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領導行為的理論及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領導行為的理論及發展

表 2-2-2 國外學者對領導所下的定義

Fideler(1967) 領導是指個人在團體中應有的指揮及協調相關工作的任務。

Hodgett(1984) 領導是引導人們達到他們所設定的某些目標的過程。

Yukl(1989) 領導是決定團體或組織目標後,為了促進工作行為以達成目標之 持續維持團體文化的各種歷程。

Rose(1991) 領導是一種存在於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的關係。

Chelladurai

(1999)

團體成員對領導者的期望與需求,可能會影響領導者所表現出來 的一些領導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中外學者對領導所下的定義,可以發現領導是團體裡的一種特殊關係,

也是一種行為的過程,其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是由領導者、被 領導者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所構成的,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均依附在此關係中,

並朝向團體的目標而努力。本研究綜合各專家學者的見解將領導定義為:領導是 領導者引導和影響組織成員(被領導者)在一定的條件(周遭環境)下實現目標 的行動過程,而領導最主要的目的是影響和激勵成員朝組織的目標前進。

二、領導行為的理論及發展

在早期,「領導」這個議題就已受到許多學者的關心,包括理想國的作者柏拉 圖(Plato)、羅馬帝國的君王凱撒(Caesar)等人(邱旺璋,2002)。但是領導行為 的相關研究,大約在西元十二世紀左右才正式被記載下來,而每一個理論與研究,

也都持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李柳汶,2003)。領導理論從二十世紀初期以後就 開始不斷出現(邱旺璋,2002)。

領導理論採取科學研究,約可分為三期:一、特質論 ( trait theory ),在1954 年 以前最為盛行;二、行為論 ( behavior theory ),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60年期間;

三、情境論 ( situational theory )約自1960年迄今(吳青山,1992)。

(一)特質論

(trait theory)

最早有關領導學的探討是始於特質理論(陳寶億,2004)。特質論在1954 年以 前最為盛行。主要強調,領導者具有天生的領導特質,且只要具備獨特的人格,

便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在早期特質論也稱為「偉人論」

(great-man theory)(李柳汶,2003)。不過特質論的研究價值是有限的,因為它只 考慮到領導者的特徵,在特質理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一連串的相互矛盾,因此不 論多麼努力,都不能發現任何可以保證領導必然成功的特質(邱旺璋,2002)。綜 合上述,特質論既然是領導行為理論的肇始,必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環境有關。

當時的環境較為單純,因此情境因素的影響就比較小,領導行為純粹與領導者本 身的領導特質有關。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及環境的變遷,領導理論有了更進一步 的發展。

(二)行為理論

(behavioral theory)

許多研究顯示,領導的特質與領導的績效無關。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之 後,繼起的領導理論,已由特質論轉向行為論,而行為論的學者認為,領導者並 非天生,而是透過專門的訓練與學習而來的(李柳汶,2003)。有關行為理論的研 究頗多,以下列出廣為人知的研究(陳寶億,2004):

1.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The Ohio State Studies):在 1940 年代末期,俄亥俄州 立大學進行領導者行為構面的研究,最後結果歸為兩大構面:

(1)創制架構(initiation structure):在於強調領導者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界定 自己與部屬之間的程度。

(2)關懷(consideration):強調領導者與部屬在各項工作之間能夠相互信任、

尊重部屬、關心部屬的感受及尊重其想法。

2.密西根大學的研究(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oup):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 進行領導行為與工作績效的相關研究,得到下列兩個向度:

(1)生產導向(production-oriented):領導者重視工作的技術面與任務面,最

關心的是團體任務的達成,並將群體成員視為達成目的的工具。

(2)員工導向(employee-oriented):以員工導向為主的領導者,強調人際關係,

私下也關心部屬的需求,同時也認為成員中有差異性的存在。

(三)情境理論

(situational theory)

情境理論的研究約自1960年代開始。由於領導行為的研究是一種探討人際間 互動的過程,所牽涉的層面非常廣泛,並不能只用單一構面就將整個領域完全涵 蓋。領導行為會受到許多情境因素的影響,而這些情境因素來自於領導者的個人 行為表現與其人格特質,或是領導者的權力範圍、組織間的工作結構、領導者與 部屬之間交互作用的關係、重要他人的角色期望、外在環境的性質,甚或組織成 員的參與動機等。情境論的研究範圍將所有與領導行為有關的因素都加以考慮,

較能將領導行為清楚的表明,因此,深受各領域的領導學者所喜好,迄今儼然成 為領導行為研究的主流。有關這三種領導行為,將理論名稱及發展年代與研究焦 點整理如表2-2-3。

表2-2-3 三種領導理論之比較

理論名稱 發展年代 研究焦點

特質論 1954 年以前 探討領導者的人格特質 行為論 第二次世界

大戰至1960 年期間

1.探討領導者內隱的人格特質。

2.由領導者的外顯行為來研究領導者的「實際行為」

或「領導方式」與「組織效能」之間的關係。

情境論 1960年至今 領導效能的高低視領導者行為與情境配合程度而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領導行為的理論基礎及演變的過程主要是由特質論、行為論、情境論三者發 展出來的:特質論強調對領導者人格特質的探索;行為論者主張領導者的外顯行

為培養;情境理論則是視領導者行為與情境配合的情形。大部分領導行為理論的 研究,都會追隨著先前的領導理論的發展趨勢而發展。每個理論均有其盛行的年 代,且均有其主要的研究要點。早期領導行為的理論基礎,是工商業為研究領域,

但是牽涉到「人」的因素,導致後來其他領域之研究也將領導行為的理論納入,

在運動心理學的領域就是一例,而以下所要討論之教練領導行為理論即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