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莊王文獻疏證

第一節 〈鄭子家喪〉疏證

二、 釋文

第一節 〈鄭子家喪〉疏證

一、 前言

〈鄭子家喪〉收錄於《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由陳佩芬整理釋文,

共有甲、乙兩版本。甲本出 7 簡,首尾完整無殘泐,第 7 簡有墨釘示全文結束,

共235 字,3 合文。乙本亦出 7 簡,但有殘斷、漏字、訛寫之處,現存 214 字,3 合文,高佑仁指出簡2「如上帝」三字間有簡 1「告夫」之反印文,認為乙本乃由 前向後收卷,觀察甚為細膩。1 就可見簡文觀之,兩本基本上無異文。簡文原無篇 題,由整理者取其首句「鄭子家喪」為名。

整理者認為「鄭子家喪」四字代指《左傳.宣公四年》(公元前 605)鄭子家 弒君一事,楚莊王因此出兵圍鄭,「鄭」指「鄭靈公」。2 復旦讀書會則指出「鄭子 家喪」為《左傳.宣公十年》(公元前599)「鄭子家卒」事,本篇後段述及晉楚邲 之戰(公元前 597),而簡文中楚莊王在聽到「鄭子家喪」的消息後即刻發兵,中 間不可能歷時八年之久,3 此說合理可從,由簡文提及子家喪制亦可知此時子家已 死。簡文述說楚莊王聽到鄭子家死亡的消息後即刻召集臣下商議,指出鄭子家為 弒君之人,莊王常常想跟諸臣商量如何懲罰他,但因楚國有憂患才拖到今日,現 在不能任弒君的子家死後還保持恭嚴下葬,於是出兵鄭國。包圍鄭城三個月後,

鄭國人來請問圍城的原因,莊王回答說是因為子家敗亂天下的君臣之禮,有弒君 的行為,一定要使子家喪失名位尊嚴。鄭人於是請求盟約,以子良為人質,且使 用降等的喪制將子家入葬,莊王答應鄭人條件。楚軍尚末還師,就聽聞晉軍已出 發欲救鄭國,莊王本決定還師,但大夫都認為應當迎擊,最後楚、晉二軍在兩棠 交戰,楚師大勝。下文語譯及討論以較完整的甲本為主軸,兼論及乙本相關段落。

二、 釋文        

1 高佑仁,《上博楚簡莊、靈、平三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頁184。

2 陳佩芬,〈〈鄭子家喪(甲本、乙本)〉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 171-172。

3 復旦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網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4),2008.12.31。復旦讀書會,〈《上博七.

鄭子家喪》校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 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頁 285。

甲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 173。陳偉,〈《鄭子家喪》初讀〉,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9),2008.12.31。陳偉,〈讀《鄭子家喪》札記〉,

《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頁 306。復旦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

校讀〉,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4),2008.12.31。凡國棟,〈《上 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劄記兩則〉,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20),

2008.12.31。

7 「日」有二說,一為「昔日」、一為「每日」,當以後說為是。參陳偉,〈《鄭子家喪》通釋〉,簡 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64),2009.01.10。

8 整理者原釋為「怲」、訓為「憂」,此從陳偉、復旦讀書會改讀為「病」,簡 3 同。參陳佩芬,〈〈鄭 子家喪(甲本、乙本)〉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頁 174。陳偉,〈《鄭子家喪》初讀〉,簡帛網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9),2008.12.31。復旦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 喪》校讀〉,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4),2008.12.31。

9 乙本無「含(今)」字。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7),2008.12.31。

12 乙本缺「曰奠(鄭)子」三字。

13 甲本從「鬼」聲,乙本「鬼」旁省作「 」,此從蘇建洲師隸為「愧」。參高佑仁,《上博楚簡莊、

(將)必囟(使)15 子 (家)毋以城(成)名立(位)16 於上而 (滅)【簡 4】

劄記〉,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7),2008.12.31。復旦讀書會,〈《上 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4),

2008.12.31。

15 「囟」字陳佩芬讀為「思」,復旦讀書會改讀為「使」,以後者為是。參陳佩芬,〈〈鄭子家喪(甲 本、乙本)〉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 176。復旦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網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4),2008.12.31。

16 整理者讀為「毋以成名立於上」,以「成名」為「成立名聲」。林清源師改讀為「毋以成名位於 上」,「成名位」即「成就名位」,認為「成名位」和下句「滅嚴」句式相同,皆為動賓結構,師 說可從。參陳佩芬,〈〈鄭子家喪(甲本、乙本)〉釋文考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 176。林清源師,〈《上博七.鄭子家喪》文本問題檢討〉,

《古文字與古代史》第3 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頁 332。

17 「滅嚴」從高佑仁之說。高佑仁,〈釋《鄭子家喪》的「滅嚴」〉,復旦網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657),2009.01.14。高佑仁,《上博楚簡莊、

靈、平三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頁 239-244。

18 乙本缺「 毋以城名立於上,而烕炎於」十二字。

19 乙本作「 」字。

20 乙本無「人 救」三字。

21 「棠」字乙本從「 」聲。

之 (病), (將)必為帀(師)。」乃 (起)帀(師)。

回(圍)奠(鄭)三月,奠(鄭)人情(請)亓(其)古(故),王命 (答)

之[曰:「鄭子]22 【簡 3】 (家) (顛) (覆)天下之豊(禮),弗愧(畏)

23 (鬼)神之不 (祥), (戕)惻(賊)丌(其)君,我 (將)必囟(使)

子 (家)[毋以成名位於上而滅嚴【簡4】於]24 下。」奠(鄭)人命以子良為

(質),命(盟);囟(使)子 (家)利(厲)木三 (寸), (疏)索以 (鞏),

毋敢丁(正)門而出, (掩)之城 (基)【簡5】。王許之。

帀(師)未還,晉人涉, (將)救鄭。王 (將)還,夫 (大夫)皆進曰:

「君王之 (起)此帀(師)以子 之古(故),含(今)晉[人將救]【簡6】25

(家),君王必進帀(師)以 (應/膺)之。」王安(焉)還軍以 (應/膺)

之,與之 (戰)於兩 (棠),26 大敗晉帀(師)安(焉) 。【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