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在研究進行之初,跟孩子說明我們要來趟古文之旅,藉由文本做為思考、討 論及研讀的素材。對於作者所講的意含,不是單純灌輸知識,而是去尋找事物的 知識,對準事物本身。研究者是位「觀察者」亦是「參與者」,發掘孩子的問題 與想法,詢問開放性的問題並記錄下來他們的回應,不根先前設計好的結構化問 題來回答。以孩童個人經驗及獨特性是個案研究法的訴求,張劭勳指出

個案研究的目的不在操作變數,或驗證假設回答問題,而是探討問題在脈絡 中的複雜性,從研究對象本身的架構來瞭解行為;研究者多利用參與觀察、

深度訪問的方式,先進入研究對象的世界,系統紀錄所看到的、聽到的,再 加以分析(289)。

個人經驗不同而產生其獨特的想法及看法,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會發現孩 子們的態度及思考或處事之差別,也因為這些的獨特性,讓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才 有許多之面向。我們會以個人為中心進行思考,這個世界好像也是因我而運轉,

展開在我面前的事物,我的想法為何?在討論的過程中,形成一探究團體。陳鴻 銘提及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皮爾士(C.S.Peirce)認為所謂「探究」就是:「由懷 疑到相信的奮鬥過程」,亦即「人類思維進而獲致觀念的過程」(40)。

 探究團體必須借助對話的幫助澄清觀念,建立概念。而且,由於思考與語言 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發展思考最好的辦法是:建立一個適當的環境,使語言 有充分的練習。對話則是練習語言最好方式,所以探究團體採對話的方式進 行討論(8)。

在研究過程中,鼓勵孩子以自我經驗陳敘、分析、提出見解,在文本中所讀 到或認知到的思考角度與看法,釐清自我思維及建構意義。吳清山認為個人的探 索學習,著重於活用知識並開展創造性知識和知技知識(know-know);過程的學 習重於學習結果。(127)

9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從 98 年 6 月開始進行至 100 年 6 月結束,歷時約三年。分為三個階 段,第一階段確立主題後,進行相關文獻探討與決定研究架構;第二階段為選定 教材、設定活動流程、蒐集相關資料;第三階段則進入課程的實施階段,在課堂 討論中以錄音之方式記錄,課後打成逐字稿做資料分析與整理,進行研究報告。

本研究於 98 年 6 月開始,固定於每週六下午進行一個半小時至二個小時共 同討論時間,補充性的閱讀會以書談之方式介紹給孩子,請他們平常閱讀。每次 的課程皆錄音並轉寫成逐字稿。

在研究的過程中,由於正值基測及個人因素,中斷幾次的討論,但因孩子熟 悉討論方式,也有漸入佳境之感。自己也能在這之中思考,可以增加或者減少某 方面之議題及討論方式,在課程上有所增減之安排。

三、教學法 1、教學者

在孩子輸出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是討論的好奇者,也可以是提問者,不扮演 權威的角色,不批評誰對誰錯,只在對某些想法感興趣時,提出看法或言語之間 的矛盾。討論主題圍繞在孩子感興趣,想多談的事件上,在氛圍友善的環境中討 論,在安全的空間建構觀念,將腦子想的事情表達出來。家長應避免訓誡的角色,

遇到爭議性話題時能適度的調合,「當語言引起了爭論及衝突的惡化時,則說者、

聽者或兩者都應該負責任4。」試著去釐清語言衝突的背後想法,也許誤會了對 方的意思,不直接告訴孩子哪裡出了問題、「正確的」答案是什麼。鼓勵孩子提 問,孩子主動提出的文本或討論之內容,討論完後可找時間研讀,更可以查覺當 下提出此一觀點的想法及感受,孩子在說出想法的同時,就學會了如何運用事實 來決定自我的理解與行為。

4 早川博士,鄧海珠譯,《語言與人生》。台北市:遠流出版,1983 年 10 月 12 版,頁 22。

10

黃迺毓在《小孩子的大朋友》一書中提到,美國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Peirec) 指出在團體中學生藉由互相討論而澄清問題,教師則扮演「思考技術顧問」的角 色,而不是負責提供答案他可以是帶領人或促進者,可以提問也可以參與討論,

但在討論議題的決定上或思考內的發展上,應低調。家庭的討論會中,父母更應 有開放及暢所欲言的心胸,孩子才能夠真正表答自己的想法也願意坐下來討論;

當然,對不同意見提出不同看法時,也能欣然接受。

我是一位喜愛陪伴、聽孩子們說話的媽媽,尤其放學後,聽他們吱吱喳喳的 討論著學校發生的趣事,是這一天當中的精神食糧。最喜愛的就是分享好書及買 書,看著家中的成員各自窩在一角品嘗著手中的書籍,是我最感愉悅的事。光這 樣還不夠,討論一直是我想要加深的課題,聽聽他們的妙言妙語,天馬行空的想 法,訓練他們「愛」也要說清楚,講明白。對於學習,我是好奇的,發現有需要,

我會不斷的找資源充實;對於孩子,我是樂於傾聽的,喜歡和他們一起問問題,

有感興趣活動,也拉著他們一起玩。不僅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此,在學校或者補 習班上課,我要求班上的孩子也要勇於發問及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才是樂在學習 和思考的第一步。

2、受教者

研究對象是二個國中生「明明」、「怪怪」,及一位國小五年級「奇奇」。在社 區讀經班跟讀五年,一直在帶領孩子讀經的我,發現他們對讀經已失去耐性,每 每說至不免唉聲四起,直喊無聊。自家的孩子尚且如此,更別提及一般家長的背 誦方式了,長期的訓練下,是否該就此放棄,我思考著,能否將經典變好玩、有 趣,於是在這樣的思考下,與他們有了家庭讀書會性質的討論課程。

「明明」是個啃書蟲,平常的休閒活動就是往書局和圖書館裏鑽,對於書籍 喜好甚廣,來者不拒,包括知識類、科普類、文學類喜涉獵,但問其書中意,常 惜字如金,就以「很好看」表達,要其說大意或者介紹書籍,會回答:「自己看」。

對於喜愛讀的書,不擅於分享,也由於不擅言辭,常會不知所云,溝通和表達也 需多練習。個性較乖巧,較會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傾向,屬於謹慎型孩子。

11

「怪怪」則跟明明相反,書籍接受度普通,他喜愛讀我們介紹的「好書」,

他說這樣可以省去他選書的時間,例如:《白色山脈》、《哈比人前傳》等類書籍,

書籍的接受度較偏向文學性。較會旁徵博引及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愛的 興趣廣泛,不喜受拘束,勇於追求自己想要的。

「奇奇」是個古靈精怪,常常會提出問題,其幽默的話題常是我們家討論或 發笑的泉源,說話有時會無厘頭,喜愛編故事,問他問題時,常是回答自己編故 事的情節。對於書籍的接受度,偏向於繪本及漫畫類,喜歡「聽」的學習,例如:

《歡樂三國志》、《中國童話》、《說給兒童聽的歷史故事》等,由於哥哥們的介紹,

也接觸不少文學性書籍。個性上獨立,什麼事都想要自己來,有主見的孩子。

3、教學目的

中文根柢之養成,以從小紮根為要。經典是一民族文化的根源、先民智慧的 結晶、思想之精萃,能發人省思、細細品味的作品。龔鵬程在《經典與現代生活》

中提及,可以從經典中借取古人智慧,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有知識的,他總要向別人借取。我們生在古人之 後,古人說的東西,我們可以跟他們借取。從借取別人的智慧之中,多少能 涵養出一套自己的視野。(頁 18)

以過來人的經驗訴說,告知他們曾經如何經歷,如何走過的文化歷程。而這 些經典也會因後人的詮釋而留下痕跡。經典同樣也會給未來的創作者提供新元 素,就是比其他經典更早出現的作品;不過那些先讀了其他經典的人,可以立刻 在經典作品的系譜中認出經典的位置。(頁 7)

經典具其歷史性,經過長時間的篩選而留下之精華,跨越了古人以十三經為 正統之「經」文,如王財貴教授所說:「讀最有價值的書。」 包含了詩、詞、歌、

散文……等。本節探討經典閱讀教材的選擇,以一、神話類型的導讀與對話--

以《山海經》為例;二社會議題的導讀與對話做為此教材之選擇。(請參閱第二 章)在經典閱讀的目的上,欲培養:

12

一、瞭解文化根源,先民智慧的結晶。

二、培養古文閱讀能力,判讀其旨意,欣賞其文字精煉之美。

三、欣賞古典文學作品,並可從中學習新元素。

4、教學方法

本研究以親子共讀為主,以客廳裏的讀書會形成一探討對話的團體。家庭可 以是一個讀書會討論的場所,家庭成員之間的彼此省思與對話、鼓勵、討論與合 作,增進家庭內的溝通。政府大力推行的「學習型家庭」裏提及,建立一個有益 的學習環境,包括在體設備上如:書房、書報雜誌等。重要的是,必須使人人能 夠自中的討論與對話,培養對話的氣氛,允許提出不同的意見,表達情緒與感覺。

其學習是重質不重量的。

以客廳讀書會之方式形成一探究團體,文本的閱讀中應用1、推論策略。2、

猜測策略的應用。3、歸納策略。三個策略的交互應用,課程的安別分別以神話 類型的導讀及社會議題為導向之文本為上課內容。再以多媒體的輔助,貼切青少 年的生活經驗,更深入探討相關議題。過程中以孩童之提問為主,根據他們的問 題做討論、思考,解釋思考背後之想法、表達自己意見、傾聽他人,形成合作思 考。(請參閱第二章)課程進行的流程如下:

活動流程表

暖身活動 經典閱讀

暖身活動 經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