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與範圍

在文檔中 史景遷的歷史敘事研究 (頁 19-32)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我們常說要從歷史當中汲取教訓。倘若能從 過去歷史總結前人之經驗教訓,透過回顧與反覆思考,並且從當中找尋問題的最 佳解決方案;或是借助歷史經驗,掌握事件的發展態勢,做出因應的對策或方案;

又或是從歷史事件中汲取經驗,告訴自己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不應該採取什麼行 動,以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徵去世後,曾以「夫以銅為鏡,可 以札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 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7一言引以為鑑。以銅為鏡可以讓我們整 理衣冠,端正自己的行為;以歷史為鏡可以讓我們知道歷史的興衰,鑑往知來;

以人為鏡可以明白自己得失,同時也能知人善用,歷史的功用就在這裡。一個人 如果面臨了生活上的困難,若能從歷史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許多問題 便能迎刃而解。例如現代社會中常有太太與第三者之間,爭執不休的情形發生。

然而古代的皇宮中,皇后與其他嬪妃也時常發生如此情況,甚至出現狠毒手段,

而漢高祖劉邦之妻呂后(呂雉),對戚夫人的報復可為慘絕人寰。劉邦駕崩後,

呂后開始對付劉邦的寵妃,其中戚夫人因多次要求劉邦改立太子(此時太子為呂 后的兒子),令呂后非常氣憤。先是讓戚夫人作舂米的勞役,後來又毒殺了她的 兒子趙王劉如意,後來還挖去戚夫人的雙眼、砍斷她的手腳、薰聾她的耳朵、用 藥物讓她變啞吧,最後還把她丟到茅廁,命為人彘,可說是慘無人道。即便如此,

後宮中還是有和平相處的例子。漢文帝之妻竇皇后(竇猗房)謙恭賢淑、親力而 為,同時她也不忘民間疾苦,要求漢文帝將布匹、米肉之生活用品賜給疾苦的百 姓,讓他們的生活能夠安飽。然而,一場大病襲來,竇皇后眼睛失明,這時的漢 文帝冷落了竇皇后,開始寵愛慎夫人和尹姬。在宮中,慎夫人仗勢著皇上的寵愛,

跟竇皇后平起平坐,但竇皇后對此並不在意。漢文帝駕崩後,漢景帝即位,竇皇 后並沒有向呂后一樣迫害其他妃子,反而對她們多加關照。竇皇后所表現出的遇 事謙退、寬容大度等美德,贏得了後宮和群臣的敬佩,同時她所崇尚的黃老思想

7 〔後晉〕劉昫等主編,《舊唐書》,北京:中華,1975 年據岑氏懼盈齋刻本點校,頁 2561。

也為西漢「文景之治」奠下基礎。這種從過往事件中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不啻 是我們在歷史學習中所能得到的幫助。

歷史是對人們過去一切行為、文化活動的描述,如中國婦女運動史、抗日戰 爭史、歐洲基督教文化史和印度佛教史等類別。歷史可以根據是否涉及敘述者(歷 史學家的解釋),細分為歷史事件和歷史事實。歷史事件是一種客觀存在,早在 歷史學家對事件的解釋前就存在,並不會因為歷史學家沒有找到相關文獻就不存 在;而歷史學家透過文獻資料,對過去發生的歷史事件作出敘述,找出背後的故 事,並將其事實化、合理化,進而構成了歷史事實。例如康熙二十二年,許多福 建、廣東沿海居民渡海來台,並將其信奉的神像帶來台灣,這件事本身是歷史事 件。後來有學者發現為何像奉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當地居民祖先幾乎都來自泉州;

奉祀開漳聖王的廟宇,當地居民祖先都來自漳州。於是他們考據相關資料,發現 原來當年施琅擊敗鄭氏政權後,臺灣納入清廷的版圖。然而施琅向康熙帝上奏,

恐怕臺灣還會出現反清的勢力,且沿海海盜猖獗,因而建請康熙皇帝頒布「渡臺 禁令」,禁止福建東南沿海居民渡海,如果要渡海須經官方審核,且不得攜家帶 眷。因此,許多沿海居民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渡過黑水溝(因為臺灣流傳著「臺灣 錢淹腳目」的俗諺),他們在船上也會帶著家鄉的神像一同渡海,以求海上航行 順利,來到臺灣開墾後,這些神像有些仍舊是家族奉祀,有些則成了聚落的共同 信仰。這些由學者找到的說法即是一種歷史事實,但歷史事實帶有主觀性,如有 文獻無法解釋之處,便會造成不同的歷史解讀。就像一九三八年花園口決堤(黃 河大決口)事件,國民政府利用黃河汛期而進行戰略性炸堤,試圖阻止日軍前進。

但此舉卻造成當地洪水氾濫,上萬人死亡。有些學者解讀此舉殘害了太多無辜的 民眾,罔顧性命;也有學者解讀炸毀堤防的確拖住日軍的行動,為國民政府爭取 了時間。這就是學者對歷史事件的解讀,不同的認知就會產生不同的解釋。林立 樹對此作出解釋:

在歷史的探索過程中,「意識型態」及「指涉」具關鍵地位。歷史是對一個過程的一種 表現。意識型態則是對無法表現的歷史的一種認知描述……每一個人按照自己的興趣和 冺益選擇自己的意識型態。「指涉」(refer)……不是問題的本身,而是一種描述或表現。

描述或表現已發生過的事情,成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分析的客體。8

歷史透過歷史學家的解讀(即意識型態)予以敘述,最後發表出自己的見解(即 指涉)。換句話說,「意識型態」和「指涉」影響了歷史學家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 見解。歷史學家對於所描述的事件,難免會有自己的喜好選擇,作出不同觀點的 敘述。因此歷史敘述當中,「敘述者」所扮演的角色變得非常重要。

歷史本身無法脫離敘述。新歷史主義(New Historicism)學家海頓.懷特 ( Hayden White, 1928-)認為歷史也是一種敘述,這並不否定歷史的真實性,反 而著重在歷史文本是如何受到歷史環境與各種力量的影響。歷史學家在書寫歷史

8 林立樹,《現代思潮:西方文化研究之通路》,臺北:五南,2015 年,頁 7。

文本的過程中也像文學家一樣充滿想像,將各種史料整理成有邏輯性的歷史,看 起來很像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一樣。魯小鵬認為「(歷史)強調的是忠實而直白的 紀錄,同時以官方認可的世界觀作為尺度來對外在世界進行重構,」9歷史事件 本身是客觀存在的,只有透過史家的重建,才能讓歷史事件為自己說話。史家蒐 集「史料」,重新組構最貼近歷史真實的歷史敘述。在歷史敘述過程當中,史家 發現歷史事實中存在某些特殊意義,或是彼此間形成的特殊關係,這些發現終將 形成歷史解釋。例如史家在敘述中國歷史上的變法時,發現幾乎無一成功,於是 他們開始尋找原因並作出自己的見解。他們將改革者的立場、改革內容及反對勢 力的存在,詳加歸納比較,進而理出出改革者的缺失:專注於農業改革(商鞅變 法重農抑商)、半途而廢(一條鞭法在張居正死後無人推行)、無法徹底改變體制

(戊戌變法受到守舊派強烈反對)。

總的來說,歷史透過敘述得以被史家記錄下來流傳於後世,其本質上所傳達 的就是一種「記憶」。張隆溪提到:「歷史的敘述能夠保存記憶,抵抗遺忘,其前 提是歷史的敘述能夠再現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能夠給後人以真實可靠的記敘。」

10史家重構人類過去的文化活動的歷程,告訴了我們過去所發生的事件,讓過往 的事件可以被後人記住,形成一種歷史的勸戒教訓。史景遷擅長使用文學性的筆 法進行史學創作,他認為文學化的語言是讓史學更接近藝術。他不以史料的真實 性為最終手段,而是以史料為基礎,透過文學化的語言,獲得某種道德性的意義 與批判,同時發現歷史本來的面目。正如《史記》在敘及項羽失敗同時,也不忘 對其進行道德批判(缺乏自我反省)。傳統中國史家認為歷史人物的「心」足以 左右歷史發展的方向,透過對其道德價值的批判,可以引起正面學習與負面教訓 借鑑的效果。然而西方史學家如巴特菲爾德(Herbert Butterfield, 1900-1979)卻 認為史學家的任務在於對歷史事實的陳述,而不是批判歷史人物的對錯。11不過 正因為有了「道德批判」,才得以歷史事實不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展現更加生 動的歷史人物,增添了歷史的可讀性,也讓讀史者在回顧過去的歷史記憶同時也 能有所警惕。而史景遷在運用文學化筆法的手段上(如敘事視角的轉換、敘事時 限的伸縮、環形情節結構的鋪陳、透過夢境剖析人物內心世界和吸收其他文學文 本進行互文書寫等等手法),更開創出的不同於西方史學界的厚度與視野。

因此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將分為三部分進行:敘事學、超現實主義與文際互 典,將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較為系統性的方式呈現。首先將敘事學的定義作出 基礎的整理與論述,進而將範圍縮小至敘事視角、敘述者類型、敘事時間與敘 事情節等四個類別中探討。接著再以超現實主義中的「夢境」為主體,並探討 其中曲折隱晦之語言所引發的隱喻象徵作出整理歸納,藉以瞭解王氏夢境由美 好轉向衰亡的內心變化。最後以文際互典中的文本對話特性,分析《婦人王氏 之死》與《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對於文學文本的互文書寫進行歸

9 魯小鵬著,王瑋譯,《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北京:北京大學,2012 年,頁 4。

10 張隆溪,《張隆溪文集第三卷》,臺北:秀威,2013 年,頁 315。

11 參見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臺灣大學,2014 年,頁 81。

納,透過文本間相互對話的手法,不僅再現了當時的時空,也捕捉了逝去的

納,透過文本間相互對話的手法,不僅再現了當時的時空,也捕捉了逝去的

在文檔中 史景遷的歷史敘事研究 (頁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