)。期望從中詮釋學習歷程,瞭解學習者的動 作學習表現如何、找出哪些問題,以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者 如何發展出他們的行動規則。

為達成本研究目的,本章共分為六節,依序說明研究設計、研 究參與者、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實施過程與資料處理。茲就各節,

說明如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Rovegno、Nevett 與 Barbariaz(2001)等人所提出的教學實驗

(teaching experiment)的概念,是研究者與一位教師合作發展教學計 畫,並探討教師的教學策略與學習者對教學計畫的反應(引自掌慶 維,2006)。因此,本研究教學實驗的目的,在於以反思學習應用於 大學體操課之前空翻動作學習歷程探討,作為一個參照的基準,用以 提供日後教學實踐與相關理論發展之依據。為達成本研究目的,本研 究以圖 3-1-1 之研究架構圖,說明本研究計畫的整體架構。圖中顯示 本研究將反思學習實施於大學體操課程,總計 13 週共 9 次之參與觀 察與攝影紀錄實施的歷程。

具體而言,首先讓學生先從個體的地板前空翻動作操作(教師未 介入任何批評與指教,全程同時輔以攝影紀錄)開始學習,其次則讓 學生觀看之前操作的影片,同時安排學生與同組人員進行動作的論 辯,且教師適時提問,之後學生再針對影片中自我需要改進或與小組 人員共同論辯之結果,進行動作的再操作部分,以驗證自我或小組人 員在觀看影片中,所提出的想法與建議。

以上四個步驟之過程,教師則先不給予第一時間的回饋與指教,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反思的實踐,而此反思的實踐乃是針對 一個經驗、一個問題、或是既有的知識,進行主動思考,進而加以組

織或是重建的過程。此四個步驟期間,教師應適時地引導學習者進入 反思歷程,使用提問的方式,例如「你覺得這位同學做得好不好?如 果好,好在哪裡呢?如果不好,不好在哪裡呢?有無任何的方法可以 改善同學的表現呢?可以請同學幫助他嗎…」等方式來幫助學習者主 動進入個人及個人與他人間的反思實踐。

而在教學實驗期間,每次皆以「動作操作→觀察→小組論辯→

動作再操作」的方式開始進行,研究者與研究助理同時觀察與進行攝 影。在教學者方面,於每次課程的過程中,利用反思教學檢核表來檢 視每次教學是否符合反思教學的原則。課程計畫實施完成後,再次針 對學習者於體操課程中所拍攝之影片作詮釋的動作,並利用個人前空 翻動作技能主觀評分計分表,用以檢視與分析學習者在研究期間,其 前空翻動作技能的轉變過程與最後結果。

然而,反思學習對學生而言,應為連續性的常態活動與歷程,

除了前空翻學習時間外,應包含學生在其他動作、項目或課後的持續 進行,因此,在本研究中,學習者不僅有反思學習前空翻動作,同時 也有反思學習其他項目與其他動作,但其間的差異部分,為影片觀察 與同時小組論辯活動僅在前空翻動作練習過程中介入。

而本研究實驗設計除了考慮學生在學習前、中、後進行的反思,

也考量反思學習的進行是非常需要時間學習與練習,故實驗過程將考

量 13 週共 9 次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可熟悉此一學習法,並建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