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作量化分析,以臺中市國中學校及教師背景為基本變 項,以「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實施現況與成效為主要變項,研究架構如圖 3-1。

一、 研究架構

圖 3-1 研究架構

背景變項

學校規模 學校地區 補救教學教師資格

實施現況

 學校行政運作

 學生學習輔導

學校實施成 效

 受輔學生進步率

 學生學習態度成效

★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專注力

68

(一)背景變項

本研究有關背景變項包含學校規模、學校地區、補救教學教師資格三項。學 校規模區分三類:小型學校,班級數 24 班以下;中型學校,班級數 25~48 班;

大型學校,49 班以上。學校地區分為二類:都會地區如原台中市、豐原市、城 鄉地區如清水區、沙鹿區;補救教學教師資格分三類:現職教師、代理教師、實 習老師。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變項包含「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實施現況與實施成效兩項。

1.「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實施現況

如研究架構所示「補救教學方案」之實施現況分為「學校行政運作」、「學生 學習輔導」等二個層面,分別說明如下。

(1) 學校行政運作:指學校實施補救教學 9 月篩選測驗的提報率、學生線 上施測的時段、完成線上施測的時程、未通過篩選測驗之學生人數比率、開設補 救教學班級數、補救教學授課時段、各科開課時數、實際受輔學生比率等行政運 作情形。

(2) 學生學習輔導:指補救教學教師是否依規定取得研習證明、教師進行補 救教學時如何選用教材、教師會依受輔學生個別差異,設計適性的教學策略、教 師是否使用補救教學資源平臺網站之教學資源、教師參與補救教學的意願等實施 情形。科技化評量系統能否精準診斷學生學習落點、學校教育人員是否運用學生 評量診斷報告進行學生的輔導、補救教學教師能妥善利用溝通管道與家長或導師 聯絡、學生家長了解學生學習進展參與補救教學方案的情形。

2.「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實施成效

如研究架構所示「補救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分為「受輔學生進步率」、「學 生學習態度成效」二個層面,以下分別說明如下。

69

(1)受輔學生進步率:指學生參加補救教學之進步率。本研究所指進步率是 以台中市教育局所提供 103 年台中市國中小補救教學資源平臺學生管理系統之 個案學生進行國文、數學、英文三科成長測驗之進步率。

(2)學生學習態度成效:指補救教學教師知覺學生參加補救教學前後,其整 體學習態度是否提升,學習態度分為學習動機和上課專注力二個層面。

二、研究假設

根據第一章的待答問題與研究架構的背景變項,本研究提出之研究假設敘述 如下。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學校規模、學校地區)之學校在實施補救教學方 案後,受輔學生進步率有所差異。

1-1 不同學校規模之學校在實施補救教學方案後,受輔學生進步率有顯 著差異。

1-2 不同學校地區之學校在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學校實施成效之受輔學生 進步率有所差異。

假設二:補救教學教師知覺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習態度相較於補 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2-1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習動機相較於補 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2-2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習專注力相較於 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2-3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整體學習態度相較 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假設三: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背景變項(學校地區、學校規模)之受輔學生 在參加補救教學方案後,學習態度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70

3-1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地區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習 動機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3-2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地區之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 習專注力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3-3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地區之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整 體學習態度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3-4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規模之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 習動機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3-5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規模之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學 習專注力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所提升。

3-6 補救教學教師知覺不同學校規模之受輔學生在參加補救教學後,整 體學習態度相較於補救教學前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