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臺北市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現況與關係,研究 方法上採取問卷調查法,用以蒐集臺北市高級中學校長、主任、組長與教師對學校 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的看法,期能瞭解現況及其關係,並提出可行之促進方案。以 下說明本研究的設計與實施,共分為五節,分別是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 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調查實施,第五節為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者依據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並參考相關研究文獻,擬定研究架構。根據文 獻探討及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間存在著正相關,彼此 之間存在相互影響之關係,同時受到人口及環境變項不同而有差異。圖3-1旨在說明 及分析不同人口及環境變項之下,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兩者間之差異情形,並探討 兩者間之關係。研究架構包括三個主要變項,以個人與學校為背景變項,組織文化、

學校效能為依變項,茲將本研究架構圖呈現如圖3-1,並說明如后。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壹、背景變項 一、人口變項

(一)性別:區分為男、女二項。

(二)年齡:區分為30歲(含)以下、31~40歲、41~50歲、51歲(含)以上。

(三)學歷:區分為研究所以上(含40學分班)、師範大學或師範學院、一般大學

(含教育學程)。

(四)服務年資:區分為5年(含)以下、6~15年、16~25年、26年(含)以上等四 組。

(五)擔任職務:區分為校長、教師兼行政(主任、組長)、導師或科任教師等三 個類別。

二、學校環境變項

(一)學校歷史:區分為10年(含)以下、11~20年、21~30年、31年(含)以上等 四個類別。

(二)學校規模:區分為24班(含)以下、25~40班、41~60班、61班(含)以上等 四個類別。

貳、歷程變項 一、組織文化

本研究探討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主要變項包括「組織文化」

與「學校效能」,為使組織文化能具有清楚研究之層面,且符合學校組織之特性,

研究者參考葉倩亨(2004)將學校場域裡之組織文化研究層面歸納為法制取向、情 感支持、關係取向、創新求變等四項,各層面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法制取向:

學校的內部運作力求穩定,一切以法規命令為依據,各處室分工及責任劃分明 確,學校依法行政遵守規定是基本方向,行政程序及階層也清楚分明,同仁多被要 求服從首長之意志及命令行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情感支持:

學校成員間充滿良好的工作氣氛,相處融洽及相互信賴,情感上的支持促進彼 此相互合作及互相幫忙,重視成員間的和諧關係,組織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令人 有較為輕鬆及少有壓力的感覺。

(三)關係取向:

成員間考量的是人情關係,有關係即能掌握較多資源,成員若養成攀關係、走 後門之習性,有背景及關係的人會受到較多重視,會引起成員間彼此猜忌,只看人 脈不看工作表現的結果,將影響組織成員間公平競爭發揮之機會,也會影響成員對 組織的凝聚力。

(四)創新求變:

組織成員被鼓勵勇於冒險,強調革新及求組織發展,可以凝聚成員共識,有較 高的創新思考的氣氛,激發成員間的相互合作,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被包容,不需擔 心被他人扯後腿,因此有利組織發展的創新想法會被接納,成員在工作上會更勇於 接受挑戰。

二、學校效能

研究者彙整學者對學校效能研究層面之結果,決定參考王敏芬(2009)國立政 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北區公私立高中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 究」所編製之學校效能量表。將學校效能研究層面區分為行政領導效能、環境設備 規劃、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學習表現及社區關係運用等五個層面,各層面的內容分 述如下:

(一)行政領導效能:

指校長能成熟靈活運用領導技巧推動校務,以身作則,帶領處室主管提高工作 行政效率,校長能有效扮演協調溝通的角色,以充分授權及分層負責的方式,鼓勵 成員充分參與校務,透過民主程序,達成學校預期目標。

(二)環境設備規劃:

指學校能夠重視校園環境硬體規劃,以綠化美化校園陶冶人文素養,有效編列 學校預算及有效運用社會資源來充實學校教學設備,滿足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之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求,校園空間的有效規劃來符合學生活動之需求。

(三)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能夠組成專業社群提升教學專業水準,改進教學及評量工作,兼顧學生個 別差異,掌握教學技巧,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做好班級經營及親師生良好互動,以 專業獲得家長及學生之肯定與尊重。

(四)學生學習表現:

學生在學業能有優異表現之外,學校更能透過多元學習活動之安排,養成良好 學習態度及生活習慣,認真學習,學到多元及帶得走的能力。培養學生遵守校規,

重視團體榮譽,讓學生在身心各方面均有良好之均衡表現,達到學校教育之目標。

(五)社區關係運用:

學校積極提供資源給社區運用,社區也能提供社會資源回饋學校,建立夥伴關 係,共享資源,推展校務。學校主動行銷學校辦學成果及學校發展願景提供社區瞭 解,爭取社區認同及肯定之機會,進而使社區更支持校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