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

本章旨在調查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學」現況之研究,根據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 研究問題,綜合相關文獻分析的結果,作為本研究的架構依據。本研究採分層隨機抽樣 方式,針對高雄市公私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並進一步做有系統的分 析、歸納與建議。其中以個人背景、學校背景及美感教學現況,來探討教保服務人員在 美感教學的現況。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假設、第三節為 研究對象、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研究實施程序、第六節為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分別敘述如後。

壹、 研究架構 一、 研究路徑 A

1. 以次數分配、百分比檢定來分析教師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學歷、服 務年資、職稱)與學校變項(學校區域類型、園所規模、課程模式、使用教材、師 生比例、有無實施新課綱)之現況。

二、 研究路徑 B

以平均數、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檢定來分析教保服務人員在實施美感教學的現況。

三、 研究路徑 C

以 t 檢定(t test)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 齡、教育程度、學歷、服務年資、職稱)與不同學校變項(學校區域類型、園所規模、

課程模式、使用教材、師生比例、有無實施新課綱)的公私立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 學實施現況是否有顯著差異。

6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自變項

教保服務人員背景變項

1. 性別 2. 年齡 3. 教育程度 4. 學歷 5. 服務年資 6. 職稱

學校變項

1. 學校區域類型 2. 園所規模 3. 公私立設置 4. 課程模式 5. 使用教材 6. 師生比例

7. 有無實施新課綱

一、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學現況 1. 美感認知

2. 教學與實施原則 3. 教學內容

4. 教學評量

5. 教學情境設計與佈置 依變項

A

A

B

C

C

69

貳、 研究變項

本研究變項包含自變項與依變項,其研究變項之探討依序說明如下:

一、 自變項

(一)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背景變項 1. 性別

雖在全國教育部網站資料中顯示幼兒園中的教保服務人員極為少數,其中高雄市男 性教保服務人員共計 21 位,鑒於時代進步,性別平等意識抬頭,且幼教中男性教保服 務人員為極少數,研究者認為具研究價值,故將性別納為問卷個人變項之一。

2. 年齡

研究者欲探討年齡與教學品質是否呈正相關,影響差異為何。

3. 教育程度

此部份依據教育部公布之「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二十條、二十一條及二十二條中 規定教保服務人員學歷與資格,如下:

(1) 幼教師資格

大學畢業且修畢幼兒教育學程,取得教師合格證。幼兒園教師應依師資培育法 規定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幼兒園教師資格於師資培育法相關規定未修正前,適用 幼稚園教師資格之規定(教育部,2011)。

(2) 教保員

01. 國內專科以上學校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 系、所、學位學程、科畢業。

02. 國內專科以上學校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非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 系、所、學位學程、科畢業,並修畢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系或學分學程。

前項相關系、所、學位學程、科、輔系及學分學程之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 關定之。

70

(3)助理教保員

應具國內高級中等學校幼兒保育相關學程、科畢業之資格。前項相關學程及科之 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4. 學歷

將最高學歷變項分為:高中職、專科、大學以及研究所(含以上),並佐證學歷背景,

瞭解樣本對象是否為專業幼教背景,或是藝術及其他相關學歷背景。

5. 服務年資

服務年資與年齡不一定成正比,但和教學經驗與教學能力有關,研究者欲探討美感 教學中,服務年資是否有差異及相關性。

6. 職稱

幼托整合後,教保服務人員兼任行政的現象增加,且為界定教保服務人員中的職稱 屬性與為瞭解問卷對象中的職稱狀況而將之分為:「幼教師兼任主任組長」、「幼教師」、

「教保員」、 「助理教保員」、「園長」、「其他」。

(二)教保服務人員學校背景變項 1. 學校區域類型

學校的區域性與在地條件,可能影響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的進行,例如:偏 鄉學校資源不足,但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相對探索與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較多;反觀,

城市中心的資訊資源豐富,卻少有大自然探索機會。

2. 園所規模

研究者認為學校班級數與規模,可能影響教保服務人員的美感教學決定與實施。

3. 公私立屬性

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的背景、取向、課程均不太相同。研究者本身有私立幼兒 園的經驗,加上目前在公立幼兒園的職場中,對公立與私立幼兒園的經營、教學與生態,

初步假設是有差異存在的。為更進一步探究其相關性,便把此一因素納入重要考量。

71

4. 課程模式

關於課程模式的定義(curricum model)的定義,Spodek 表示是對可以被複製或仿傚 的方案(program)所作的理想化描述(引自鄭瑞菁等人,2012)。幼教課程模式是一具 有理論基礎的明確架構,指出方案中基本且理想化的要素,用來指引方案做教育決定、

教學方法及評量等,也可以說是一種教學型式上的典範轉移(陳淑琦,2012)。因此研 究者認為,幼兒園的學校背景變項中,課程模式可能影響到教保服務人員的美感教學。

此研究將國內較普遍的教學模式分為方案教學、主題教學、單元教學、結構性(認知導 向)以及其他變項。

5. 實施教材

幼兒園採「統整性」教學,以活動課程為主。各園所以在地特色、園所與學校本位 均有不同的教育宗旨與目標。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學使用的教材也有所不同。在教 材方面,分為自編教材、坊間教材以及兩者皆有,來研究是否會因使用教材不同而影響 美感教學。

6. 師生比例

師生比例也是影響教學品質的關鍵所在。雖然在「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2)中 明文規定教保服務人員的編制與師生比,但鑑於在私立幼稚園可能還有幼生人數過多,

師生比例不均的情形下,將師生比例的變項分出超過 1:15,欲探究教學現場中的師生 比例因素。

7. 有無實施新課綱

幼托整合後實施「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從幼兒園中的認知與素養中,配合 政策的推行,也可探討新課綱是否影響著教保服務人員的美感教學情形。

二、 依變項

「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學之現況」為本研究依變項。依據教育部 101 年教育部頒佈 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中的「美感領域」文獻,以及研究者蒐集的相關文

72

獻,研究者將之彙整成為問卷中的向度,自行整理編製出本研究問卷中教保服務人員對 美感教學現況的瞭解與實施,共分為五個層面,包含對美感教學的美感認知、教學與實 施原則、教學內容、教學評量、教學情境設計與佈置,並加以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 美感認知

指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基本的個人認知與概念認同之程度。藉以調查教 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的基本知能與素養情形。

(二) 教學與實施原則

指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的教學目標感到認同之程度。依據「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中」的美感領域教學目標、教學原則與實施原則為面向,統整為「教 學與實施原則」,如下:

1. 教學目標

(1) 喜歡探索事物的美。

(2) 享受美感經驗與藝術創作。

(3) 展現豐富的想像力。

2. 教學原則

(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3)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4)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5)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6)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3. 實施原則

(1) 提供需要運用感官探索的媒材與經驗,鼓勵並引導幼兒探索。

(2) 提供幼兒探索與創作的美感環境,規劃多元豐富的空間、材料與情境。

(3) 提供充裕的時間,體驗各種美感經驗與藝術元素,增加其對美的敏銳度。

73

(4) 重視幼兒創作過程的引導甚於結果的展現,讓幼兒體會創作的樂趣。

(5) 接納幼兒不同的想法與感受,鼓勵幼兒原創性的自我表現。

(6) 結合社區藝術文化資源,拓展幼兒的藝術經驗。

(三) 教學內容

指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的學習內涵範圍及內容感到認同之程度。依據「幼 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中」的美感領域學習內涵,如下:

1. 依照領域能力分

(1)探索與覺察 (2)表現與創作 (3)回應與賞析 2. 依照學習面向分

(1)情意面向 (2)藝術媒介面向 3. 依照領域範圍分

(1)視覺藝術 (2)音樂 (3)戲劇 (四) 教學評量

指教保服務人員對於「美感教學」教學評量應用在課程中的觀感。此部份將針對的 教學評量面向如下,每一面向均包含教師與幼兒部份,如下:

1. 評量的特性

分為軼事紀錄、檔案評量、檢核表、多媒體(錄音、錄影)及其他。

2. 評量的方式

分為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兩者皆有、其他。

3. 教師課程設計的理念

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在美感教學上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為何?例如:開放式 的引導幼兒抑或是其他理念與方式。

4. 幼兒美感活動中的自由度

營造一個具創意、自在、充滿想像的美感活動氛圍是很重要的,其中孩子 在創作中的自由,將會決定他在美感活動中的學習與投入深度。

74

5. 評量的領域:分為視覺藝術、音樂、戲劇

參考「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將美感領域分為「視覺藝術」、「音樂」

與「戲劇」三領域,從中瞭解每一領域中,教保服務人員的實施現況。

6. 幼兒美感活動中的社會互動

社會互動以及社區聯結是很重要的,同時美感應擴及教室以外的新視野,在幼

社會互動以及社區聯結是很重要的,同時美感應擴及教室以外的新視野,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