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旨在透過問卷調查瞭解桃園縣學校志工領導人之正向領導行為與志 工工作滿意度之關係,並進一步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桃園縣國中學校志工知 覺志工領導人之正向領導行為與工作滿意度之差異及相關情形。

壹、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包含背景變項、歷程變項、結果變項等三部分,如圖3-1。

圖3-1 研究架構 學校志工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齡 3.婚姻狀況 4.宗教信仰 5.教育程度 6.職業

7.是否有子女就讀志工服務的學校 8.每週服務時數

正向領導策略 1. 營造正向氣氛 2. 建立正向關係 3. 進行正向溝通 4. 展現正向意義

工作滿意度 1.人際關係

2.組織氣氛 3.自我成長 4.福利關懷

貳、變項操作型定義

茲將研究架構所呈現背景變項說明如下:

一、背景變項:個人基本資料

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職業、是否有子 女(孫)就讀志工服務的學校、每週服務時數等八項,說明如下:

(一)性別:分為男、女兩組。

(二)年齡:分為30歲以下、31~40 歲、41~50 歲、51~60 歲、61 歲以 上, 共五組。

(三)婚姻狀況:分為未婚、已婚、其他,共三組。

(四)宗教信仰:分為有、無,共兩組。

(五)教育程度:分為國中以下、高中職、專科、大學、研究所以上,

共五組。

(六)職業:分為家管、軍公教及退休人員、農、工、商、其他, 共六 組。

(七)是否有子女(孫)就讀志工服務的學校:分為是、否, 共二組。

(八)每週服務次數:分為3小時以內(含)、4~6(含)小時、7小時以 上。

二、歷程變項: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策略

分為營造正向氣氛、建立正向關係、進行正向溝通、展現正向意義四個 研究構面,參酌蔡梅燕(2007)、仲秀蓮(2011)及加上研究者自編,所編 擬之「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策略量表」,題目以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 常不同意四個選項作答。

三、結果變項:志工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對工作滿意度乃參酌曾士雄(2001)、林以鏇(2010)、馮文彬

(2010)及加上研究者自編,所編擬之「志工工作滿意度量表」,其中有工作 滿意度構面包括人際關係、組織氣氛、自我肯定、福利關懷。本問卷題目以非 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四個選項作答。

参、 研究假設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提出下列本研究之假設加以驗證:

假設一: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 知覺有顯著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2不同年齡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3不同婚姻狀況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4不同宗教信仰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5不同教育程度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6不同職業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異。

1-7是否有子女(孫)就讀服務學校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 覺有顯著差異。

1-8每週服務時數不同之學校志工對志工領導人正向領導行為知覺有顯著差 異。

假設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 顯著差異。

2-1不同性別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2不同年齡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4不同宗教信仰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5不同教育程度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6不同職業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2-7是否有子女(孫)就讀服務學校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 著差異。

2-8每週服務時數不同之學校志工在擔任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假設三:學校志工領導人之正向領導行為各構面與學校志工在擔任 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假設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學校志工與志工領導人之正向領導策

略對志工的工作滿意度有預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