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

論面向。

歸納上述,相較於公民科和歷史科,針對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地理科做分析的研 究,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將聚焦於地理科,另外,就討論之多元文化面相而言,

本研究期盼能以新的角度來分析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的多元文化內涵,因此選擇有 別於以往研究使用之性別、族群及階級等面向,採用地理學中在地人(insider)和 外地人(outsider)的角度來思考與分析。

第三節 研究概念 一、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的牽涉的範疇廣,因此當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多元化教育,自 然就對多元文化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國內學者吳清山和林天佑指(2003)多元文化 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意指學校提供學生各種機會,讓學生瞭解各種不同族 群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欣賞其他族群文化的積極態度,避免種族的衝突與對立的一 種教育方式。

就國外多元文化教育學者的觀點而言,Tiedt 等人(1990)認為多元文化教育的 關鍵在於文化,文化是複雜的信念和行為系統,每個人都生在文化之中,我們的信 念源自於自己的民族及文化背景,持續受到經驗所塑造,家庭的價值、語言、行為 大部分都被內化,惟有在遇到其他文化時,我們才開始觀察文化間的差異。若將之 分類來看,多元教育從地理上界定的話,它帶領我們去研究其他國家的文化,建立 地球村的概念,從民族研究來看,它帶領我們去認識特定語言或宗教族群的文學和 傳統。除此之外,多元文教育也包含了障礙者和老年人文化的認識。而多元文化教 育的整體目標,Tiedt 等人認為是世界和諧,使我們能夠和不同的人共存於世界中,

因此學校所提供的課程必須要以學生的文化經驗出發,讓學生除了肯定自己的文 化之外,盡而可以理解並尊重其他文化(黃政傑譯,民 84;Tiedt & Tiedt, 1990,3-4)。

7

Bennett(1990)認為綜合性的多元文化教育之定義包含四個面向,分別為運動、

課程設計途徑、轉變過程、承諾,內涵如下:(一)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追求教育 卓越的運動,旨在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和公道,使不同族群團體的子女都能公平地接 受教育;(二)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課程設計的途徑,試圖將民族和全球的觀點統 合於傳統課程中,以少數族群和非少數族群的學生為對象,教導其有關民族團體和 國家的文化差異、歷史和貢獻,以及過去各種文明;(三)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過 程,藉以發展個人的多元文化性,促進個人多元方案知覺、評鑑、信仰和行動,焦 點在於理解和學習如何在國際間和國家內去面對文化多樣性,去接納和欣賞不同 文化的人所具有的差異;(四)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承諾,透過適切態度和技能的 發展,來對抗種族主義和其他各種形式的歧視(黃政傑譯,民 84;Bennett, 1990, 11-13)。美國最早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學者 James Banks,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概 念、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也是一種過程,其目的在於改變學校的文化與結構,使 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在學校都有公平的學習機會(劉美慧,2010)。

《多元文化教育辭典》(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Gant & Ladson-Billings, 1997)對於多元文化教育意義的定義為: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 1960 年代的 族群研究(ethnic studies)運動,它是一種哲學概念,也是一種教育過程。多元文化 教育植基於哲學上平等、自由、正義、尊嚴等概念,希望透過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提供學生不同文化團體的歷史、文化及貢獻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瞭解與認同自己 的文化,並能欣賞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教育對於身處文化不利 地位的學生亦提供適性及補救教學的機會,以協助學生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了解到多元文化教育為一個複雜的概念,是一種教 育改革的理念和運動,其途徑包括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學校除了教導學生 自己的文化之外,也教導學生理解他者的文化,養成積極對待其他文化的態度,了 解並肯定文化的多元性,把不同文化當成值得保存和延續的資源,且不以自身文化 觀點評價他者之觀點。

8

Santora 1995

9

Santora 1995

10

Santora 1995

11

(二)國內學者

吳瓊洳和蔡明昌(2011)根據 Banks 從科技整合觀點所提出之多元文化課程應 涵蓋的內容,包含文化、社會化、文化溝通、權力及種族遷移,並商請國內三位多 元文化教育的教授擔任其研究之專家效度,建立了「多元文化教育課程概念與內涵 一覽表」,內容如下:

表 1-2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概念與內涵一覽表

概念 次要概念 相關內涵

文化 1-1 文化接觸與傳播 說明不同文化接觸、互動與傳播、交流。

1-2 文化相對論 了解不同文化與其間的差異,並說明文化沒 有優劣好、壞之分。

1-3 文化多樣性 了解每個人都具有多重的社會群體屬性,社 會上也有多樣化、不同的各個群體。

1-4 社群(區)文化 了解自身社區或社會中各種團體的文化概 況。

族群 2-1 族群遷移與移民 能了解或探討族群的遷移或演變情形。

2-2 弱勢族群 了解社會上較為弱勢群體的狀況,包括性 別、身體差異、年齡、族群差異等。

2-3 族群發展階段 了解不同族群或群體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情 況。

社會化 3-1 自我概念與認同 對自身所屬文化的了解與認同。

3-2 偏見與刻板印象 了解偏見的意義和社會中的各種偏見現象,

並省思自己的個人與群體偏見。

3-3 歧視 了解歧視的意義和形成原因。

12

表 1 -2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概念與內涵一覽表(續)

概念 次要概念 相關內涵

3-4 族群中心主義 了解社會上不同文化所認同、珍視的各種意 義與價值。

文化 溝通

4-1 文化差異與合作 說明應平等對待不同的社會屬性,並包容其 差異所在,並說明全球許多的課題有賴不同 的文化群體共同合作。

4-2 相互依賴與肯認 了解各種關係之間的全球化,不同文化間彼 此的相互關係與依賴。

4-3 和解與新夥伴關係 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個體之間或個體 與群體之間會產生合作與良性競爭,以建立 良好的社會關係。

權力 5-1 自由與民主 說明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是民 主社會中人際、群己與群體間相處的基本原 則。

5-2 公民參與與行動 了解社會行動的意義與力量,以及如何在所 屬的群體中參與或實踐公民行動。

5-3 壓迫、衝突與抗爭 說明社會群體會因價值觀的差異、生活方式 的不同、利益競爭而發生衝突。

5-4 平等、人權與正義 了說明個人或群體為了實現其意志而影響 他人或其它群體即產生權力,了解各種人權 的意義與內涵,以實現社會正義。

資料來源:出自吳瓊洳、蔡明昌(2011)

閻美瑜(2011)根據多元文化課程的重要目標,及國內外學者的多元文化課程 要素和概念,並參考教育部的「國民中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

13

構圖」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內容,建立了「社會領域多元文化 課程主題類目表」,此類目表經過專家教授給予建議糾正。主類目包含文化、社會 化、文化溝通、權力和族群關係,「文化」的次類目包含文化的意義、文化的多樣 性、社群文化和價值觀,「社會化」的次類目包含文化學習、刻板印象、偏見與歧 視、自我認同和文化認同,「文化溝通」的次類目包含融合、同化、涵化和衝突,

「權力」的次類目包含民主、社會行動、階級和人權,「族群關係」的次類目包含 族群意識、族群中心主義、族群遷移和弱勢族群。詳細類目表如下:

表 1-3 社會學習領域多元文化課程類目表 主題類目

說明 舉例

主要 類目

次類目

文化 1-1 文化的意義 解釋何謂「文化」,包括 定義、特徵與內涵。

例如文化的內涵可分為器 物、制度、理念層次 1-2 文化多樣性 瞭解不同文化與彼此之

間的差異

文化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 方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每一個社群可以保護他們 的文化資產

1-3 社群文化 瞭解社區或社團的文化 概況

各類人民團體、社會組織、

虛擬社群等 1-4 價值觀 瞭解社會上所珍視或摒

棄的價值

尊重生命、誠實、正義都是 社會上普遍認同的價值觀

14

15

16

17

化教育裡重要的課程概念,其中閻美瑜的類目表係針對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所建構 而成,文化、社會化、文化溝通與族群關係四大主類目中幾項次目錄和地理具有相 關性,包含文化多樣性、文化學習、文化認同、同化、涵化、衝突、階級、族群意 識、族群發展、族群中心主義和族群遷移,因此研究者將參酌此類目表之內容,尋 找地理教科書中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內容,並加以分析。

三、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取向的理論相當多,諸如保守派、自由主義、複合論與左派本質 論等,以下將探討各派別的看法,以釐清本研究所指之多元文化教育精神之主義。

(一)保守派多元文化主義(Conservative multiculturalism)

保守派人士否認自己有種族歧視(racism)、性別主義(sexism)或階級歧視(class bias),他們的立場認為多元文化主義其實是非白人在挑戰傳統的歐洲文化與教育,

也因此,才有所謂的「西方文化經典」對抗多元文化的論戰產生(鄭培凱,1991)。 此外,保守派人士認為窮人與非白人家庭的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相對低落,原因 為其家庭價值不彰、教養方式不當,所以發展出所謂的文化剝奪(cultural deprivation)

論,此理論指出一名兒童的可受教性,多半是依其早期社會化階段,以及學前的因 素來加以說明(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因此,此派論者認為要努力

論,此理論指出一名兒童的可受教性,多半是依其早期社會化階段,以及學前的因 素來加以說明(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因此,此派論者認為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