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每個層次都提出一些特點,以供辨認。由於是篇期刊論文的關係,因此有些美 中不足,張氏所取的方言點只有廈門一個,且每個層次舉例並不夠多,有些系統 性、整體性不足的遺憾;但張氏的確已將閩南語於上古至中古階段的層次作一釐 清,後人研究多半不超出其框架。戴黎剛《閩語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博士論文

(2005)取漳州、仙游、福州、建甌、永安五地音來分別代表閩南、莆仙、閩東、

閩北、閩中五個次方言,透過次方言的比較得出閩語所保存的層次。戴氏以中古 韻攝為框架,分析韻攝中每個音類所應屬的層次年代與來源,大致分出了古越語 底層、上古音層、舊文讀層和新文讀層等。戴氏試圖將閩語分層,然而由於各片 只取一點為例,因此其所得出的結論是著眼於閩語各區方言所共有的層次,對於 各片細部的層次觀照性較不足,但戴氏仍勾勒出了閩方言層次的輪廓,可作為次 方言閩南片的一個參照。

無論是「從古漢語來看閩南方言」或「從閩南方言來看古漢語」,兩者皆是 殊歸同途的,理論上,應可彼此相互參照,互為補充。但從數量上、廣度上來看,

從「古漢語」出發來觀察閩南方言的研究比例上較少,多為零星韻部的切入,以 單篇研究的方式進行討論。因此,本研究為補其不足,所以觀察視角是「從古漢 語來看閩南方言」,並增加韻部討論的數量,以期能歸結出更周延的「古漢語與 閩南方言的關係」。另外,學者「從古漢語來看閩南方言」的切入視角有四,其 中的「上古漢語」、「隋唐漢語」與閩南方言的關係,研究者眾多,如:徐芳敏

(1991)、黃典誠(1983)目前已取得普遍的共識;另外的「兩漢漢語」、「六朝 漢語」的討論較為零星,僅有丁邦新(1983)、梅祖麟(2001)、楊秀芳(2003)

等人有過單一韻部的研究,所以本論文在「從古漢語來看閩南方言」的前提下,

分別從「兩漢漢語」、「六朝漢語」作為觀察窗口。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我們為了要能辨析閩南語中的不同層次、觀察古漢語現象與閩南語層次的對 應、歸結閩南語不同層次的演變類型,因此必需要有適當的研究方法與步驟。並 且試從「古漢語」的視角切入,由更多的韻部討論,來增強古漢語與閩南語層次 間的連繫。本節即對本論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做理論性的介紹,逐步解說本論文 的研究步驟。

一、研究方法

閩南方言是個層次疊積豐富的漢語方言,本文利用「內部分析法」辨析閩南 語中的不同層次,再利用「外部比較法」觀察古漢語現象與閩南語層次的對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後歸結閩南語不同層次的演變類型。然而,還必需「排除訓讀字」的擾亂,訓 讀字會造成不合理的對應情形。

(一)內部分析法

「內部分析法」是對單一方言點進行內部音讀的比較分析。需要檢視大量同 源詞語的音讀,利用一字異讀來辨析不同層次;或利用歷史音韻來源的互補分 布,而得知不同音讀卻是同一層次的條件分化。例如:楊秀芳《閩南語文白系統 的研究》(1982)透過一字的文白異讀及音韻系統,而分別對廈門、漳州、泉州、

潮州的內部進行層次分析。

(二)外部比較法

「外部比較」則是對具有同源關係的不同方言進行分析比較,透過多方言點 的音讀對比,聯繫音讀與音讀間的對應關係,進而推朔不同方言點的語音變化情 形。隨著比較方向的不同,可細分為橫向的「共時比較」,與縱向的「歷時比較」。

「共時比較」是將同一時代的不同方言點進行分析比較,透過橫向的共時比 較,我們能得知方言同源的共性,也能得知方言分化的異性,在同時考量方言點 的共性與方言點的異性後,還能構擬出方言分化前的讀音樣貌。例如:羅杰瑞 The Proto-Min Finals(1981)比較同一字於閩方言內部的不同發音,擬構出原始 閩語的發音。

「歷時比較」是將不同時代的同一方言,或不同方言進行分析比較。若對不 同時代的同一方言進行比較,則可得知方言在時代的演變中,那些讀音沒有改變 而得以保存,那些讀音已發生變異或分化而被繼承。例如:

洪惟仁《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1996)拿一百年前的泉州韻書《彙音妙 悟》與現代泉州腔相比較,從中得出百年來泉州方言的改變,如:泉州地區的梗 攝陽聲字發生*- > -,梗攝入聲字發生*-k > *-ik > *-ik > *-iak。

若對不同時代的不同方言進行比較,則多半是有一個方言的演變時代及歷程 為人所瞭解,而將這個已掌握的方言去對另一個較未知的方言進行對應,進而推 論未知方言的歷史來源。例如:

梅祖麟〈現代吳語與「支脂魚虞,共為不韻」〉(2001)是從南朝《切韻序》

記載當時的南方地區「支脂魚虞,共為不韻」,而從現代吳語、現代閩語當中也 發現了此項特徵,因而認定具有此項特徵的層次來源為江東方言層,意即時間為 六朝,地點為南方的江東地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排除訓讀字

需要注意的是「訓讀字」的擾亂, 造成我們對於語音對應的錯誤判讀。如:

廈門中表拍打義的pha,書寫成文字時多寫成「打」,但「打」為端母梗攝上聲 字,從聲母來看,端母於閩南語中應讀t-不讀ph-,就韻尾來看梗攝陽聲韻不應具 喉塞音韻尾-,再就聲調來看也不應為入聲。實際上,pha的本字應為「拍」古 滂母陌韻入聲字,若不能發現「打」是訓讀字,而貿然將pha視為「打」的異 讀,便會得出端母在閩南語有ph-、梗攝陽聲韻在閩南語有-a的異常語音對應。

二、研究步驟

我們在排除訓讀字的擾亂後,透過內部分析法與外部比較法,即可辨析閩南 語中的不同層次、觀察古漢語現象與閩南語層次的對應、歸結閩南語不同層次的 演變類型。然而,如何實施在實際操作上呢?我們認為在實際操作上,需有以下 的研究步驟。

(一)將閩南語韻母依上古韻部做分類

漢語演變史中,一般將漢語最早的階段稱之為上古音,上古音中的韻部分類 是透過諧聲偏旁及先秦古籍的押韻情形歸納而成,目前上古韻部的分類,及中古 韻部的韻攝已受學界所接受,學界一般以「上古韻部」或「中古韻攝」來定位每 字的歷史來源。而我們知道古漢語與閩南方言的關係密切,我們若要將兩者加以 聯繫,則勢必要以「上古韻部」或「中古韻攝」來為閩南方言作分類。本研究是 以「上古韻部」作分類,理由有三:

第一、由於上古韻部一般是漢語演變的開端,因此我們若將閩南方言以上古 韻部做為分類,則可從頭開始梳理古漢語與閩南方言的關係。

第二、王力《漢語語音史》(2008)、周祖謨、羅常培《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 變研究》(1958)、丁邦新《魏晉音韻研究》(1975)等人已將古漢語中的上古音 與中古音連繫起來,我們可藉由上古時的音韻條件推得中古時的音韻地位。

第三、漢語由上古到中古的演變軌跡,可成為閩南方言演變情形的參考。漢 語與閩南方言同源,漢語若朝某一方向演變,閩南方言也可能因為有著與漢語相 同的特質,而與漢語朝同方向演變,這雖然是種平行演變的關係,但漢語的演變 成因卻是閩南方言很好的參考依據。

基於以上三點原因,因此本研究將來源於相同上古韻部的字歸為一類,以同 韻部的字來進行觀察、比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利用內部比較法將相同歷史來源的閩南語韻母進行分層工作

當我們將閩南方言以上古韻部做分類後,則可發現同一韻部底下的字就有許 多讀音,讀音眾多的原因即閩南方言是眾多歷史層次的疊積所致。因此,我們必 需要利用內部比較法,檢視比較其音讀情形,除了利用文白異讀的方式區分出文 讀層與白讀層,也利用方言間的不同對應情形,將白讀層作更細部的分層。

例如:本研究中,可發現上古之部在現代閩南地區有十一種對應情形。這十 一種對應情形中,有七種對應出現在白讀時,因此這七種對應都是白讀層。而這 七種白讀對應中,又有兩種對應彼此間具有互補分布的情形,所以之部字在現代 閩南方言白讀層中最多可分為六層層次。

(三)以漢語時代特色篩選閩南韻母層次

整理清楚閩南方言的層次後,我們需要再從古漢語出發,瞭解古漢語的演變 情形,掌握古漢語的時代特色。漢語的演變發展雖然是連續不斷的,沒有一個截 然有別的分水嶺可以說這一天之前是讀A 音,這一天之後是讀 B 音,但一般在 研究漢語演變時,多半以政治勢力的轉變做為基礎,以不同的朝代做為漢語演變 的分期。

因此本研究利用不同朝代的文人押韻、文獻記載,掌握漢語每一期的特色,

並以漢語的時代特色為條件,檢索閩南方言的白讀層,從中篩選出符合條件者,

即可將古漢語與閩南方言連繫起來。若有同時符合條件的對應層次,則我們以外 部證據(如:詞彙證據)來判斷閩南的層次來源。

若以六朝江東地區幽宵部的合流為例。則透過詩文押韻的觀察,可發現,於 陸機之前的南方文人,如宋玉、劉安、陸機,會將幽部中的尤韻字與宵部通押,

但陸機之後的東晉以降文人,則不再出現幽部尤韻與宵部通押的情形,顯示,東 晉以後,幽部尤韻已與之部尤韻、侯部虞韻合流,幽部中只剩效攝字仍能與宵部 通押,因此,閩南方言的江東方言層應合於以下條件:條件一、上古幽部效攝字 與上古宵部同音。另一方面,江東方言另有一特點是虞尤合流,因此:條件二、

但陸機之後的東晉以降文人,則不再出現幽部尤韻與宵部通押的情形,顯示,東 晉以後,幽部尤韻已與之部尤韻、侯部虞韻合流,幽部中只剩效攝字仍能與宵部 通押,因此,閩南方言的江東方言層應合於以下條件:條件一、上古幽部效攝字 與上古宵部同音。另一方面,江東方言另有一特點是虞尤合流,因此:條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