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王國維在1925 年講授「古史新證」時曾提出二重證據法,1 為古文字學者習 用,何琳儀師更進一步針對戰國文字承先啟後的時代性特徵,和分系分國的區域 性特徵,指出釋讀的八大要點,分別是「歷史比較」、「異域比較」、「同域比較」、

「古文比較」、「諧聲分析」、「音義相諧」、「辭例推勘」、「語法分析」,2 上博簡楚 王文獻的古籍和史料性質,正適用於二重證據法和歷史、辭例、語法等釋讀要點,

不但可以簡文補正相關傳世古籍,亦能用傳世資料幫助簡文的正確釋讀。

以出土古文材料為研究範圍,首重對文字的考釋和讀訓。文字的精準釋讀是 正確理解簡文文意並分析其所載史料的先決條件,關於此點,上博簡各篇整理者 及前輩學者已打下良好基礎,不過有若干簡文因簡牘殘泐、字跡渙漫、相關資料 不足,導致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一時難以論定,就連簡序和個別竹簡歸屬亦各有 異說。幸而新的材料陸續發表,讓筆者有幸窺得新出證據,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 一步。在論文實際操作中,擬廣泛蒐羅中外各家說法、分析其中利弊,利用戰國 文字釋讀八大要點考釋文字,以求從原有的數種說法中找出最合理的釋讀方式;

或帶入相關證據,提出不同於前人之說的見解以供參考;對於客觀資料不足,難 有合理說法之簡文,則寧缺勿濫存疑待考。

文字考釋的部分將以單篇疏證方式呈現,以求文意的完整及內在邏輯理路之 清晰,依各篇簡文內容提及楚王王號的時代先後予以分類、排序,分列為第二到 第五章。其中第二章為「莊王文獻疏證」,包括〈鄭子家喪〉、〈莊王既成〉兩篇;

第三章為「靈王、平王文獻疏證」,靈王的部分有〈申公臣靈王〉一篇,平王則有

〈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兩篇;第四章為「昭王、簡王文獻疏證」,〈昭 王毀室〉、〈昭王與龔之 〉兩篇記敘楚昭王之事,〈柬大王泊旱〉為楚簡王專篇;

未標王號的〈君人者何必安哉〉及〈王居〉則置於第五章討論。疏證各節基本包 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前言」,記述簡文著錄及保存狀況、通篇文意理解。簡 序或竹簡歸屬有異說者另闢「編聯略論」,置於「前言」之後、「釋文」之前討論。

第二部分為通篇「釋文」,與原整理者釋文不同之處皆加註以明說法由來,若已置 於「簡文疏證」獨立討論者則不另加註。其中〈鄭子家喪〉、〈君人者何必安哉〉

有甲、乙兩本,文字有些許不同,故甲、乙本釋文各出一次,兩本簡文不同處於 甲本釋文加註。第三部分為全節重點的「簡文疏證」,筆者對爭議較大的說法選擇、

基於新材料證據而來的新觀點,皆置於此部分專文討論。至於書手、版本、人物 形象、與傳世文獻的對照等,與簡文相關但又不適宜置入「簡文疏證」討論者,

       

1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頁 2。

2 何琳儀師,《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頁 266-307。

皆列於各節文末討論。其中〈鄭子家喪〉、〈申公臣靈王〉、〈平王與王子木〉三篇 所載史事皆見於傳世文獻,對古籍有呼應、補證,甚至糾正之效,其史料價值與 其他七篇簡文有所不同。筆者擬分析前人對相關史事的不同說法,並詳細比較簡 文與傳世史載之情節、結構、用語、內涵異同,期達二重證據法以古證今之效。〈昭 王毀室〉和〈柬大王泊旱〉則分別與古籍常見的「毀室」、「抗旱」主題相關,可 用以探討相同主題內容的繼承或不同展現。至於上博簡楚王文獻的思想傾向,因 各篇簡文有部分交錯情形,故集中置於第七章討論。

在第二到五章簡文通讀確定後,第六章筆者首要討論的是上博簡楚王文獻的 體例和性質問題,體例性質確定後才能知其在文獻學上的定位。數位學者曾將之 與先秦三大歷史散文《左傳》、《國語》、《戰國策》作不同程度的連結,故第一節 將探討所論簡文與三書之關係。筆者立足於思想、文獻學者的基礎上,歸納學者 對於三書的比較看法,再參酌實際文例,擬由體例、敘事方法、語言風格、思想 傾向等方面觀察三書與所論簡文之異同。相較之下,筆者認為上博簡楚王文獻體 裁較近《國語》,但又有所不同,當屬《國語》材料來源的原始「語」文獻一類。

本章第二節著重比較簡文與《國語》之「異」,並由區域特徵、史料揀擇、流傳形 式、敘事結構等部分觀原始「語」類文獻樣貌及價值。對於《國語》之成書性質 和作者身份歷來有不同說法,據前兩節分析,筆者合理懷疑上博簡楚王文獻性質 與《國語》原始材料來源密切相關,故第三節擬以簡文管窺《國語》作者、性質,

在前人對《國語》的各種說法中,理出可能性最大者。

上博簡楚王文獻除文字學、文獻學價值外,不可忽視的是其史料價值。第七 章專門探究其思想意涵,以先秦「語」類文獻的「明德」功用看簡文之思想展現。

每一篇簡文皆有其強調的重點思想,此外還有交叉出現於數篇的背景思想,筆者 擬比較簡文思想與傳世文獻所見之中國先秦思想,觀其異同及時代、區域特色,

約分為「君臣倫常-君臣之禮、弒君之罪」、「不變常故-常故不可違」、「天意在 民-天命觀與民本思想」、「民胞物與-抗旱思維」、「中庸之道-奢不僭上,儉不 逼下」、「善納諫言-人臣之諫和君王雅量」、「興衰成敗-對莊王的推崇和柏舉之 役的反省」七節立論,每一點都舉簡文和傳世文獻實例加以討論。

第八章集中討論楚國君臣稱謂,因本論文所擇材料範圍為楚王「語」類文獻,

每一篇簡文皆為楚君臣間的對話及相關背景敘述,有大量的君臣稱謂呈現其中,

且簡文為楚人所作,其稱謂當為楚地習慣用語,極顯楚國稱謂特色。筆者擬普查 所論簡文之君臣稱呼用語,並比較其與《國語》之異同。在實際操作上,分之為

「楚王稱謂」和「楚臣稱謂」兩大類,再據其使用情境分「背景稱謂」、「自稱」、

「面稱」、「背稱」四種情形。

以上為筆者擬定之章節架構和研究方法,在論文撰寫中將以此為基準,但實 際操作時或因個別情況而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