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之相關文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之相關文獻

數位時代的來臨衝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透過網際網路的快速傳遞,學習管道與可能性比 過去更多元及活潑,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轉變,對於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未來的發展,學者們 有以下的見解:

張全成針對藝術教師對網路美術學習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看法作調查研究,從研究中可 看出藝術教師普遍認同網路美術學習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尤其是對於網路藝術文化活動與認識 當代藝術具有重要的影響,在網路美術學習的政策發展項目中,對於師資培育機構應建立網路 美術進修網站與教學平台需求強烈,對於網路美術學習資源應成立專責單位負責規劃開發,對 於美術學習教學平台軟體的開發與整合需求共識亦高,在網路美術學習內容的需求上,認為網 路美術學習的資料庫開發、教案設計與學習單、師生教學平台軟體與網路教學課程最為重要,

在網路美術學習困難方面,普遍認為教師運用網路資訊進行有效的美術學習受到個人觀念及能 力的影響,對於數位落差的問題、網路美術學習的場所、設備與時間感到不足、教師進行網路 美術學習的時數認證,及應運用網路協助美術教學資源不足地區的發展等等問題,值得教育行 政主管單位加以重視。(張全成,2005)

王鼎銘曾針對藝術教育網路學習環境的規劃提出建議,其認為全球資訊網的應用具體改變 學校的課程與教學。同樣的,藝術教育面臨網路科技所帶來的衝擊,其中包括教學內容的改變,

教學策略的重新思考以及學習模式的轉變,其建議如下:

1. 基於數位圖像的普及性、真實性、間斷性以及隱喻性,藝術教育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讓學生瞭 解數位影像的意義,教學內容必須能夠反應數位圖像的趨勢……藝術教育必須提供學生學習 瞭解數位文化的發展與趨勢。

2. 基於數位知識的累積性、分散性、正確性以及多元性,藝術教育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讓學生運 用邏輯推理建立價值體系,瞭解虛擬或者隱喻在圖像中的意義……藝術教育在於讓學生瞭解 人類過去努力所發展的語彙來表達感情。

3. 基於圖像學習的真實性、虛擬性、平行性以及多元性,藝術教育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讓學生瞭 解目前個人的思考與表達接深受數位媒體的影響……透過網路藝術學習環境設計,學生可以 瞭解人類對於運用圖像傳達感情的努力與嘗試,其次,透過圖像文化發展階段學習,可以讓

學生瞭解目前數位圖像發展,未來社會能更精準的傳達訊息,使溝通的效果更好。

4. 基於網路資訊具有資訊的正確性、資源的多元化以及資訊的建構性,藝術教育必須重新思考 有效率運用網路上的資訊為教學資源,同時對於網路資訊必須考量提供學生對於網路所呈現 的內容判斷的學習機會……若未經過適當的導引,學生將會被過多與主題無關的文章吸引。

學生在網路上搜尋資料雖然可能成為學習重要資源,但是也有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新障礙。

因此網路學習環境有責任引導學生瞭解在網路存在資訊氾濫與未經檢驗的情形。因此透過合 作式學習組織運作,將可以讓學生瞭解正確的網路資源搜尋模式。

5. 基於網路學習環境的建構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及教學策略,未來學習幻境規劃可以根據個別化 學習原則,將傳統極權式知識傳授的方式改為同儕互相學習模式,同時追尋教學效率化。……

藝術教師可以運用線上教學、遠距教學以及虛擬教學,進行藝術教育活動。這種新方法不但 超越了一般教師的習慣與能力,而且挑戰了體制內基本藝術教育信仰。由於過去長期忽略教 師自主性的培養,一般教師在面對如此大的自主空間時,發現自己現有能力與信心尚無法承 接。因此可針對教材研發和教學方法進一步給與教師肯定,提升藝術教育的教育品質。

6. 基於網路學習環境的技術發展,未來環境設計與應用需要強調以創意設計前瞻性學習環 境。……因此,對於網路學習中不可預知性,必須依賴所有的藝術教育老師努力,以創意的 方式針對網路學習環境提出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藝術教育與網路科技整合的時代不但來臨,而且已成了全球共同重視的課題,對於藝術教 育而言,存在的挑戰在於如何要運用當代的工具表達一個永恆的觀點。而唯有透過網際網路進 行真誠的合作,才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未來的最佳回應態度。(王鼎銘,民 92)

郭文毅探討如何應用網路進行美術教學,他認為網路是未來知識累積與整合的場所、是未 來美術教學及學習知識的環境、是虛擬學習社群互動教學的管道、是科技整合與教學創新的媒 介,其利用文獻分析及觀察分析法整合歸納,提出結論如以下幾點:

1. 網路教學能增進美術欣賞之認知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學習之 實質效益。

2. 應用網路美術教學可以促進合作學習與互動關係,並能有效整合媒體元素有助益學習效果。

3. 應用網路美術教學可以突破時空與環境限制,提高美術學習效能。

4. 網路美術教學教材設計可適性去編排,實踐個別化美術教學目標。

5. 應用網路美術教學可以節省教學資源,教材可共享與重複使用,符合經濟效益。

6. 應用網路美術教學做評量可以使評量更多元、更客觀。 (郭文毅,民 93)

涂馥麗認為設計教學網站融入資訊教學是現在必然的趨勢,而藝術教育網站運用創造力之 精神正符合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反觀現在網路五花八門的學習內容,真正具有運用 創造力精神的網站少之又少。學習網站最大的優勢是在於透過資料庫來建立知識架構,配合九 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可發揮協助老師資訊融入教學所運用,同時也可提昇教師線上規劃課程的 能力。如果可以善加利用教學網站,設計出學生真正需要的內容,相信對於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會有更大的幫助。(涂馥麗,2004)

張恬君認為一個好的美術教育網站除了作為一般學校教學參考以及專業需求外,更能提供 社會教育功能,多個相關網站鏈結,便有如一處蜂窩式網路虛擬社群(virtual society)。如何吸引 一般民眾和藝術家們上網觀賞、展覽、討論以及資訊交流,是重要的設計課題之一。其對網路 美術課程提出以下建議,1.包含多樣的美術批評鑑賞類型,除了可以助學習者進行廣度的學習,

還可引發觀賞者聯想到課程內容以外的豐富感受。2. 課程設計者在安排網路課程內容時,應力 求課程完整,其中應包含經驗、形體、象徵、背景、材料等範圍的知識。3. 以描述、分析、解 釋、判斷等美術鑑賞活動引導瀏覽。4.以主題為中心的知識網路,Walker(1996)的認知策略也主 張美術批評的活動應是以主題為中心的知識網路建構。當課程設計者在整合經驗、形體、象徵、

主題、材料等範圍節點時,應以畫作的主題作為定義各節點間關鍵性的條件。(張恬君,2000)

2.2.1 教師自我學習之重要性

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為了要趕上社會發展之快速,教師自我成長就顯得更為重要,網際 網路加速知識傳遞也改變知識交流的方式,透過網際網路教師更能快速累積經驗,此時,數位 典藏計畫的推動對於教師自我學習更顯出正向的幫助。對於教師自我學習楊子秋提到,教學目 標是多樣性的,但隨著社會發展、文化調適及各種教學理論之間的相互消長,人們對教學目標 的重視總存在著一種鐘擺現象。例如當教學過份偏向於知識單向傳遞時,教師的視野只關心認 知方面的目標,其他範疇的目標形同虛設,傳統教學屬此。新時代教師被要求具備的能力特別

多,職前培訓無法滿足需求,必須作持續專業成長,始能勝任。此外,個人的主動性非常重要,

多種能力的形成與增強俱與此有關 (楊子秋,2004)。

王鼎銘也提到目前學校課程所面對的挑戰包括課程多元化、課程生活化以及課程時代化,

藝術教育思潮改變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在網路藝術學習環境,教師所面對的環境是由技術層 面轉換成系統應用層面。教師所面對的是更接近實際學習的環境發展。教授自行設計課程的能 力變得非常重要。能夠創意開發新的課程成為教師必備的能力。 (王鼎銘,2003)

教育部於《2005-2008 施政主軸報告》中,也展現出政府對於教師能力的培養也極為重視,

尤其教育部為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學習落差,全力改善偏遠地區學校、非都會且非偏遠地區學 校資訊教學整體設施正常運作環境,並培訓8,000 名偏遠地區教師,提升偏遠地區中小學教師 運用資訊融入教學之能力 (杜正勝,2004)。教師唯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我、與世界同步,教 學品質才能更加的提升,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唯有如此社會整體才能一同提升 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