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五節 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

本研究在確定研究主題之後,即開始蒐集相關的資料及文獻,並加以整理、

分析、閱讀,然後進行研究計畫的草擬,期間並請教指導教授及相關領域專家學 者之意見,經研議、修正之後,確認本研究計畫具學術研究價值與實務應用的價 值,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二、實施階段

(一)擬定訪談大綱

筆者在撰寫研究計畫期間,除了蒐集、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外,且 加以探討,並徵詢指導教授及專家學者的意見,而擬定出訪談的大綱。本研 究以訪問調查法之半結構性訪問(semi-structured interview)訪談法進行資料 的蒐集,訪問內容主要是參考下列研究加以整合:

1.許淑慧(1998):「我國柔道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論文中的訪談大綱及結論 與建議。

2.劉智全(1999):「男子國家隊排球練領導特性及歷程之研究」論文中的訪談 大綱及結論與建議。

3.葉琇玲(2001):「我國甲組成棒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論文中的訪談大綱及 結論與建議。

4.鮑威任(2001):「澎湖縣中等學校運動教練領導之研究」論文中的訪談大綱 及結論與建議。

5.楊朝行(2002):「我國大專甲組棒球教練領導歷程之問題探討」論文中的訪 談大綱及結論與建議。

6.賴永倉(2002):「我國國際軟式網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論文中的訪談大綱 及結論與建議。

7.許文玲(2004):「我國國家級射箭教練領導行為及成功歷程之研究」論文中 的訪談大綱及結論與建議。

8.莊東樹(2004):「我國優秀男子網球選手、教練對領導行為之研究」論文中 的訪談大綱及結論與建議。

9.針對網球教練的特殊性及適用性之研究目的,擬出訪談重點及內容。

10.相關網球教練的建議。

綜合以上之研究,歸納本研究的訪談大綱(於附錄一)。

(二)正式訪談內容的形成

訪談大綱確定之後,再經由指導教授、專家學者及資深高中(職)網球 教練修正、編製,而形成正式的訪談內容,除第一部分為教練個人基本資料 填答(於附錄二)外,本研究之訪談內容(於附錄三)分為五個部份,將領 導歷程融入訪談之五個主軸大綱中,以流暢的方式呈現在訪談現場。

三、進行正式訪問

本研究之訪談內容、受訪者(樣本)經確定之後,研究者親自與受訪者電話 連絡,並說明本研究之目的及重要性,並告知所有的資料僅做為學術研究之用。

獲得受訪者之同意後,在以受訪者的方便為先、不造成受訪者困擾的前提下,安 排適當時間與地點進行訪談。本研究正式訪問時間為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開始進 行,研究者利用球隊學期中及寒假訓練的時間,依訪談內容來進行訪問,研究者 在訪問的同時,除了詳細的做筆記之外,訪談之內容亦全程錄音以求完整的文字 記錄。

四、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一)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以半結構、開放式的深度訪談法,為蒐集資料的方法。訪談時,配 合實際的情境,將問題做深入且口語化的描述。每次訪談時間約 1-2 小時,並利

用錄音器材、手寫筆記等方式記錄。

(二)原始資料的整理

訪談結束後,研究者依受訪者的順序,先將訪問時所做的筆記與錄音帶的 內容經由彙集、整理的程序轉成訪談稿。訪談稿初步繕寫完成後,研究者再重 複聽訪談錄音帶以校對錯誤及遺漏之處。

(三)受訪者確認

將初步完成之訪談稿,送交給受訪者檢核是否有不符合之處,再根據受訪 者覺得不符合之處進行修改,而形成訪談稿之定稿,無誤之後再據以進行資料

分析。

(四)資料分析

1.將八位受訪者的訪談搞依據受訪時間順序加以編號,本研究受訪者編號以

(Case1、Case2…Case8)的方式加以標示;而問及受訪者之問題,則依訪談 內容問題的標題順序以阿拉伯數字加以編號(01、02、03、04…24),在謄寫 本文中,依問題順序將英文標示與阿拉伯數字相連結,並以「-」的符號做連 結,表示該名受訪者回答之答案。例如:「Case1-01」表示 Case1 受訪者所回 答第一個問題之答案;而同一個段落中如果有許多受訪者提及,則依序以「;」

標示,如此可方便研究尋找與歸類分析相關內容,另外也可方便讀者在閱讀 論文時,迅速找出詳細之相關訪談內容。訪談稿的部份請見附錄四。

2.研究者逐題檢視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敘述,並逐一標記,以做為後續整理資 料的準備。

3.本研究主要是採取跨個案分析法(cross-case analysis),輔以文獻分析,將蒐 集到的訪談內容與參考文獻加以分析,並予以交叉比較。跨個案分析法即是 把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的回答內容綜合在一起做比較分析。詳細之研究步驟 如圖 3-5-1。

確定研究主題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研究範圍與限制

九十五年全國中等 學 校 運 動 會 高 中

(職)男子組前八 名之網球校隊帶隊 教練

蒐集、閱讀相關文獻及徵詢 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意見

擬定訪談大綱

再次探討分析整合相關之文獻 與專家學者討論

由訪談大綱延伸出蒐集資料之訪談內容

深入訪談、蒐集資料

原始資料整理、分析

受訪者之再確認

撰寫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圖 3-5-1 研究步驟

第六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在量的研究過程中,編制問卷時需透過預試的歩驟,來檢視問卷題目的信度 及效度,把不適宜的題目剔除後,再編製成正式的問卷,以進行施測;而質性的 研究,雖然沒有經過統計的程序,但透過訪談、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分析,也可 以達到研究的目的,但是必須注意資料分析的信度與效度的問題。

Guba 與 Lincoln(1985)曾針對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提出見解,認為信度是 可重複性(replication);效度則是指可靠性(dependability)、穩定性(stability)、

一致性(consistency)、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與正確性(accurarcy)。本研究在 控制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方面,有以下之做法:

一、信度

信度即是可信賴的程度,質性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者的互動形式、資料 記錄、資料分析及資料中詮釋參與者意義的一致性(王文科,1990)。

Bauer 與 Gaskell(2000)指出質性研究的信度,包含在內信度與外在信 度。內在信度是指在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使用多位觀察員進行研究,並從觀 察結果的一致性說明值得信賴的程度;外在信度是指在研究的過程中,如何 透過研究者地位的澄清、社會情境的分析、概念的澄清及蒐集、分析資料的 方法等作妥善的處理,以提高研究的信度。因此本研究是採取外在信度的方 式來強化研究的信度。

在本研究初期階段,研究者以閱讀相關文獻來提升個人的專業涵養,並 配合過去對網球運動接觸的經驗,在研究過程中較能自在地進入研究場域,

在與受訪者有較密切的接觸後,再做深度訪談。每份訪談稿,當面交給受訪 者校閱,受訪者校閱後在不符合處加註意見,本人再依受訪者意見修正訪談 稿內容。

(一)為了讓受訪者能在自然的情境中受訪,訪談時均選在受訪者平時指導、

訓練的場所,以便能自然而真實的表露自己。

(二)除了深度訪談外,研究者在研究期間不定期地與受訪者作聯繫,亦不斷 蒐集資料以求完善。在參與觀察期間盡可能詳盡的紀錄,並把握時機向 受訪者詢問不瞭解的現象與事件,使所蒐集資料更契合本研究之目的,

以更接近真實情況。

(三)資料是否可信,以多重資料來檢核其一致性是很重要的。研究者檢核資 料的來源、資料蒐集策略與過程,以比較不同的來源、情境與方法的一 致性,並予以相互檢視、互補和整合。在本研究過程中為了檢核資料之 可信度,研究者採以下做法:

1.除了與受訪者有正式訪談外,並利用電話與電子郵件與其交流,藉由不同時 間與不同的方式可以檢核受訪者所談內容的一致性,並立即澄清以求事實的 真相與完整性。

2.本研究之受訪者除了個人獨特經驗外,如果在描述同一件事情上有出入時,

研究者會立即予以澄清,以求得事實的真相與完整性。

研究者為了增加本研究的外在信度,將訪談內容轉換成訪談逐字稿之後,將 訪談逐字稿之完整資料分別寄送給受訪者,請受訪者檢核與其真實經驗、感受的 符合度,修正不正確的部分或刪除不想呈現的部分,確認之後即進行資料的分析 與整理。為了提高蒐集資料的準確性,研究者本身卽是本研究的訪問人員,並在 進行正式訪談之前透過資料的蒐集以及了解有關人物訪談須注意之事項後,以五 位教練進行試訪(預試),以熟練訪問的過程及技巧,因此知道如何傾聽、引導與 觀察,以對本研究有正面之幫助。

二、效度

質性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者透過研究的過程獲得正確答案的程度(胡幼 慧、姚美華,1996),而正確答案是指研究者所設想或測試的問題都能吻合日 常的情境(高敬文,1996)。對於本研究的效度建構上,研究者採用以下之方 法,進行訪談資料的分析工作:

(一)研究者自行逐題分析資料,獲取初步的陳述文句。

(二)與指導教授、專家學者及資深高中(職)網球教練共同討論教練領導行 為陳述文句的因素歸類,建立其內容的基本雛形。

(三)請一位熟悉教練領導行為者,再次逐題討論,以確定網球教練領導行為 陳述的歸類與內容。

(四)研究者再將這三個階段的討論結果逐一彙整,確定其內容與歸類。

(五)在自然情境中進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