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5.5 研究檢討與後續建議

1. 本研究訪談對象皆為女性,以下說明可瞭解男性受訪者難尋之因素。為求符合受訪者之條件 (詳見第三章),本研究從數位典藏推廣分項計畫的教案活動設計比賽得獎名單中尋求適合的美術 教師,由於受訪者條件限制多,符合條件又願意配合訪談的教師恰巧皆為女性。又根據教育部 統計處的統計,台灣93 學年度國中藝術與人文教師總人數為 3123 人,女性教師為 2514 人,男 性教師為609 人,男女比例為 1:4,這也顯示在尋找受訪者時為何難以找尋男性教師作為訪談 對象之因素,雖然教師性別比例以女性佔大多數,還是可能會造成結論上的偏差,為求研究結 果之周延,至少應該尋求相同比例的男女教師進行研究。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再加以探討男性美

術教師的使用經驗。

2. 本研究因為人力、物力、時間的因素,只針對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研究 範圍也僅包含與藝術相關的數位典藏網站。此外,本研究訪談對象原鎖定族群為國高中美術教 師,而找尋到的七位教師中有六位為國中美術教師,高中教師只有一位 (User 7),以致某些資 料無法與國中教師進行比較,例如高中教學方式就無法適用於國中生。也因為訪談對象招募是 以曾參加數位典藏教學活動設計比賽的得獎者為主,而目前數位典藏教學活動設計比賽的教師 都為中小學教師,故訪談的對象以國中藝術與人文教師佔絕大多數。由於訪談的教師幾乎都是 國中美術教師,所提出的設計原則無法泛用於高中或大學之美術教師,後續研究我們建議可以 從不同的教育階段進行研究,或延伸至教師”城鄉差異”以及”教學對象差異”所導致的相關問題。

3. 由於本研究以美術科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而美術教師為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範疇,並無對九 年一貫七大領域的其他領域教師之使用教學資源的經驗多加探討,建議後續研究可對其他領域 之教師作深入的使用經驗之研究,了解其他領域教師對於教學資源搜尋的需求,並提出完整的 設計建議,對數位典藏網站中教學資源應用的網站提供更多的建議,對使用族群越了解便能藉 此作出更貼心的設計,未來各科教師在使用數位典藏教育相關網站尋找教學資源時,能更得心 應手,無論是自我進修或是提升教學品質,讓數位典藏網站成為最佳的管道。

參考文獻

數位典藏國家行科技計畫(2004) 。數位典藏叢書 數位化工作流程。數位典藏國家行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漢寶德 (1997)。人文與科技的對話論壇。聯合報,86 年 8 月 10 日,第六版。

廖翎呤(2004)。自由共享的理念創造美術教育資源網站─坦克美術教育網站長傅斌暉專訪。美育 第134 期。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楊欣哲、王超弘(2000)。WWW 網頁設計之準則與應用,工業工程學刊 16 卷 2 期,頁 270。

黃朝盟、趙美慧(2001)。.com 的策略規劃與設計。台北市:商鼎文化,頁 125-147。

項潔、陳雪華(2004) 。數位博物館大觀園。台北市:遠流。

曾小慈(2004)。數位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對鑑賞教學之影響。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 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第六卷。

陳坤森(2000)。電腦多媒體之使用者介面設計探討。高速計算世界 8 卷 1 期:頁 36。

郭文毅(1994)。如何應用網路進行美術教學之策略初探。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 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第六卷。

張恬君(2003)。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設計美學。美育雙月刊,134,頁 20-26。

張恬君(2000)。高度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發展。2000 年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3-166。

張全成(2005)。藝術教師對網路美術學習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看法調查研究。數位藝術教育網 路期刊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第七卷。

涂馥麗(2004)。談藝術教育網站運用創造力之精神。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 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第六卷。

林淑芳、林麗娟(1995)。「使用者介面─電腦輔助學習之認知要徑」。視聽教育雙月刊,37 卷 3 期。

杜正勝(2004)。教育部 2005-2008 施政主軸。

李德財(2004)。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簡介。中央研究院,台北。

李德財(2004)。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網頁簡介。中央研究院,台北。

李堅萍(1998)。美術教育教學運用電腦教學媒體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42,頁 32-37。

李世忠(1993)。「使用者介面的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 36 卷 1 期(民 82 年 9 月):頁 49。

吳仁潔,(2005)。以「藝術生活化」為目標之藝術與人文課程設計。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 Journal of Digital Art Education 第七卷。

王鼎銘(2003)。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新思維。美育第 134 期,頁 28-31。

92 年度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工作小組(2004)。國家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建置計畫 92 年度成 果報告書】,頁1。

John Zeiael 著 關華山譯。研究與設計 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民 85,P161(3.2.1) 。 Mike Kuniavsky(2003). Obser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San Francisco. CA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c.

Jakob Nielsen & Marie Tahir(2002). Homepage usability :50 websites deconstructed. New Rider.

Charies and William H. ford(1978).”The User Cordial Interface”.Online Review 2(sept.1978):269.

Ben Shneiderman (1998).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England:Addison Wesley. 1998,74.

參考網頁: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系統建置計畫簡介,2004 年,

http://catalog.ndap.org.tw/System/about.jsp。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2004,http://catalog.ndap.org.tw。

數位典藏推廣分項計畫,2004,http://dlm.ntu.edu.tw/dlm/。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總網頁,2004,http://www.ndap.org.tw。

數位典藏訓練推廣分項計畫 教案設計比賽網頁,2004,

http://dlm.ntu.edu.tw/dlm/web/downsection/a1mainall.htm。

數位典藏融入九年一貫教學數位學習成果網站,2005,

http://dlm.ntu.edu.tw/dlm/web/education/index.htm。

數位典藏加值計畫,2004,http://www.ndap.org.tw/1_intro/org_call.php。

國科會數位典藏金銀島,2005,http://dlm.ntu.edu.tw/land/index.html。

數位典藏─中小學創意學習網,2005,http://cms.ikon.com.tw。

楊子秋(2004),教師雜誌,第八期,2005,http://www.dsej.gov.mo/cre/tmag/08/3-6.htm。

推廣分項計畫-數位學習網站,2004,http://dlm.ntu.edu.tw/dlm/web/downsection/a5mainall.htm。

訓練推廣分項計畫,計畫簡介,2004,http://dlm.ntu.edu.tw/dlm/web/intro.htm。

useit.com: Jakob Nielsen's Website, www.useit.com, 2004。

TESCE 國教專業社群網,2005, http://www.sdps.tp.edu.tw/05/506.htm。

Roy Tennant,《User Interface Design: some Guiding Principles》,Librry Journal 124:17(1999):28.

Nielsen(2004) ,《Bad Search》, 2005,http://www.useit.com/alertbox/9605.html.

Nielsen(2002), 《Site Map Usability》, 2005, http://www.useit.com/alertbox/20020106.html.

Nielsen(1999),《Ten Good Deeds in Web Design》,2005,http://www.useit.com/alertbox/991003.html Explore Art,2005.05,http://www.getty.edu/art/

Artworks exhibition,2005.05,http://www.ibiblio.org/wm/

附 錄

附錄 A 訪談計畫-簡單問卷 老師,您好

在此非常感謝您填寫這份問卷

這次研究主要是想了解國高中美術教師使用網路資源的習慣,將主要以數位典藏計畫的網路資源作為材 料,思考擁有龐大珍貴資源的數位典藏各計畫,應該如何製作適當的介面提供國高中教師使用,希望將來 老師們可以利用數位典藏網站進行自我進修或是教學輔助,透過訪談研究更了解站在教育前線的各位在使 用方面的需求,以此,希望能夠給數位典藏的各單位設計對外網站平台的建議。您的協助將是日後進行研 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最後,請您花一些時間來填寫以下這份問卷! 再次感謝!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翁子晴 受訪者基本資料

(欲選擇請將 □填上 ▓ ) 姓 名:

性 別:□男生 □女生

年 齡:□20-25歲 □26-30歲 □31-40歲 □41-50歲

任教學校:□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縣市(請填所在縣市) 學校名稱: □高中□國中 美術科(藝術與人文)

年 資:□1-5年 □5-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電子信箱:

聯絡電話:

網路使用經驗相關問題 1. 請問您平均上網次數為?

□1星期兩次以上 □1星期一次 □2星期一次 □1個月一次

2. 請問您通常都在哪些場合尋找網站資源? □學校 □家中、□有筆記型電腦,隨處都可、其他 3. 請問您使用網站的習慣有多久了呢? □1-2年 □3-4年□5-6年 □7-8年 □9-10年以上

4. 請問您目前有使用過數位典藏計畫的任何網站收集教學資料嗎?

□有 □沒有 (如有,請列舉最常去的幾個)

網站名稱 網址 備註

1.

2.

3.

5. 最近一個月內使用那些數位典藏網站,請舉例 6. 請問您利用網站收集教學資料或是自我進修的使用次數是?

□1星期兩次以上 □1星期一次 □2星期一次 □1個月一次 7. 請問您使用網站收集的資料多是屬於哪一類的資料?(可複選)

□文字 □照片 □圖片 □小影片 □動畫 □其他:

8. 請問您上課的教材偏東方還是西方?

□東方 □西方 □以上均有

9. 可否推薦三個您收集教學相關資料常去網站,提供給我們做參考?(不一定要是數位典藏網站) 10.

網站名稱 網址 備註

1 2 3

11. 如果有需要我願意接受訪談□ 願意 □不願意 12. 能配合訪談的時間是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 上午 □下午

備註:

將採用的是實地訪談,實地訪談約1-2 小時。

訪談必須到受訪者家中或是受訪者習慣上網收集教學資料的場所,並架設攝影機、錄音機等錄製整個訪 談過程,方便之後做資料分析,如果需要也可能會請您使用您的電腦,在訪談前會請您先準備自行製作 的教案或是教材,在訪談時將會看一下您精心製作的教案資料,從中尋求一些蛛絲馬跡來做研究分析。

在訪談前先跟您說一下大概的訪談情況,所以如果你覺得有任何不妥的話,可以拒絕訪談沒有關係。仍 是非常的感謝您的幫忙。

---- 填完問卷請 E-mail 回覆給我,再次感謝 ----

附錄 B 數位典藏美術科-資源索引表 大單元

主題 數位典藏資源網站及網址連結 網站引導說明

台灣藝術

1.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 http://techart.tnua.edu.tw/~twmemory/

2.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

3.台灣古蹟巡禮 http://dnastudio.ckitc.edu.tw/dm/museum/news.asp 4.台灣文化生態地圖 http://tcemap.gcc.ntu.edu.tw/

5.鶯歌陶瓷數位典藏 http://yingko.mis.cycu.edu.tw/

6.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

http://www.sinica.edu.tw/~video/main/index.html

7.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 http://mars.csie.ntu.edu.tw/formosa/

8.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 http://www.tcdm.fju.edu.tw/index.html

涵蓋台灣藝術之文化

1. 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 http://mars.csie.ntu.edu.tw/formosa/

2. 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 http://techart.tnua.edu.tw/~twmemory/

3. 台灣古蹟巡禮 http://dnastudio.ckitc.edu.tw/dm/museum/news.asp 4. 珍藏歷史文物數位典藏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dahcr/index.html

◎佛教石刻造像拓本

http://db1.sinica.edu.tw/%7Etextdb/buddha1/home01.htm 5. 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h.gov.tw/web2002/index.htm 6.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

關於台灣宗教、信仰、

關於台灣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