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感教學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美感教學相關研究

壹、 國外學者對美感教學內涵的論述

Greene(1995)的研究中認為具有美感經驗的教師較可以引導學生有新的創 見、感覺、想像與行動方式,因而導致不同的學習結果。Wang(2001)指出:為了營造

56

具美感經驗的課程,教師必須有以下的改變或堅持,整理如下:

一、 美感活動中,教師必須能接受孩子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容忍學生影響教室 的秩序及挑戰。

二、 教師能透過教學的實務中不斷地省思與成長。

三、 教師必須能聆聽學生的聲音,接納新知和觀點。

四、 教師必須能接受不能預期的不安感和情境轉變的緊張情緒。

(林素卿,2009,頁57)

Wang(2001)在此研究最特別地方在於,教師需要體會教室內的任何環境與氛圍,

都可能對學生的期望及成長的能力造成影響。這對於教保服務人員在美感教學的素養,

以及進行美感教學時的教學環境設計與佈置,有很大的影響和參考。

Fenner(2003)指出:以David E. W. Fenner 根據M. Beardsley 對美感經驗特質的論 述,又歸納出「對象的牽引」、「感到自由」、「超然的感情」、「主動的發現」、「整 體性」等五種判斷具美感特質經驗的標準。其內涵包括個體在探索與投入此事件中,個 體的注意力固著於已經投入的事物中,使個體感到愉悅,心甘情願的為該對象所牽引。

Fenner強調美感的愉悅是由於擺脫個人的喜好後,心靈因為獲得自由、覺察美好,而心 生歡喜愉悅的感覺。再者,是對興趣的目標,在情緒上保持一些距離,產生超然的現象 而言。最後,個體因主動地接受多樣化刺激物的挑戰,過程中發現概念和意義間的連結,

所產生出的感覺及欣喜的狀態。此論述也有如Dewey在完整經驗中的內在統一性及完滿 的感受。

Eisner(2002)則認為教育的新視野是可能產生的,只要學校教育的核心價值 作一些改變,多強調探究、多珍惜驚奇的價值、更關注特殊性的產生、多聚焦於變化的 過程、多強調想像力、多在乎學生的感受,以學生為主體,定能提供學生一個學習的天 堂。

Wright(2003)更提出了美感對於幼兒的重要性,他認為透過藝術可以連結社會與 文化,從美感或藝術活動中,教師應提供多元的、豐富性的素材與媒材,並善用媒體來

57

進行活動,如此將能引發幼兒更深的潛能、想法與創造力、問題解決的能力。他並認同 Gardenr對於藝術是一種語言與符號系統的論述,更提出在美感教育中瑞吉歐學校是一個 世界著名的典範。

國外的研究與相關文獻多強調教師在美感教學的素養與精神,並注重幼兒個別性與 整體性歷程學習。也許在國外已經普及「美感教育」與「藝術課程」相關,教育背景、

國家文化不同,在探討與強調美感教育的部份也有差異存在。在研究的設計中,若參考 國外的研究,就必須將文化差異的因素放入與調整,以符合國內的實施狀況與需求。

貳、 國內學者對美感教學內涵的論述

在國內,使用「美感教學」一詞來研究的部份較少,尤其是在幼教領域上。許多研 究通常以「美感教育」與「美育」來統稱。目前國內學者有陳木金、李雅婷、陳伯璋、

李雄揮等人,有較多的美育相關研究,但通常較多以國小部分的藝術與人文、美育、藝 術教學為主;幼教學者則是有陳玫君與盧美貴的「美感」相關研究,以下就國內與美感 教育、美感教學相關的研究,分類來做說明。

一、 美感教學理念的相關研究

陳木金在「美育教學」的研究數量最多,他在「美育教學」極具代表性。較可 惜的是研究對象通常是國小教師與國小學童,領域則是國小的藝術與人文領域,雖難以 代表幼兒教育現況,且年代較為久遠,但其在「美感教育與詮釋」的研究,可做為美感 教學的定位與參考。陳木金研究了有關「教師創意人格特質」、「教師工作價值」與「美 感經驗、美感活動」對國小美感教育的相關性及影響,研究者認為有其參考的價值。陳 木金(1999)在「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美感經驗」分析了美感教育的概念,認 為美感教育可以從精神教育、生活環境以及歷史文化三個層面看美感教育。 美育乃以

「精神層次」為重心;美育應涵蓋廣闊生活的各層面,並且應配合此一歷史發展的原理

58

而推動。綜合上述,陳木金(1999)以文獻分析的方式進行美感教育的概念、美感教育 的內涵、美感教育的功能等三項分析;並以國小美育教學為例探討「美感教學理念」的 詮釋。

林青津(2004)以行動研究來探討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學,發現在行政配合、教材 設計與教學實施、教學評量,和影響美感教學有顯著的相關。「行政因素」通常是許多 研究者忽略的面向,在幼托整合後的職場狀態,教保服務人員的職稱、種類繁多、兼任 主任組長,或是兼任行政的情形不一,「行政因素」確實影響教學因素與相關。

陳木金(1995)在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美育教學相關的研究中,發現:教師 高工作價值觀,其美育教學成效相對的提高,可見教師的工作價值觀和美與成效成正相 關,研究建議應常舉辦有關提高教師「美感創意」的研習活動提高「工作成就感」的活 動,以提高教師的美感教學成效。認為此研究最大的啟示在於:「教師研習進修」是推 廣教學成效中重要的一環。在實施美感教學之際,宜考量教師研習與進修的向度,以瞭 解現場實施的情形。

二、 美感目標的相關研究

陳伯璋、盧美貴(2009)的研究中指出:「美感」課程設計的教學實踐策略中,教 師應激發幼兒「五感」的好奇與想像力,並採取「遊戲」的精神和營造「悠遊」的氛圍,

擺脫「標準化」和「填鴨」的限制,進而發揮創造力。此研究配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 程暫行大綱」中的美感領域,進行了美感教學的內涵、目標與領域的分析探討,並探源 在「美感領域」中目標如何應用在領域之中。並在研究中提出掌握「感性直觀」─「智 性認知」─「行為實踐」─「文化發展」的能動性與感動性歷程的價值。

三、 美感經驗與美感活動的相關研究

陳木金(1996)探討美感經驗、美感活動對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之影 響。其中,以「教師美感活動量表」及「教師美育教學實施情形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

59

量化研究。研究發現美感經驗、美感活動較高之國小教師在美育教學實施情形,優於美 感經驗、美感活動較低之國小教師。此研究可提供未來教育上提升美育教學的參考依 據。為了提升美育、增進教師美感經驗與美感教學能力,應多增加研習與進修的管道,

以促進老師提升自我美感經驗與美育教學能力。平日鼓勵教師多充實美感經驗、參與美 感活動,例如:參觀美術館、欣賞展覽、在地文化、民俗技藝等都能提高美感經驗與美 感活動量,藉以培養教師自身對美感的知能與感動,以利推展實施美感教學。

陳木金(1999)更探討了關於國民小學教師創造性人格特質與美育的教學相關,採 用「教師創造性人格特質量表」與「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實施情形調查問卷」為研究 工具進行量化研究,教師創造力人格特質高分者,在實施美感教學上優於創造力人格特 質低分的教師。其中,「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實施情形調查問卷」中分為,美感的基 本認識、教學目標、教學原則、實施活動、課程設計、教學評量、學校配合措施等七個 向度。幼托整合之初,幼教領域極度缺乏相關量表與問卷供調查研究,陳木金此研究可 供設計「教保服務人員美感教學現況之調查問卷」的參考。

四、 實施現況的相關研究

呂佳真(2003)高雄縣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與分析,旨在探 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間的差異情形。研究工具依據相關文獻 編製「調查問卷」,將調查資料加以進行描述統計與卡方考驗。研究歷程係由決定研究 主題→問卷調查法→田野調查→資料量化處理→統計分析→實證分析結果→結論。透過 實證研究發現: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具藝術相關學歷背景僅佔43%,其中有78%的學校 師資嚴重不足。最大的困境則在於:教師研習進修情形不佳、過度依賴教材、教師缺乏 專業能力。研究經卡方考驗分析問卷結果得知,不同背景變項和藝術與人文實施現況有 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欲改善或落實「美感教學」,首要調查目前的「美感教學現況」,

以做為改進與發展的依據。

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的發展經理鄭詠之(2009),他以二班共35人的六歲幼兒為對象

60

進行「個案研究」,探討幼兒美感教育的戲劇賞析,研究發現:在教師方面,教師在美 感教學現場中,驗證了Greene在美感教育所重視的自我意識探究,尤其是教師知覺的重 要性,心的視框會帶來新的行動,不一樣的教學深度與意義將隨之而起。在幼兒方面:

運用戲劇賞析媒材來進行戲劇活動與美感教學,透過模仿、想像、扮演、對話等戲劇要 素來讓幼兒學習,可以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且增進幼兒對美感教學的興趣和行 動力。

李雅婷(2010a)進行以美感教育為題的敘事課程理論與實務之課程行動研究,經 由文獻探討、初構課程模式、課程實驗、修正,以及模式的再建構等歷程,提出「美感 教育課程發展模式」,簡稱為 PAAR 模式。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至六年級,雖未在幼

李雅婷(2010a)進行以美感教育為題的敘事課程理論與實務之課程行動研究,經 由文獻探討、初構課程模式、課程實驗、修正,以及模式的再建構等歷程,提出「美感 教育課程發展模式」,簡稱為 PAAR 模式。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至六年級,雖未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