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第一項 研究架構

本文總共分為六章,前兩章為本文的前提論述。第一章的「緒論」說明研究的背景、

目的、架構、方法、範圍以及限制。第二章的「我國 OTT 影視產業介紹」則從網路影視 產業的市場概況,帶到國內外 OTT 影視產業的發展以及法規的規範,最後點出我國 OTT 影視產業主要面臨的挑戰。

第三章與第四章則分別從「侵權因應」與「內容授權」探討對 OTT 影視產業的影響。

第三章的「侵權因應措施對我國 OTT 影視產業發展之影響」則從現行侵權因應的法律及 管理措施出發,探討其不足之處,分別從法制面向及產業自律面向,挑選出產業現行的主 要嘗試加以探討;法制面向則以外國及我國都曾嘗試的封網處分制度為探討對象,產業自 律則研究斷絕盜版業者金流的措施。第四章的「影視內容取得之授權機制」,在一開始會 先了解目前 OTT 影視產業界的授權實務現況,再一一探討大量授權法制下的強制授權、

法定授權以及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提否適合作為增加本土 OTT 影視產業服務內容多元 性的解決方案。

最後的兩章作為收尾。第五章的「結論」係作為本文的總回顧,在從侵權因應與內容 授權相關措施探討 OTT 影視產業發展的可行性後,試圖提出本文的見解與產業建議;第 六章則對本文所引用的國內外文獻,進行統一彙整。

第二項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透過「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以及「質性訪談法」,了解國內外的 產業現況後,再探討各國針對侵權因應及內容授權,在法制面與管理面的新嘗試,藉此與 我國相互分析比對,期能提出著作權法制建議的方向。

藉由文獻分析法,參考國內外的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官方資料、司法實務判 決以及產業報告中,得知先前研究者的見解以及待發掘的議題面向,進而充實本文的前提 論述並加以延伸。在比較研究法,則係研讀外國的立法例以及司法實務見解,找出我國得 以借鏡或參考的面向加以檢視,歸納出我國得以採行的措施及做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透過質性訪談,主要希望了解本土的 OTT 業者如何看待著作權法制中,對盜版因應 以及內容授權的看法。在訪談大綱的設計上,分為「盜版因應」以及「內容授權」兩大層 面,先以 OTT 業者實務上所面臨的困境出發,再進一步詢問業者如何透過管理措施去解 決該困境;最後,以 OTT 業者對於著作權法制的期待作結。期能了解 OTT 影視產業在管 理上如何因應既有難題之餘,也匯集其對於著作權法制的看法加以延伸探討。由於訪談內 容涉及業者的營業秘密,因此本文附錄僅附上業者確認過的訪談重點摘要,未全部呈現逐 字稿。

以下是本文質性訪談的大綱:

一、盜版因應

1. 在取締盜版內容的過程中(例如:包括但不限於身為著作財產權人或專屬被授權人主張 權利、身為非專屬被授權人告知著作財產權人處理、在相關社群平台進行通知取下措施、

舉報境內或境外侵權網站等。)有無遭遇到任何不順利之處?請您舉例說明之。

2. 目前採取/預計採取什麼樣的資源共享措施,因應產業面臨的盜版問題?(例如:包括 但不限於業者取締經驗共享、政策溝通、智財教育等。)請您舉例說明之。

3. 目前的著作權法制上針對盜版的救濟措施,有無任何未盡之處?(例如:包括但不限於 行政或司法救濟效率、損害賠償方式或金額、杜絕市面上盜版內容等。)若有,希望著作 權立法政策上如何調整?

二、內容授權

1. 國內與國外的內容取得,從內部決策決定購買項目,到內容上架至平台播出,大致的流程 為何?

2. 在洽談授權或是異業合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為何?取得國外與國內影視內容所面臨 的困難是否不同?請您舉例說明之。

3. 您認為業界習慣的內容取得授權流程,是否有效率?目前採取/預計採取什麼樣的具體資 源共享措施,來提升授權效率或降低授權成本?請您舉例說明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是否有自製或投資戲劇的製作?投資或自製戲劇的目的,除了打造品牌差異化之外,是否 部分出於成本考量?(或有其他因素,亦請您舉例說明之。)若無自製或投資戲劇製作,您 如何看待許多 OTT 平台開始投入自製戲劇的現象?

5. 目前的著作權法制上針對內容取得的授權,有無任何未盡之處?(例如:包括但不限於未 明確定義新型態授權模式、鼓勵大量授權機制等。)若有,希望著作權立法政策上,以什麼 樣的方式提升授權效率或降低授權成本?是否希望有大量授權的機制出現?

本文共邀請了平台起家的 LiTV、KKTV、CHOCO TV、酷瞧;電信業者的中華電信 HamiVideo、遠傳 FriDay 影音、台灣大哥大 myVideo;以及內容供應商民視 4gTV、公共 電視公視+以及三立 Vidol。並由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新媒體部全媒體專案 中心(OTT 平台:公視+)的李羏召集人具名受訪;巧克科技新媒體有限公司(OTT 平 台:CHOCO TV)的劉于遜執行長具名受訪;以及科科電速股份有限公司(OTT 平台:

KKTV)的何明達顧問具名受訪、兩名著作權相關部門員工匿名受訪,作為本文探討本土 業者管理措施的重要參考資料來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我國 OTT 影視產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