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實施

壹、研究步驟

進行質性的研究時,研究問題、蒐集研究資料與資料分析是同時進行的,並 且研究者需要在此三者之間反覆來回修正,以達成質性研究的目標:概念的多樣 性及厚實飽滿的資料(胡幼慧,1996)。由此可知,質性研究的研究步驟是較具 有彈性的,主要呈現出「不斷循環」、「週而復始」的特色,故研究進行時,文獻 的閱讀和資料的蒐集與反省詮釋常是同時進行,因此呈現持續反覆循環的過程。

本研究在研究者確認研究問題的大方向後,即開始蒐集及閱讀國內外相關的 文獻並加以整理,使問題更加明確。然質性研究過程是一個開放式的探究過程,

研究者在研究現場中持續蒐集資料並獲得回饋,以逐漸發展修正研究的方向(黃 瑞琴,1994:31)。因此本研究雖然一開始對於研究問題有初步的構想,但在進

獻 擬定研究方向並確定主題

選取研究現場與對象

進入研究現場建立關係

資料處理與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觀察、訪談、蒐集文件資料

進行前導研究

入研究現場之後,由於透過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的方式,不斷地蒐集研究 資料獲得新的訊息,並在此過程中配合著文獻的持續閱讀,與理論進行反省對 話,使研究的問題不斷修正聚焦。研究的步驟如圖 3-1。

圖 3-1 研究步驟圖

貳、研究的實施

一、進行前導研究

研究者配合碩士班修習「師生互動研究」的課程作業要求,選取中學生的能 力觀作為研究報告的主題,以蝴蝶班作為研究對象,於西元 2008 年 10 月針對中

學生能力觀進行約二個月的研究,作為課程的期末研究報告,此項作業引發研究 者對此主題的興趣,也因此成為本研究的前導研究(pilot study)。關於前導研究 的初步發現及對本研究的啟發,詳見本章第一節。

二、確定研究方向並確定主題

配合研究者本身對於中學生議題的研究興趣,以及任職國民中學教學現場與 中學生互動的經驗,啟發對中學生能力觀的研究方向,而後進一步閱讀相關文 獻,並嘗試進行前導研究,最後向指導教授請教後,確定以中學生能力觀為本研 究的主題。

三、持續閱讀相關文獻

於確認研究主題後,便開始蒐集更多的相關文獻並進行閱讀與整理,透過這 個過程,使概念更為清晰明確,並配合研究現場的脈絡修正研究問題與方向,建 構出論文的初步架構,漸漸形成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提供研究者進入現場前的背 景知識,以增加在現場蒐集資料的敏感度,並藉此幫助日後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詮 釋,以及著手進行研究成果的書寫。此外,質性研究是一個彈性、開放,且週而 復始的循環過程,如同一個旋轉不止的螺旋體(Spradley, 1980),據此研究者在 研究的過程中,不論是在研究資料蒐集之前、當中以及進行資料分析與詮釋時,

不斷將資料與文獻進行對話辯證,以確認資料蒐集是否完滿。因此,於本研究中,

閱讀相關文獻與蒐集研究資料是反覆循環的過程。

雖有質性研究者認為,文獻可能影響了研究者的觀察視野而戴著有色眼鏡進 入現場,甚至被理論框架所束縛,而在不自覺的狀況下帶著某種既定成見來解讀 所見所聞,讓研究發現有失偏頗。然而對於初次進行質性研究的研究者而言,仍 需透過文獻閱讀的助益來擴展探索的面向,藉以幫助研究者不致遺漏研究情境中 可能的重要資料,進而在紛亂的脈絡中淬煉出有意義的訊息。

四、選取研究現場與對象

在選取研究現場上,研究者依據研究目的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並考量研究者 現職教師的身分,有工作時間上的限制,無法至其他國中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

因此選定研究者本身任教的雲霞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雲霞國中位於台北市區內,

是一所常態編班且家長社經背景呈現多樣性的國民中學,雖然不能作普遍性的推

論,但仍可反映出一般性的普遍狀況。而在選擇研究對象上,則以研究者自身任 教的導師班—蝴蝶班為研究對象,研究者自該班七年級入學後便持續擔任該班導 師,與他們的相處時間於研究開始時已超過三個學期,對於學生狀況相當熟悉,

而班上同學的社經背景狀況一如該社區背景的特質,呈現多元性的樣貌。在經過 學校行政人員、學生家長及學生的同意之下,以該班學生共三十五人作為本研究 的研究對象。

五、進入現場並建立關係

研究者利用學校教學工作的空堂時間,對班上各類靜態與動態科目進行觀 察,因此先與班上各科任課老師進行溝通,說明研究目的及蒐集資料的方式,請 求給予協助使研究者能在課堂上進行觀察,在任課老師的同意之下始進入班級進 行資料蒐集,並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的目的和過程。另外,研究者在進入現場後 以不干擾班上正常教學活動的方式進行研究,初期進入現場時,可能會影響原先 班級的自然情境,故先不從事明顯的觀察,以讓學生漸漸習慣研究者的存在,逐 漸使現場慢慢還原為先前自然的樣貌。

六、進行觀察、訪談與蒐集文件資料

本研究從 2010 年 5 月至 2010 年 12 月底進行研究現場的資料蒐集,大約為 八個月。為了解學生對於能力的想法與看法,研究初期先請學生填寫學生背景資 料問卷和能力觀基本問卷,並利用平時相處時間進行非正式訪談,以及在課堂進 行參與觀察,逐漸將觀察重點聚焦於那些學生平素在研究現場中表現出來,可能 與其所持能力觀相呼應的行動以及特殊事件,再擬定半結構式的訪談題綱進一步 實施正式訪談,以了解學生對於能力所抱持的主觀意見和想法,以及特定行動背 後的原因,作為其後檢證觀察結果的重要依據。而在平時若發現有與研究相關的 文件資料出現,則在研究對象、科任老師或行政處室的同意之下將其保存下來,

作為詮釋與檢證觀察與訪談結果的參考。

七、資料整理與分析

在進行觀察及訪談過後,盡可能在當天就將所得的觀察紀錄與訪談紀錄轉成 電子檔,並妥善保管紙本檔案以供日後需要時檢核,緊接著便進行資料分析的工 作。潘慧玲(2003:176-177)指出,資料分析乃是透過對資料進行編碼、統整、

概念化與做出結論的過程,藉此讓研究者將其研究結果呈現於他人眼前。故本研 究以「能力觀」為核心出發,針對記錄進行分析編碼,將資料中的重要關鍵字詞 予以分門別類,並為每個主題(topics)編定關鍵碼,待資料日益累積越來越豐 富後,再由這些主題歸納出幾個範疇(categories),等到幾個範疇形成模式後,

研究者便將這些所得的關鍵碼、範疇、模式整理成為初步的研究結果,以便於日 後使用與分析資料。然而質性研究中,資料的蒐集、處理與分析的過程乃是往復 循還的過程,針對原先初步形成的研究結果中,內容仍有意義不明或疏漏之處,

持續不斷地蒐集新的研究資料,配合文獻的閱讀,重覆上述分析編碼的工作,並 對於原先編碼的類別進行合併、調整、擴充,使與中學生能力觀相關的重要概念 漸漸形成更完整的架構。期待透過這樣的過程,能發現對研究對象而言重要的主 題,以及中學生對於能力的相關想法與意見,並進一步從中淬煉出能反應他們生 活經驗的故事,從而建構出對研究者及研究對象都有意義的社會現實和社會理論

(陳向明,2000:288)。

八、撰寫研究報告並適時轉換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之中,每當在觀察、訪談結束之後,就所得資料進行組織 整理時,即開始將對資料分析、詮釋的結果寫成研究報告初稿,而隨著研究資料 日益豐富,透過反省及檢證的過程並參考相關文獻,會因發現更為適切的詮釋觀 點而不斷修正原先的初稿,呈現出質性研究反覆循環的研究特色,直到資料飽和 後才能告一段落。而當資料蒐集達到飽和的程度時,即開始減少進行觀察與訪談 的次數,並適時地暗示研究對象,研究即將告一段落,使雙方都能有心理準備。

然而研究者身兼研究對象的導師,自然無法如同一般質性研究者慢慢地退出研究 現場,因此研究者在資料蒐集達到飽和之後,會向研究對象說明導師扮演研究者 的角色即將結束,將漸漸停止參與觀察。另外研究者身兼教育現場的工作人員,

有具體實踐教育行動方案的機會,本研究亦帶有改善教育實踐的意圖,因此研究 者就算暫時地結束研究者的角色,但對於中學生能力觀的關注仍將持續進行。如 果在過程中有發現任何新的研究線索,或是撰寫報告的過程中發現有疑惑之處,

則再向學生提出疑問以解決不明之處,對研究結果進行修正與補充,並藉此嘗試 建立具體的教育行動方案,加以實踐。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者沒有具體退出現場的 時間,將持續關心本研究主題。

參、研究的時程